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西宁市湟源县于2018年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对西宁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课题选择以湟源县为例进行研究,希冀对西宁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
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历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事,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及“一优两高”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结合湟源实际,相继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对湟源县壮大乡村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为湟源县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此背景下,以湟源县为例,思考探索适应西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促进西宁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根本,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基础及生命力。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通过科学技术支撑,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供销”链条,并不断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催生休闲、康养、生态、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有利于增加百姓的收入
与以往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改变单纯生产环节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产前种子、肥料、技术等要素的供应和产后农产品加工、保管、运输、销售等环节,真正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农业转型及新型业态的出现使农业增值效益得到极大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拓宽百姓就业渠道,还有利于增加其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有利于加快促进农牧业的转型升级
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空间狭小的局面,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广泛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促使农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使生产更趋于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从而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同时,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改变农牧民以往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巩固提升当下脱贫成效,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再次返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阶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突出攻坚重点,精准定位瞄准重点贫困村以及困难群体,整合扶贫资金与资源,进行产业扶贫、行业扶贫,这无疑是最佳的扶贫措施,有利于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并且可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
二、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就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产业兴旺”要求,湟源县委县政府以“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为目标,着力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以饲草产业为基础、规模化养殖场为载体、龙头企业带动、种养大户参与的多种经营主体并存发展的金字塔式农牧业发展体系,不仅提高了农牧业發展质量,而且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按照“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思路,根据地区气候的不同,区分川浅脑不同地区,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优种养结构,形成以“特色种植+绿色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粪肥资源化利用+线上线下销售+田园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发展格局,成为“湟源模式”。
1.种植结构得以优化。以“稳粮、优经、强饲”的发展思路,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并做强饲草产业,形成特色种植业结构。建成饲草种植基地13000余公顷,特色万亩蔬菜基地3个,千亩基地8个,比重达87%。
2.生态养殖初具规模。结合“西繁东育”与“自繁自育”,充分利用半农半牧区位特点,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及生态牧场建设,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档增速,努力形成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3.加工产业水平逐渐提升。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为龙头,大力扶持发展加工业。湟源县种植和养殖以及农畜产品加工等各环节产业链建设已经逐步完善,全县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6%。
(二)经营形态不断创新,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
湟源县委县政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加快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通过外引内联,先后培育三江一力、恩泽农业、富农草业等省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建成生态牧场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10家,家庭农牧场465家,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9家。强强联合,规模化发展的模式正在加速形成,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富农草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湟源县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
2.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湟源县立足农业资源特点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先后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智能温室4栋、节地型温室100栋,年育苗水平达12万余株,果蔬年产达215万多斤,“菜篮子”供给能力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3.“互联网+”取得新突破。以物联网和云数据为技术支撑,先后编制了《湟源县“互联网+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湟源县智慧农牧业发展规划》。建成智能化控制系统2家,乡镇级电商网点9个,村级电商网点41个,使农产品互联网销售进入常态化。同时,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大力实施“飞地经济”。 4.农业功能得到拓展。依托湟源县多元的文化和奇特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生态观光等产业深度融合,使农业价值不断提升,农牧民增收空间得以拓展。
(三)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科技支撑全面提升
湟源县委县政府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全面推动农牧业转型升级。
1.科技服務得以拓宽。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主动与省市级科研及技术推广机构合作,搭建项目、技术、人才等平台,加快种植技术以及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进程。
2.科技支撑能力得以提升。标准化养殖和机械化起垄种植等先进实用的技术实现全覆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有效提升。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技术7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个,引进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40余项,全县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4%。
(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以来,湟源县委县政府秉承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实现“全国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1.生态保护工程全面推进。建立农业污染物统一收集、处理、再利用循环体系,强化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全县农田残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95%、85%和90%,2020年全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比例达到了65.06%。同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力度,退化草场治理恢复率达7.9%,草原植被覆盖率达62%。
2.质量管控水平有效提升。以保障消费安全、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为目标,建成运行了三江一力农产品互联网追溯体系,冷链物流平台上线。全县农畜产品合格率达97%以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先后培育“西湟日月山”区域公共品牌等特色农产品,湟源胡萝卜、青蒜苗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青海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启动仪式2020年在湟源县申中乡现代化产业园区举行,青海省第一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在湟源县签发,农牧业绿色发展成果不断巩固提升。
(五)农业改革加快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湟源县委县政府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农业、农村发展上了新台阶。
1.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效显著。先后出台整装性管理办法20项,累计发放宅基地贴息抵押贷款274万元,完成用地入市两宗28.24亩,采取就地、就近、易地和上楼四种方式配置宅基地1054户,保障了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个人用地权益,确保了贫困群众户有所居,成为青海省首个彻底解决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县。
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见成效。全面实施88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把准“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活力”的改革方向,在58个贫困村投资6000万元建成7.2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开辟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激发了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3.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推进农垦企业化改革,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牧场”经营模式进行试点,合理利用和盘活土地资产,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企业与职工间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健全,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不断强化。
三、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推进湟源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三产融合发展起步晚,龙头企业主体数量少、综合实力弱、转型升级慢,绝大部分停留在产品初级加工层面,绿色化、优质化、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辐射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够。从数量上看,全县现有龙头企业27家,不及湟中县、大通县总数的一半,造血能力先天不足;从质量上看,省级龙头企业5家(占18%),初加工龙头企业17家(占63%),精深加工企业比例过低;从发展现状看,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的龙头企业只有2家(占7%),企业自主创新与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兴起的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数是以自发形成的种养大户,组织化程度低,发展方式粗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围绕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但目前湟源产业融合发展严重受“钱、地、人”等要素的制约。
1.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湟源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投入相对有限,许多企业因设施建设投入过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运营,设施化程度高、效益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农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还使相关政策落地生根过程缓慢,动力不足。
2.人才极度紧缺。人才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强大引擎,也是一个行业的领军者。湟源县极度紧缺理念先进的管理型人才以及现代高科技农业指导性人才,电商、营销方面的人才及三产融合各个环节上各类服务性人才也是极度缺乏。
3.自然条件差,土地规模流转困难。受海拔高、无霜期短、气候条件差等先天因素制约,湟源县特色产业选择难、培育难、转型难,加上大部分土地属脑山、浅半山地区,地块分散狭小,土地标准化条件不高,交通不便,土地不利于经营主体流转。另外,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缺少保障体系,一部分农牧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随意性强。
(三)农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紧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种养加”为一体的“湟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但与形成农业内部间紧密协作、相互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存在较大差距。“种养加”一体化产业链还不够完整,农牧业没有形成可持续态势,也没有让更多的农牧民获得发展带来的利益。 (四)农业新业态发展滞后
湟源县委县政府按照“一村一韵,一村一品”思路,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以生态旅游、生活体验等为载体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深度开发,特色不明显,不适合现代农业转型要求,也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市场需求,很难提高其重游率。另外,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水、电、网等设施不齐全,停车场、餐饮、住宿及垃圾处理等基础建设不配套,加之“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還不够完善,故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也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区。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探讨
(一)培育扶持经营主体,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活力
针对湟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弱,辐射半径小的问题,必须大力扶持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上给予倾斜扶持,提升龙头企业在产业融合中发挥主力军的能力和条件。同时,通过龙头企业领办或创办农民合作,并与农户相互入股等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关系,支持其与种养大户、合作社等的有效对接,推进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
(二)优化产业要素资源,保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动力
一要强化金融支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农发行、农业银行与龙头企业合作机制,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县农牧业融资担保平台作用,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及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种养大户等提供便捷的融资担保服务。另外,为转移分摊投资风险,信贷担保政策的完善,专项补贴和贷款的实行以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二要加速土地流转。在土地集体所有权前提下,积极鼓励并支持承包、入股、转租、租赁等方式的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满足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加强土地流转市场法治建设,明晰土地流转市场准入条件、程序及流转主体权益关系,规范合同签订,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以“领头雁”为抓手,依托大专院校组织加强农牧民学习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以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借鉴江苏等地经验,打破户籍、身份、地域等因素制约,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关系转移接续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吸引外来人才。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一要加快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全面提升牛羊肉和乳制品以及脱水蔬菜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协调发展,将传统农畜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二要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高原牦牛、藏羊等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开发具有易存易运、群众放心的特色食品,培育具有高原特色的高精尖牛羊肉产品品牌。把农牧业高质量体现在产品质量高、品牌响、销路好上,不断增强农牧业持续发展后劲。
三要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移动互联等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同时开展信息咨询、远程诊疗、技术指导等服务。
(四)做优农业产业结构,夯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一要做强特色产业。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依托当地优势产业,鼓励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形成集中连片生产,规模化发展,建成农产品生产原料供应及初加工基地。稳步推进规模适度的标准化养殖,拓展养殖空间,力争建成在全国市场有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要完善绿色循环农牧业体系。紧紧围绕“种养加”为一体的“湟源模式”,加强对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富农草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等一些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在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在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建设的前提下,推广清洁化、绿色化的养殖技术,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转变。
(五)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拓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一要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平台下,农业可以实现在线化、数据化,同时缩短供求双方的距离,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湟源县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农牧业信息共享,推动互联网向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促进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二要打造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依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思路,积极打造“两带”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着力提升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水平,改善休闲康养、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服务功能。开展乡村民俗文化特色曲艺活动,开发具有科普教育、康养保健、休闲娱乐、观赏体验等功能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全方位多层次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同时,加快推进湟海渠和大黑沟森林公园生态游、华石山探险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牧业与旅游、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拓展农牧业的多种功能,体现其多重价值。
本文系2019年中共西宁市委党校校级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宁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考——以西宁市湟源县为例》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2]中机院.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及现状[J].2019,3.
[3]韩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农村创业创新[J].农村工作通讯.2017,24.
[4]汪恭礼.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探析[N]河北大学学报.2018,12.
[5]张建刚.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J].经济研究参考.2018,13.
[6]孙学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组织模式及其路径创新[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8,1.
(作者单位:中共湟源县委党校;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
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历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事,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及“一优两高”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结合湟源实际,相继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对湟源县壮大乡村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为湟源县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此背景下,以湟源县为例,思考探索适应西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促进西宁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根本,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基础及生命力。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通过科学技术支撑,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供销”链条,并不断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催生休闲、康养、生态、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有利于增加百姓的收入
与以往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改变单纯生产环节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产前种子、肥料、技术等要素的供应和产后农产品加工、保管、运输、销售等环节,真正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农业转型及新型业态的出现使农业增值效益得到极大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拓宽百姓就业渠道,还有利于增加其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有利于加快促进农牧业的转型升级
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空间狭小的局面,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广泛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促使农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使生产更趋于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从而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同时,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改变农牧民以往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巩固提升当下脱贫成效,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再次返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阶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突出攻坚重点,精准定位瞄准重点贫困村以及困难群体,整合扶贫资金与资源,进行产业扶贫、行业扶贫,这无疑是最佳的扶贫措施,有利于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并且可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
二、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就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产业兴旺”要求,湟源县委县政府以“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为目标,着力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以饲草产业为基础、规模化养殖场为载体、龙头企业带动、种养大户参与的多种经营主体并存发展的金字塔式农牧业发展体系,不仅提高了农牧业發展质量,而且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按照“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思路,根据地区气候的不同,区分川浅脑不同地区,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优种养结构,形成以“特色种植+绿色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粪肥资源化利用+线上线下销售+田园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发展格局,成为“湟源模式”。
1.种植结构得以优化。以“稳粮、优经、强饲”的发展思路,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并做强饲草产业,形成特色种植业结构。建成饲草种植基地13000余公顷,特色万亩蔬菜基地3个,千亩基地8个,比重达87%。
2.生态养殖初具规模。结合“西繁东育”与“自繁自育”,充分利用半农半牧区位特点,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及生态牧场建设,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档增速,努力形成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3.加工产业水平逐渐提升。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为龙头,大力扶持发展加工业。湟源县种植和养殖以及农畜产品加工等各环节产业链建设已经逐步完善,全县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6%。
(二)经营形态不断创新,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
湟源县委县政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加快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通过外引内联,先后培育三江一力、恩泽农业、富农草业等省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建成生态牧场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10家,家庭农牧场465家,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9家。强强联合,规模化发展的模式正在加速形成,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富农草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湟源县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
2.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湟源县立足农业资源特点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先后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智能温室4栋、节地型温室100栋,年育苗水平达12万余株,果蔬年产达215万多斤,“菜篮子”供给能力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3.“互联网+”取得新突破。以物联网和云数据为技术支撑,先后编制了《湟源县“互联网+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湟源县智慧农牧业发展规划》。建成智能化控制系统2家,乡镇级电商网点9个,村级电商网点41个,使农产品互联网销售进入常态化。同时,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大力实施“飞地经济”。 4.农业功能得到拓展。依托湟源县多元的文化和奇特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生态观光等产业深度融合,使农业价值不断提升,农牧民增收空间得以拓展。
(三)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科技支撑全面提升
湟源县委县政府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全面推动农牧业转型升级。
1.科技服務得以拓宽。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主动与省市级科研及技术推广机构合作,搭建项目、技术、人才等平台,加快种植技术以及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进程。
2.科技支撑能力得以提升。标准化养殖和机械化起垄种植等先进实用的技术实现全覆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有效提升。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技术7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个,引进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40余项,全县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4%。
(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以来,湟源县委县政府秉承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实现“全国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1.生态保护工程全面推进。建立农业污染物统一收集、处理、再利用循环体系,强化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全县农田残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95%、85%和90%,2020年全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比例达到了65.06%。同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力度,退化草场治理恢复率达7.9%,草原植被覆盖率达62%。
2.质量管控水平有效提升。以保障消费安全、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为目标,建成运行了三江一力农产品互联网追溯体系,冷链物流平台上线。全县农畜产品合格率达97%以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先后培育“西湟日月山”区域公共品牌等特色农产品,湟源胡萝卜、青蒜苗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青海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启动仪式2020年在湟源县申中乡现代化产业园区举行,青海省第一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在湟源县签发,农牧业绿色发展成果不断巩固提升。
(五)农业改革加快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湟源县委县政府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农业、农村发展上了新台阶。
1.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效显著。先后出台整装性管理办法20项,累计发放宅基地贴息抵押贷款274万元,完成用地入市两宗28.24亩,采取就地、就近、易地和上楼四种方式配置宅基地1054户,保障了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个人用地权益,确保了贫困群众户有所居,成为青海省首个彻底解决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县。
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见成效。全面实施88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把准“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活力”的改革方向,在58个贫困村投资6000万元建成7.2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开辟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激发了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3.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推进农垦企业化改革,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牧场”经营模式进行试点,合理利用和盘活土地资产,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企业与职工间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健全,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不断强化。
三、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推进湟源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三产融合发展起步晚,龙头企业主体数量少、综合实力弱、转型升级慢,绝大部分停留在产品初级加工层面,绿色化、优质化、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辐射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够。从数量上看,全县现有龙头企业27家,不及湟中县、大通县总数的一半,造血能力先天不足;从质量上看,省级龙头企业5家(占18%),初加工龙头企业17家(占63%),精深加工企业比例过低;从发展现状看,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的龙头企业只有2家(占7%),企业自主创新与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兴起的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数是以自发形成的种养大户,组织化程度低,发展方式粗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围绕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但目前湟源产业融合发展严重受“钱、地、人”等要素的制约。
1.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湟源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投入相对有限,许多企业因设施建设投入过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运营,设施化程度高、效益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农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还使相关政策落地生根过程缓慢,动力不足。
2.人才极度紧缺。人才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强大引擎,也是一个行业的领军者。湟源县极度紧缺理念先进的管理型人才以及现代高科技农业指导性人才,电商、营销方面的人才及三产融合各个环节上各类服务性人才也是极度缺乏。
3.自然条件差,土地规模流转困难。受海拔高、无霜期短、气候条件差等先天因素制约,湟源县特色产业选择难、培育难、转型难,加上大部分土地属脑山、浅半山地区,地块分散狭小,土地标准化条件不高,交通不便,土地不利于经营主体流转。另外,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缺少保障体系,一部分农牧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随意性强。
(三)农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紧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种养加”为一体的“湟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但与形成农业内部间紧密协作、相互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存在较大差距。“种养加”一体化产业链还不够完整,农牧业没有形成可持续态势,也没有让更多的农牧民获得发展带来的利益。 (四)农业新业态发展滞后
湟源县委县政府按照“一村一韵,一村一品”思路,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以生态旅游、生活体验等为载体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深度开发,特色不明显,不适合现代农业转型要求,也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市场需求,很难提高其重游率。另外,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水、电、网等设施不齐全,停车场、餐饮、住宿及垃圾处理等基础建设不配套,加之“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還不够完善,故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也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区。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探讨
(一)培育扶持经营主体,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活力
针对湟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弱,辐射半径小的问题,必须大力扶持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上给予倾斜扶持,提升龙头企业在产业融合中发挥主力军的能力和条件。同时,通过龙头企业领办或创办农民合作,并与农户相互入股等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关系,支持其与种养大户、合作社等的有效对接,推进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
(二)优化产业要素资源,保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动力
一要强化金融支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农发行、农业银行与龙头企业合作机制,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县农牧业融资担保平台作用,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及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种养大户等提供便捷的融资担保服务。另外,为转移分摊投资风险,信贷担保政策的完善,专项补贴和贷款的实行以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二要加速土地流转。在土地集体所有权前提下,积极鼓励并支持承包、入股、转租、租赁等方式的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满足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加强土地流转市场法治建设,明晰土地流转市场准入条件、程序及流转主体权益关系,规范合同签订,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以“领头雁”为抓手,依托大专院校组织加强农牧民学习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以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借鉴江苏等地经验,打破户籍、身份、地域等因素制约,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关系转移接续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吸引外来人才。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一要加快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全面提升牛羊肉和乳制品以及脱水蔬菜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协调发展,将传统农畜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二要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高原牦牛、藏羊等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开发具有易存易运、群众放心的特色食品,培育具有高原特色的高精尖牛羊肉产品品牌。把农牧业高质量体现在产品质量高、品牌响、销路好上,不断增强农牧业持续发展后劲。
三要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移动互联等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同时开展信息咨询、远程诊疗、技术指导等服务。
(四)做优农业产业结构,夯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一要做强特色产业。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依托当地优势产业,鼓励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形成集中连片生产,规模化发展,建成农产品生产原料供应及初加工基地。稳步推进规模适度的标准化养殖,拓展养殖空间,力争建成在全国市场有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要完善绿色循环农牧业体系。紧紧围绕“种养加”为一体的“湟源模式”,加强对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富农草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等一些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在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在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建设的前提下,推广清洁化、绿色化的养殖技术,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转变。
(五)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拓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一要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平台下,农业可以实现在线化、数据化,同时缩短供求双方的距离,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湟源县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农牧业信息共享,推动互联网向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促进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二要打造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依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思路,积极打造“两带”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着力提升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水平,改善休闲康养、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服务功能。开展乡村民俗文化特色曲艺活动,开发具有科普教育、康养保健、休闲娱乐、观赏体验等功能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全方位多层次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同时,加快推进湟海渠和大黑沟森林公园生态游、华石山探险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牧业与旅游、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拓展农牧业的多种功能,体现其多重价值。
本文系2019年中共西宁市委党校校级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宁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考——以西宁市湟源县为例》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2]中机院.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及现状[J].2019,3.
[3]韩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农村创业创新[J].农村工作通讯.2017,24.
[4]汪恭礼.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探析[N]河北大学学报.2018,12.
[5]张建刚.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J].经济研究参考.2018,13.
[6]孙学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组织模式及其路径创新[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8,1.
(作者单位:中共湟源县委党校;中共青海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