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代凤 陪你走到生命尽头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余年驻南望北,青丝染霜亲恩难报,只为追随那铿锵的脚步。面对病魔摧残,依旧心手相牵上演生死绝恋——在這个情感愈加脆弱的年代,她的爱情坚若磐石。
  三月的南国,古拙挺拔的木棉树挂满了火红的、硕大的花朵,饱满艳丽的花朵,似亿万华灯,烧空尽赤,艳了整个春天。3月2日,身患精神病、尿毒症二十余载的广空某部军官王恩江在这个木棉花开的季节因医治无效而辞世,带走了妻子国代凤对他全部的眷恋和不舍。
  眼前的国代凤衣着朴素,利索整洁。当回忆这二十多年辛苦照顾爱人的往事,她只简简单单地说:“我们是一家人,我不照顾他谁照顾他。”话语平淡而沉稳,似乎一切本应若此,无须惊讶。在这场生命浩劫与爱情考验的漫漫人生旅途中,当爱情终于经受住所有的考验,却依然无法挽回已消逝的生命。
  
  初结情缘,义无反顾走进婚姻殿堂
  
  1983年,老家在北京延庆的国代凤经人介绍,与北京老乡、广空某部汽车连排长王恩江认识。“他当时年轻帅气,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而且还是军官,我觉得很是骄傲。后来我们就开始谈恋爱了。”回忆起初恋岁月,国代凤的脸上浮出了甜蜜的笑容。
  这之后两人开始互通书信、电话,互诉衷情,感情迅速升温,还一起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1986年的一天,国代凤突然发觉很久都没再收到王恩江的来信,而当电话打到部队时,接线员也含糊其辞。不祥的预兆驱使她买了南下的车票,当从北京赶到王恩江所在部队时,却迎来一个晴天霹雳:王恩江因暂时性神经紊乱住院隔离治疗。陪同的部队领导告诉她,经医务人员分析,认为王恩江是因在几年前执行任务时受到过强烈惊吓后留下隐患,前不久又突遭家庭巨大变故刺激而引发精神失常。
  当她从王恩江所住房间的窗口望进去,只见昔日帅气的恋人正独自嘿嘿傻笑,不时用手捶打自己的头部。她焦急地叫着恋人的名字,王恩江仿佛认出了是一个熟人,便停止动作,抬起头,眼神迷离地望着她。两人默默注视许久,王恩江又嘿嘿傻笑起来。国代凤压抑已久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哇”地一声痛哭了出来。
  等再次见到王恩江是在他病情平稳、神智清醒时。国代凤推门进去,只见桌上放着一个抽屉,抽屉里是满满的信件——那是两人花前月下、恩爱如漆的见证。她问恋人,你还好吗?他说:想你。国代凤的眼泪又一次喷涌而出。他拉住她的手说:“不要离开我,我爱你。”因为激动,他的手在不停颤抖。国代凤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正当王恩江的病情渐渐好起来的时候。一天,国代凤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要她必须马上回家。部队领导和战友们把国代凤送到了车站。在火车即将启动时,国代凤忽然从车上跳下来,她坚定地对所有人说:“我要留下来,嫁给他。”这个北方女子,在潮湿多雨的南国,从此,一待就是20年。
  1988年,俩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战友们的簇拥中,王恩江和国代凤并肩步入礼堂,所有人起立,为这份非同寻常的爱情行礼。
  
  大爱无疆,与父母一别十六年
  
  婚后俩人过上了平淡却又特殊的生活。王恩江病情平稳时,国代凤就拉着他的手去散步,两人说起恋爱时的种种甜蜜,王恩江总是紧紧握住她的手说:“这辈子,我对不起你。”而当发病时,王恩江却又像变了一个人,胡言乱语、摔盘子砸碗。对此,国代凤总是默默承受,一个人偷偷哭。
  1994年3月12日,国代凤至今仍然对这一天刻苦铭心。外出归来的国代凤得到值班室通知“从北京来人了。”听到这句话时,国代凤一路哭着跑回了家,却看到父亲板着脸,母亲大哭着骂她愚蠢,毁了自己的一生。原来国代凤结婚几年以来一直隐瞒王恩江的病情,直到前不久国代凤姐姐看望他们后,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女婿患有精神病。父亲愤怒的呵斥着她,不容分说地让她收拾行李,跟他们一起回北京,找一个更好的、可以依靠的男人,否则就断绝父女关系,永不往来。母亲已心疼得老泪纵横,苦苦哀求着她离开扔掉这个一生的“负累”。往事历历在目。“我那时真是心如刀割,一边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从没有报答过他们,一边是我的爱人,他需要我的照顾。父亲脾气很倔,说到做到!可他怎知道,我是他女儿,我爱上了一个人,更倔!”最终她留下了,望着父母渐渐老去的背影,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母亲!这一别,真的16年不再往来。
  而这时,王恩江的病又重了起来。“他可能是受了刺激吧,我知道他心里也难受。这以后,他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还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哭泣,不得不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国代凤在医院外租了一间房,跟着照顾王恩江。“那几年就像打游击战,病情好转时就把他接回家,病情严重就赶紧再送去医院。”
  
  无力改变,陪你走到生命尽头
  
  2004年4月的一天,王恩江再次病倒,紧急送往驻地人民医院,被诊断出“心功能不全、重度贫血、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国代凤晕倒在地,大病了3天。3天后,她告诉自己:我不能倒,我是唯一能够照顾他的人。
  王恩江紧急救治期间,国代凤就在医院陪护他,端饭送水,洗衣擦身。“有时候真是不明白,真的很痛恨老天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一个人,把这些病痛都加在一个人的身上。然而我的心里总是怀着希望的,我希望他的病慢慢治好,然后一切开始好转起来。”在国代凤的悉心照顾下,王恩江的尿毒症开始缓和,2005年4月,转至广东潮州188医院进行治疗,国代凤也相随相伴。
  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王恩江的尿毒症有所缓解时,他的精神病再次严重起来,被迫转到广西贵港191医院治疗。这时候,王恩江总会在半夜惊醒,说胡话。国代凤就摸着他的头发,哄他睡觉。她给他念年轻时“情书”里那些滚烫的话语,她说永远也不会离开他。只有这样,王恩江才又安然入睡。由于神志不清,王恩江经常大小便失禁,国代凤还要为他清洗沾满秽物的衣裤。当王恩江不愿意吃饭的时候,国代凤又像哄小孩一样安抚他的情绪。“这辈子最遗憾的是没有小孩,但有时候就觉得他既是我的小孩,又是我的爱人。”
  2008年,王恩江的尿毒症严重恶化,全身软组织感染,下肢浮肿,开始出现腹膜炎症状,转至广州总医院进行治疗。病情缓和后,王恩江在188医院静养了一年后于2010年3月病逝。回忆起那些艰苦的日子,国代凤微微颤抖着说:“我用热水给他擦身子,要很轻很轻地擦洗,怕弄疼他;他说身子痒,我就用手指肚来挠,不敢用指甲,他很脆弱。他身上挂着透析袋,血就从身体里向外流进袋子,我感觉我比他更疼。”
其他文献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官,踏踏实实做事”,这是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的口头禅,也是他做人、做官、做事的底线。  10年前,他从大湖之南的农业大省湖南调任彩云之南的生态大省云南。  10年后,他视这块三江流万家、六水绕百城的热土上“第二故乡”,尽职并尽责着……    从洞庭之南来到彩云之南    2007年2月21日,秦光荣回到家乡湖南永州。他在家乡父母官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零陵区黄田铺镇中学、湖南科
期刊
2000年,石油工业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授予年近九旬的刘萧无同志“中华铁人文学奖荣誉奖”,以表彰他用文学作品反映克拉玛依石油开发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新疆老作家刘萧无的“石油情节”,还得追溯到1956年。  当时,从半生戎马生涯中走过来的刘萧无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刚刚参加完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慰问团回国的他,接上级通知,拟调他到北京《文艺报》工作。对他来说,北京不只是人人向往的首都,更是生他
期刊
选题策划 刘之昆  (续上期)  顶压力大胆彻底“解放”干部有国家体委系统的干部770多人,其中司局级以上干部25人,科处级干部115人。许多干部都在被审查之中。这些干部均以连队为编制,实行军事化管理,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王猛对干校领导汇报生产情况和如何发展生产的设想不感兴趣,他要了解的是干部审查工作的进展和他们的生活情况。  晚上,他来到干校宿舍,只见大机库里一家家拖儿带女的,仅仅用一块块塑料
期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曾几何时,一首《十五的月亮》唱遍大江南北,诉说着“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首歌至今传唱不衰,可以说已经把“军嫂”这一群体在保家卫国这一神圣使命中的价值和功绩定格。  要实现这样的价值和功绩,非一般人所能承当。所以,每当人们提起“军嫂”这两个字,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默默堅守、无怨无悔、甘于牺牲、勇挑重担这样“奉献类”
期刊
选题策划 李而亮  2007年10月22日上午11时许,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一中全会结束后,总书记胡锦涛率领新一届常委,依惯例前往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中外记者。  新常委习近平和李克强的亮相,是十七大亮点中的亮点。胡锦涛以他一贯平和的口吻介绍“比较年轻”的他们,一位54岁,一位52岁。  聚光灯下的李克强在向现场挥手致意时,面带着他一贯的微笑。从开始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开始,他展现给外界的形象,很多人用“
期刊
策划 李而亮 张其武 盖金东  组稿选题 唐校笙 刘之昆  一个最年轻的省份——海南省;  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海南岛。  在这1730公里的海岸线和21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驻守着一支具有军事和地方双重属性的现役部队一海南公安边防总队。他们肩负着沿海边防辖区社会治安管理、边防检查、出入境检查、打击走私偷运、缉查毒品等方方面面的神圣使命,以炽热的忠诚,在祖国的南大门筑立起一道道坚固的长城,谱写着
期刊
她曾经是一个兵,深爱绿色军营,她还是一个“80后”,有着多彩绚烂的梦。为了爱她舍弃了自己的事业,由一名“独生女”“小公主”变成了一名新时代的军嫂。远离亲人,她不曾放弃,几经择业,她执着追求,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爱的承诺。  作为新一代军嫂,“80后”李丹会在网络日志里写下她的生活点滴、人生感悟,把宝贝女儿的照片做成flash向好友炫耀,用播客记录下获奖瞬间……  李丹说她五年来最难忘的事就是:登记
期刊
他以拼命三郎式的干劲,换来淮北选煤厂涡北分厂提前19天一次性实现联合试运转。  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煤质变化大,技术管理难度大的涡阳矿区,他凭借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新厂区投产一年以来安全生产,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2007年9月,北京京西宾馆,淮北选煤厂涡北分厂厂长李超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煤炭战线的同仁一起,从全国煤炭部领导手中接过奖状和鲜花,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  那一刻,李超脸上
期刊
柔情似水,坚贞无悔,孝公婆,睦邻里,抚儿育女育桃李,漫漫探亲路,殷殷爱兵情,抵连队,不惧累,洗床褥,缝衣被,心血滴滴付出,心碑渐渐铸就,相夫创之最,四十余年伴君行,佐科技将军林茂光——声震宇内!  对于许少妹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她的丈夫林茂光,却是部队中大名鼎鼎的全军英模,“草根将军”、“油罐大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先后报道过他的传奇故事。  许少妹说:“作为
期刊
鹰类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同一类鹰的个体寿命相差悬殊,有的鹰30岁左右就老死了,而有的则可活到六七十岁。科学家通过长时间观察,终于发现,鹰存在一个通过自救焕发青春的现象。当鹰活到30多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羽毛又浓又厚,飞翔变得十分吃力。此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完成一次比赴死更需勇气的再生历程——在崖顶的鹰巢里,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