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前儿童年龄小,抵抗力较弱。在流感高发期,教师要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多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介绍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流感高发期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身体活动量不合理
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专门的、系统的训练,可以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需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在流感高发期,部分幼儿每天的身体活动时间无法达到2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作息,除了正常的晨间活动与户外活动外,专门的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然而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在流感高发期的身体活动量较少,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大运动强度,提高身体活动量。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循序渐进,活动量太高容易导致幼儿身体快速疲劳,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体育活动,认为幼儿在晨间活动与课间活动中有运动就足够了,导致幼儿每日运动量不达标。
(二)活动内容设计略显简单乏味
受设备、场地、活动次数等因素影响,以功能性体能训练为内容的幼儿园较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对象为学龄期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显著,喜欢引人注目、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他们感兴趣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然而部分教师对待体育课的态度较为敷衍,会随便安排一些运动器械,或者让幼儿重复一些简单的练习。这样不仅达不到运动效果,甚至会引起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抗拒或厌恶,适得其反。
(三)忽略了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
幼儿活泼好动,在户外的大空间中活动时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组织幼兒,发布清晰的口令。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太过随意,口令含糊,不能让幼儿很好地注意到教师的要求,放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活动,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未能养成课堂常规习惯。这样的体育活动没有意义,达不到效果的同时还会恶性循环。
(四)教师指导不到位
幼儿第一次接触或者学习体育活动中的动作,如攀爬、跳跃、匍匐等。教师的示范极为重要,不到位的示范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前并没有掌握教学动作的指导要领,盲目教学,导致体育活动的无效性。
(一)合理安排活动量
体育游戏内容与密度安排要合理,教师要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平衡游戏组合方式,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学习满足感。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游戏内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有愉快的体验,提高游戏活动的次数,把握幼儿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体素质。例如幼儿的身体机能尚不能完全翻单杠这类存在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教师要合理规避问题,做到事无巨细的考虑。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强度较低的练习项目,运动量不能太大。如果运动负荷过大,幼儿会出现中暑或暑热症,课上幼儿要以微微出汗为主。此外,教师要提醒幼儿及时穿脱衣服,避免感冒发热,课后及时补充水分。
(二)统筹兼顾活动内容
此外,在流感高发期,教师可以适当减少需要幼儿相互对抗的项目,避免直接性的对抗运动,比如篮球游戏和沙包游戏,避免幼儿之间有亲密接触或者器材互相接触,杜绝交叉传染的风险。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负荷轻的运动或者幼儿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练习,比如健身操、武术操等。这样既可以保证幼儿安全,又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激发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要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变为幼儿愉快的能动性学习。
(三)设计相关有趣的游戏情节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育水平也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主要基于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多样的游戏形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有趣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练。
1.主题情境游戏。以一个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活动,让身体的练习和活动围绕故事情节的深入而展开。这种形式可以运用于小班幼儿教学,如“认识病毒”“躲避病毒”“拯救小动物”等。
2.竞赛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幼儿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这种活动形式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关注活动的结果。通过竞赛的形式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病毒防疫战”“病毒阻击战”等。
3.探索发现游戏。让幼儿与材料互动,探索、发现游戏的不同玩法,然后集体交流、分享、学习。这样的活动形式比较宽松自由,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幼儿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如“抗疫急先锋”等。总之,游戏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中,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使之体验快乐,提高身体素质。
(四)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上课常规,在训练的基础上让幼儿明白规则意识,知道、明白教师的活动要求。教师要强调集体与个人的合作与自律,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遵守纪律,不捣乱,和同伴友好相处,不违反体育活动的要求。
(五)采取适宜的指导方法
在流感高发期,教师要以幼儿个人练习和教师指导为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体育活动的目的除了锻炼幼儿身体,满足其活动量外,还有特定动作技能的学习。在学前阶段,幼儿需要掌握的动作技能包括走、跑、跳、钻、爬等,教师要根据动作设计体育活动,在幼儿练习前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与指导。幼儿的模仿能力强,错误的动作示范很可能导致幼儿在练习动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教师要熟练和掌握教学动作,总结动作要领,在教学示范过程中严谨、正确地引导幼儿学习动作,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
(六)流感防控常抓不懈
教师还要教授幼儿相关的流感防护知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高发期,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以及身体素质,制订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内容。体育课上,教师要为幼儿讲授流感防护知识,关注幼儿身体状况;清点幼儿人数;活动时与幼儿保持安全距离,并提醒幼儿减少互动,避免交叉感染;活动结束,让幼儿及时收好东西,物随人走;运动后,返回课室前,组织幼儿及时洗手,引导幼儿适量饮水,保持喉咙湿润。
流感高发期,幼儿园体育课面临很多挑战。教师要遵循幼儿个体差异,循序渐进,既要保证幼儿得到适度的锻炼,又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安全,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从自身做起。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育才幼儿院二院)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面临的问题
(一)身体活动量不合理
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专门的、系统的训练,可以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需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在流感高发期,部分幼儿每天的身体活动时间无法达到2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作息,除了正常的晨间活动与户外活动外,专门的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然而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在流感高发期的身体活动量较少,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大运动强度,提高身体活动量。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循序渐进,活动量太高容易导致幼儿身体快速疲劳,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体育活动,认为幼儿在晨间活动与课间活动中有运动就足够了,导致幼儿每日运动量不达标。
(二)活动内容设计略显简单乏味
受设备、场地、活动次数等因素影响,以功能性体能训练为内容的幼儿园较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对象为学龄期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显著,喜欢引人注目、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他们感兴趣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然而部分教师对待体育课的态度较为敷衍,会随便安排一些运动器械,或者让幼儿重复一些简单的练习。这样不仅达不到运动效果,甚至会引起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抗拒或厌恶,适得其反。
(三)忽略了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
幼儿活泼好动,在户外的大空间中活动时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组织幼兒,发布清晰的口令。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太过随意,口令含糊,不能让幼儿很好地注意到教师的要求,放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活动,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未能养成课堂常规习惯。这样的体育活动没有意义,达不到效果的同时还会恶性循环。
(四)教师指导不到位
幼儿第一次接触或者学习体育活动中的动作,如攀爬、跳跃、匍匐等。教师的示范极为重要,不到位的示范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前并没有掌握教学动作的指导要领,盲目教学,导致体育活动的无效性。
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活动量
体育游戏内容与密度安排要合理,教师要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平衡游戏组合方式,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学习满足感。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游戏内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有愉快的体验,提高游戏活动的次数,把握幼儿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体素质。例如幼儿的身体机能尚不能完全翻单杠这类存在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教师要合理规避问题,做到事无巨细的考虑。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强度较低的练习项目,运动量不能太大。如果运动负荷过大,幼儿会出现中暑或暑热症,课上幼儿要以微微出汗为主。此外,教师要提醒幼儿及时穿脱衣服,避免感冒发热,课后及时补充水分。
(二)统筹兼顾活动内容
此外,在流感高发期,教师可以适当减少需要幼儿相互对抗的项目,避免直接性的对抗运动,比如篮球游戏和沙包游戏,避免幼儿之间有亲密接触或者器材互相接触,杜绝交叉传染的风险。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负荷轻的运动或者幼儿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练习,比如健身操、武术操等。这样既可以保证幼儿安全,又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激发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要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变为幼儿愉快的能动性学习。
(三)设计相关有趣的游戏情节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育水平也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主要基于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多样的游戏形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有趣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练。
1.主题情境游戏。以一个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活动,让身体的练习和活动围绕故事情节的深入而展开。这种形式可以运用于小班幼儿教学,如“认识病毒”“躲避病毒”“拯救小动物”等。
2.竞赛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幼儿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这种活动形式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关注活动的结果。通过竞赛的形式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病毒防疫战”“病毒阻击战”等。
3.探索发现游戏。让幼儿与材料互动,探索、发现游戏的不同玩法,然后集体交流、分享、学习。这样的活动形式比较宽松自由,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幼儿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如“抗疫急先锋”等。总之,游戏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中,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使之体验快乐,提高身体素质。
(四)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上课常规,在训练的基础上让幼儿明白规则意识,知道、明白教师的活动要求。教师要强调集体与个人的合作与自律,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遵守纪律,不捣乱,和同伴友好相处,不违反体育活动的要求。
(五)采取适宜的指导方法
在流感高发期,教师要以幼儿个人练习和教师指导为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体育活动的目的除了锻炼幼儿身体,满足其活动量外,还有特定动作技能的学习。在学前阶段,幼儿需要掌握的动作技能包括走、跑、跳、钻、爬等,教师要根据动作设计体育活动,在幼儿练习前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与指导。幼儿的模仿能力强,错误的动作示范很可能导致幼儿在练习动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教师要熟练和掌握教学动作,总结动作要领,在教学示范过程中严谨、正确地引导幼儿学习动作,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
(六)流感防控常抓不懈
教师还要教授幼儿相关的流感防护知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高发期,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以及身体素质,制订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内容。体育课上,教师要为幼儿讲授流感防护知识,关注幼儿身体状况;清点幼儿人数;活动时与幼儿保持安全距离,并提醒幼儿减少互动,避免交叉感染;活动结束,让幼儿及时收好东西,物随人走;运动后,返回课室前,组织幼儿及时洗手,引导幼儿适量饮水,保持喉咙湿润。
流感高发期,幼儿园体育课面临很多挑战。教师要遵循幼儿个体差异,循序渐进,既要保证幼儿得到适度的锻炼,又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安全,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从自身做起。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育才幼儿院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