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领略数学的妙趣横生
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1.捕捉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简单的路线”一课时,笔者就是利用诸暨的一些旅游景点引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课件展示诸暨的旅游景点照片,学生自由选择景点,设计行走的路线。这个内容恰好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它有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有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有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的平台。
2.还原生活画面,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法”时,创设生活场面,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圆,平均分为八份,先让学生给圆涂色(涂成不同的几份),然后把两个圆重叠,看一下两个圆的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3.模拟生活经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有些问题不能真切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教师可通过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录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此时,“问则疑,疑则思”的效果表现了出来,对于学生这些问题笔者笑而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学生培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的内容恰好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学生对它有着熟悉的生活背景,有乐于参与的空间。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生活有趣,数学有趣。
我们要努力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自己“做数学”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二、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实践妙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知识更新的组成;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时,我们可组织一次写数字、画圆圈等比赛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还可以从生活中体会数学问题,我们就可采用这些生活的实例来学习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新知识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实现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转变,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笔者在教“小数”这单元时,引言是这样的:珍珍在一个体操队,她每周大约要训练15个小时。珍珍最出色的项目是平衡木。平衡木的宽度大约有2厘米。最初珍珍是在地上画的一条“平衡木”上开始练习一套新的动作,然后再到一个很低的平衡木上做这套动作。经过一段训练之后,她就准备好了在标准的平衡木上做那套动作。标准平衡木的高度大约是1.19米。珍珍平时训练得很辛苦,时常累得筋疲力尽,甚至她有时怀疑这样辛苦是不是值得。但所取得的成绩告诉她,努力没有白费。一次珍珍所在的那个队得了冠军。她的平衡木得了9.35分,自由体操得了7.95分。这时珍珍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好。
这是一个小故事,这样设计独具匠心,不但可使学生获取体操方面的知识,而且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孜孜以求的顽强意志,对学生的学习又能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同时从这可以让学生衍生出多个数学问题,如“平衡木有多宽?”“画一条与平衡木宽度相等的线段”“珍珍的平衡木得了9.35分,自由体操得了7.95分,珍珍哪项得分高?”“珍珍两项比赛的总得分是多少?”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三、在生活中揭示规律,体验数学的生动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即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去重点记忆标准答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和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在生活中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最后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创设模拟购物活动的情境,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通过模拟买文具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规律,学会使用人民币。这一过程体现了从课内向课外的开放,从书本向生活的开放,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引导探索,认识规律。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复习旧知:1分米=0.1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1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3.联系生活,运用规律。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在生活中掌握其中的数学规律,在生活中验证,才是最终的学习目的。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从这个生活事例中,学生就很容易总结出这样的数学规律“多减去的3要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领略数学的妙趣横生
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1.捕捉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简单的路线”一课时,笔者就是利用诸暨的一些旅游景点引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课件展示诸暨的旅游景点照片,学生自由选择景点,设计行走的路线。这个内容恰好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它有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有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有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的平台。
2.还原生活画面,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法”时,创设生活场面,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圆,平均分为八份,先让学生给圆涂色(涂成不同的几份),然后把两个圆重叠,看一下两个圆的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3.模拟生活经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有些问题不能真切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教师可通过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录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此时,“问则疑,疑则思”的效果表现了出来,对于学生这些问题笔者笑而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学生培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的内容恰好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学生对它有着熟悉的生活背景,有乐于参与的空间。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生活有趣,数学有趣。
我们要努力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自己“做数学”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二、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实践妙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知识更新的组成;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时,我们可组织一次写数字、画圆圈等比赛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还可以从生活中体会数学问题,我们就可采用这些生活的实例来学习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新知识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实现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转变,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笔者在教“小数”这单元时,引言是这样的:珍珍在一个体操队,她每周大约要训练15个小时。珍珍最出色的项目是平衡木。平衡木的宽度大约有2厘米。最初珍珍是在地上画的一条“平衡木”上开始练习一套新的动作,然后再到一个很低的平衡木上做这套动作。经过一段训练之后,她就准备好了在标准的平衡木上做那套动作。标准平衡木的高度大约是1.19米。珍珍平时训练得很辛苦,时常累得筋疲力尽,甚至她有时怀疑这样辛苦是不是值得。但所取得的成绩告诉她,努力没有白费。一次珍珍所在的那个队得了冠军。她的平衡木得了9.35分,自由体操得了7.95分。这时珍珍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好。
这是一个小故事,这样设计独具匠心,不但可使学生获取体操方面的知识,而且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孜孜以求的顽强意志,对学生的学习又能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同时从这可以让学生衍生出多个数学问题,如“平衡木有多宽?”“画一条与平衡木宽度相等的线段”“珍珍的平衡木得了9.35分,自由体操得了7.95分,珍珍哪项得分高?”“珍珍两项比赛的总得分是多少?”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三、在生活中揭示规律,体验数学的生动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即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去重点记忆标准答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和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在生活中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最后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创设模拟购物活动的情境,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通过模拟买文具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规律,学会使用人民币。这一过程体现了从课内向课外的开放,从书本向生活的开放,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引导探索,认识规律。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复习旧知:1分米=0.1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1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3.联系生活,运用规律。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在生活中掌握其中的数学规律,在生活中验证,才是最终的学习目的。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从这个生活事例中,学生就很容易总结出这样的数学规律“多减去的3要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