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英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及成因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反映动物名称的词汇,它们除了具有概念意义外,还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本文通过诸多实例分析汉英语言中动物词汇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异同,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动物词汇,并有助于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
  关键词:汉英语言;动物词汇;联想意义;成因
  一、前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Leech区分了词汇的七种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了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外,其余五种都被包括在联想意义当中。概念意义指词汇的字面意义,而联想意义则反映出词汇的情感意义、暗示意义或社会文化意义。作为人类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动物词汇,其概念意义在汉英语言中大部分相同或相近,但是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传统、心理的差异,汉英民族对身边的动物赋予了不同的联想,其联想意义有时一致有时却截然相反。本文从动物词汇的角度来分析其在汉英文化环境中相同、相似、不同的联想意义甚至词义空缺的现象,以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二、汉英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人类交流的基础是语言的共性,离开了这个基础,交际就无法进行。然而受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影响,语言又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受思维方式、信仰、民俗风情以及生活环境的影響,汉英民族对动物的联想有同有异。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汉英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对应关系。
  1.基本相同
  人们对同一个世界的认识总是相似或相同的,因而各民族人民对某些动物属性往往有着共同的认识,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汉英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基本相同。
  “狐狸”(fox)生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汉英民族对狐狸的属性和联想是一致的,都用来表达狡猾的含义。例如,汉语里有“老狐狸”、“像狐狸一样狡猾”、“狐假虎威”等,对应的英语表达为“an old fox”、“as sly as a fox”、“The fox assumes the majesty of the tiger”。英汉民族都认为“狼”(wolf)生性凶狠、残忍、贪婪,给人极坏的印象。与“狼”有关的习语、成语都含有贬义色彩,如:汉语中的“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和英语中的比喻“as greedy as a wolf”等。此外,汉英语言对其他动物也有相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t);动如脱兔(as rapid as a hare):像乌鸦一般黑(as black as a crow)。
  这类英汉动物词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基本相同,不会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不同语言的理解及运用,也就不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2.部分相同
  一词多义的现象造成了汉英语言中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部分重合。例如,汉英民族都把“百灵鸟”(lark)看作是“快乐”(cheerful)的象征。但在汉文化中,百灵鸟还用来表示“歌声动听或歌唱得好的人”,而英语的lark却没有此种含义。同样,lark在英文化中被视为bit of adventurous fun(好玩、有趣)或unpleasant or irritating type of activity(不愉快或令人恼怒的活动)等。再如,根据“猫头鹰”(owl)昼伏夜出的习性,汉英民族用它喻指“喜欢在夜里工作而晚睡之人”,此联想意义是一样的。但猫头鹰在汉文化中还与“灾难、倒霉、死亡”联系在一起,而owl在西方文化中却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在语言学习中,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要加以重视,切忌以偏概全。
  3.截然相反
  语言反映文化,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种动物可能蕴含不同喻义,产生截然相反的联想。譬如,“牛”(bull)在中国文化中是受人喜爱的,世世代代的农民靠牛耕地拉犁,对牛怀有深厚的感情。“老黄牛”比喻忍辱负重的人;“孺子牛”指甘为人们服务的人。相反,bull在英语国家不是“农家宝”而是“盘中餐”。比如throw the bull胡言乱语;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闯祸的人。此外,buffa10(水牛),calf(牛犊)和COW(母牛)的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的,如:to buffalo哄骗某人;calf比喻呆头呆脑的年轻人;COW喻指肥胖丑陋的女人。再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里是高贵吉祥的象征。中国龙是集八种动物于一身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帝王自封“真龙天子”、平民百姓自称是“龙的传人”。此外,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望子成龙、车水马龙、龙风呈祥、乘龙快婿、生龙活虎等。而在英美国家dragon是长相怪异满嘴喷火的怪物,《圣经》上把dragon看作是罪恶的象征,是魔王撤旦(santanic Lucifer)的化身。如This woman is a dragon,指此人很凶狠、令人讨厌。
  同一种动物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在交流中正确理解不同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4.词义空缺
  词义空缺是指汉英语言中缺少互相对应。某种动物只在特定民族才会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联想意义。例如,鸳鸯(mandarinduck)在中国文化里象征恩爱的夫妻或恋人,但在英语中除了指一种鸭子之外没有任何特殊含义。汉语中有“鸳鸯配”、“鸳鸯戏水”之说。提到鸿雁一词会使人联想到信使或兄弟,由黄雀想到得志小人。而有的动物在英语中有特殊的文化喻义但在汉语里却没有,比如goat(山羊)可引起“色鬼”和“替罪羊”的联想,nightingale(夜莺)指音调优美的演唱者或告密者,cat喻指包藏祸心的、爱说人坏话的女人或胆小鬼,black cat在基督教国家可引起魔鬼的化身、邪恶和不吉利的联想。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如,bellthe cat(为别人冒险),letthe cat out of the bag(泄露机密)等。   三、汉英动物词汇联想意义差异的原因分析
  汉英民族在生产活动、民俗、价值观念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外的不同的文化联想意义。以下对造成汉英动物词汇不同联想意义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1.生產活动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因此不同民族会采取与其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方式来表达同一概念。比如,“牛、马”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农耕文化的中国,牛力大耐劳,其联想意义有:力大(牛劲儿),健壮(壮如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老黄牛、孺子牛)等。而与汉民族用牛耕地相反,英国人早期用马耕地,因而“horse”有能干、健壮等联想意义。所以在表达相同含义时汉语常用“牛”,而英语多用“horse”来比喻,如“壮得像头牛”(as strong as a horse),“工作像头老黄牛”(work like a horse)等。
  2.民俗习惯的影响
  受民俗习惯的影响,汉英民族对同一动物所产生的不同联想意义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在中国人眼中“喜鹊”是吉祥鸟,是喜事临门的好兆头,也是喜庆幸福的象征,它预示着有贵客到来或大喜临门;而英国人则把“magpie”比作专爱收集杂务的人或叽叽喳喳、令人讨厌的话匣子。另外,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为了抵制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规定,耶稣教徒有在星期五不吃鱼的习惯,以此来表示对政府的忠诚。因而,不吃鱼(to eat no fish)成了“忠诚”(faithful)的象征。
  3.文学作品的影响
  文学作品深刻地影响着动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中国著名的诗词,陶冶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操。例如,杜牧的诗句“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蛩”即蟋蟀)和元好问的“切切秋虫万古情”都形象地表达了“蟋蟀”萧索凄清的感觉。同样,在英国文化中,通过前人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动物词的形象也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提到了“asmerry as a 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这一习语;狄更斯在《炉台上的蟋蟀》(A Cricket On the Hearth)里塑造了一个小仙灵的蟋蟀形象,而且它还对书中女主人公“充满了希望和鼓励”。可见,英国人心中的蟋蟀形象并无伤感色彩,反而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甚至幸福之感。
  4.审美心理的影响
  审美心理的差异造成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褒贬义,这与汉英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喜恶有关。对某种动物喜欢,相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比如狗(dog)在汉语里大多带有贬义色彩,如“走狗”、“丧家狗”、“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而在英语中狗却是褒义词,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例如:lucky dog(幸运儿);Loveme,lovemy dog.(爱屋及乌)。很显然,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审美心理,他们视狗为可爱的同伴、人类最好的朋友。
  5.宗教信仰的影响
  汉英民族宗教信仰不同,动物形象语言也有差别。佛教在中国影响深远,但它对汉语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影响并不明显。受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圣经》的影响,英语中的“sheep”和“goat”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他们把“sheep”作为驯顺、善良的象征,“goat”却是淫荡邪恶的代表,因而有成语“thesheep and the goats”(好人和坏人)以及“sepa 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辨善恶)。但汉语中的山羊和绵羊只是所指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差别,而无任何联想意义的不同。
  四、结语
  文化与语言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语言折射出这个民族纷繁多彩的文化心态。简单的动物词汇却能反映出丰富无比的中英文化。汉英动物词汇的概念和联想意义的异同就深刻地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因此,掌握动物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才能发现不同语言问的相同、相似、或相异之处,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帮助人们跨越文化交流的障碍,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的重点应侧重于对学生的品格、能力培养,以此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应立足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的思维、品格、能力、价值观、身体健康、学习方法以及公民与社会素养等各方面的素养培养业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所关注焦点。因此,在初中班
期刊
摘要:“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愿所有生命都被温柔相待”,这是央视给予“朗读者”栏目四位无国界医生的新闻评价,他们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遇见美好的未来。作为一名高三教师,我突然就被这句话所感动。如果无国界医生挽救的是濒临死亡的生命,而我们拯救的则是生命最深处的灵魂,尤其是当我们面对这批特殊的学子——那些曾经无数次让你蹙眉,而后经历技能考试而返校专心备战文化课的学子。  关键词:灵魂;教师;生命  从教多年,
期刊
摘要:美术实物教具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美术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却在不断的减少,与自制教具相关的研究资料也十分的短缺。对此有必要对美术实物教具的自制以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实物教具;自制;实践教学  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有效的提高美术的教育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美术教学
期刊
现在,课程教育改革的步伐已经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融合被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教育中,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分科的教学形式下,只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能够有效地彰显学生的个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善于把体育与写作这两门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在体育学科中开发习作的资源,以此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体育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现在小
期刊
摘要:曹础基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共四册)是广东省高等学校“九五”规划重点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值得商榷。本文对曹础基先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值得商榷的文选注释作了系统考证,包括注释的意义用法以及通假字与古今字的混用,以期补充或修正教材上的不足或错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注释  《冯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中國古代文学第一册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中,阅读和写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然,这也是很多学生畏惧的两大板块。说到写作,我们不得不承认写作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难度降到最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那么,这种写作训练的进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这个时候,写作教学策略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写作训练  说起语文,有很多人认为
期刊
摘要:滥觞于魏晋六朝、成熟于隋唐五代、攀峰于宋元两朝、巩固于明清之际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可谓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山水画深谙中国哲学与智慧,因而表现出与世界其他地区迥然不同的艺术面貌,也历来为世人所称颂。然,自清末民初之始,吾国山水也不免陷入了因循守旧、缺乏新意的窠臼,一味地“故步自封”和机械的“传移摹写”使得当下中国山水画无论在创作还是教学方面,均陷入了“千篇一律”、停滞不前发展瓶颈,这不得不引
期刊
摘要: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与交往的过程,而教材也“不是无情物”,它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那么,语文课堂就会生动、鲜活,让人难以忘怀。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课堂;语文素养  我们在做阅读训练题的时候,总是在历年高考经验和规律的框
期刊
作文教学目标必当以语文教学目标为遵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仅以高考为目标,重分数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那便是“醉酒驾驶”。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醉驾”现象真的很多!  一、作文目标与育人  文如其人。虽然因学生在年龄、智力、能力上有差异,不同学段作文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无疑都应包括基本的写作能力
期刊
摘要:英语是我们高考的必考科目,它的重要性相比已经不要多说了。正是因为英语重要,所以我们才对这个科目如此的重视。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且,我们并没有讲英语口语的生活学习环境,因此,我们主要学习英语的时间是在课堂上。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想打造一个有效并且高效的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积累  在整个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