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继承和保存、如何传承和发展以及保存和发展的内容和方式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最难以传承和发展的莫过于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在本文中,我就侗族大歌在小黄村寨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谈几点我的见解和思考。
一、全面认识侗族大歌现状是传承和发展侗族大歌的基础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侗族大歌的历史传承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它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从形成、发展到现在成为了一支声复调的多声部合唱,无人指挥,无有伴奏,一开口便能准确起音,和谐,美妙。令人惊讶的是,歌手们全部来自民间,没经过专业训练。大歌多为二声部合唱(也有三声部、四声部)。高音声部俗称雄音,低音声部称为雌音,其主要旋律一般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是在低音聲部的派生和变唱。高音声部由1-3人轮流领唱,其余均唱低音声部。由于高音声部为1-3人轮流领唱,既使歌手得以轮流换气,又有不同音色的对比作用。同时,有了低音声部为背景和基础,也让高音声部得以任意发挥,从而产生了美妙的和声效果。还有,模仿手法和调式对比等等的运用,都使得侗族大歌演唱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小黄侗族大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歌班、歌师现状
1、小黄侗寨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其中,款、寨、房族和歌班都是侗族的传统组织,小黄传统活动常以寨为组织单位进行。而现代社会组织指的是按照国家村级基层组织的原则建立的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小黄行政村被划分的20个村民组,从五十年代起小黄侗族大歌从走出山门,继而走向国门,最终迈向世界舞台。
2、小黄现有718户3340余人口,共有70多个不同年龄段的歌班。访吴大安(小黄著名歌师),歌班按照性别可分为男声歌班、女声歌班(现男歌班每寨每年龄段差不多是一队,而女歌班数就相对要多);按照年龄又可分为:儿童歌班(7—12岁)、少年歌班(13—16岁)、青年歌班(17—22岁)、壮年歌班(23—59岁)、老年歌班(60—80岁),现在由于小黄侗大歌比较出名外加市场经济社会影响,小黄歌班经常在寨内或外出演唱,歌班也组织得越发规范,从自觉到自为。通常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侗族村寨里,很难组织到有一定规模的青年侗族大歌演唱队伍。目前大部分的侗族村寨里会唱、能唱大歌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歌师年龄普遍偏大,尤其是80年代生的男歌手尤其稀缺,侗族大歌传承的后续力量出现了断层现象。
二、在小黄村寨传承和发展侗族大歌存在的问题
面对侗族大歌传承发展的现状,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都开始关注如何使这一民族瑰宝更好地保存下来并继续发展。如贵州省从江县连续举办了九届从江侗族大歌节,每届大歌节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要在小黄村寨举办“小黄侗族大歌千人唱”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建立了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1989年,县政府还在小黄小学开办了民族班开设侗歌课,这是全国最先开设侗歌课的学校。并发掘、抢救和整理了一部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等等。这些举措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却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一)外来文化对小黄侗族本族文化的影响
小黄村寨侗族人,他们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思想上的转变对本地文化和风俗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侗族大歌的传承。首先,动感的流行音乐冲击着年轻人,青年学歌者日趋减少;其次,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现在侗族人从小受到的更多的是汉语教育,失去了侗语的语言环境和土壤;再有,侗族歌师对待侗族大歌的传承态度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市场经济文化的冲击,一些思想较为活跃的歌师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其他民族现时流行的音乐舞蹈相结合,并与经济紧密相关,传统侗歌变为服务于经济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笔者于11月下旬在小黄做调查时,恰逢从江第九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期间,现场观看了大歌节的开幕式,夜晚又在小黄观看了“小黄侗族大歌千人唱”活动。走访了一些村民发现能歌善歌者比比皆是,当我们采访歌师潘甫金和潘仁荣时,两位老人得知我们是贵州师大来采风的学生,非常高兴,当场便即兴创作演唱了一番。虽不知唱的具体内容,但潘老师说是给我们编唱的情歌,表达欢迎我们到小黄来作客和相识的高兴心情,我们甚是感动。第二天潘昌林带我们参观鼓楼每层檐上反映侗文化生活的细节画面图,并组织罗汉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听了他们为我们唱的《男生大歌》,使我们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的魅力,采访中还得知,他们这次大部分都是专程为参加大歌节才回来演出的,不再年轻的他们其实已经仅仅会一少部分大歌常用的歌曲,其余一大部分已经在他们这里流失,现状就是既没人会去教更没人愿意安下心来去学。当外来多元文化与侗族内生的单元文化发生猛烈碰撞时,侗族人们欣然接受了外来文化,侗民族的精华、民族的瑰宝被欣然放弃,这种心态或态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当它脱离了鲜活的侗族社会群体生活,还能真正闪烁多亮多久不禁让我深思。
(二)传承方式出现的问题
侗族大歌分为亲子传承、师徒传承、自然传承三种传统的传承方式。首先,年轻父母们很多已经不会唱大歌,其小孩的音乐大歌启蒙成为了问题,对小孩学习唱侗歌的氛围、心理和态度等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亲子传承的方式呈消失的趋势;其次,侗族小孩上学后,认为村寨的歌师教歌方法太传统太“土”,导致拜师学艺的锐减,而歌师们由于各种的原因,掌握侗族大歌的内容和数量也逐渐减少,师徒传承逐渐减少;再次,自然传承与风俗活动紧密相关联,各项风俗活动为自然传承提供了学习的场所,而风俗活动的减少必然导致自然传承的变化。 这一系列的舞台形式的大歌传承方式,因为有了商业化的加入,应和了非本文化人群的艺术观赏,加入借鉴了美声和民族唱法中的气息训练方式,注重的是演唱的标准化和舞台表演的规范化,逐渐丧失了大歌本身自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传统侗族大歌“歌养心”的那种自成体系的韵律和演唱风格,很难达到大歌原有的演唱水平。
(三)专业训练与原生态之间的冲突
侗歌之所以在侗族人们中长期流传,自有它内在的艺术精髓、规范形式和一整套相适应的口传心授演唱方式。年轻的侗族歌手们对侗歌传统的演唱方法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盲目地接受“先进的”美声、民族演唱方法的技巧训练,并在训练中轻易改变传统大歌的曲调或音乐结构的一些细节,使侗族大歌失去了它独有的韵味和风格。这种校园式大歌的传承更多地意在专业性的艺术审美层面,缺少了那种具有侗族文化氛围的原生态的自然传承。
三、实现小黄村寨中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面对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良好的文化政策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真实的、全方位的记录整理
侗族大歌音樂文化的保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建立实物性的音乐文化陈列馆;二是建立侗族大歌音乐档案馆;三是建立侗族大歌音乐文化原生态的社会生态环境。
(二)进一步探讨侗歌进学校的方式方法
侗族大歌保存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侗族大歌进校园。但是在课堂上教授原生态的音乐文化,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教授的方式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授过程具有侗族文化的氛围;其次,作为教授歌曲的老师,需要聘请当地有一定文化素养、掌握大量侗歌、品德优良的歌师任教;最后,在侗族大歌教材的编写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既要有基本的侗族大歌元素,更需要一些鲜活的图文并茂的有声读物的出现。
(三)政策支持与相关体制的完善
首先就是要对小黄村寨进行大歌文化普查;其次就是要从知识产权方面对侗族大歌进行立法保护,用法律作武器来为侗族大歌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权利和空间;最后就是要抓好对歌师的培训,落实好福利待遇,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从事大歌的研究保护开发工作。
虽然现在的小黄村依然是歌的海洋,人人爱唱歌、会唱歌,不论性别、年龄,但是那种“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原生态侗族大歌的生存状态已经渐渐消失,众人认为音乐只是一种文化,只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尊敬它。而我从小黄村寨感觉到的又何止是单纯文化?它是一种语言,一种能沟通万物的语言,这种语言能洗涤人的心灵能记载文字所不能记的历史;它是一种力量,能聚集万物为一体的力量,它又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那样的绿色纯净,是那样的庞大多“支”。可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澎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昔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导致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遭到破坏,面对诸多发展问题,它又是那样的脆弱,让我们保护这些音乐的支脉吧。毕竟这种“复合”的神韵不多了,希望侗族大歌能够和谐地代代相传下去,继续闪耀着传统音乐文化的绚丽光芒。
作者简介:
刘丹,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全面认识侗族大歌现状是传承和发展侗族大歌的基础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侗族大歌的历史传承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它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从形成、发展到现在成为了一支声复调的多声部合唱,无人指挥,无有伴奏,一开口便能准确起音,和谐,美妙。令人惊讶的是,歌手们全部来自民间,没经过专业训练。大歌多为二声部合唱(也有三声部、四声部)。高音声部俗称雄音,低音声部称为雌音,其主要旋律一般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是在低音聲部的派生和变唱。高音声部由1-3人轮流领唱,其余均唱低音声部。由于高音声部为1-3人轮流领唱,既使歌手得以轮流换气,又有不同音色的对比作用。同时,有了低音声部为背景和基础,也让高音声部得以任意发挥,从而产生了美妙的和声效果。还有,模仿手法和调式对比等等的运用,都使得侗族大歌演唱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小黄侗族大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歌班、歌师现状
1、小黄侗寨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其中,款、寨、房族和歌班都是侗族的传统组织,小黄传统活动常以寨为组织单位进行。而现代社会组织指的是按照国家村级基层组织的原则建立的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小黄行政村被划分的20个村民组,从五十年代起小黄侗族大歌从走出山门,继而走向国门,最终迈向世界舞台。
2、小黄现有718户3340余人口,共有70多个不同年龄段的歌班。访吴大安(小黄著名歌师),歌班按照性别可分为男声歌班、女声歌班(现男歌班每寨每年龄段差不多是一队,而女歌班数就相对要多);按照年龄又可分为:儿童歌班(7—12岁)、少年歌班(13—16岁)、青年歌班(17—22岁)、壮年歌班(23—59岁)、老年歌班(60—80岁),现在由于小黄侗大歌比较出名外加市场经济社会影响,小黄歌班经常在寨内或外出演唱,歌班也组织得越发规范,从自觉到自为。通常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侗族村寨里,很难组织到有一定规模的青年侗族大歌演唱队伍。目前大部分的侗族村寨里会唱、能唱大歌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歌师年龄普遍偏大,尤其是80年代生的男歌手尤其稀缺,侗族大歌传承的后续力量出现了断层现象。
二、在小黄村寨传承和发展侗族大歌存在的问题
面对侗族大歌传承发展的现状,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都开始关注如何使这一民族瑰宝更好地保存下来并继续发展。如贵州省从江县连续举办了九届从江侗族大歌节,每届大歌节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要在小黄村寨举办“小黄侗族大歌千人唱”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建立了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1989年,县政府还在小黄小学开办了民族班开设侗歌课,这是全国最先开设侗歌课的学校。并发掘、抢救和整理了一部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等等。这些举措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却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一)外来文化对小黄侗族本族文化的影响
小黄村寨侗族人,他们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思想上的转变对本地文化和风俗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侗族大歌的传承。首先,动感的流行音乐冲击着年轻人,青年学歌者日趋减少;其次,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现在侗族人从小受到的更多的是汉语教育,失去了侗语的语言环境和土壤;再有,侗族歌师对待侗族大歌的传承态度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市场经济文化的冲击,一些思想较为活跃的歌师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其他民族现时流行的音乐舞蹈相结合,并与经济紧密相关,传统侗歌变为服务于经济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笔者于11月下旬在小黄做调查时,恰逢从江第九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期间,现场观看了大歌节的开幕式,夜晚又在小黄观看了“小黄侗族大歌千人唱”活动。走访了一些村民发现能歌善歌者比比皆是,当我们采访歌师潘甫金和潘仁荣时,两位老人得知我们是贵州师大来采风的学生,非常高兴,当场便即兴创作演唱了一番。虽不知唱的具体内容,但潘老师说是给我们编唱的情歌,表达欢迎我们到小黄来作客和相识的高兴心情,我们甚是感动。第二天潘昌林带我们参观鼓楼每层檐上反映侗文化生活的细节画面图,并组织罗汉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听了他们为我们唱的《男生大歌》,使我们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的魅力,采访中还得知,他们这次大部分都是专程为参加大歌节才回来演出的,不再年轻的他们其实已经仅仅会一少部分大歌常用的歌曲,其余一大部分已经在他们这里流失,现状就是既没人会去教更没人愿意安下心来去学。当外来多元文化与侗族内生的单元文化发生猛烈碰撞时,侗族人们欣然接受了外来文化,侗民族的精华、民族的瑰宝被欣然放弃,这种心态或态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当它脱离了鲜活的侗族社会群体生活,还能真正闪烁多亮多久不禁让我深思。
(二)传承方式出现的问题
侗族大歌分为亲子传承、师徒传承、自然传承三种传统的传承方式。首先,年轻父母们很多已经不会唱大歌,其小孩的音乐大歌启蒙成为了问题,对小孩学习唱侗歌的氛围、心理和态度等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亲子传承的方式呈消失的趋势;其次,侗族小孩上学后,认为村寨的歌师教歌方法太传统太“土”,导致拜师学艺的锐减,而歌师们由于各种的原因,掌握侗族大歌的内容和数量也逐渐减少,师徒传承逐渐减少;再次,自然传承与风俗活动紧密相关联,各项风俗活动为自然传承提供了学习的场所,而风俗活动的减少必然导致自然传承的变化。 这一系列的舞台形式的大歌传承方式,因为有了商业化的加入,应和了非本文化人群的艺术观赏,加入借鉴了美声和民族唱法中的气息训练方式,注重的是演唱的标准化和舞台表演的规范化,逐渐丧失了大歌本身自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传统侗族大歌“歌养心”的那种自成体系的韵律和演唱风格,很难达到大歌原有的演唱水平。
(三)专业训练与原生态之间的冲突
侗歌之所以在侗族人们中长期流传,自有它内在的艺术精髓、规范形式和一整套相适应的口传心授演唱方式。年轻的侗族歌手们对侗歌传统的演唱方法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盲目地接受“先进的”美声、民族演唱方法的技巧训练,并在训练中轻易改变传统大歌的曲调或音乐结构的一些细节,使侗族大歌失去了它独有的韵味和风格。这种校园式大歌的传承更多地意在专业性的艺术审美层面,缺少了那种具有侗族文化氛围的原生态的自然传承。
三、实现小黄村寨中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面对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良好的文化政策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真实的、全方位的记录整理
侗族大歌音樂文化的保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建立实物性的音乐文化陈列馆;二是建立侗族大歌音乐档案馆;三是建立侗族大歌音乐文化原生态的社会生态环境。
(二)进一步探讨侗歌进学校的方式方法
侗族大歌保存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侗族大歌进校园。但是在课堂上教授原生态的音乐文化,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教授的方式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授过程具有侗族文化的氛围;其次,作为教授歌曲的老师,需要聘请当地有一定文化素养、掌握大量侗歌、品德优良的歌师任教;最后,在侗族大歌教材的编写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既要有基本的侗族大歌元素,更需要一些鲜活的图文并茂的有声读物的出现。
(三)政策支持与相关体制的完善
首先就是要对小黄村寨进行大歌文化普查;其次就是要从知识产权方面对侗族大歌进行立法保护,用法律作武器来为侗族大歌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权利和空间;最后就是要抓好对歌师的培训,落实好福利待遇,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从事大歌的研究保护开发工作。
虽然现在的小黄村依然是歌的海洋,人人爱唱歌、会唱歌,不论性别、年龄,但是那种“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原生态侗族大歌的生存状态已经渐渐消失,众人认为音乐只是一种文化,只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尊敬它。而我从小黄村寨感觉到的又何止是单纯文化?它是一种语言,一种能沟通万物的语言,这种语言能洗涤人的心灵能记载文字所不能记的历史;它是一种力量,能聚集万物为一体的力量,它又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那样的绿色纯净,是那样的庞大多“支”。可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澎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昔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导致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遭到破坏,面对诸多发展问题,它又是那样的脆弱,让我们保护这些音乐的支脉吧。毕竟这种“复合”的神韵不多了,希望侗族大歌能够和谐地代代相传下去,继续闪耀着传统音乐文化的绚丽光芒。
作者简介:
刘丹,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