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数学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要求极高,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未能领悟其精髓,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力 学习环境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非常严密的学科,也是让学生比较头疼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因为数学题目的难度过大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另外,数学是一门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自己动手实践,才能够摸索出学习窍门,领悟到数学的精髓.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所重点关注的话题.以下是我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经常和学生互动交流有利于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眼神、话语和动作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柯普宁说:“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时,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对于经过努力思考得到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肯定的眼神和赞美的言语;对于仍心存疑问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温暖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初中数学考试中的最后一道平面几何题通常都很难,有一次考试,班里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我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拿起一个学生的试卷说:“虽然这个同学没能得出最终的答案,但他的思路非常好,如果时间充足,我相信他按照这个思路就能将答案写出来.”那节课,学生都听得非常投入.有时候,思路比答案更重要,我们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自己的解题方法,增强记忆.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意识和能力
害怕学数学是许多学生数学学习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阻碍.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他们攻坚克难的意识和能力.
1.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数学的计算技巧性特点突出,学生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的.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所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一份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和熟练解题步骤,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针对性训练的设计基本遵循以下三点:(1)结合课堂,巩固加强;(2)难易搭配,由易到难;(3)升华拔高,思维拓展.一般来说,初中数学试卷最后两道题难度都偏大,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恐惧心理,然而,最后两道题的分数比重又偏高,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两道题,那么它们将是摆在通往高分路上跨不过的坎.所以,教师设计练习题时应设计一两道思维拔高题,让学生在考场上做到小题拿稳、难题不惧,胆大而心细.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有些题目,学生可能有清晰的思路,但由于题目计算偏复杂,所以学生要有条不紊地作答,这就需要学生有强大的意志力,做到临考不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我们首先应抓好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制订长远的人生目标,告诉他们应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实现目标.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的叛逆期,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作为教师,我们应指导学生,将大的梦想分割成一个个可行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设计一些拓展学生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習惯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论教师将知识点讲解、分析得多么透彻,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推算一遍,才能真正领悟到数学思想的精髓.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则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讨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钟伟芳)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力 学习环境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非常严密的学科,也是让学生比较头疼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因为数学题目的难度过大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另外,数学是一门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自己动手实践,才能够摸索出学习窍门,领悟到数学的精髓.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所重点关注的话题.以下是我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经常和学生互动交流有利于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眼神、话语和动作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柯普宁说:“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时,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对于经过努力思考得到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肯定的眼神和赞美的言语;对于仍心存疑问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温暖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初中数学考试中的最后一道平面几何题通常都很难,有一次考试,班里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我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拿起一个学生的试卷说:“虽然这个同学没能得出最终的答案,但他的思路非常好,如果时间充足,我相信他按照这个思路就能将答案写出来.”那节课,学生都听得非常投入.有时候,思路比答案更重要,我们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自己的解题方法,增强记忆.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意识和能力
害怕学数学是许多学生数学学习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阻碍.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他们攻坚克难的意识和能力.
1.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数学的计算技巧性特点突出,学生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的.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所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一份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和熟练解题步骤,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针对性训练的设计基本遵循以下三点:(1)结合课堂,巩固加强;(2)难易搭配,由易到难;(3)升华拔高,思维拓展.一般来说,初中数学试卷最后两道题难度都偏大,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恐惧心理,然而,最后两道题的分数比重又偏高,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两道题,那么它们将是摆在通往高分路上跨不过的坎.所以,教师设计练习题时应设计一两道思维拔高题,让学生在考场上做到小题拿稳、难题不惧,胆大而心细.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有些题目,学生可能有清晰的思路,但由于题目计算偏复杂,所以学生要有条不紊地作答,这就需要学生有强大的意志力,做到临考不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我们首先应抓好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制订长远的人生目标,告诉他们应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实现目标.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的叛逆期,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作为教师,我们应指导学生,将大的梦想分割成一个个可行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设计一些拓展学生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習惯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论教师将知识点讲解、分析得多么透彻,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推算一遍,才能真正领悟到数学思想的精髓.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则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讨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