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知不觉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好多题目不仅是讲了,而且讲了好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不见进步。也常听见学生这样说:“这些题目做了好多遍,可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诚然,上述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例题教学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方面原因。数学的例题是巩固知识点、培养能力的关键一步。例题教学中如果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基本的技能有所体验,再加上解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么学生的解题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以上情况也就很正常了。如果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进行主动的思考,那么想要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是一句空话。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反思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开阔解题思路非常有益。因此,探讨解题的多样性,是解题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在学完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后,我给学生这样一道题:(X+Y)2-(X-Y)2
  先让学生独做,再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做,然后学生交流。从而得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用完全平方公式分别展开:原式=X2+2XY+Y2-(X2-2XY+Y2)=X2+2XY+Y2-X2+2XY-Y2=4XY。
  解法二:把(X+Y)与(X—Y)看成一个整体,用平方差公式做:原式=[(X+Y)+(X-Y)][(X+Y)-(X-Y)]=[X+Y+X-Y][X+Y-X+Y]=2X×2Y=4XY。
  两种解法所用公式和解题思路不同,但通过学生自我探索、互相交流,得出相同的解题结果。这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公式的本质特征和灵活运用这两个公式,以及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是大有好处的。必须指出,不能只是追求解法的数量,而应对每一种解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提炼解题思路,并且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解法的特点及优劣,所提供的解法也都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一题多解的教育功能。
  二、反思解题规律
  数学方法是指在数学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它在认识上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建立数学方法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紧密联系,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论的掌握、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解题反思时,对解题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无疑是有意义且是必要的。在上述问题中,用到了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它们是初中数学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学生应该做到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做,就使学生认识到灵活简捷的解题方法是通过反思而发现的。
  三、反思题目变式
  对数学问题进行推广、引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可以促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的条件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我们每解答一道数学题,若能将其中的条件、结论作一些改变,或将问题的呈现方式作一些改变,会有什么结果产生呢?经常这样去反思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5和6,求周长。
  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解: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5,周长为16,求底边长。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四、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推敲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常常和教师有所不同,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规范,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如果能从这个方面切入,进行解题后的反思,那么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行针对性的纠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解题过程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尝到了失败的痛苦,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得到共同的快乐。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又增强了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
  六、反思自身的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反思水平,必须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
  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数学概念是反映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衡量一个学生掌握一个概念的本质不在于能否简单地用语言将数学概念表达出来,而是要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概念形成的过程,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样有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
  2、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能力。“习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在寻找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其中,“回顾”就是解题后的反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去认识、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去修改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以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率及正确性。所以,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题后的反思,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在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过程中,增加学生解题反思的动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听课是否认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集中注意力,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数学活动中是否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意志力和毅力够不够强,如发现自己的题解错了是否自觉去纠正,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坚持到底等等。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鞭策,以使其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便可以促进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能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智能和潜能。
其他文献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的了解、认识、掌握和使用的感觉。它得自父母遗传的先天基础,也是人的一种天赋。但天赋只能给人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就必须经过后天语言环境的熏陶和语言实践的培养,来开发学生语言方面的潜能,激活学生的灵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期刊
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改革当前课堂结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想就此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能刺激学生大脑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使学生产生回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既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又是知识传播的授业者,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班主任责任重大、工作繁杂。特别是在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居住比较分散,住校学生多,再加上一些留守学生比较多,孩子们常常在缺乏监管或关爱的环境下成长。因此,身处在农村的班主任工作更困难、责任更大。但是,只要用心去做、不断调整工作方法,“难事”也将变成“易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阻碍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所以,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既可营造和谐的氛围,又可以培养学生优秀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想或者推想另一事物的心理认识活动;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大脑皮层中对已有的表象记忆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呢?  一、品味句子,拓展思维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里有经典的片段句子,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及联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性的表达。”对于这一点,每位语文教师都在努力地尝试着。而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农村小孩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众多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只是无病呻吟,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抄袭现成的作文,应付了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现就我多年的
期刊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在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从柏拉图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界”到卢梭的“理想人”,从我国古代的“士”到今天的“三维目标”,无不如此。新理念这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对语文课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下文是我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的几点论述: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期刊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仅体现学生对字词句的巩固情况,而且对小学生的习作有积极的辅导作用。在平时小学生做作业或者试卷反映看,大部分学生最怕的是阅读分析题目,并且分数不高,学生畏惧。哪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努力: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成自然,只有让学生自然地去阅读大量的文字篇章,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阅读
期刊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技巧,这就需要采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感情,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最终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美好的意境,这需要教师如何运用这种载体,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