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带来了课堂中积极的变化——“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专制转向”等。但是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问题——“课改理念的误解读”,“教育GDP虚长”等,最终使得教学生态呈现混乱状态,针对此现象,思品课教学需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时探索新出路,本文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调整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解读,预期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课改新理念;教学生态混乱;思品课课堂对策
新课程“新”在哪里,一是观念创新,包括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二是学习方式的创新,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是评价创新,包括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称:在真正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好奇心、兴趣爱好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批判与反思精神得到了鼓励,责任感和合作能力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课堂中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从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过去的教师高高在上是不可抗拒的权威到如今学生与教师的平等相处;从过去呆板的死记硬背式教授到如今的个性飞扬,即是对学生的解放又是对教师个性的解放;从过去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呈现;从以往的教师埋头钻研到如今的团队协调制胜。喜人的变化在一点点的实现。然而,应试教育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还是使得课改伴随着很多问题,如今的教学生态呈现混乱状态,集中体现在:
第一,教育理念引领的偏差
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犹如理论学习中的本本主义,照搬照抄的多、创新消化的少。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课改“专家”的忽悠,号称教育概念重建,实则“邯郸学步”
收效甚微。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利用不到位,没做到用教材教反倒是丢弃了教材,以“假、大、空”忽悠45分钟,学生仿佛听评书看电影,真正要领会的和达到的课程目标无法落实。
第二,教师适应困难
课改进程中,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创建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养成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以一种对教学的探究创造精神投身到课改中。有调查显示,分别有32.1%和40%的人对“我对教育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具有反思的习惯”问题持否定和模糊态度;有82%的人未达到平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的指标;分别有29.5%和67%的人对我具有对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表示否定和模糊”。
第三,教育评价机制,跟不上课改要求
实施新课改后,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践和发展的需要,现行的中小学考试制度与新课程实施间存在矛盾,但是教育督导部门和社会各界仍然用传统的评价标注和方法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分数评价仍然是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尺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相应地定位在考试分数上,没有心思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必然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着力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层面的问题。第二,教学策略层面的问题。第三,教学评价层面的问题。针对课改中的问题,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及时调整课堂策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合理定位,确立多维目标
很多人认为思想品德课好教,容易教,讲几个故事讲几个事例搞几个活动时间就过去了,实则真正成功的课例不多。在很多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们总想要教出新意,教出精彩。于是,一会想到多媒体,一会又是情景化,反反复复,思来想去,唯独忽略的就是:我究竟要干什么?教学无目标,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还很迷茫;教学无特定目标、教学目标主体偏离学生、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教学目标不完整,忽视某些维度等现象还普遍存在。
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经常被笼统化或者直接忽略,事实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这一维度的目标重要性可见一斑,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输,也不可独立传授,它的形成,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实践复杂的过程,必须采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予以渗透和熏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面临着一个德育的悖论:违心说出“正确”答案,获得高分还是诚实说出“错误”答案,得到批评?比如,某市中考有这样一道情景题:若有一天,你回到家中发现亲戚正在制作盗版光碟,你会选择怎么做?选项分别是“直接销毁”“假装看不见”“诉诸法律”,就这道题而言,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学生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考生会选将“亲戚诉诸法律”但是现实生活中,他应该不会这么干,会选择自己销毁。很显然,这样的思想品德根本考不出真正的思想和品德,反而造成学生的知行脱节。这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要结构完整,教学目标要突出学生主体更要凸显针对性,要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更加注重能力导向。
二、植根生活,实现有效教学
2011版新课标中将思想品德课程定位为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特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为新时代的教者应让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生活的沃土,用最鲜活的生活事例激发学生思考,渗透社会热点激发学生思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强化行为实践引发学生思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基于生活,高于生活,提升生活,最终服务生活。如何回归生活,实现有效教学:
1.创设情境,突出生活
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的好坏关系着一堂课的成败,实现有效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切的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用教具触发情境,用现代化手段再现情境,用活动表现情境,用幽默夸张情境,用思维推理情境。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创设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针对性、适度性、探究性和启发性原则。 2.援引案例,提出问题
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不可少,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问题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典型性、冲突性、趣味性以及时代性原则,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观点,内涵丰富,可以引发多元理解、激发思想碰撞,又要具体、形象,并且时间上要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当代特色,空间上接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援引案例要慎用负面案例,比如“碰瓷”一类的事例会误导学生只看到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无形中会影响到他的实际行动。
3.开展活动,深化体验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身临其境使得学生有真切的体验,进而生成理性,记忆深刻,从认知开始不断升华情感。
三、打破瓶颈,力争“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质性评价有三个关键要素:其一是“背景”,即人的行为要素要放在特定背景下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理解;其二是“个人感受”,质性评价必须理解评价对象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愿望和想法;其三是“定性资料”,不去寻找个人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而是在纯自然的条件下观察、收集评价信息。?传统的评课标准,强调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新课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当今的家庭、社会评价方式的滞后,给课程改革制造了一个“瓶颈”。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教育评价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课程改革的这一“瓶颈”,形成与新课程理念想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总的来讲,新课改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制胜法宝:少教多学,即让自己多探索多学习,更让学生多探索多学习,真正能够达到思想品德课设置的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坚、余文森、徐友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 201017 P9
[2] 黄甫全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侯建平、凌根彦、卢琼、王海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 http://www.pep.com.cn/xgjy/jyyj/yjkz/cktg/201009/t20100902_861988.htm 2008-10-27
【关键词】课改新理念;教学生态混乱;思品课课堂对策
新课程“新”在哪里,一是观念创新,包括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二是学习方式的创新,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是评价创新,包括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称:在真正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好奇心、兴趣爱好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批判与反思精神得到了鼓励,责任感和合作能力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课堂中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从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过去的教师高高在上是不可抗拒的权威到如今学生与教师的平等相处;从过去呆板的死记硬背式教授到如今的个性飞扬,即是对学生的解放又是对教师个性的解放;从过去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呈现;从以往的教师埋头钻研到如今的团队协调制胜。喜人的变化在一点点的实现。然而,应试教育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还是使得课改伴随着很多问题,如今的教学生态呈现混乱状态,集中体现在:
第一,教育理念引领的偏差
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犹如理论学习中的本本主义,照搬照抄的多、创新消化的少。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课改“专家”的忽悠,号称教育概念重建,实则“邯郸学步”
收效甚微。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利用不到位,没做到用教材教反倒是丢弃了教材,以“假、大、空”忽悠45分钟,学生仿佛听评书看电影,真正要领会的和达到的课程目标无法落实。
第二,教师适应困难
课改进程中,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创建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养成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以一种对教学的探究创造精神投身到课改中。有调查显示,分别有32.1%和40%的人对“我对教育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具有反思的习惯”问题持否定和模糊态度;有82%的人未达到平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的指标;分别有29.5%和67%的人对我具有对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表示否定和模糊”。
第三,教育评价机制,跟不上课改要求
实施新课改后,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践和发展的需要,现行的中小学考试制度与新课程实施间存在矛盾,但是教育督导部门和社会各界仍然用传统的评价标注和方法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分数评价仍然是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尺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相应地定位在考试分数上,没有心思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必然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着力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层面的问题。第二,教学策略层面的问题。第三,教学评价层面的问题。针对课改中的问题,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及时调整课堂策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合理定位,确立多维目标
很多人认为思想品德课好教,容易教,讲几个故事讲几个事例搞几个活动时间就过去了,实则真正成功的课例不多。在很多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们总想要教出新意,教出精彩。于是,一会想到多媒体,一会又是情景化,反反复复,思来想去,唯独忽略的就是:我究竟要干什么?教学无目标,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还很迷茫;教学无特定目标、教学目标主体偏离学生、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教学目标不完整,忽视某些维度等现象还普遍存在。
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经常被笼统化或者直接忽略,事实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这一维度的目标重要性可见一斑,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输,也不可独立传授,它的形成,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实践复杂的过程,必须采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予以渗透和熏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面临着一个德育的悖论:违心说出“正确”答案,获得高分还是诚实说出“错误”答案,得到批评?比如,某市中考有这样一道情景题:若有一天,你回到家中发现亲戚正在制作盗版光碟,你会选择怎么做?选项分别是“直接销毁”“假装看不见”“诉诸法律”,就这道题而言,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学生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考生会选将“亲戚诉诸法律”但是现实生活中,他应该不会这么干,会选择自己销毁。很显然,这样的思想品德根本考不出真正的思想和品德,反而造成学生的知行脱节。这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要结构完整,教学目标要突出学生主体更要凸显针对性,要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更加注重能力导向。
二、植根生活,实现有效教学
2011版新课标中将思想品德课程定位为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特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为新时代的教者应让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生活的沃土,用最鲜活的生活事例激发学生思考,渗透社会热点激发学生思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强化行为实践引发学生思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基于生活,高于生活,提升生活,最终服务生活。如何回归生活,实现有效教学:
1.创设情境,突出生活
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的好坏关系着一堂课的成败,实现有效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切的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用教具触发情境,用现代化手段再现情境,用活动表现情境,用幽默夸张情境,用思维推理情境。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创设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针对性、适度性、探究性和启发性原则。 2.援引案例,提出问题
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不可少,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问题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典型性、冲突性、趣味性以及时代性原则,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观点,内涵丰富,可以引发多元理解、激发思想碰撞,又要具体、形象,并且时间上要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当代特色,空间上接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援引案例要慎用负面案例,比如“碰瓷”一类的事例会误导学生只看到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无形中会影响到他的实际行动。
3.开展活动,深化体验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身临其境使得学生有真切的体验,进而生成理性,记忆深刻,从认知开始不断升华情感。
三、打破瓶颈,力争“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质性评价有三个关键要素:其一是“背景”,即人的行为要素要放在特定背景下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理解;其二是“个人感受”,质性评价必须理解评价对象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愿望和想法;其三是“定性资料”,不去寻找个人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而是在纯自然的条件下观察、收集评价信息。?传统的评课标准,强调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新课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当今的家庭、社会评价方式的滞后,给课程改革制造了一个“瓶颈”。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教育评价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课程改革的这一“瓶颈”,形成与新课程理念想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总的来讲,新课改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制胜法宝:少教多学,即让自己多探索多学习,更让学生多探索多学习,真正能够达到思想品德课设置的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坚、余文森、徐友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 201017 P9
[2] 黄甫全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侯建平、凌根彦、卢琼、王海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 http://www.pep.com.cn/xgjy/jyyj/yjkz/cktg/201009/t20100902_861988.htm 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