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儿童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于活动之中。”学生不是仅仅依靠教师讲教材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参与教学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教材,实践教材。在知行之间搭起一座可行的桥梁。为此,思想品德课中可采取欣赏活动的形式。新课标提到,“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如《取长补短》一课,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学生说说自己的短处,再夸夸学习别人的长处就完了,而这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我在新课理念的指导下讲解这课时,将全班分成几个队:调查小队、读书小队、讲故事小队、做好事小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欣赏对方的长处(如耐心、大胆、细心、反应快、奉献精神强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和自悟,教师通过有意识的个别引导,达到“取长补短”的目标,实现了从“说道理”到“做道理”的转变。这种教学流程就是:活动——体验——目标。活动把思想教育从“高高在上”拉回到了学生身边,使教育易为学生接受并加以内化。
二、体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步教育——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为把思想和行为这条鸿沟填满,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与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同步进行非常必要。每学完一课或几课,教师结合本课同其他学科相关内容,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价值观的培养等要求,设计主题的班会、少先队日、学校一日等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使课内的教育内容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得以巩固、强化和延伸。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进行两种类型的体验,使学生日常行为向预期发展。
一是生活体验。例如在学习《珍惜时间》一课时,就采用了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同步教育的方法,课堂上通过运用试验、列举事实等方法加强直观教学。在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以及有了跃跃欲试的行为冲动后。以“小记者采访”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强化。如采访的内容:1.试想一下珍惜时间应采取什么具体办法。2.假如要你从课余时间里,挤出几个小时学一样感兴趣的专业,你敢下这个决心吗?3.惜时名言警句你知多少?4.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心里想些什么?采访后又通过组织开展“一日活动”进行延续,强化教学实效。即把一天零星的课余时间组织起来,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朝气蓬勃的早晨,欢乐活泼的中午,丰富多彩的下午,自主自动的傍晚)。在校内外交织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教育网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懂得了时间的宝贵,而且很自然地把思想道德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
二是社会体验。即根据课程标准,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考察、调查、访问或亲自参加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的现实问题,印证思品课教育观点,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如学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后,以队活动形式去光荣院访问,通过和残疾人聊天、谈心,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习惯和所想所思,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沿着引情、动情、促情这根情感纽带,使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三、注重活动过程评价——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终结性归宿(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两方面的评价手段。
1.捕捉真实信息
人在不自觉状态下流露出来的行为是最真实的。因而利用现实情景,选好行为观测点,捕捉个体的无意识道德信息,是实现品德测评真实感的一条捷径。在学《国旗、国旗、我爱你》之前。我一连几天留心观察升旗仪式时同学们的表现,发现有几名同学每次升旗仪式都说说笑笑,很随意。于是我把观察到的这一行为信息制成辨析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应该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明白参加升旗仪式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2.创设理想情境
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行为测评能弥补传统道德测评的不足,使评价真正能对教学起反馈、调整、促进作用。如,教学《节约水电》后,为了检验他们的认识是否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上体育课尚未来之前,我——打开教室的日光灯,看他们反应如何?(只见有的熟视无睹,漠然视之;有的有所发现,但无动于衷;有的煞是惊讶。积极行动。)针对不同的表现,在班会上我表扬了做得好的同学。对那些有所发现,无动于衷的同学要求他们“心动不如行动”,对那些熟视无睹,漠然视之的同学真诚地希望他们在节约水电方面多长个心眼。
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于活动之中。”学生不是仅仅依靠教师讲教材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参与教学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教材,实践教材。在知行之间搭起一座可行的桥梁。为此,思想品德课中可采取欣赏活动的形式。新课标提到,“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如《取长补短》一课,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学生说说自己的短处,再夸夸学习别人的长处就完了,而这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我在新课理念的指导下讲解这课时,将全班分成几个队:调查小队、读书小队、讲故事小队、做好事小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欣赏对方的长处(如耐心、大胆、细心、反应快、奉献精神强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和自悟,教师通过有意识的个别引导,达到“取长补短”的目标,实现了从“说道理”到“做道理”的转变。这种教学流程就是:活动——体验——目标。活动把思想教育从“高高在上”拉回到了学生身边,使教育易为学生接受并加以内化。
二、体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步教育——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为把思想和行为这条鸿沟填满,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与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同步进行非常必要。每学完一课或几课,教师结合本课同其他学科相关内容,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价值观的培养等要求,设计主题的班会、少先队日、学校一日等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使课内的教育内容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得以巩固、强化和延伸。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进行两种类型的体验,使学生日常行为向预期发展。
一是生活体验。例如在学习《珍惜时间》一课时,就采用了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同步教育的方法,课堂上通过运用试验、列举事实等方法加强直观教学。在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以及有了跃跃欲试的行为冲动后。以“小记者采访”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强化。如采访的内容:1.试想一下珍惜时间应采取什么具体办法。2.假如要你从课余时间里,挤出几个小时学一样感兴趣的专业,你敢下这个决心吗?3.惜时名言警句你知多少?4.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心里想些什么?采访后又通过组织开展“一日活动”进行延续,强化教学实效。即把一天零星的课余时间组织起来,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朝气蓬勃的早晨,欢乐活泼的中午,丰富多彩的下午,自主自动的傍晚)。在校内外交织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教育网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懂得了时间的宝贵,而且很自然地把思想道德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
二是社会体验。即根据课程标准,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考察、调查、访问或亲自参加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的现实问题,印证思品课教育观点,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如学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后,以队活动形式去光荣院访问,通过和残疾人聊天、谈心,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习惯和所想所思,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沿着引情、动情、促情这根情感纽带,使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三、注重活动过程评价——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终结性归宿(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两方面的评价手段。
1.捕捉真实信息
人在不自觉状态下流露出来的行为是最真实的。因而利用现实情景,选好行为观测点,捕捉个体的无意识道德信息,是实现品德测评真实感的一条捷径。在学《国旗、国旗、我爱你》之前。我一连几天留心观察升旗仪式时同学们的表现,发现有几名同学每次升旗仪式都说说笑笑,很随意。于是我把观察到的这一行为信息制成辨析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应该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明白参加升旗仪式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2.创设理想情境
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行为测评能弥补传统道德测评的不足,使评价真正能对教学起反馈、调整、促进作用。如,教学《节约水电》后,为了检验他们的认识是否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上体育课尚未来之前,我——打开教室的日光灯,看他们反应如何?(只见有的熟视无睹,漠然视之;有的有所发现,但无动于衷;有的煞是惊讶。积极行动。)针对不同的表现,在班会上我表扬了做得好的同学。对那些有所发现,无动于衷的同学要求他们“心动不如行动”,对那些熟视无睹,漠然视之的同学真诚地希望他们在节约水电方面多长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