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瑞士著名教授、著名汉学家、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胜雅律(Harro von Senger)相识,他把中国的三十六计介绍到西方,用十七种文字出版,不过书名不是《三十六计》而是《谋略》,成为在西方深受欢迎和畅销的一本哲学书,他因此闻名世界。
我深为胜雅律热爱中国而感动,更感动于他愿意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把中国的《三十六计》和《红楼梦》等中国的古典著作和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一来二去,我们成了笔友,忘年交。他详细介绍了痴迷中国文化和三十六计的起源。
胜雅律出生在瑞士威勒采尔的一个书香之家。1963年中学毕业那年,他在父母的朋友家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汉字,并且一见钟情。那年秋天,他进入苏黎世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又到漢语系学中文,双管齐下,同修两门专业。1971年,胜雅律通过国家律师考试,成为一名律师。但是他却没有沿着自己铺平的道路前行,为了圆他的中国梦,他来到了东方,先后在中国台湾、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留学。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使胜雅律接触到了三十六计。“台北师大国语中心的老师有一次突然跟我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我就问老师,其他的三十五计策是什么?结果老师说:‘你问住了我,我也不太清楚。’当时我住在台大法学院的男生宿舍,周围都是中国同学,因此我就问过他们,知不知道三十六计。过了两三天,有一个同学拿着一张纸,在纸上他自己亲手写的三十六计计名。过了几个星期,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一家书市,忽然这个同学从一个书摊拿了一本书,说:‘这是关于三十六计的书,你不是对它感兴趣吗?’于是我就买下了这本书,这就是我的第一本关于三十六计的书。”胜雅律笑着回忆说。
胜雅律1975年到1977年曾在北京大学进修历史和哲学专业。他亲历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在那两年中,毛泽东主席逝世,“四人帮”被打倒,前所未有的变革正在来临。第一年,他选修的是历史系,上的第一课是批林批孔,分析孔子的阶级立场。他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听到过阶级分析这个问题和认识社会的方法。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越来越认识到三十六计的重要性。他发现在报纸上和北大的大字报区,充满各种批判所谓“死不改悔走资派”的文章,但是文章里面从不提所谓的“走资派”的犯法行为,批判文章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文章中充斥着“计谋”,即攻击政治对手的文章不批评对方犯法,而批评对方耍了某某计谋,或称“阴谋诡计”。1976年秋,毛主席逝世不久,他发现中国的报纸突然变了调子。《人民日报》的社论是,“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觉得,不好好研究三十六计,就不懂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于是,他潜心钻研,把古汉语的难关一一攻克。在北大的第二年,他选修的是哲学。作为法律专家,他想通过哲学了解中国如何运行。这期间,他发表了不少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回国后,他就根据多年的研究,结合西方的哲学,开始了构思《谋略》一书的框架,把三十六计作为核心故事,扩展为东方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方法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胜雅律开始用三十六计的眼光观察西方社会的一些现象,对西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我开始认识到三十六计不仅仅是中国的东西,它有普遍的全球性的认识价值,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写的《智谋》上册中,我选了许多西方世界的例子,将三十六计这门中国学问加以全球化。”
瑞士汉学家胜雅律先生被誉为西方智谋学的领军人物。他花了数十年的研究之后,发表了第一本给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三十六计的书。1988年,《智谋》上册德文版在瑞士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多次再版,并先后被译成荷兰文、意大利文、中文、英文、法文等12种文字,全世界发行量达到50万册。
胜雅律在写《智谋》上册的时候,三十六计只写了十八计,由于当时不知读者是否欢迎,所以没写全。也算是略施小计,投石问路。看到读者已被吸引,很喜欢这本书,他于是在2000年又出版了《智谋》的下册。被译成17种文字,全球发行量超过了百万。2006年8月,《智谋》上下两册的中文版在北京出版,回到了“三十六计”的故乡中国。
在2014年9月中旬,他和夫人来北京参加会议,我们一起参加了一个宴会。70多岁的他,瘦高,尽管白发苍苍,但是,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席间,他用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为大家朗读了一篇他事先写好的中文贺词,写的是中国和瑞士友好的话。他的中文发音标准,而且非常喜欢用成语,四个字的成语,在他的谈话中非常频繁出现。宴会后,我送给了他三本书,我的这三本英文书分别是小说《The Hell and the World》、散文集《UP-Streaming》、诗歌集《The Songs of Harmonization》。胜雅律欣然收下,并表示带回瑞士后好好细读。
然后我陪他们夫妇浏览北海公园,并送他们到他们要去的宾馆。途中,他问我最早接触《三十六计》的时间,我告诉他:“是在高中的时候。”他说:“不对,那时候你们国家在批林批孔,没有印刷出版《三十六计》。只是在军队高层中有一种参考资料。”我说:“您说得对,我读的就是那本竖版的蓝色封面的参考资料,一本线装书。但是当时我看不懂,都是古汉语。直到大学时学习了古汉语,才明白里面的意思。”
他笑了,点头称是。“就是那个蓝色封皮书。《孙子兵法》和古代的《三十六计》太伟大了。你们中国人是不是都喜欢计谋?”
我说:“不能这样说,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计谋。计谋这个词,是个贬义词。优秀的军事家和领导者讲究谋略。普通人不需要这个。坏人总用计谋。”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的回答滴水不漏,堪为我师。”
我说:“折煞我也。我至今对《三十六计》一知半解。您是我的老师,我要向您学习。”
他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凡事在于谋。” 通过读他的书,我发现他的《谋略》不仅仅是介绍中国的三十六计,而是一门体系性的哲学。他是目前西方最有名的谋略学专家。中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当问到中国学生,三十六计哪计最好啊?学生们的回答是“走为上计”。中国人认为“走为上”最符合大家的心理需求。但是德国人却有另外解读,如德国前总理科尔给胜雅律写信,表扬他这本书很好,谢谢他,中间就提到说,德国人认为中间哪个计最好?德国人的回答是第四计,以逸待劳。外国人认为以逸待劳是最好的计。可见文化的冲突在这里是特别有意思的。并且《智谋》虽然讲的都是中国的故事,但是里面还用了大量的西方的故事,什么《格林童话》啊,什么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啊,什么《圣经》中的故事啊,都有。所以是一本很好玩很好看的书。
胜雅律很幽默,自称是“来自瑞士的工农兵学员”,重视和研究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矢志不渝者”。他喜欢中国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闻鸡起舞”“业精于勤”是他的座右铭。
胜雅律对文学的研究也十分深入。他的文章对《红楼梦》和《尼伯龙根之歌》里的谋略的初步比较十分受西方学者的推崇,其中核心观点是,中国的《红楼梦》比德国文学巅峰之作、又称为“德国民族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要好,尽管两部书都是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深深影响着东西方文化。
《尼伯龙根之歌》讲述的是隐身衣的故事,西格弗里是桑腾国王的儿子,得到尼伯龙根的宝物,其中包括一件隐身衣,穿戴它的人,可获得相当于12个男人的力量,还有一柄锋利无比的巴尔蒙剑。他用巴尔蒙剑杀死了一条毒龙,并用龙血洗浴,因此刀枪不入。他用隐身衣帮助勃艮第国王赢得勃艮第战役,用隐身衣帮助勃艮第国王娶到想要的妻子布倫希德。同时,他的条件是允许他娶勃艮第国王的妹妹、美丽的克琳希德。他如愿以偿。但是后来,王后布伦希德与小姑子克琳希德结下死仇,克琳希德说出了是西格弗里用隐身衣帮助勃艮第国王娶到布伦希德这一实情,让王后布伦希德非常生气,非常悲伤。王后布伦希德的贴身卫士长哈根决心为王后布伦希德复仇。但是,他没有能力打败西格弗里,就骗天真的克琳希德把西格弗里的衣衫缝上补丁,标出英雄唯一的要害,因为西格弗里在沐浴龙血时一片菩提树叶粘在后背心处,那里是他唯一可被刀枪刺破的要害。哈根跟随西格弗里到森林狩猎,当西格弗里俯身小溪喝水时,哈根用长矛从后背心处刺死了英雄西格弗里。第二天克琳希德在屋前发现了丈夫的尸体,后来得知凶手是哈根,追悔莫及。她守丧多年后,嫁给了匈奴国王艾柴尔,并请求兄弟带功夫高强的武士和匈奴兵一道攻打勃艮第。但是哈根富于谋略,警告匈奴兵不要轻举妄动,并派出三千武士前去挫败克琳希德的计划。就这样三千武士出发了,被称为“伯尼龙人”。克琳希德并没有做到笑里藏刀,冷淡接待家乡的“客人”,暗地里残酷的大屠杀开始了,匈奴兵屠杀了三千伯尼龙人,挥师剑指勃艮第,只有哈根逃脱了。但是,克琳希德带人紧追不舍,最后用西格弗里的巴尔蒙宝剑砍下哈根的首级。然而,匈奴国王艾柴尔的老将震惊于眼前所见,认为克琳希德是杀人嗜血的邪恶之人,特别是她为一己私仇,害得两国损失了四万将士的生命,于是将美丽的克琳希德斩首。《尼伯龙根之歌》的结尾:“这篇故事就此告终,这就是尼伯龙根族的惨史。”
胜雅律认为,《红楼梦》在文学造诣方面更胜一筹。他认为书中成功塑造的王熙凤足智多谋,王熙凤“瞒天过海”连环使计,迫使贾宝玉成婚,用的是“偷梁换柱”之调包计。而偷梁换柱之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谋。贾宝玉由于癫疯,没有察觉,成为王熙凤谋略之下的无助受害者。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王熙凤虽然在许多地方用智谋占尽了便宜,但是最终“反误了卿卿性命”。
胜雅律认为,《尼伯龙根之歌》中的主人公西格弗里穿隐身衣,也用的计谋是“瞒天过海”,赢得了艰险的勃艮第之战,并赢得爱情。但是他对美丽的妻子克琳希德和盘托出一切秘密,包括自己唯一的要害。而美丽的克琳希德却是头脑简单之人,不经意间,向心怀诡计的哈根透露了丈夫要害的秘密,使哈根得以在激烈的肉搏战中战胜了无敌的西格弗里。克琳希德缺少谋略,“笑里藏刀”之计运用不成功,由于锋芒毕露,“打草惊蛇”,勃艮第人保持了戒备。她不得不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哈根从其他勃艮第人中孤立出来,她的报仇计划才得到实现。但是她不像王熙凤那样有“奇谋”,导致了可怕的大屠杀,匈奴兵和勃艮第人共计有四万多人战死沙场,才最终孤立了哈根,才战胜了哈根。她是通过一系列残忍行径才达到目的,所以也为自己被砍头埋下伏笔。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是《尼伯龙根之歌》主题上的先天不足,智谋缺乏,导致人物不够丰满。而《红楼梦》人物丰满,“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用巧计谋,屡屡得逞,“欲擒故纵”,毒设相思局,害死了痴情的贾瑞。铁槛寺老尼净虚,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王熙凤为了人家3000两银子的贿赂,通过关节,暗地使对方逼婚,“隔岸观火”,以势压人,结果害得金哥和王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用“连环计”和“借刀杀人”害死了尤二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最可怜的林黛玉也因其“调包计”含恨而亡。小说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胜雅律的结论是:“《红楼梦》与《尼伯龙根之歌》的对比,显示出中国与德国文学作品在谋略能力和谋略意识上的巨大差别。《尼伯龙根之歌》如此缺乏智慧与机敏,却在德国一段时期享有如此的盛誉,甚至成为‘德国民族史诗’,这令人困惑不解。”他甚至直言不讳,“在我看来,在21世纪的今天,《尼伯龙根之歌》只能作为负面教材,戏剧性地体现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缺乏谋略的可怕后果。”
两相对比,让人感受到了中德文学的落脚点。
责任编辑 王 童
我深为胜雅律热爱中国而感动,更感动于他愿意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把中国的《三十六计》和《红楼梦》等中国的古典著作和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一来二去,我们成了笔友,忘年交。他详细介绍了痴迷中国文化和三十六计的起源。
一
胜雅律出生在瑞士威勒采尔的一个书香之家。1963年中学毕业那年,他在父母的朋友家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汉字,并且一见钟情。那年秋天,他进入苏黎世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又到漢语系学中文,双管齐下,同修两门专业。1971年,胜雅律通过国家律师考试,成为一名律师。但是他却没有沿着自己铺平的道路前行,为了圆他的中国梦,他来到了东方,先后在中国台湾、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留学。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使胜雅律接触到了三十六计。“台北师大国语中心的老师有一次突然跟我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我就问老师,其他的三十五计策是什么?结果老师说:‘你问住了我,我也不太清楚。’当时我住在台大法学院的男生宿舍,周围都是中国同学,因此我就问过他们,知不知道三十六计。过了两三天,有一个同学拿着一张纸,在纸上他自己亲手写的三十六计计名。过了几个星期,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一家书市,忽然这个同学从一个书摊拿了一本书,说:‘这是关于三十六计的书,你不是对它感兴趣吗?’于是我就买下了这本书,这就是我的第一本关于三十六计的书。”胜雅律笑着回忆说。
胜雅律1975年到1977年曾在北京大学进修历史和哲学专业。他亲历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在那两年中,毛泽东主席逝世,“四人帮”被打倒,前所未有的变革正在来临。第一年,他选修的是历史系,上的第一课是批林批孔,分析孔子的阶级立场。他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听到过阶级分析这个问题和认识社会的方法。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越来越认识到三十六计的重要性。他发现在报纸上和北大的大字报区,充满各种批判所谓“死不改悔走资派”的文章,但是文章里面从不提所谓的“走资派”的犯法行为,批判文章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文章中充斥着“计谋”,即攻击政治对手的文章不批评对方犯法,而批评对方耍了某某计谋,或称“阴谋诡计”。1976年秋,毛主席逝世不久,他发现中国的报纸突然变了调子。《人民日报》的社论是,“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觉得,不好好研究三十六计,就不懂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于是,他潜心钻研,把古汉语的难关一一攻克。在北大的第二年,他选修的是哲学。作为法律专家,他想通过哲学了解中国如何运行。这期间,他发表了不少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回国后,他就根据多年的研究,结合西方的哲学,开始了构思《谋略》一书的框架,把三十六计作为核心故事,扩展为东方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方法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胜雅律开始用三十六计的眼光观察西方社会的一些现象,对西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我开始认识到三十六计不仅仅是中国的东西,它有普遍的全球性的认识价值,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写的《智谋》上册中,我选了许多西方世界的例子,将三十六计这门中国学问加以全球化。”
瑞士汉学家胜雅律先生被誉为西方智谋学的领军人物。他花了数十年的研究之后,发表了第一本给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三十六计的书。1988年,《智谋》上册德文版在瑞士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多次再版,并先后被译成荷兰文、意大利文、中文、英文、法文等12种文字,全世界发行量达到50万册。
胜雅律在写《智谋》上册的时候,三十六计只写了十八计,由于当时不知读者是否欢迎,所以没写全。也算是略施小计,投石问路。看到读者已被吸引,很喜欢这本书,他于是在2000年又出版了《智谋》的下册。被译成17种文字,全球发行量超过了百万。2006年8月,《智谋》上下两册的中文版在北京出版,回到了“三十六计”的故乡中国。
在2014年9月中旬,他和夫人来北京参加会议,我们一起参加了一个宴会。70多岁的他,瘦高,尽管白发苍苍,但是,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席间,他用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为大家朗读了一篇他事先写好的中文贺词,写的是中国和瑞士友好的话。他的中文发音标准,而且非常喜欢用成语,四个字的成语,在他的谈话中非常频繁出现。宴会后,我送给了他三本书,我的这三本英文书分别是小说《The Hell and the World》、散文集《UP-Streaming》、诗歌集《The Songs of Harmonization》。胜雅律欣然收下,并表示带回瑞士后好好细读。
然后我陪他们夫妇浏览北海公园,并送他们到他们要去的宾馆。途中,他问我最早接触《三十六计》的时间,我告诉他:“是在高中的时候。”他说:“不对,那时候你们国家在批林批孔,没有印刷出版《三十六计》。只是在军队高层中有一种参考资料。”我说:“您说得对,我读的就是那本竖版的蓝色封面的参考资料,一本线装书。但是当时我看不懂,都是古汉语。直到大学时学习了古汉语,才明白里面的意思。”
他笑了,点头称是。“就是那个蓝色封皮书。《孙子兵法》和古代的《三十六计》太伟大了。你们中国人是不是都喜欢计谋?”
我说:“不能这样说,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计谋。计谋这个词,是个贬义词。优秀的军事家和领导者讲究谋略。普通人不需要这个。坏人总用计谋。”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的回答滴水不漏,堪为我师。”
我说:“折煞我也。我至今对《三十六计》一知半解。您是我的老师,我要向您学习。”
他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凡事在于谋。” 通过读他的书,我发现他的《谋略》不仅仅是介绍中国的三十六计,而是一门体系性的哲学。他是目前西方最有名的谋略学专家。中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当问到中国学生,三十六计哪计最好啊?学生们的回答是“走为上计”。中国人认为“走为上”最符合大家的心理需求。但是德国人却有另外解读,如德国前总理科尔给胜雅律写信,表扬他这本书很好,谢谢他,中间就提到说,德国人认为中间哪个计最好?德国人的回答是第四计,以逸待劳。外国人认为以逸待劳是最好的计。可见文化的冲突在这里是特别有意思的。并且《智谋》虽然讲的都是中国的故事,但是里面还用了大量的西方的故事,什么《格林童话》啊,什么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啊,什么《圣经》中的故事啊,都有。所以是一本很好玩很好看的书。
胜雅律很幽默,自称是“来自瑞士的工农兵学员”,重视和研究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矢志不渝者”。他喜欢中国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闻鸡起舞”“业精于勤”是他的座右铭。
二
胜雅律对文学的研究也十分深入。他的文章对《红楼梦》和《尼伯龙根之歌》里的谋略的初步比较十分受西方学者的推崇,其中核心观点是,中国的《红楼梦》比德国文学巅峰之作、又称为“德国民族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要好,尽管两部书都是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深深影响着东西方文化。
《尼伯龙根之歌》讲述的是隐身衣的故事,西格弗里是桑腾国王的儿子,得到尼伯龙根的宝物,其中包括一件隐身衣,穿戴它的人,可获得相当于12个男人的力量,还有一柄锋利无比的巴尔蒙剑。他用巴尔蒙剑杀死了一条毒龙,并用龙血洗浴,因此刀枪不入。他用隐身衣帮助勃艮第国王赢得勃艮第战役,用隐身衣帮助勃艮第国王娶到想要的妻子布倫希德。同时,他的条件是允许他娶勃艮第国王的妹妹、美丽的克琳希德。他如愿以偿。但是后来,王后布伦希德与小姑子克琳希德结下死仇,克琳希德说出了是西格弗里用隐身衣帮助勃艮第国王娶到布伦希德这一实情,让王后布伦希德非常生气,非常悲伤。王后布伦希德的贴身卫士长哈根决心为王后布伦希德复仇。但是,他没有能力打败西格弗里,就骗天真的克琳希德把西格弗里的衣衫缝上补丁,标出英雄唯一的要害,因为西格弗里在沐浴龙血时一片菩提树叶粘在后背心处,那里是他唯一可被刀枪刺破的要害。哈根跟随西格弗里到森林狩猎,当西格弗里俯身小溪喝水时,哈根用长矛从后背心处刺死了英雄西格弗里。第二天克琳希德在屋前发现了丈夫的尸体,后来得知凶手是哈根,追悔莫及。她守丧多年后,嫁给了匈奴国王艾柴尔,并请求兄弟带功夫高强的武士和匈奴兵一道攻打勃艮第。但是哈根富于谋略,警告匈奴兵不要轻举妄动,并派出三千武士前去挫败克琳希德的计划。就这样三千武士出发了,被称为“伯尼龙人”。克琳希德并没有做到笑里藏刀,冷淡接待家乡的“客人”,暗地里残酷的大屠杀开始了,匈奴兵屠杀了三千伯尼龙人,挥师剑指勃艮第,只有哈根逃脱了。但是,克琳希德带人紧追不舍,最后用西格弗里的巴尔蒙宝剑砍下哈根的首级。然而,匈奴国王艾柴尔的老将震惊于眼前所见,认为克琳希德是杀人嗜血的邪恶之人,特别是她为一己私仇,害得两国损失了四万将士的生命,于是将美丽的克琳希德斩首。《尼伯龙根之歌》的结尾:“这篇故事就此告终,这就是尼伯龙根族的惨史。”
胜雅律认为,《红楼梦》在文学造诣方面更胜一筹。他认为书中成功塑造的王熙凤足智多谋,王熙凤“瞒天过海”连环使计,迫使贾宝玉成婚,用的是“偷梁换柱”之调包计。而偷梁换柱之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谋。贾宝玉由于癫疯,没有察觉,成为王熙凤谋略之下的无助受害者。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王熙凤虽然在许多地方用智谋占尽了便宜,但是最终“反误了卿卿性命”。
胜雅律认为,《尼伯龙根之歌》中的主人公西格弗里穿隐身衣,也用的计谋是“瞒天过海”,赢得了艰险的勃艮第之战,并赢得爱情。但是他对美丽的妻子克琳希德和盘托出一切秘密,包括自己唯一的要害。而美丽的克琳希德却是头脑简单之人,不经意间,向心怀诡计的哈根透露了丈夫要害的秘密,使哈根得以在激烈的肉搏战中战胜了无敌的西格弗里。克琳希德缺少谋略,“笑里藏刀”之计运用不成功,由于锋芒毕露,“打草惊蛇”,勃艮第人保持了戒备。她不得不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哈根从其他勃艮第人中孤立出来,她的报仇计划才得到实现。但是她不像王熙凤那样有“奇谋”,导致了可怕的大屠杀,匈奴兵和勃艮第人共计有四万多人战死沙场,才最终孤立了哈根,才战胜了哈根。她是通过一系列残忍行径才达到目的,所以也为自己被砍头埋下伏笔。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是《尼伯龙根之歌》主题上的先天不足,智谋缺乏,导致人物不够丰满。而《红楼梦》人物丰满,“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用巧计谋,屡屡得逞,“欲擒故纵”,毒设相思局,害死了痴情的贾瑞。铁槛寺老尼净虚,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王熙凤为了人家3000两银子的贿赂,通过关节,暗地使对方逼婚,“隔岸观火”,以势压人,结果害得金哥和王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用“连环计”和“借刀杀人”害死了尤二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最可怜的林黛玉也因其“调包计”含恨而亡。小说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胜雅律的结论是:“《红楼梦》与《尼伯龙根之歌》的对比,显示出中国与德国文学作品在谋略能力和谋略意识上的巨大差别。《尼伯龙根之歌》如此缺乏智慧与机敏,却在德国一段时期享有如此的盛誉,甚至成为‘德国民族史诗’,这令人困惑不解。”他甚至直言不讳,“在我看来,在21世纪的今天,《尼伯龙根之歌》只能作为负面教材,戏剧性地体现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缺乏谋略的可怕后果。”
两相对比,让人感受到了中德文学的落脚点。
责任编辑 王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