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提前学习宁夏袁琳、李平2位老师的《多给他点希望吧》德育案例,细细品读全文,如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令人感动。2位老师的案例有2大方面值得笔者学习,并为之点赞。
一是文章简短顺畅的同时又能做到叙事完整、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没有过多的粉饰之词,且还能娓娓道来,這是笔者敬佩的文风,也是一线教师应共同追求的撰稿方向;
二是内容朴实无华,所述案例并非惊天伟业,一个个教育事例都是教育工作中的小事,但却写出了千万教师的心声,就像每天发生在教师身边的教育故事一样,读起来那么亲切,处处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对特殊的学生,给予的那份特殊的关爱。
说到对特殊学生的关爱,案例中有3点值得点赞。
一、教师做问题学生的朋友,给予学生特殊的关爱
教师面对小明这样纪律差、学习差、自制力差,心理不成熟的智障生,没有歧视、没有偏见,从体育教师的角色出发,做小明的“大朋友”,没有教师至高无上的说教,而是用做朋友的心态亲近他、关心他、体贴他、开导他,与他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有时还与小明开玩笑,使得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轻松,以做朋友的心态对待“问题生”,慢慢地不经意间温暖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觉得教师在意他、关注他。每名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问题生也不例外,案例中教师就是基于小明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还经常的给他定一个努努力就能够达到的小目标,教师善用期待的目光,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让他一点一点转变。
爱是相互的,教师用一颗朋友的爱心去对待问题学生,学生也会慢慢地以积极向上的行动来回报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教育名言,不就是案例中师生心与心沟通和对话的真实写照吗?
二、家长以亲情细致的关怀,给予孩子特殊的关爱
父母的爱是其他任何关爱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更离不开父母平时的关心和呵护,家庭教育对“问题生”的转化十分重要,只有父母的永不放弃、不懈努力,才能让“问题生”得以快速转化。
案例中教师重视与小明家长的沟通,这在小明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校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教师与家长对“问题生”采取相互配合的教育策略,都体现出了家校合作转化“问题生”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创热情温暖的环境,给予同伴特殊的关爱
案例中提到,一开始小明是班里学生歧视和嘲笑的对象,甚至还有欺凌弱者的事情发生,学生的冷漠和歧视,不仅仅是小明这名被欺凌的智障儿童的悲哀,也是班级里身体、智力健全学生的悲哀。虽然他们身体智力是健康的,但如果不能平等对待和关爱智障生,那他们的心理和品质应该是残疾的,如果长此下去,更是教育工作的失败和悲哀。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灵魂的扭曲,往往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将来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可能会更大,幸好案例中教师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及时动员全体学生帮助小明,让小明这样的“问题生”感受到人间处处都有爱、温暖和关爱的环境,在教师和学生创设的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小明的转变和进步一定是必然的。
学生间相互帮助,对“问题生”的转化是极其重要的,学生间的相互推动和感染有时胜过教师和家长的教导。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友情感化、正能量的传递不但对“问题生”转化工作收效显著,也净化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对全体学生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教育作用,培养乐于相助、服务他人的思想和行动,会使每名学生健康成长,会使每一名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多个环节相互连动,最大限度地给予问题生时间、空间上的宽容,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深入到“问题生”的心灵,走进“问题生”的灵魂深处,他们就会逐渐被教师的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行为感动,只要用心对待,“问题生”就会被感化。
让我们共同探索教育“问题生”的方式、方法,相信经过耐心转化和精心培育,“问题生”一定会发生转变,相信他们也必将长成大树,成为有用之才。
一是文章简短顺畅的同时又能做到叙事完整、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没有过多的粉饰之词,且还能娓娓道来,這是笔者敬佩的文风,也是一线教师应共同追求的撰稿方向;
二是内容朴实无华,所述案例并非惊天伟业,一个个教育事例都是教育工作中的小事,但却写出了千万教师的心声,就像每天发生在教师身边的教育故事一样,读起来那么亲切,处处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对特殊的学生,给予的那份特殊的关爱。
说到对特殊学生的关爱,案例中有3点值得点赞。
一、教师做问题学生的朋友,给予学生特殊的关爱
教师面对小明这样纪律差、学习差、自制力差,心理不成熟的智障生,没有歧视、没有偏见,从体育教师的角色出发,做小明的“大朋友”,没有教师至高无上的说教,而是用做朋友的心态亲近他、关心他、体贴他、开导他,与他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有时还与小明开玩笑,使得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轻松,以做朋友的心态对待“问题生”,慢慢地不经意间温暖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觉得教师在意他、关注他。每名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问题生也不例外,案例中教师就是基于小明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还经常的给他定一个努努力就能够达到的小目标,教师善用期待的目光,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让他一点一点转变。
爱是相互的,教师用一颗朋友的爱心去对待问题学生,学生也会慢慢地以积极向上的行动来回报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教育名言,不就是案例中师生心与心沟通和对话的真实写照吗?
二、家长以亲情细致的关怀,给予孩子特殊的关爱
父母的爱是其他任何关爱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更离不开父母平时的关心和呵护,家庭教育对“问题生”的转化十分重要,只有父母的永不放弃、不懈努力,才能让“问题生”得以快速转化。
案例中教师重视与小明家长的沟通,这在小明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校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教师与家长对“问题生”采取相互配合的教育策略,都体现出了家校合作转化“问题生”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创热情温暖的环境,给予同伴特殊的关爱
案例中提到,一开始小明是班里学生歧视和嘲笑的对象,甚至还有欺凌弱者的事情发生,学生的冷漠和歧视,不仅仅是小明这名被欺凌的智障儿童的悲哀,也是班级里身体、智力健全学生的悲哀。虽然他们身体智力是健康的,但如果不能平等对待和关爱智障生,那他们的心理和品质应该是残疾的,如果长此下去,更是教育工作的失败和悲哀。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灵魂的扭曲,往往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将来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可能会更大,幸好案例中教师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及时动员全体学生帮助小明,让小明这样的“问题生”感受到人间处处都有爱、温暖和关爱的环境,在教师和学生创设的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小明的转变和进步一定是必然的。
学生间相互帮助,对“问题生”的转化是极其重要的,学生间的相互推动和感染有时胜过教师和家长的教导。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友情感化、正能量的传递不但对“问题生”转化工作收效显著,也净化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对全体学生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教育作用,培养乐于相助、服务他人的思想和行动,会使每名学生健康成长,会使每一名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多个环节相互连动,最大限度地给予问题生时间、空间上的宽容,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深入到“问题生”的心灵,走进“问题生”的灵魂深处,他们就会逐渐被教师的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行为感动,只要用心对待,“问题生”就会被感化。
让我们共同探索教育“问题生”的方式、方法,相信经过耐心转化和精心培育,“问题生”一定会发生转变,相信他们也必将长成大树,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