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之所以说它是过程是有原因的:美术教育不会在某天变得不需要,相反,随着教育的系统化和发展,美术这门“小学科”将会从之前的小角色登上现代教育的大舞台,而小学美术教育理应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启蒙阶段。
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基本的美术素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时刻把创新贯穿于课堂的每个环节,让孩子爱上思维、爱上思考、爱上课堂。
小学美术是基础教育,它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生有着宝贵的单纯和热情,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但一碰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因此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上的创作缺乏了解和热情。这就使本应充满活力的学科在孩子们面前顿时变得黯然失色。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如何克服这种浮躁,让他们重新爱上这个课堂呢?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
下面我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谈如何发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爱上思考和创新这个问题。
一、观察生活、寻找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对技能追求的影响,并以此为教学总目标,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功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动机的指导下,孩子们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在这种一味地模仿下,他们还会分出心去审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吗?这种模仿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意。在美术课上,我认为有比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东西,那是美术作品的灵魂,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来源于对生活经验的积累,简单地说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这些,就好像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和形象,又谈何有新的创造呢?我在教学“秋天来了”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孩子的作业本上坑坑洼洼的,甚至有被橡皮擦破的痕迹,巡回指导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有个孩子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上课时他们还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列举有关秋天的东西,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怎么一动起手来就这个样子。于是,我问那个孩子不想画的原因,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房子告诉我,不知道公园的角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怎么可能画得逼真,难道我还能要求孩子们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有位大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看我犯了多愚蠢的错误,我竟忘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简单道理,我惭愧极了。生活中的美岂是这些孩子一下子就能表现出的,他们就像一头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一样,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让潜力真正地发挥出来,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恒心。
二、激发兴趣,点燃创作欲望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是这种喜欢的程度有多深、持续性有多长,就要看我们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在此之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是首要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跨越了两个阶段: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外形与色彩,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将中心转向设计与制作方面。我在上《画脸谱》这一课时,第一课时让孩子们临摹课本上的脸谱图案。我明显感觉到课堂气氛冷淡。在第二课时我改变策略,一上课就先播放了一段京剧的表演片段让孩子们欣赏,完了让他们来当一回京剧大师设计一款脸谱,课堂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了。后来做好的成品不说个个有多优秀,但学生在那堂课上的参与率绝对是百分之一百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我对这节课的总结。
三、直观教学,提高艺术感知力
现代课堂的优越性在电教媒材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让学生充分享受视觉、听觉上的美,进而留恋、向往。
但电教媒材并非万能,如《用色彩画风景》这一课,只用多媒体还不够直观。在教材中有不少课题确实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看一看,感受一番。只靠教师在教室中讲,那是万万不够的,再生动的语言也不及亲自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在那样的环境下引导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树立信心,架起成功桥梁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不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吗?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都有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的技法上还不够纯熟,甚至有些背离常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不也是学生的天真之处吗?如果他们的画也像我们一样考虑着光色的影响,物体外形轮廓的到位,这其中的童趣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万万不想这样的。面对孩子们的画应该换一种角度去欣赏,暂时抛开我们的专业,在他们面前,我更愿意当一个聆听者,而不是威严的老师。带着这种热情,我总能在每个孩子的作品里找到完美的一角,一味地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其实哪个孩子不想展示自己、享受成功呢?树立起孩子的信心绝对是一个好的开端。有了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信心,孩子就敢画了;有了信心,想象就可以自由地飞翔,呈现出最精彩的一幕。
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基本的美术素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时刻把创新贯穿于课堂的每个环节,让孩子爱上思维、爱上思考、爱上课堂。
小学美术是基础教育,它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生有着宝贵的单纯和热情,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但一碰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因此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上的创作缺乏了解和热情。这就使本应充满活力的学科在孩子们面前顿时变得黯然失色。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如何克服这种浮躁,让他们重新爱上这个课堂呢?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
下面我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谈如何发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爱上思考和创新这个问题。
一、观察生活、寻找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对技能追求的影响,并以此为教学总目标,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功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动机的指导下,孩子们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在这种一味地模仿下,他们还会分出心去审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吗?这种模仿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意。在美术课上,我认为有比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东西,那是美术作品的灵魂,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来源于对生活经验的积累,简单地说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这些,就好像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和形象,又谈何有新的创造呢?我在教学“秋天来了”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孩子的作业本上坑坑洼洼的,甚至有被橡皮擦破的痕迹,巡回指导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有个孩子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上课时他们还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列举有关秋天的东西,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怎么一动起手来就这个样子。于是,我问那个孩子不想画的原因,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房子告诉我,不知道公园的角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怎么可能画得逼真,难道我还能要求孩子们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有位大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看我犯了多愚蠢的错误,我竟忘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简单道理,我惭愧极了。生活中的美岂是这些孩子一下子就能表现出的,他们就像一头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一样,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让潜力真正地发挥出来,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恒心。
二、激发兴趣,点燃创作欲望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是这种喜欢的程度有多深、持续性有多长,就要看我们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在此之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是首要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跨越了两个阶段: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外形与色彩,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将中心转向设计与制作方面。我在上《画脸谱》这一课时,第一课时让孩子们临摹课本上的脸谱图案。我明显感觉到课堂气氛冷淡。在第二课时我改变策略,一上课就先播放了一段京剧的表演片段让孩子们欣赏,完了让他们来当一回京剧大师设计一款脸谱,课堂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了。后来做好的成品不说个个有多优秀,但学生在那堂课上的参与率绝对是百分之一百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我对这节课的总结。
三、直观教学,提高艺术感知力
现代课堂的优越性在电教媒材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让学生充分享受视觉、听觉上的美,进而留恋、向往。
但电教媒材并非万能,如《用色彩画风景》这一课,只用多媒体还不够直观。在教材中有不少课题确实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看一看,感受一番。只靠教师在教室中讲,那是万万不够的,再生动的语言也不及亲自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在那样的环境下引导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树立信心,架起成功桥梁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不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吗?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都有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的技法上还不够纯熟,甚至有些背离常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不也是学生的天真之处吗?如果他们的画也像我们一样考虑着光色的影响,物体外形轮廓的到位,这其中的童趣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万万不想这样的。面对孩子们的画应该换一种角度去欣赏,暂时抛开我们的专业,在他们面前,我更愿意当一个聆听者,而不是威严的老师。带着这种热情,我总能在每个孩子的作品里找到完美的一角,一味地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其实哪个孩子不想展示自己、享受成功呢?树立起孩子的信心绝对是一个好的开端。有了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信心,孩子就敢画了;有了信心,想象就可以自由地飞翔,呈现出最精彩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