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新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分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将数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衔接点,但是数学应用题这种题型有异于其他纯计算题,题型开放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统筹运用所有的数学知识去解答该类题型,这对学生的数学解答能力要求很高,往往许多学生是惧怕数学应用题,他们困惑这类题型,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讲解,但是成效不显著。关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疑难点,寻找解决该类问题的新策略刻不容缓。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为大众所知,因此,从日常教学中去发现应用题教学的难点是突破该瓶颈的有效路径,笔者在课余之下做了以下调查,并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因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下的问题。
  1 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轨
  首先,受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老师仍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部分学生因为不感兴趣而不愿意学应用题,久而久之这块知识就成为学生难啃的骨头。其次,老师多按照教材讲解,并没有在备课的时将现实生活的实际例子融入教学环节中,所以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更别谈吸收和理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1.2学生缺乏有效的审题方法
  审题是学生开始动手解题之前的预备工作,看懂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考点,是开始解题的关键步骤。出题人一般情况会出文字比较多的题,以此来扰乱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看到题干文字多就畏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能通过题意寻找出解题的关键语句。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对题干中的数量关系逻辑思维混乱,加之对公式定理的理解不到位,做题的时候不能灵活应用,也会导致解不出题。
  1.3学生解题思路不清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关于应用题的相关习题这部分设计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变式题的练习,一般情况下,直接给出条件和问题的题目学生可以很快解答,但是对于稍微拐弯的题就不知道如何解答,这是学生很难处理的另一类问题。其次,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思想灵活,他们会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就单一角度去做题,常常造成做题速度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多向和灵活发展。最后,学生平时不太注意验算这一步,做完题就算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些细微的小错误学生是没法意识到的,老师出题的形式稍微变通一步,学生就没法做出正确的答案。
  2 改进应用题教学的措施
  2.1教材与生活同步
  应用题是实际生活中的一部分例子,这种题型来源于生活,并且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具体例题越是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就能够更准确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这类问题会更加感兴趣。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正是教学的真正目的,用数字形式去解读我们这个世界,并且在数学逻辑思维培养中也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放眼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是可以自己汇集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加强学生对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解。
  同时,呈现方式也打破了以往纯文字的形式,实现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教学完长方体表面积之后,出示“粉刷墙壁”这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体会要计算粉刷的成本,就需要解决“粉刷面积”、“所需涂料”及“如何选择涂料合算”这一系列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想到粉刷的面积应该不包括底面和门窗面积、所需涂料第一遍和第二遍有所区别以及涂料要够用还要最省钱。这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具体生活中,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很多,而且更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2训练学生的应用题审题技巧
  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意,搞清楚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它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一步。很多学生一看到文字较多的题目就会产生畏惧情绪,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抓住关键的语句,简缩问题。审题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剔除题目中的“无用成分”,用自己的语言阐明题意的核心,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在应用题教学中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数量关系不够清楚,那么也不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而要分析等量关系首先要理解并熟记一些常用的等量关系。例如: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份数×份数=总数、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以及几何图形计算的有关公式等等。
  2.3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解题思路
  对于易混、易错的题目,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变式题组让学生练习、比较,从而掌握解题规律。例如分数应用题中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两道题:(1)一根绳子8米剪去1/4,还剩多少米?(2)一根绳子8米剪去1/4米,还剩多少米?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1)中的1/4是表示分率,而(2)中的1/4米是表示数量不能混淆。
  发散思维是解决问题時沿着各种方向、不同途径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训练以及一题多解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如: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可以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解答(1)方程解:解:设白兔有X只,则黑免有1/5X只,列方程X+1/5X=18。(2)归一法:从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用18÷6×1=3(只)求出黑兔,用18÷6×5=15(只)求出黑兔。(3)按比例分配法:从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黑兔占一共的1/6,白兔占一共的5/6,用18×1/6=3(只)求出黑兔,用18×5/6=15(只)求出白兔。(4)用分数的方法:从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是单位“1”,而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1/5,18÷(1+1/5)=15(只)是白兔的只数,15×1/5=3(只)是黑兔的只数。平常教学时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对多种解法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懂得,在解应用题时,要尽可能地选用最简捷的方法。
  总之,新教材对应用题进行大换血之后,积极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应用题的乐趣,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技巧,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大家都把通路厂商的产品作为低价的代名词,但殊不知通路也在积极努力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在大者恒大的IT市场中,类似盈通这样的通路厂商仍然活力十
【摘 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其语文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也要注重习惯教育。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加强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中这样指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足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施工安全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
本文首先研究了一类具有非线性强阻尼项的Kirchhoff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整体解,进而证明了该类方程所对应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的整体吸引子和近似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具体方程如下:u
【摘要】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成了企业发展的保证。工匠精神要求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具有强烈的专业追求,并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工作的每一个阶段。同时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去看待这一确切的内涵。真正的“工匠精神”是要摒弃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专业上不懈的创新动力。“工匠精神”是对该
应激现已成为影响现代化养猪业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生产实践以及实验研究表明,应激能够引起雌性家畜生殖系统紊乱并造成繁殖障碍。因此本研究采用注射外源ACTH
当自己的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后,无论是手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还是通讯录中储存的电话号码都被塞了一大把,连快捷方式都已经不够用了,那么有没有更智能的方式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的联系人或应用呢?   一款名为“手势联系EasyCall”的手势拨号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应用可以把常用的联系人设定为某个简单手势图案,以后只要在屏幕上画出那个手势就能被智能识别,然后进行拨号或运行应用程序。  运行该应用后首先要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作为一种理想的柴油添加剂,其关键点在于选取价格低的反应原料以及设计、开发具有PODEn高选择性、活性优异、稳定性强的催化剂。本文选取二甲醚和氧气
传统的加工方式对于零件的设计有很大的约束。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结构往往不符合传统加工方式的工艺要求。零件的内部经常存在材料的冗余以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性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