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中外翻译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翻译理论依赖于并建立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发展。然而,事实上翻译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所以它的发展也必须依赖于语言学的发展、成熟以汲取理论依据。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研究新兴起的一个领域,它是研究语言的使用的一门学科,也就是对特定情景中特定话语意义的研究。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定会给翻译带来新的活力,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的等效。本文仅就从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文学作品的翻译开始进行研究,以探讨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的重要性,即文学翻译中的语用对等翻译。
【关键词】文学翻译;语用学;等效翻译
一、引言
我们知道,语用学和语义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语义学研究的是一个话语本身的意义,即话语的表层含义;而语用学则研究的是说话者使用这个话语所要表达和传达的意义。语用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把话语的使用者及其使用话语时的语境也考虑到研究的范围,这就使得话语的意义成为一个随语境的不同而灵活变动的因素。如果我们把语用学引入文学翻译中,在进行翻译实践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作者和原文所要传达的深层意义、动态含义,那么我们的译文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和原文等效。
二、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翻译就是指译者用尽量接近原著的笔调,再创造尽可能接近原著的形象,让读者从译文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如文中内容、思想内涵、语境等,也即是对原文的忠实传递。
2.1等效翻译的发展
在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都是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出发,把注意力放在笔调、风格、韵味等艺术因素上,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翻译的重心逐渐有了变化,许多现代语言学的成就被大量运用于翻译研究,着重语言成分分析和对比,使译文尽量客观、准确和科学。这种转变促进了等效理论的产生。
十八世纪的英国文艺理论家泰勒认为,在好的翻译中,原著的优点已经完全移注入另一种语言,从而使这另一种语言所属国家的人能够获得清楚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其程度和使用原著语言的人相等。而后,中国革命翻译家瞿秋白提出:翻译应该是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这是当时比较完善详细的等效概念。
1964年,著名翻译家奈达在《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这本书后来被尊为现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作。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译文信息的反应应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奈达强调的是两种语言接受者的感受应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的对等。他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立即为中国翻译届接受。1989年,中国著名翻译家、天津外国语学院教授金隄先生发表《等效翻译探索》,将奈达的动态对等论进一步完善为等效论原则,受到各方译家赞许。金教授认为等效翻译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2)灵活变动与准确的关系;(3)词句涵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4)异国情调与翻译内容简介的关系;(5)翻译标准及其上下限关系。
从上述要求我们可以看出,等效翻译是在语用学指导下的等效,就是要达到译文形式、用词、语境、表达效果与原文的对等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对等,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语义方面的对等。
2.2等效翻译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
2.2.1接受者概念
象口译要求有一定知识层次的受众一样,等效论也强调译文接受者,因为接照等效论的观点,译文必须被读者接受,翻译过程才算结束。真正好的翻译作品应该充分体现作者意图,如果有一部分是读者无法体会到的,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没有完成翻译的过程,"虽译犹不译也"。
2.2.2效果概念
"效果"这个概念包括两个含义。"效"就是"效果、功用",而"果"是指"后果或结果",因此,效果此处是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和接受者的反应两个内容。
2.2.3对等概念
语言学上的对等是指音素、词语和词组、句子和句群、语篇等各个语言层次上的等值。而翻译学中的对等并不仅于此,而是指从内容到形式,从文体风格到写作背景等各方面的动态对等。
三、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
一般的文本强调信息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而文学文本的基本目的却是审美。审美属性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学文本的叙事、描述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传递信息,而在于文本的阅读的综合审美效果。
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的文体特点:首先,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形象化,语言不但准确,而且多用限定词或者修饰词。其次,在文学作品中,各种修辞格广泛运用,用来表达特殊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需求和它的文体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为了更好的传达信息,保持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就必须做到语用的等效。
四、文学作品中语用等效翻译的分析
在接下来的这一部分,我们就几个译文的分析,来看优秀译文是如何达到语用等效翻译的。
1、原文:别学他们猴在马上。
译文一:Don't ride a horse like those men.
译文二:You don't want to go clomping around the countryside like ape son horseback with those horrid men。(霍克斯)
在《红楼梦》的出殡场面中王熙凤叫贾宝玉"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一个"猴"字活灵活现。若译成"Don't ride a horse like those men", 就失掉了艺术性,达不到原文要传达的凤姐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的效果,而霍克斯的译文就再现了凤姐既泼辣又亲切的感觉,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从而达到了语用等效翻译。
2、原文:One dollar and eighty-seven cents. That was all.
(The Gift of the Magi)
译文一:一元八十七分,那就是全部。
译文二:一块八角七分,总共就这么多。(王仲年)
在《麦琪的礼物》的开篇,作者就用这样的表达来表现罗拉的穷困,一句"That was all."充分的给读者呈现了罗拉的无奈。译文一虽然也如实的译出了原文的语言,但在表达效果上却远远达不到原文的效果,平铺直叙的语言作为这样一篇小小说的开头并不合适。我们再来看译文二,前半句译成"一块八角七分"不但更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而且通过对这些钱的描述更能表现主人翁的贫穷,为后文做下铺垫,后半句"总共就这么多"又把罗拉的无奈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我们认为,译文二在语用等效方面做的更好,不仅传达了原文的文字表面信息,还保存了语言的深层含义,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文语言的语用功能。
3、---"很好。不用瞎担心事情了。我还有委员的福分呢!"
--- "么事的桂圆?"妻子没听清楚他的话。
---现代小说《追求》
译文:---"He gave me very good news. We need not worry about a job. I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a member of a committee"
---"What's a common tea?" asked the wife, who only vaguely caught the sound.
(钱歌川)
原文通过妻子的回答"么事的桂圆?"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不知委员为何物的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在译文中,妻子把"committee"听成了"common tea"和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谐音来刻画妻子的形象,而且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所获得的妻子的形象是相同的,译文不但做到了语言的翻译,还保留了原文的文学属
性。
五.结语
从上述我们谈到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等效翻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等效翻译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翻译中,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赏析时也可以使用等效翻译这一理论。好的文学作品的译文是要充分保留其原文的审美属性,传达原文用语言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表层的意思,和深层的含义,以及通过语言传递给读者的言外之意。这样我们在译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要注意尽量做到语用等效,因此,语用等效翻译的理论在我们实际的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薛雁. 戴炜华,语用视角下的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7-52
[2]罗映兰, 奈达的等效原则视野中的红楼梦英译[J]. 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06(5):109-111
[3]秦燕, 论文学翻译中等效翻译的可行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1):132-134
[4]覃庆辉, 等效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实践与教学[J]. 教育探索, 2007(10):51-52
作者简介:梁玉菡(1984.12--),女,山东临沂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教学与实践
【关键词】文学翻译;语用学;等效翻译
一、引言
我们知道,语用学和语义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语义学研究的是一个话语本身的意义,即话语的表层含义;而语用学则研究的是说话者使用这个话语所要表达和传达的意义。语用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把话语的使用者及其使用话语时的语境也考虑到研究的范围,这就使得话语的意义成为一个随语境的不同而灵活变动的因素。如果我们把语用学引入文学翻译中,在进行翻译实践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作者和原文所要传达的深层意义、动态含义,那么我们的译文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和原文等效。
二、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翻译就是指译者用尽量接近原著的笔调,再创造尽可能接近原著的形象,让读者从译文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如文中内容、思想内涵、语境等,也即是对原文的忠实传递。
2.1等效翻译的发展
在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都是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出发,把注意力放在笔调、风格、韵味等艺术因素上,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翻译的重心逐渐有了变化,许多现代语言学的成就被大量运用于翻译研究,着重语言成分分析和对比,使译文尽量客观、准确和科学。这种转变促进了等效理论的产生。
十八世纪的英国文艺理论家泰勒认为,在好的翻译中,原著的优点已经完全移注入另一种语言,从而使这另一种语言所属国家的人能够获得清楚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其程度和使用原著语言的人相等。而后,中国革命翻译家瞿秋白提出:翻译应该是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这是当时比较完善详细的等效概念。
1964年,著名翻译家奈达在《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这本书后来被尊为现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作。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译文信息的反应应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奈达强调的是两种语言接受者的感受应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的对等。他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立即为中国翻译届接受。1989年,中国著名翻译家、天津外国语学院教授金隄先生发表《等效翻译探索》,将奈达的动态对等论进一步完善为等效论原则,受到各方译家赞许。金教授认为等效翻译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2)灵活变动与准确的关系;(3)词句涵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4)异国情调与翻译内容简介的关系;(5)翻译标准及其上下限关系。
从上述要求我们可以看出,等效翻译是在语用学指导下的等效,就是要达到译文形式、用词、语境、表达效果与原文的对等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对等,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语义方面的对等。
2.2等效翻译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
2.2.1接受者概念
象口译要求有一定知识层次的受众一样,等效论也强调译文接受者,因为接照等效论的观点,译文必须被读者接受,翻译过程才算结束。真正好的翻译作品应该充分体现作者意图,如果有一部分是读者无法体会到的,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没有完成翻译的过程,"虽译犹不译也"。
2.2.2效果概念
"效果"这个概念包括两个含义。"效"就是"效果、功用",而"果"是指"后果或结果",因此,效果此处是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和接受者的反应两个内容。
2.2.3对等概念
语言学上的对等是指音素、词语和词组、句子和句群、语篇等各个语言层次上的等值。而翻译学中的对等并不仅于此,而是指从内容到形式,从文体风格到写作背景等各方面的动态对等。
三、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
一般的文本强调信息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而文学文本的基本目的却是审美。审美属性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学文本的叙事、描述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传递信息,而在于文本的阅读的综合审美效果。
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的文体特点:首先,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形象化,语言不但准确,而且多用限定词或者修饰词。其次,在文学作品中,各种修辞格广泛运用,用来表达特殊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需求和它的文体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为了更好的传达信息,保持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就必须做到语用的等效。
四、文学作品中语用等效翻译的分析
在接下来的这一部分,我们就几个译文的分析,来看优秀译文是如何达到语用等效翻译的。
1、原文:别学他们猴在马上。
译文一:Don't ride a horse like those men.
译文二:You don't want to go clomping around the countryside like ape son horseback with those horrid men。(霍克斯)
在《红楼梦》的出殡场面中王熙凤叫贾宝玉"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一个"猴"字活灵活现。若译成"Don't ride a horse like those men", 就失掉了艺术性,达不到原文要传达的凤姐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的效果,而霍克斯的译文就再现了凤姐既泼辣又亲切的感觉,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从而达到了语用等效翻译。
2、原文:One dollar and eighty-seven cents. That was all.
(The Gift of the Magi)
译文一:一元八十七分,那就是全部。
译文二:一块八角七分,总共就这么多。(王仲年)
在《麦琪的礼物》的开篇,作者就用这样的表达来表现罗拉的穷困,一句"That was all."充分的给读者呈现了罗拉的无奈。译文一虽然也如实的译出了原文的语言,但在表达效果上却远远达不到原文的效果,平铺直叙的语言作为这样一篇小小说的开头并不合适。我们再来看译文二,前半句译成"一块八角七分"不但更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而且通过对这些钱的描述更能表现主人翁的贫穷,为后文做下铺垫,后半句"总共就这么多"又把罗拉的无奈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我们认为,译文二在语用等效方面做的更好,不仅传达了原文的文字表面信息,还保存了语言的深层含义,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文语言的语用功能。
3、---"很好。不用瞎担心事情了。我还有委员的福分呢!"
--- "么事的桂圆?"妻子没听清楚他的话。
---现代小说《追求》
译文:---"He gave me very good news. We need not worry about a job. I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a member of a committee"
---"What's a common tea?" asked the wife, who only vaguely caught the sound.
(钱歌川)
原文通过妻子的回答"么事的桂圆?"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不知委员为何物的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在译文中,妻子把"committee"听成了"common tea"和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谐音来刻画妻子的形象,而且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所获得的妻子的形象是相同的,译文不但做到了语言的翻译,还保留了原文的文学属
性。
五.结语
从上述我们谈到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等效翻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等效翻译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翻译中,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赏析时也可以使用等效翻译这一理论。好的文学作品的译文是要充分保留其原文的审美属性,传达原文用语言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表层的意思,和深层的含义,以及通过语言传递给读者的言外之意。这样我们在译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要注意尽量做到语用等效,因此,语用等效翻译的理论在我们实际的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薛雁. 戴炜华,语用视角下的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7-52
[2]罗映兰, 奈达的等效原则视野中的红楼梦英译[J]. 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06(5):109-111
[3]秦燕, 论文学翻译中等效翻译的可行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1):132-134
[4]覃庆辉, 等效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实践与教学[J]. 教育探索, 2007(10):51-52
作者简介:梁玉菡(1984.12--),女,山东临沂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