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课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共有6课23节,每节由“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引子”是引出部分,“课堂活动”是活动安排,“工具箱”是知识链接,“小试身手”是思考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如下三种不适宜的教材处理:一是依样画葫芦,把“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简单地当成四个教学环节;二是一竿子插到底,直奔“工具箱”中的语言文字知识,别的一概不教;三是贪多嚼不烂,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却忽视了“工具箱”中的常规知识。这些教材处理形态,直接导致了低效甚至无效教学,大大削弱了课程的价值。
从本质上看,对教材的不当处理实际上反映了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不当。《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强调在广泛的实践中培养能力,尤其是应用意识。在课程价值观照下,积极挖掘教材价值,以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是教学的必然追求。
要正确处理教材必须从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开始。在“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四个部分中,哪一个是重点呢?“引子”与“小试身手”显然不是重点,那么真正的重点是“课堂活动”还是“工具箱”呢?假如重点是“工具箱”部分,那么教学程序可能是这样的: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工具箱”知识,熟悉其知识体系和知识要点。
其次,讨论“工具箱”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和巩固“工具箱”中的知识条目。
最后,利用“工具箱”知识的相关知识,开展拓展性综合性的课堂实践活动。
这样做,虽然有“课堂活动”的参与,但却过分夸大了“工具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虽然也可能进行积极而充分的活动,思维可能也会调动起来,掌握的知识可能也很准确,但却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这是因为这种教学程序反映出来的是“知识——运用”的教学设计思路,走的是一条“演绎”的认识路线,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体现的是一种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教材中的重点到底是那一部分呢?那就是“课堂活动”。因为《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试图变过去的“告诉式”的讲课为“参与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方面的综合素养。
确立了重点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课堂活动”与“工具箱”的关系。既然“参与式”的“课堂活动”是重点,是核心,是重中之重,那么“工具箱”又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两者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
1.活动与工具的关系
所谓活动与工具的关系,指的是用“工具箱”的知识来支持、援助、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就好比开展义务修理家用电器活动一样,活动者总得要准备老虎钳、螺丝刀、电笔等工具,以帮助活动的进行。在这种情形下,“工具箱”的知识就起到了支援活动的作用。比如教学《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工具箱”中的汉字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等知识,就对 “看‘图’识字”这个“课堂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工具箱”的知识,就难以顺利地开展“课堂活动”。这种安排并非颠覆了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而是一种常态的辅助关系类型,类似于天子与宰相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天子需要宰相的智力支持,而“课堂活动”需要“工具箱”的知识支持。
2.活动与结论的关系
所谓活动与结论的关系,就是说“工具箱”知识是“课堂活动”的结论。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避免走“演绎”的路线,而应勇于体现“归纳”的路线。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步骤:对语言文字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和假设——验证假设——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归纳”的认识路线,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发现”、“探究”、“创新”等理念是相吻合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发现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中的“汉字该怎么简化”为例来说明这种认识路线。教学时不是立即去识记“工具箱”中关于汉字简化的知识,因为“工具箱”中的知识既是陈述性的,又是演绎性的,比如“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如“聲——声,學——学,義——义,懷——怀”。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可以开展这样的“课堂活动”:先出示一些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再说出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然后在繁体字和简化字对应的基础上,想一想汉字简化的方法,最后再总结出汉字简化的规律。这个“课堂活动”走的是“归纳”路线,而且活动的结果就是“工具箱”知识。
以上就是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附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如下三种不适宜的教材处理:一是依样画葫芦,把“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简单地当成四个教学环节;二是一竿子插到底,直奔“工具箱”中的语言文字知识,别的一概不教;三是贪多嚼不烂,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却忽视了“工具箱”中的常规知识。这些教材处理形态,直接导致了低效甚至无效教学,大大削弱了课程的价值。
从本质上看,对教材的不当处理实际上反映了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不当。《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强调在广泛的实践中培养能力,尤其是应用意识。在课程价值观照下,积极挖掘教材价值,以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是教学的必然追求。
要正确处理教材必须从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开始。在“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四个部分中,哪一个是重点呢?“引子”与“小试身手”显然不是重点,那么真正的重点是“课堂活动”还是“工具箱”呢?假如重点是“工具箱”部分,那么教学程序可能是这样的: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工具箱”知识,熟悉其知识体系和知识要点。
其次,讨论“工具箱”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和巩固“工具箱”中的知识条目。
最后,利用“工具箱”知识的相关知识,开展拓展性综合性的课堂实践活动。
这样做,虽然有“课堂活动”的参与,但却过分夸大了“工具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虽然也可能进行积极而充分的活动,思维可能也会调动起来,掌握的知识可能也很准确,但却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这是因为这种教学程序反映出来的是“知识——运用”的教学设计思路,走的是一条“演绎”的认识路线,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体现的是一种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教材中的重点到底是那一部分呢?那就是“课堂活动”。因为《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试图变过去的“告诉式”的讲课为“参与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方面的综合素养。
确立了重点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课堂活动”与“工具箱”的关系。既然“参与式”的“课堂活动”是重点,是核心,是重中之重,那么“工具箱”又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两者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
1.活动与工具的关系
所谓活动与工具的关系,指的是用“工具箱”的知识来支持、援助、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就好比开展义务修理家用电器活动一样,活动者总得要准备老虎钳、螺丝刀、电笔等工具,以帮助活动的进行。在这种情形下,“工具箱”的知识就起到了支援活动的作用。比如教学《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工具箱”中的汉字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等知识,就对 “看‘图’识字”这个“课堂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工具箱”的知识,就难以顺利地开展“课堂活动”。这种安排并非颠覆了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而是一种常态的辅助关系类型,类似于天子与宰相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天子需要宰相的智力支持,而“课堂活动”需要“工具箱”的知识支持。
2.活动与结论的关系
所谓活动与结论的关系,就是说“工具箱”知识是“课堂活动”的结论。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避免走“演绎”的路线,而应勇于体现“归纳”的路线。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步骤:对语言文字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和假设——验证假设——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归纳”的认识路线,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发现”、“探究”、“创新”等理念是相吻合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发现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中的“汉字该怎么简化”为例来说明这种认识路线。教学时不是立即去识记“工具箱”中关于汉字简化的知识,因为“工具箱”中的知识既是陈述性的,又是演绎性的,比如“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如“聲——声,學——学,義——义,懷——怀”。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可以开展这样的“课堂活动”:先出示一些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再说出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然后在繁体字和简化字对应的基础上,想一想汉字简化的方法,最后再总结出汉字简化的规律。这个“课堂活动”走的是“归纳”路线,而且活动的结果就是“工具箱”知识。
以上就是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