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运用急诊护理中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危机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病情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运用危机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护理风险,减少风险几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危机管理;急诊护理;满意度
  急诊护理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及时发现护理风险,提升患者康复率,需要合理应用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就是把护理中危机的来源以及影响进行减轻与转移,在急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在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了危机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21~60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29h。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0~63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30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与就诊时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手段,在最短时间对患者进行救治,派专门人员负责患者陪护,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减少患者与家属的恐慌情绪。对患者进行巡视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抢救措施。
  1.2.2危机管理 增强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构建风险管理小组,明确医护人员责任。建立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媒体管理,维护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掌握危机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有事件的具体发生情况、发展经过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急诊处理效果。急诊科的仪器设备非正常运转,会给护理人员的救治产生一定影响。现代医疗技术与设备发展快速,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和仪器,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急救设备进行维护与修复,避免发生由于仪器导致的危机事件。
  1.4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控制状况良好,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有效: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得到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没有明显变化。生命体征出现异常。
  1.5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X2进行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80%。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事件1例,发生率3%。对照组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1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医疗事故频繁发生,急诊科危机事件也在不断上涨。医院要提高自身医疗水平,降低危机事件,需要采取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管理方法,特别是急诊护理[2]。危机管理需要注重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患者投诉的重视力度,确保处理事项公平、公正。正确解决因为护士工作不到位导致的患者不满情绪,同时也能够解决患者无理取闹耽误工作的开展。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竞争意识,强化服务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让护士可以更加细心、精心、耐心工作[3]。急诊护理中有很多不确定性风险与突发性风险,危机管理可以提高急诊护理的应急性与预防性。护士要树立危机预警意识,可及时预测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并运用有效的应急预案。危机发生时,要做到临危不惧,时刻保持头脑清醒[4]。急诊护理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家属沟通交流,秉持真诚、坦诚的态度,对患者家属讲解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风险与原因,运用措施进行确定,减少医患纠纷,同时护理人员还要积极缓解患者与家属的不良情绪。面对患者与家属的质疑时,医护人员需要耐心的解答,提高患者与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自身病情和治疗费用的影响,通常会引起抑郁、恐慌、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及時沟通交流,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中运用危机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敏.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2(01):7101-7102.
  [2]彭娟.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16(03):136-137.
  [3]邹筱,屠苏.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02(23):44-45.
  [4]孔鸽.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3(12):269-270.
  [5]吴玲艳.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5(07):4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1年来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98例手术刀口感染情况及防护措施。结果 在78名患者中,出现感染者1名,感染率仅为1.3%。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关键词:外科;手术刀口;护理措施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国内发生率可高达13.0%~18.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开展及作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00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名。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在患者焦虑及抑郁阳性率上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率及术后的满意程度上则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模式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能认识饮食对疾病缓解的重要性,保证患者按饮食计划进餐,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等表现为主的一组肾小球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多将发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重症呼吸监护室使用呼吸机患者发生VAP的探讨,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实验组在重症呼吸监护室使用呼吸机患者54例与对照组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给予改进护理措施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实验组54例患者確诊VAP 9例,发病率16.67%,2例死亡,病死率22.22%;对照组50例患者确诊轻度VAP 4例,发病率8%,无一例死亡。结论 对重症呼吸监护室使用呼吸机患者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对在我院手术并且住院的患者进行随机的抽取,抽取的样本为300例,并且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特殊的舒适的护理照顾,而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的病患护理,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观察组和参照组在满意舒适度和焦虑程度的评价,做好记录和统计。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患者的心理波动明显的高于观察组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心率和血压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28例患者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重视患者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转归及预后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观察;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主要针对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论:通过加强脑膜瘤患者的术后护理,对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膜瘤;并发症;术后护理  颅内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长期头痛、头晕及部分患者视力障碍或癫痫发作[1],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再加
期刊
摘要:建立人工气道作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今临床护理中已被医护人员广泛采纳。科学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可确保患者气道通畅,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在临床实践中,对28例人工气道患者采取的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痰痂形成,杜绝交叉感染,减少肺部感染,预防并发症,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为危重患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熟练的人工气道护理,能保证人工气道的畅通,促进排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内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的护理经验;结果 48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效果显著,仅3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较差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效防止再出血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期刊
关键词: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1],一般均在门诊进行,此时,家属是患者的直接关心照顾者,他们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病情细微变化更加了解,对患者的影响更直接[2],所以医护人员首先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应反复多次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及特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透析以及控制水、盐和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在治疗过程中以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