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以客观、全面及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提升其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要倡导这样的高中历史课堂,以激发学生对传统知识和既有观点的批判为目的,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贵有疑,有质疑才有创新。通过批判思维的教学,学生对待任何言论都不致全盘接收,从而摆脱狭隘,走向全面。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批判性思维 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材是由史学研究专家们经过长期分析研究而编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成果,其结论大多得到公认,因此教材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理解的,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倘若在高中历史课堂里,教师只是将这些历史结论当做经文一样简单地讲解,学生简单机械地接受和背诵,这样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了教条,学生很少批判和分析,思维被极大地束缚,创新性被扼杀。基于此,我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效提問,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能否思考和批判,同班级的氛围密切相关。融洽活跃的班级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思维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师要积极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其中巧妙设问、使问题高效化将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最重要的是创造质疑思考的环境。
例如在讲解“十月革命”这节课时,根据教材的讲解,首先是从十月革命的背景讲起,然后分析当时俄国的社会性质、阶级力量及发展状况等方面,揭示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这就产生了几个启发:一个是俄国在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另一个则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必然的历史条件是旧的制度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这符合唯物主义的说法。然而,当时的俄国是否真是如此?我将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给予他们自由的表达空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一些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我认为较为有代表性的一个观点是:自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到了20世纪初期,俄国已经具备帝国主义的种种特征,资本主义垄断形式也发展起来。然而,俄国的垄断程度远比不上英、美等国,说明它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没能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起到促进的作用,单从这一点看,十月革命不具备必然性,资本主义还没发展到非铲除不可的地步。
可见在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被教材束缚,无疑极大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批判思维的养成。在熟悉的主题中,学生更容易批判;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学生不但敢于思考,积极思考,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继而具有批判和接受批判的勇气和信念。
二、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新的方向。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时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便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思考的价值,对现有的结论进行了反复揣摩和思考,即便是暂时走偏,也能体验到批判美的力量,等再次阅读教材中的结论,对历史便有更深的思考。因此,对阅读的多元解读是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懂得宽容,肯定学生的所思所想,借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戊戌政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材阐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诸多原因,最后得出的根本原因是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显然,这种说法只看到失败的外部因素,仅仅着眼于两派势力之间的斗争。因此,根据教材,学生将认识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封建顽固势力的阻隔与反对。然而,倘放在批判思维的视角下,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历史的发展是有内因和外因共同实现的,外因通过内因起到它的作用,却无法左右事物的发展方向。教材极少提及变法失败的内因(变法存在的内在缺陷),倘若一味按着教材讲解,而不懂批判和分析,学生将难以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教材的同时,进行多视角引导和解读文本,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多角度分析思考,学生将更好更明白地解读历史。
三、兼容并蓄,正确处理宽容与批判
对历史的解读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思维方式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其所理解的事物将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而且随着了解越深入,思想冲突越明显。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谨慎处理批判和宽容的关系,教会学生懂得兼容并蓄。
例如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便将《马关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拿来比较,并认为列宁和李鸿章都是卖国者。事实上,这位学生有此观点的缘由主要是对历史背景的忽视。李鸿章签订耻辱条约,并非他谈判的失利,乃是由于国家的衰败,“弱国无外交”即是这个道理,真实的李鸿章并非卖国者,甚至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爱国的表现。列宁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显然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背景的讲解极其重要,很多时候历史人物仅仅是完成对历史使命的完成而非个人价值的实现。可见宽容不同的观点,既是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又是对自己思维的一种反思。只有宽容,我们才能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在了解和检讨这种不同和对立的同时,检讨、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而不论完善或否定,对自己而言都是一种进步。
当然,宽容不是无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宽容是另一种批判,而无为则意味着放弃批判。懂得兼容并蓄,在宽容中对比自己同他人观点的不同,将更有效地展开批判。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尊重历史的意识,切忌激进和简单看待,培养其虚怀若谷的品格。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识,立足历史事实,从表层思维出发,不断挖掘,由再认识到回归认识,不断开发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思潮,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承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2]刘锦鹏.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J].学周刊,2014(30).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批判性思维 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材是由史学研究专家们经过长期分析研究而编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成果,其结论大多得到公认,因此教材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理解的,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倘若在高中历史课堂里,教师只是将这些历史结论当做经文一样简单地讲解,学生简单机械地接受和背诵,这样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了教条,学生很少批判和分析,思维被极大地束缚,创新性被扼杀。基于此,我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效提問,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能否思考和批判,同班级的氛围密切相关。融洽活跃的班级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思维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师要积极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其中巧妙设问、使问题高效化将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最重要的是创造质疑思考的环境。
例如在讲解“十月革命”这节课时,根据教材的讲解,首先是从十月革命的背景讲起,然后分析当时俄国的社会性质、阶级力量及发展状况等方面,揭示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这就产生了几个启发:一个是俄国在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另一个则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必然的历史条件是旧的制度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这符合唯物主义的说法。然而,当时的俄国是否真是如此?我将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给予他们自由的表达空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一些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我认为较为有代表性的一个观点是:自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到了20世纪初期,俄国已经具备帝国主义的种种特征,资本主义垄断形式也发展起来。然而,俄国的垄断程度远比不上英、美等国,说明它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没能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起到促进的作用,单从这一点看,十月革命不具备必然性,资本主义还没发展到非铲除不可的地步。
可见在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被教材束缚,无疑极大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批判思维的养成。在熟悉的主题中,学生更容易批判;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学生不但敢于思考,积极思考,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继而具有批判和接受批判的勇气和信念。
二、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新的方向。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时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便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思考的价值,对现有的结论进行了反复揣摩和思考,即便是暂时走偏,也能体验到批判美的力量,等再次阅读教材中的结论,对历史便有更深的思考。因此,对阅读的多元解读是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懂得宽容,肯定学生的所思所想,借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戊戌政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材阐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诸多原因,最后得出的根本原因是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显然,这种说法只看到失败的外部因素,仅仅着眼于两派势力之间的斗争。因此,根据教材,学生将认识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封建顽固势力的阻隔与反对。然而,倘放在批判思维的视角下,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历史的发展是有内因和外因共同实现的,外因通过内因起到它的作用,却无法左右事物的发展方向。教材极少提及变法失败的内因(变法存在的内在缺陷),倘若一味按着教材讲解,而不懂批判和分析,学生将难以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教材的同时,进行多视角引导和解读文本,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多角度分析思考,学生将更好更明白地解读历史。
三、兼容并蓄,正确处理宽容与批判
对历史的解读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思维方式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其所理解的事物将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而且随着了解越深入,思想冲突越明显。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谨慎处理批判和宽容的关系,教会学生懂得兼容并蓄。
例如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便将《马关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拿来比较,并认为列宁和李鸿章都是卖国者。事实上,这位学生有此观点的缘由主要是对历史背景的忽视。李鸿章签订耻辱条约,并非他谈判的失利,乃是由于国家的衰败,“弱国无外交”即是这个道理,真实的李鸿章并非卖国者,甚至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爱国的表现。列宁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显然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背景的讲解极其重要,很多时候历史人物仅仅是完成对历史使命的完成而非个人价值的实现。可见宽容不同的观点,既是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又是对自己思维的一种反思。只有宽容,我们才能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在了解和检讨这种不同和对立的同时,检讨、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而不论完善或否定,对自己而言都是一种进步。
当然,宽容不是无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宽容是另一种批判,而无为则意味着放弃批判。懂得兼容并蓄,在宽容中对比自己同他人观点的不同,将更有效地展开批判。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尊重历史的意识,切忌激进和简单看待,培养其虚怀若谷的品格。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识,立足历史事实,从表层思维出发,不断挖掘,由再认识到回归认识,不断开发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思潮,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承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2]刘锦鹏.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J].学周刊,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