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县推行的“卓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度”教学模式实践中,让我们谈论的主话题——课堂教学设计怎样的问题,如何提问才是最有效的?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最有效必须是体现在特别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的。也就是通过你设计出来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提问方法,既能让学困生“吃好”又能让优生“吃饱”,也即让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都有所收获。这样的问题和这样的提问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换句话说,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一目的的问题和提问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可以把它分成这样三类:一类是学生必须知道的;第二类是学生可知道可不知道的;第三类学生完全可以不用知道的。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提问方式?
一、必须知道的问题,请“不会的”同学来回答
所谓学生必须知道的问题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必须“认识”“学会”“体会”的内容。像这样的知识,我把它称之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因此,我采取将其内容含在问题中采取直接提问的方式,让“不会的学生”试着回答,然后让“会的”同学给予帮助指导的方法进行。如:出示课题时,出现有要求认识或掌握的生字,我会这样问:“不会读的请举手”。有同学举手后,我还会添上一句:“你们看,这些同学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之类的语言以激励其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然后让举手的同学试着读,有读错或读不下去的,再请“会的”同学来帮助。让学生自己进行充分的“生本”对话。
这类问题很多。如,一篇精读课文,学生试读一遍后,我一般也请“不会读的”或课文读得不怎么流利的同学去读。让“不会的”同学边读让“会的”其他同学边指导帮助。这样做,读的学生能认真地读,听的同学也能仔细地听;还让同学帮助同学,也即学生进行充分“生本”对话的同时,又进行着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生生”对话。在这种“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进行充分对话的气氛中学习,提出的问题也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罢,往往都是最具实际意义、也是最有效的。
课文读完之后主要内容的描述、生字新词的检查和学习以及该“感受”和“体会”的情感和价值观等等之类学生必须知道的问题,我也都会让“不会的”同学先尝试,然后让其自己请教“会的”同学来帮忙,既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学会了怎样做人,把“教书育人”又真正落实到了课堂教学的实处,何乐而不为?
二、可知道可不知道的,让学生自行提问自行试着回答
这类问题是在完成课程标准任务的前提下,为了巩固、拓展和提升所学知识而精心设计的。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也即在布置学生进行练习之前,我一般都要花3到5分钟的时间解决“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先让其自己试着回答,然后引导并鼓励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有价值的问题,我会一直追问到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止。
如,我在本期执教完《钓鱼的启示》(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后,当我抛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的问题时,一同学马上举手:“老师,文中父亲说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有问题。既然已经知道甚至分清了‘是’与‘非’之后,我觉得实践起来就不难了。要说‘实践起来难’应该难在还没有分清‘是’与‘非’的时候或之前。”
这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我当堂给予肯定,所以,我立即“兵分两路”:认为“明辨是非之后,实践起来仍很难的”一组;认为“明辨是非以后,实践起来不难的”一组。结果在分组时,我就惊奇地发现:平时自觉遵守规章、行为较文明的同学(大部分是女生)都觉得明辨是非之后,实践起来就不应该觉得很难;觉得实践起来很难的另一组同学(大部分则是男生),且都是平时行为不够规范、克制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这一组的人数占据了全班人数的过半。分组后,我让其说明理由,他们个个都“理由十足”,说得“头头是道”。这个问题的探讨,既巩固、拓展和深化了课文的主题,从学习语文角度而言,学生又得到了一次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活实际问题”啊!
如果没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会这样追问:(学完课文之后)你们想用怎样的办法(即设置怎样的题型和题目)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问自答,答不完整的让大家一起讨论完成。接下来让学生完成同学们自行合作编制的巩固作业题。
三、完全可以不知道的,让“会的”同学作答
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或者干脆就在作业题的最后一题设计这样一道“选做题”,让“会的”同学去试着回答,让学有余力的同学作更加深刻的思考,这既是让“优生”能够“吃饱”的举措,同时,也是增加其思维含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最有效必须是体现在特别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的。也就是通过你设计出来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提问方法,既能让学困生“吃好”又能让优生“吃饱”,也即让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都有所收获。这样的问题和这样的提问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换句话说,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一目的的问题和提问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可以把它分成这样三类:一类是学生必须知道的;第二类是学生可知道可不知道的;第三类学生完全可以不用知道的。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提问方式?
一、必须知道的问题,请“不会的”同学来回答
所谓学生必须知道的问题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必须“认识”“学会”“体会”的内容。像这样的知识,我把它称之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因此,我采取将其内容含在问题中采取直接提问的方式,让“不会的学生”试着回答,然后让“会的”同学给予帮助指导的方法进行。如:出示课题时,出现有要求认识或掌握的生字,我会这样问:“不会读的请举手”。有同学举手后,我还会添上一句:“你们看,这些同学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之类的语言以激励其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然后让举手的同学试着读,有读错或读不下去的,再请“会的”同学来帮助。让学生自己进行充分的“生本”对话。
这类问题很多。如,一篇精读课文,学生试读一遍后,我一般也请“不会读的”或课文读得不怎么流利的同学去读。让“不会的”同学边读让“会的”其他同学边指导帮助。这样做,读的学生能认真地读,听的同学也能仔细地听;还让同学帮助同学,也即学生进行充分“生本”对话的同时,又进行着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生生”对话。在这种“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进行充分对话的气氛中学习,提出的问题也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罢,往往都是最具实际意义、也是最有效的。
课文读完之后主要内容的描述、生字新词的检查和学习以及该“感受”和“体会”的情感和价值观等等之类学生必须知道的问题,我也都会让“不会的”同学先尝试,然后让其自己请教“会的”同学来帮忙,既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学会了怎样做人,把“教书育人”又真正落实到了课堂教学的实处,何乐而不为?
二、可知道可不知道的,让学生自行提问自行试着回答
这类问题是在完成课程标准任务的前提下,为了巩固、拓展和提升所学知识而精心设计的。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也即在布置学生进行练习之前,我一般都要花3到5分钟的时间解决“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先让其自己试着回答,然后引导并鼓励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有价值的问题,我会一直追问到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止。
如,我在本期执教完《钓鱼的启示》(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后,当我抛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的问题时,一同学马上举手:“老师,文中父亲说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有问题。既然已经知道甚至分清了‘是’与‘非’之后,我觉得实践起来就不难了。要说‘实践起来难’应该难在还没有分清‘是’与‘非’的时候或之前。”
这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我当堂给予肯定,所以,我立即“兵分两路”:认为“明辨是非之后,实践起来仍很难的”一组;认为“明辨是非以后,实践起来不难的”一组。结果在分组时,我就惊奇地发现:平时自觉遵守规章、行为较文明的同学(大部分是女生)都觉得明辨是非之后,实践起来就不应该觉得很难;觉得实践起来很难的另一组同学(大部分则是男生),且都是平时行为不够规范、克制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这一组的人数占据了全班人数的过半。分组后,我让其说明理由,他们个个都“理由十足”,说得“头头是道”。这个问题的探讨,既巩固、拓展和深化了课文的主题,从学习语文角度而言,学生又得到了一次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活实际问题”啊!
如果没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会这样追问:(学完课文之后)你们想用怎样的办法(即设置怎样的题型和题目)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问自答,答不完整的让大家一起讨论完成。接下来让学生完成同学们自行合作编制的巩固作业题。
三、完全可以不知道的,让“会的”同学作答
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或者干脆就在作业题的最后一题设计这样一道“选做题”,让“会的”同学去试着回答,让学有余力的同学作更加深刻的思考,这既是让“优生”能够“吃饱”的举措,同时,也是增加其思维含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