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多元性的音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受到一种内在力量的驱使,那就是情感。因此,音乐教学要实现激活创新潜能的目标,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但传统的音乐教学对认知和技能领域情有独钟,而对“情感”方面却普遍没有给予关注。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使之定位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体验表现音乐的主动性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开放性的音乐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是时间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
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学习歌曲《摇篮曲》时,我抓住孩子们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
音乐的形象具有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表现人的个性。而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如:学习歌曲《粉刷匠》时,我用了导词:“粉刷匠很能干,把房子刷得洁白美丽,就这样把教室刷白你们满意吗?”这时,孩子们的思维如泄洪的大坝被打开——“我们可以刷一座红房子。”“我们可以画一座房子,我们可以在房子里画上许许多多的画。”于是,粉刷匠的工作马上变得丰富、有趣了,粉刷匠变成了小画家。我让他们拿出笔来画画,他们有的画蓝天,有的画小草,还有的画春姑娘……一边唱一边画,最后同学们还将自己的画编成歌词唱出来。这节课不仅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3.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能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这些手段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范畴,让学生获取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三、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教学中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如在教乐理知识的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一、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因此,我努力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首先,让学生分辨出自然界中存在的音的长短,如火车鸣笛长,汽车喇叭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等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我又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跳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受到动作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的节拍的规律朗读出来,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最后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分别显示在黑板上,从而完成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转换。
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了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的综合评价法,主要有平时的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一个器乐曲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把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以“小小音乐会”的活动形式展示。最后,将这三部分的成绩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都应在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可爱的孩子们在音乐的大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吧!
(责编钟岚)
一、多元性的音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受到一种内在力量的驱使,那就是情感。因此,音乐教学要实现激活创新潜能的目标,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但传统的音乐教学对认知和技能领域情有独钟,而对“情感”方面却普遍没有给予关注。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使之定位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体验表现音乐的主动性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开放性的音乐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是时间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
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学习歌曲《摇篮曲》时,我抓住孩子们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
音乐的形象具有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表现人的个性。而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如:学习歌曲《粉刷匠》时,我用了导词:“粉刷匠很能干,把房子刷得洁白美丽,就这样把教室刷白你们满意吗?”这时,孩子们的思维如泄洪的大坝被打开——“我们可以刷一座红房子。”“我们可以画一座房子,我们可以在房子里画上许许多多的画。”于是,粉刷匠的工作马上变得丰富、有趣了,粉刷匠变成了小画家。我让他们拿出笔来画画,他们有的画蓝天,有的画小草,还有的画春姑娘……一边唱一边画,最后同学们还将自己的画编成歌词唱出来。这节课不仅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3.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能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这些手段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范畴,让学生获取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三、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教学中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如在教乐理知识的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一、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因此,我努力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首先,让学生分辨出自然界中存在的音的长短,如火车鸣笛长,汽车喇叭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等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我又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跳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受到动作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的节拍的规律朗读出来,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最后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分别显示在黑板上,从而完成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转换。
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了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的综合评价法,主要有平时的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一个器乐曲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把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以“小小音乐会”的活动形式展示。最后,将这三部分的成绩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都应在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可爱的孩子们在音乐的大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吧!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