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对文本的解读的确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课,不过“深度” 一词不易把握,尤其是学生。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去深入解读课文呢?我认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合作讨论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公开课上几乎无一例外地用到,然而,有些只是流于形式,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文本挖掘并不到位,没有多大效果。到底怎么做才算有效果呢?《台阶》给了我一点启示。父亲为了挣一个象征地位的高台阶,搭上了大半辈子的体力和心血。当新居建成,鞭炮炸响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解读这部分时,我提出問题:在最高兴的时候,父亲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呢?很多学生认为,太高兴了,有点难为情,所以表现得不自然,并且举了自己的例子来验证。我马上又要求学生找出类似的一个情节来,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台阶造好后,父亲坐在他最大的成就上居然很不自在,一级一级往下挪,最后干脆坐到门槛上了——这是母亲的位置。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很显然,再用高兴得难为情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哪有那么长时间的难为情呢?如果是你会这样吗?学生立马产生了兴趣,小组讨论起来,一会儿学生起来交流:因为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自己也从未觉得有地位,这象征地位的高台阶让他一直不自在,是不是因为他骨子里有一种自卑感呢,或者说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让中国的农民阶层都有自卑呢?关注细节适时引发讨论,对文本也有了更深层的解读。
新屋造好,父亲也老了。腰闪了以后,他对台阶也失了兴趣,偶尔出去一趟,回来也是若有所失的模样。很倔的头颅上极短的头发灰白而失去了生机。一个让人热爱、敬仰的父亲丧失活力了,不禁叫人感慨心酸。文章结尾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难道人一老就成这样了吗?”我又抛出了问题。有学生说老了就这样子的,更多的学生则反对:父亲老得太突然,再说还有老骥伏枥、宝刀未老、人老心不老之类的说法呀……我们身边许多老人活得有滋有味的嘛。学生好一番思索,有人说是因为父亲造高台阶的心愿已了,再没了追求,所以生活便没了动力,显得颓废。“那么了却心愿便丧失了活力?”我接着问。起先学生总围着父亲的性格打转,后来几个同学提到了农民,就有同学说到了农民的精神需求方面,最后一致认为“父亲”还反映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进而谈到了人类的精神需要。人的需求应该随着环境而变化,一个目标实现后就要有新的追求,才会一直充满活力。父亲在造了新屋后就没了追求,因而感受不到生存的价值了。其实老年人也应该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次探讨把学生的思维引进了比较深刻的层面,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也深了一层。
客观地说,有的教材内容距学生生活比较远,他们的感性经验不足以很好地吃透文本,那么怎样灵活处理教材,转而贴近学生,让他们从中得到感悟和体验,的确是教师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台阶》中我并不拘泥于父亲的形象,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亲人。有的说到四十左右的父母奔波在外打工,为了多挣钱,几乎天天加夜班,体力严重透支;有的说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为了儿孙,还在家苦苦支撑,照料孙子孙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学生的诉说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对“父亲”的情感移植到了自己的亲人身上,对亲人的认识也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学生的感情激发了,对生活的认识也深刻了。这时教材不仅是纲领性文本,也是高价值的资料。在我们农村中学,留守孩子多,一部分不能理解父母,认为他们不负责任,不爱自己。有的讨厌爷爷奶奶的唠叨,少文化,心理有阴影,性格也有缺陷。在课堂上听了别的同学的发言,他们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到了自己的偏激,对亲人多了一份体谅和理解。
有时候,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思想认识,因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动性也会给学生阅读带来困难。学生有了深度思考的习惯,往往会在这里质疑。这时候,交流探究也是突破难点的好方法。
课堂上我们所探究的问题有价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探究交流的欲望,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的思维也随着语文的深度解读走向深刻。
合作讨论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公开课上几乎无一例外地用到,然而,有些只是流于形式,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文本挖掘并不到位,没有多大效果。到底怎么做才算有效果呢?《台阶》给了我一点启示。父亲为了挣一个象征地位的高台阶,搭上了大半辈子的体力和心血。当新居建成,鞭炮炸响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解读这部分时,我提出問题:在最高兴的时候,父亲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呢?很多学生认为,太高兴了,有点难为情,所以表现得不自然,并且举了自己的例子来验证。我马上又要求学生找出类似的一个情节来,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台阶造好后,父亲坐在他最大的成就上居然很不自在,一级一级往下挪,最后干脆坐到门槛上了——这是母亲的位置。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很显然,再用高兴得难为情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哪有那么长时间的难为情呢?如果是你会这样吗?学生立马产生了兴趣,小组讨论起来,一会儿学生起来交流:因为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自己也从未觉得有地位,这象征地位的高台阶让他一直不自在,是不是因为他骨子里有一种自卑感呢,或者说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让中国的农民阶层都有自卑呢?关注细节适时引发讨论,对文本也有了更深层的解读。
新屋造好,父亲也老了。腰闪了以后,他对台阶也失了兴趣,偶尔出去一趟,回来也是若有所失的模样。很倔的头颅上极短的头发灰白而失去了生机。一个让人热爱、敬仰的父亲丧失活力了,不禁叫人感慨心酸。文章结尾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难道人一老就成这样了吗?”我又抛出了问题。有学生说老了就这样子的,更多的学生则反对:父亲老得太突然,再说还有老骥伏枥、宝刀未老、人老心不老之类的说法呀……我们身边许多老人活得有滋有味的嘛。学生好一番思索,有人说是因为父亲造高台阶的心愿已了,再没了追求,所以生活便没了动力,显得颓废。“那么了却心愿便丧失了活力?”我接着问。起先学生总围着父亲的性格打转,后来几个同学提到了农民,就有同学说到了农民的精神需求方面,最后一致认为“父亲”还反映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进而谈到了人类的精神需要。人的需求应该随着环境而变化,一个目标实现后就要有新的追求,才会一直充满活力。父亲在造了新屋后就没了追求,因而感受不到生存的价值了。其实老年人也应该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次探讨把学生的思维引进了比较深刻的层面,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也深了一层。
客观地说,有的教材内容距学生生活比较远,他们的感性经验不足以很好地吃透文本,那么怎样灵活处理教材,转而贴近学生,让他们从中得到感悟和体验,的确是教师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台阶》中我并不拘泥于父亲的形象,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亲人。有的说到四十左右的父母奔波在外打工,为了多挣钱,几乎天天加夜班,体力严重透支;有的说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为了儿孙,还在家苦苦支撑,照料孙子孙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学生的诉说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对“父亲”的情感移植到了自己的亲人身上,对亲人的认识也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学生的感情激发了,对生活的认识也深刻了。这时教材不仅是纲领性文本,也是高价值的资料。在我们农村中学,留守孩子多,一部分不能理解父母,认为他们不负责任,不爱自己。有的讨厌爷爷奶奶的唠叨,少文化,心理有阴影,性格也有缺陷。在课堂上听了别的同学的发言,他们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到了自己的偏激,对亲人多了一份体谅和理解。
有时候,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思想认识,因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动性也会给学生阅读带来困难。学生有了深度思考的习惯,往往会在这里质疑。这时候,交流探究也是突破难点的好方法。
课堂上我们所探究的问题有价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探究交流的欲望,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的思维也随着语文的深度解读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