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文化和城市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受地域性的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城市文化,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以南宁市五合大学城为例,从城市文化与高校文化的互动效应关系出发,针对二者互动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利于高校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建议或对策。
【关键词】高校文化;城市文化;互动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品味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是否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她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高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文化既能展现高校的个性和品位,也能集中体现高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同样也是高校和谐发展、持续进步的重要根基。
1.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效应关系
近年来,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高校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在未来的竞争中,信息与知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长远发展。丰富多元的城市文化也为高校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空间。
1.1 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辐射作用
高校是文化生产和创新的发源地之一,高校把自己的具有前瞻性、先进的观念输送给城市,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高校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高校的生命力即高校文化的生命力与城市文化建设是相统一的。高校将其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广到社会,能以其所造就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向所在城市辐射先进文化,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营养,丰富城市文化的知识层面、精神层面,对城市文化予以多维、多元、多层的辐射引导,为城市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1.2 高校文化推进城市文明进程、服务城市经济发展
大学作为科研、教育和培训的基地,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者,高校文化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为城市吸纳人才、知识、信息,协助城市做好吐故纳新。[1]城市中的高校承担者向所在地输出文化和人才,并为城市培养造就优秀的公民,同时也承担着市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者的高校大学生,通过进入社区、深入工厂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城市建设做出切实的贡献。因此,良好的高校文化对于推进城市文明进程,升华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1.3 城市文化丰富、影响高校文化建设
恩格斯指出:我们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2]城市文化就是高校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沟通中,高校文化充分吸收了城市文化中的精髓,丰富了高校文化的内涵,促进了高校文化的积极向上、本土化及多元化发展。高校与社区高校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城市文化多角度多层面的规定与影响。因此,在构建高校文化环境的时候,要注重从城市文化的丰富源泉中吸取文化精华,结合现代环境美学的理念,精心设计、规划建设。
1.4 城市文化和高校文化互动共生
城市是大学的载体和依托,高校反之又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在其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城市形成了文化资源、精神价值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经济基础,成为了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源,构成了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活跃的文化和科学精神,引领和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其丰富鲜活的内容,构成了一座现代城市独具魅力富有竞争力的文化、精神内涵。[3]高校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利用培养高级合格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城市社会等自身职能以此来提升城市文化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文化的科技素质、提升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并利用高校优越的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将所在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区域。
2.高校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
五合大学城位于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东区,规划面积为21.5平方公里,办学总规模为10万人。项目建设期为8年实行分步实施,将建成一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符合现代化高等教育要求的园区,整个大学城投资总额100亿元。[4]大学城奠基以来,已经有东方外国语职业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塞恩斯新医学院、南宁法官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入驻。由于一些原因,大学城建设一度滞后,南宁加快大学城建设步伐,将有利于推动南宁市的城市发展,促进南宁市整体向南、重点向东城市战略的实施。
2.1 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人才资源紧缺
目前,从南宁市城市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来看,城市文化机构队伍整体较弱。城市文化机构中的现有人员虽然有工作经验,但对于青年文化日趋活跃的今天,他们对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创新不够,方法不活,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城市文化机构队伍难于注入新鲜的血液,制约了南宁城市文化的发展。
当前南宁五合大学城各高校中,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人才较多。他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支实力雄厚的文化建设队伍。他们不但是高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人才资源,也是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潜在资源。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又不够,在城市文化机构队伍建设中投入较少或基本上没有投入,造成管理人员工资低、待遇差,无法吸引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城市文化工作队伍中来,更難于吸引优秀人才进来。
2.2 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程度降低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高成本的限制,五合大学城位于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东区地带,和主城区距离较远,使得大学城内的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影响变弱。与城市相比,大学城周边各种文化设施缺乏,甚至有些学校周围还是一片荒芜的农田,大学城内一些商业文化设施品位不高,与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也不相适应。
当前五合大学城各高校还没有制定有效机制来引导城市参与高校管理,而城市更多的也只是为高校提供实训场所,为高校能顺利展示自身文化提供后勤保障,不能直接参与到高校文化生活中来。加之,大学城内各类高校所归属的管理部门不同,其建设的理念也相应有所差异,导致各高校由于没有和当地行政部门很好的沟通和互动,这样很难从实际上对当地的城市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城市文化发展缺少高校文化的有力支持与保障
城市文化发展需要有高效、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作保障,完善的领导机构、工作运行机构、文化传播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对于提高城市文化的水平及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南宁城市文化发展普遍存在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得城市文化的发展与整个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不相适应。
五合大学城作为南宁市高校的集结地,对南宁城市文化发展本应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高校却没有将高效、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系统、完整、详细、严密的文化建设策划方案引导至城市文化建设中来,导致城市文化活动由于组织不到位而效果欠佳,很大程度挫伤了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了城市居民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程度不高,这就很难保证城市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4 服务目标差异导致高校与城市互动阻力加重
大学城中各高校对社会的定位为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引领社会进步的理念,众多高校偏离了高等教育文化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公益性,将大学当成经济实体来举办,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一些高校教育行为扭曲现象的出现,这些与社会大众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高校将培养学术性人才,追求较高的学术水平作为办学的本质目标,而城市文化的主体由社会各界组成,主体的多元化势必带来目标的多元化。对于政府而言,高校应该根据当地城市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培养适合当地社会发展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希望高校能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在科研开发上,宁愿出钱购买现成的技术、设备,也不愿承担技术转化的風险。各个层次服务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两者在互动过程中矛盾重重,加重了两者互动的阻力。
3.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促进南宁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大学城就要积极发挥“大学”和“城市”的双重功能,要以大学为主体,以发展高等教育为基础,依托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实现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紧密结合。
3.1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发展城市文化
大学城聚集着大批优秀人才,积极发挥大学城先进文化的示范、辐射作用,让高校文化走进城市,推动城市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增强大学城对南宁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高校融入城市、融入南宁的社会经济发展,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职责。
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来,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城市社区,与广大市民一起进行城市文化工作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城市文化工作的运行与管理,把高校文化活动中优秀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城市文化工作的水平。政府可以相应的加大城市文化机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入,提升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充实到城市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以改变城市文化机构工作的尴尬处境。
3.2 完善大学城配套设施建设,建设高校优秀校园文化
由于大学城处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郊区,四周是农村,仅是一个供大学生学习与居住的地方,而随着师生进驻大学城越来越多,大学城的公共配套设施显得滞后。如果大学城周围的各项设施不能配套,与中心城市形不成整体性,要提高城市的素质与品位的努力就很难见成效。因此,对大学城内部与外部的功能分区、设施布局、建设规划等方面作出整体的设计和安排,不仅可以促进大学城建设,也可以带动周围经济发展。
大学城不仅仅是一个高校的集中地,也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针对五合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建立由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卫星城区,使大学城建设最终取得发展高等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双赢”的成效。
3.3 引入高校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促进城市文化和谐发展
南宁市在注重城市文化发展时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充分地借鉴和利用高校文化运行管理机制,找准结合点,把高校文化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中。例如,城市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大学城中高校文化建设党、团组织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作用,在整个社区、各个楼栋成立党、团的组织办事机构,层层建制、分级管理,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5]。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南宁市自身可以多学习大学城各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管理机制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中去,借鉴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并将其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促进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
3.4 发挥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优势,提升高校文化贡献力
高校产学研结合一体化是城市文化和高校文化的真正融合和共生的基础。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该注重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到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现在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瓶颈是缺少中试平台和试验场,南宁应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研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建立高校、企业联合体,提高大学城各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能力和南宁市企业的自主原创力。
政府可以帮助高校建设相应的中试基地,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实训场所。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科研开发上,可以为高校提供相应的机会来参与企业技术转化并为高校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帮助,促进城市文化与高校文化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相君.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杭州市教育局课题组.杭州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杭州研究,2008,5.
[4]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五合大学城[EB/OL].http://www.gxnews.com.cn.htm.
[5]叶云明.高校校园文化如何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和谐发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作者简介:
韦心勤(1980—),女,广西桂林人,现供职于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欧军明(1986—),男,陕西宝鸡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校文化;城市文化;互动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品味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是否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她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高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文化既能展现高校的个性和品位,也能集中体现高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同样也是高校和谐发展、持续进步的重要根基。
1.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效应关系
近年来,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高校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在未来的竞争中,信息与知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长远发展。丰富多元的城市文化也为高校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空间。
1.1 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辐射作用
高校是文化生产和创新的发源地之一,高校把自己的具有前瞻性、先进的观念输送给城市,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高校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高校的生命力即高校文化的生命力与城市文化建设是相统一的。高校将其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广到社会,能以其所造就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向所在城市辐射先进文化,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营养,丰富城市文化的知识层面、精神层面,对城市文化予以多维、多元、多层的辐射引导,为城市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1.2 高校文化推进城市文明进程、服务城市经济发展
大学作为科研、教育和培训的基地,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者,高校文化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为城市吸纳人才、知识、信息,协助城市做好吐故纳新。[1]城市中的高校承担者向所在地输出文化和人才,并为城市培养造就优秀的公民,同时也承担着市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者的高校大学生,通过进入社区、深入工厂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城市建设做出切实的贡献。因此,良好的高校文化对于推进城市文明进程,升华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1.3 城市文化丰富、影响高校文化建设
恩格斯指出:我们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2]城市文化就是高校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沟通中,高校文化充分吸收了城市文化中的精髓,丰富了高校文化的内涵,促进了高校文化的积极向上、本土化及多元化发展。高校与社区高校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城市文化多角度多层面的规定与影响。因此,在构建高校文化环境的时候,要注重从城市文化的丰富源泉中吸取文化精华,结合现代环境美学的理念,精心设计、规划建设。
1.4 城市文化和高校文化互动共生
城市是大学的载体和依托,高校反之又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在其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城市形成了文化资源、精神价值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经济基础,成为了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源,构成了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活跃的文化和科学精神,引领和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其丰富鲜活的内容,构成了一座现代城市独具魅力富有竞争力的文化、精神内涵。[3]高校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利用培养高级合格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城市社会等自身职能以此来提升城市文化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文化的科技素质、提升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并利用高校优越的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将所在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区域。
2.高校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
五合大学城位于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东区,规划面积为21.5平方公里,办学总规模为10万人。项目建设期为8年实行分步实施,将建成一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符合现代化高等教育要求的园区,整个大学城投资总额100亿元。[4]大学城奠基以来,已经有东方外国语职业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塞恩斯新医学院、南宁法官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入驻。由于一些原因,大学城建设一度滞后,南宁加快大学城建设步伐,将有利于推动南宁市的城市发展,促进南宁市整体向南、重点向东城市战略的实施。
2.1 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人才资源紧缺
目前,从南宁市城市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来看,城市文化机构队伍整体较弱。城市文化机构中的现有人员虽然有工作经验,但对于青年文化日趋活跃的今天,他们对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创新不够,方法不活,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城市文化机构队伍难于注入新鲜的血液,制约了南宁城市文化的发展。
当前南宁五合大学城各高校中,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人才较多。他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支实力雄厚的文化建设队伍。他们不但是高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人才资源,也是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潜在资源。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又不够,在城市文化机构队伍建设中投入较少或基本上没有投入,造成管理人员工资低、待遇差,无法吸引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城市文化工作队伍中来,更難于吸引优秀人才进来。
2.2 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程度降低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高成本的限制,五合大学城位于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东区地带,和主城区距离较远,使得大学城内的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影响变弱。与城市相比,大学城周边各种文化设施缺乏,甚至有些学校周围还是一片荒芜的农田,大学城内一些商业文化设施品位不高,与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也不相适应。
当前五合大学城各高校还没有制定有效机制来引导城市参与高校管理,而城市更多的也只是为高校提供实训场所,为高校能顺利展示自身文化提供后勤保障,不能直接参与到高校文化生活中来。加之,大学城内各类高校所归属的管理部门不同,其建设的理念也相应有所差异,导致各高校由于没有和当地行政部门很好的沟通和互动,这样很难从实际上对当地的城市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城市文化发展缺少高校文化的有力支持与保障
城市文化发展需要有高效、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作保障,完善的领导机构、工作运行机构、文化传播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对于提高城市文化的水平及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南宁城市文化发展普遍存在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得城市文化的发展与整个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不相适应。
五合大学城作为南宁市高校的集结地,对南宁城市文化发展本应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高校却没有将高效、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系统、完整、详细、严密的文化建设策划方案引导至城市文化建设中来,导致城市文化活动由于组织不到位而效果欠佳,很大程度挫伤了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了城市居民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程度不高,这就很难保证城市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4 服务目标差异导致高校与城市互动阻力加重
大学城中各高校对社会的定位为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引领社会进步的理念,众多高校偏离了高等教育文化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公益性,将大学当成经济实体来举办,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一些高校教育行为扭曲现象的出现,这些与社会大众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高校将培养学术性人才,追求较高的学术水平作为办学的本质目标,而城市文化的主体由社会各界组成,主体的多元化势必带来目标的多元化。对于政府而言,高校应该根据当地城市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培养适合当地社会发展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希望高校能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在科研开发上,宁愿出钱购买现成的技术、设备,也不愿承担技术转化的風险。各个层次服务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两者在互动过程中矛盾重重,加重了两者互动的阻力。
3.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促进南宁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大学城就要积极发挥“大学”和“城市”的双重功能,要以大学为主体,以发展高等教育为基础,依托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实现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紧密结合。
3.1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发展城市文化
大学城聚集着大批优秀人才,积极发挥大学城先进文化的示范、辐射作用,让高校文化走进城市,推动城市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增强大学城对南宁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高校融入城市、融入南宁的社会经济发展,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职责。
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来,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城市社区,与广大市民一起进行城市文化工作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城市文化工作的运行与管理,把高校文化活动中优秀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城市文化工作的水平。政府可以相应的加大城市文化机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入,提升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充实到城市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以改变城市文化机构工作的尴尬处境。
3.2 完善大学城配套设施建设,建设高校优秀校园文化
由于大学城处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郊区,四周是农村,仅是一个供大学生学习与居住的地方,而随着师生进驻大学城越来越多,大学城的公共配套设施显得滞后。如果大学城周围的各项设施不能配套,与中心城市形不成整体性,要提高城市的素质与品位的努力就很难见成效。因此,对大学城内部与外部的功能分区、设施布局、建设规划等方面作出整体的设计和安排,不仅可以促进大学城建设,也可以带动周围经济发展。
大学城不仅仅是一个高校的集中地,也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针对五合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建立由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卫星城区,使大学城建设最终取得发展高等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双赢”的成效。
3.3 引入高校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促进城市文化和谐发展
南宁市在注重城市文化发展时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充分地借鉴和利用高校文化运行管理机制,找准结合点,把高校文化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中。例如,城市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大学城中高校文化建设党、团组织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作用,在整个社区、各个楼栋成立党、团的组织办事机构,层层建制、分级管理,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5]。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南宁市自身可以多学习大学城各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管理机制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中去,借鉴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并将其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促进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
3.4 发挥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优势,提升高校文化贡献力
高校产学研结合一体化是城市文化和高校文化的真正融合和共生的基础。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该注重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到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现在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瓶颈是缺少中试平台和试验场,南宁应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研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建立高校、企业联合体,提高大学城各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能力和南宁市企业的自主原创力。
政府可以帮助高校建设相应的中试基地,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实训场所。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科研开发上,可以为高校提供相应的机会来参与企业技术转化并为高校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帮助,促进城市文化与高校文化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相君.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杭州市教育局课题组.杭州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杭州研究,2008,5.
[4]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五合大学城[EB/OL].http://www.gxnews.com.cn.htm.
[5]叶云明.高校校园文化如何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和谐发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作者简介:
韦心勤(1980—),女,广西桂林人,现供职于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欧军明(1986—),男,陕西宝鸡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