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鲁哈尼邀请,2016年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元首的首次出访。
此行,习近平将就中东局势的和平稳定进一步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并将面向地区国家提出一系列合作举措。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2016年新年前夕,习近平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如此表述。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原本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更加危机四伏。联合国此前称,发生在中东地区的动荡所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是21世纪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而日前,沙特和伊朗关系急剧恶化,使中东局势再次陷入紧张对立。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潘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在此情况下,习近平的出访意义重大,不仅显示中东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中国在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大国责任,“沙特、伊朗两个国家正在闹矛盾,习主席的访问也将会发挥一个劝和促谈作用。”
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廖百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过去一年,中东各国领导人访华可以为此作注脚:2015年12月22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访华;2015年12月13日,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访华;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埃及总统塞西;2015年7月2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访华。
另一件事同样能够说明这一变化。“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签订的2016年度原油合约中,中国承诺对沙特的石油贸易量不会减少,这一承诺就意味着影响力。”廖百智说。
廖百智告诉本刊记者,这是因为目前国际油价下跌,卖方主导市场正向买方主导市场转变。另一方面,中国也在实现能源多样化。
随着影响力的提高,中国也承担起更多责任。
潘光告诉本刊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一点在与中东各国的外交中体现最为突出,这包括一系列“劝和促谈”的外交努力,任命中国事务特使,参与销毁叙利亚化武、推动伊朗核谈。
“合作共赢和包容性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特色外交,中国绝不是当新殖民主义,而是共同发展能源合作。比如,中国不仅向沙特购买石油,还在下游产业上建立合作关系,相互投资设立工厂,发展石油深加工合作。”潘光说。
“现在中东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阿拉伯转型国家陷入迷茫,西方肆意干涉,企图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强加给其他国家,但却以失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为解决中东问题提供多一种思路。”廖百智说。
必须提及的还有“一带一路”建设。潘光对本刊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中东地区经济合作、推动中东全局发展十分重要。”
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将深化中国与中东各国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也将推动中东地区各国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注意力由宗教、政治冲突转向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上。
中国对加强与中东地区的合作亦有需求。
“‘伊斯兰国’在中东肆虐以后,一些中国境内的极端分子非法出境接受恐怖组织受训后再潜回国,给边疆安全、西部安全带来威胁。伊朗与中国邻国阿富汗、巴基斯坦都接壤,又是打击伊斯兰国的一个主力,因此,加强与伊朗在安全上的合作十分重要,可以说伊朗是中国西部安全的稳定器。”廖百智说。
“搭便车”的指责“说不通”
潘光说:“美国国内一直存在论调指责中国在中东问题上‘搭便车’,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说不通的。实际上,中国现在在安全问题上的介入已经非常成功。”
2015年12月16日,中国海军第21批护航编队顺利地将两艘船只护送至亚丁湾东部的解护点。至此,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已累计完成900批6096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
“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但是美国国内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在黎巴嫩驻有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潘光说。
自2006年向中东地区派出首支维和部队以来,到2015年5月底,中国先后完成了196.4万平方米疑似雷区爆炸物散落区和14188米巡逻道路的探查,发现、排除地雷3205枚、未爆弹15673枚。
在此期间,中国还完成各类工程保障任务11992项,修复道路320多公里,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救助19940余人次,是联黎部队中贡献最突出、表现最出色的部队之一。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不仅参与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护航工作,还为叙利亚难民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潘光说。
2014年1月7日,叙利亚在西北部港口城市拉塔基亚交运首批化学武器原材料,中国盐城舰进入叙利亚领海,与其他国家军舰密切配合,参与联合护航。 截至2016年1月,中国已经通过多个渠道,分9批次向叙利亚及地区国家提供了总计6.85亿元人民币的人道援助。
在2015年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再增加1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并表示愿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继续为缓解叙利亚人道危机、改善叙利亚民生作出贡献。
在伊拉克问题上,2014年2月2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完成对伊拉克的访问,成为中国外长自1991年海湾战争后23年来的首次伊拉克之行。
2015年12月22日,在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访华期间,中伊双方决定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建立中伊战略伙伴关系。伊方还对中方长期以来为伊拉克经济重建提供的无私帮助表示感谢,承诺将继续为在伊拉克的中资机构和人员提供切实保障和便利。
发挥不一样的作用
潘光告诉本刊记者,维护中东和平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光靠美国是不行的。
事实上,中国已经与英、美等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就很多问题达成共识,开展合作。
2016年1月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会谈后共见记者时宣布,两国共同发表《中国-英国叙利亚问题声明》。
声明指出,中英两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叙国际支持小组工作,并同地区国家共同努力,确保完全基于日内瓦会议公报的“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政治过渡,以帮助结束战事。
潘光说,中、美两国在中东事务上的合作潜力非常巨大,比如,在解决巴以冲突上,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对美国不信任,但这两个国家都对中国非常热情。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正在对以色列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会见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愿意政治解决以巴冲突,希望中国为此发挥更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汪洋也对巴勒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并在拉姆安拉分别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总理哈姆达拉。阿巴斯和哈姆达拉也表示,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巴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巴以冲突,呼吁国际社会为此加强政治努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现在中国提出的建议巴以两国都听得进去。中国可以在很多地方可以发挥跟美国不一样的作用。”潘光说。
2014年2月,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开启后,六国与伊朗进行了多轮磋商,但核心问题分歧严重。此后,由于乌克兰等问题,俄罗斯与西方对话并不畅通,而美国与伊朗无外交关系且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因此,中国作为第三方斡旋者,在劝和促谈、化解美伊分歧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2015年9月15日,来华访问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对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伊方赞赏和感谢中国在伊核问题谈判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期待中方为全面落实伊核协议继续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