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满足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增加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措施等方面对《电路理论》课程进行了建设,提升其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路理论 ; 教学改革 ;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60-01
《电路理论》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等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以高等数学为工具,在大学物理电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直流、交流稳态及暂态电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路系统建立物理模型,并通过列写数学方程式的方式进行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2]。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枯燥难懂、理论性和抽象性强、计算繁杂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工程概念、专业素养,在知识获取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方法是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3-4],导致“以己之昏昏,难使人之昭昭”的教学尴尬实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目前教材的知识体系及理论逻辑对现实问题缺乏足够地重视,内容缺乏针对特定专业的实践问题的描述与阐释,出现追求一般而舍弃具体,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不能相映成趣,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且会把这种状态传染给下一届的学生,易造成不良的连带反映。
针对目前我校电路教学的状态,同时适应国家和我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专业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现代教学的手段,全面推进电路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并制定适合我校各专业需求的《电路理论》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1.教学中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校的《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在课堂理论教学中,①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目标脱离,②重视理论灌输,缺少与实践结合,③教学学时短,任务重,④考核方式简单,缺少形成式评价;在实验教学中,①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类、综合类实验,②实验设备有限,难以支撑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
本课程被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一方面,学生由强制性学习方式到自主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不适应,同时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不了解本课程在本专业后续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另一方面,在數学计算方面,需要运用刚刚学习的微积分、复变函数和矩阵论方面的知识,学生很难掌握,致使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成绩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对“电路理论”课程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
2.教学改革方案
2.1 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对国内外高校各专业的《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调研;其次,与企业现阶段员工探讨和交流,了解企业对未来员工的专业需求,共同探讨《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深入研究电路理论与各专业中各科课程的关联部分、重合部分和无关部分,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无关点,加入教材中不存在的、体现现代企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整合出新的适应各专业发展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在此基础上,调整实验内容,克服目前验证实验多的弊病,尽可能把验证实验搬入课堂,仿真实现,而加入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设计类型的实验,还可以把理论教学搬进实验室,先实验看结果和现象,再理论教学,通过比较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得出最终结论,既减少学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理解,同时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大提升。
2.2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章节、不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重点详讲,难点精讲,无关点略讲或删减,以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为目的,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在加拿大和美国,已有85%的大学及中学正在把电路仿真平台软件当作物理、电工及电子学的课程教学和实验辅助手段[5-6]。故,在教学方面,采用理论—仿真的“抛锚式”、问题—探讨的“探究式”和课题—研究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验方面,采用仿真—实操的“循环式”、故障—分析的“发现式”、自学—指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同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工程案例、实物、仿真、现场教学(实验室)、网络教学相结合,即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而将作业、答疑、讨论、实验预习等环节引入到网络教学中,网络教学平台上除提供课程视频、问题测试以及阅读材料外,还给学习者提供交流论坛,支持学习者和教师之间进行在线交流,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在课上还可以尝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重视对学生主动式学习的培养。
3.建立与教学模式配套的考核机制
在考核评价中,淡化学生单纯为了分数而学习的想法,避免仅以试卷成绩为最终成绩,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往的实验和平时表现占20%,现改革,应加大实验和平时的比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
本文结合我校《电路理论》课程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改革并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玲.电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1(10):252-254.
[2]贾竹君.电路分析与高中物理的衔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51-53.
[3]王敏,暴琳,王欣. PBL和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6(35):91-93.
[4]姜鑫,骆建. PBL和LBL教学模式中二表法的体验[J].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16, 38(3):74-83.
[5]杨晓雷.Multisim11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学院,2013.
[6]刘婉茹.虚实融合的混频电路远程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7.
【关键词】电路理论 ; 教学改革 ;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60-01
《电路理论》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等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以高等数学为工具,在大学物理电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直流、交流稳态及暂态电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路系统建立物理模型,并通过列写数学方程式的方式进行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2]。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枯燥难懂、理论性和抽象性强、计算繁杂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工程概念、专业素养,在知识获取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方法是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3-4],导致“以己之昏昏,难使人之昭昭”的教学尴尬实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目前教材的知识体系及理论逻辑对现实问题缺乏足够地重视,内容缺乏针对特定专业的实践问题的描述与阐释,出现追求一般而舍弃具体,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不能相映成趣,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且会把这种状态传染给下一届的学生,易造成不良的连带反映。
针对目前我校电路教学的状态,同时适应国家和我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各专业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现代教学的手段,全面推进电路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并制定适合我校各专业需求的《电路理论》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1.教学中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校的《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在课堂理论教学中,①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目标脱离,②重视理论灌输,缺少与实践结合,③教学学时短,任务重,④考核方式简单,缺少形成式评价;在实验教学中,①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类、综合类实验,②实验设备有限,难以支撑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
本课程被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一方面,学生由强制性学习方式到自主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不适应,同时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不了解本课程在本专业后续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另一方面,在數学计算方面,需要运用刚刚学习的微积分、复变函数和矩阵论方面的知识,学生很难掌握,致使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成绩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对“电路理论”课程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
2.教学改革方案
2.1 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对国内外高校各专业的《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调研;其次,与企业现阶段员工探讨和交流,了解企业对未来员工的专业需求,共同探讨《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深入研究电路理论与各专业中各科课程的关联部分、重合部分和无关部分,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无关点,加入教材中不存在的、体现现代企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整合出新的适应各专业发展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在此基础上,调整实验内容,克服目前验证实验多的弊病,尽可能把验证实验搬入课堂,仿真实现,而加入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设计类型的实验,还可以把理论教学搬进实验室,先实验看结果和现象,再理论教学,通过比较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得出最终结论,既减少学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理解,同时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大提升。
2.2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章节、不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重点详讲,难点精讲,无关点略讲或删减,以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为目的,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在加拿大和美国,已有85%的大学及中学正在把电路仿真平台软件当作物理、电工及电子学的课程教学和实验辅助手段[5-6]。故,在教学方面,采用理论—仿真的“抛锚式”、问题—探讨的“探究式”和课题—研究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验方面,采用仿真—实操的“循环式”、故障—分析的“发现式”、自学—指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同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工程案例、实物、仿真、现场教学(实验室)、网络教学相结合,即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而将作业、答疑、讨论、实验预习等环节引入到网络教学中,网络教学平台上除提供课程视频、问题测试以及阅读材料外,还给学习者提供交流论坛,支持学习者和教师之间进行在线交流,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在课上还可以尝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重视对学生主动式学习的培养。
3.建立与教学模式配套的考核机制
在考核评价中,淡化学生单纯为了分数而学习的想法,避免仅以试卷成绩为最终成绩,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往的实验和平时表现占20%,现改革,应加大实验和平时的比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
本文结合我校《电路理论》课程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改革并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玲.电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1(10):252-254.
[2]贾竹君.电路分析与高中物理的衔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51-53.
[3]王敏,暴琳,王欣. PBL和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6(35):91-93.
[4]姜鑫,骆建. PBL和LBL教学模式中二表法的体验[J].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16, 38(3):74-83.
[5]杨晓雷.Multisim11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学院,2013.
[6]刘婉茹.虚实融合的混频电路远程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