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职业院校要运用多元整合的德育策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美德,促进其进行学习、生活的积极体验。要通过课程思政、多彩活动、师德育人、校训与家训结合等方法,探寻立德树人的途径和策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师德育人、家校育人、文化育人等方式,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 立德树人 多元整合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培育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策略研究(编码JS2019/GH01015-03215)的研究成果。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基、文化传承为先导、职业技能为基础、职业精神为统领,着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激发其创新精神,进而形成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快速提升阶段,在这个自我成长的重要时期,因其心智仍不成熟,家庭结构及交往环境也不同,容易出现厌学、沉迷手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抑郁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其积极心理有待于进一步培育。
一、实施课程思政,实现课程育人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科教师要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育人。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借助专业优势各显神通,实现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
二、挖掘德育资源,实现活动育人
德育活动是职业院校重要的育人途径之一,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受到道德的浸润,还能得到能力和品质的提升。
新时代的德育资源相当丰富,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职业院校可以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国家节日、企业見习、学徒实习等时间节点开展德育活动。这些时间节点都是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德育活动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实现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让他们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悟道明理,从而培育积极的心理,达到正向的迁移效果。
三、怀有仁爱之心,实现师德育人
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是施教的前提,是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是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态度与能力的综合体。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特定阶段的同行者和引路者,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潜能、培育学生积极心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要善于传递思想之道,传递技能之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要学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发掘其潜能;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并引导其正向发展。
四、校训与家训有机融合,实现家校育人
校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是职业院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育人方向的高度凝练和文化表达。职业院校要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校训成为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理想愿景,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
家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家训,是家教的一种方式。“穷不失志,富不忘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少不惜力,老不歇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每一个家训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反映了值得追寻和秉持的做人、做事原则。对学生而言,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讲好家训故事,秉承家训,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将“校训、校风、校规”教育与“家训、家风、家规”教育有机融合,将家庭教育与职业院校教育有机融合,能够培育学生积极心理,让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职业院校教育中成人、成才。
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现文化育人
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传承传统书法艺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初通中华戏曲,学习唱念做打、生旦净丑,让学生有机会亲近、初步通晓戏曲常识。加强礼仪教育。立德树人,首在礼仪。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加强礼貌用语、体态语言、职场礼仪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有助于学生遵循。
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通过德育途径和系列载体,达到实现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外部环境与心理内省的体验中得到品德的塑造与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总之,通过课堂思政、多彩活动、师德育人、将校训与家训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等,能够有效整合立德树人的途径和策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师德育人、家校育人、文化育人等途径,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8).
[2]马孝民.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办好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J].河南教育,2018(6).
[3]葛荣亮.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积极心理 立德树人 多元整合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培育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策略研究(编码JS2019/GH01015-03215)的研究成果。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基、文化传承为先导、职业技能为基础、职业精神为统领,着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激发其创新精神,进而形成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快速提升阶段,在这个自我成长的重要时期,因其心智仍不成熟,家庭结构及交往环境也不同,容易出现厌学、沉迷手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抑郁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其积极心理有待于进一步培育。
一、实施课程思政,实现课程育人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科教师要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育人。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借助专业优势各显神通,实现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
二、挖掘德育资源,实现活动育人
德育活动是职业院校重要的育人途径之一,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受到道德的浸润,还能得到能力和品质的提升。
新时代的德育资源相当丰富,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职业院校可以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国家节日、企业見习、学徒实习等时间节点开展德育活动。这些时间节点都是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德育活动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实现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让他们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悟道明理,从而培育积极的心理,达到正向的迁移效果。
三、怀有仁爱之心,实现师德育人
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是施教的前提,是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是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态度与能力的综合体。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特定阶段的同行者和引路者,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潜能、培育学生积极心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要善于传递思想之道,传递技能之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要学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发掘其潜能;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并引导其正向发展。
四、校训与家训有机融合,实现家校育人
校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是职业院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育人方向的高度凝练和文化表达。职业院校要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校训成为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理想愿景,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
家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家训,是家教的一种方式。“穷不失志,富不忘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少不惜力,老不歇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每一个家训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反映了值得追寻和秉持的做人、做事原则。对学生而言,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讲好家训故事,秉承家训,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将“校训、校风、校规”教育与“家训、家风、家规”教育有机融合,将家庭教育与职业院校教育有机融合,能够培育学生积极心理,让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职业院校教育中成人、成才。
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现文化育人
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传承传统书法艺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初通中华戏曲,学习唱念做打、生旦净丑,让学生有机会亲近、初步通晓戏曲常识。加强礼仪教育。立德树人,首在礼仪。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加强礼貌用语、体态语言、职场礼仪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有助于学生遵循。
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通过德育途径和系列载体,达到实现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外部环境与心理内省的体验中得到品德的塑造与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总之,通过课堂思政、多彩活动、师德育人、将校训与家训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等,能够有效整合立德树人的途径和策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师德育人、家校育人、文化育人等途径,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8).
[2]马孝民.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办好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J].河南教育,2018(6).
[3]葛荣亮.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