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课堂活动”与“工具箱”的关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课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共有6课23节,每节由“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引子”是引出部分,“课堂活动”是活动安排,“工具箱”是知识链接,“小试身手”是思考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如下三种不适宜的教材处理:一是依样画葫芦,把“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简单地当成四个教学环节;二是一竿子插到底,直奔“工具箱”中的语言文字知识,别的一概不教;三是贪多嚼不烂,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却忽视了“工具箱”中的常规知识。这些教材处理形态,直接导致了低效甚至无效教学,大大削弱了课程的价值。
  从本质上看,对教材的不当处理实际上反映了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不当。《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强调在广泛的实践中培养能力,尤其是应用意识。在课程价值观照下,积极挖掘教材价值,以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是教学的必然追求。
  要正确处理教材必须从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开始。在“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四个部分中,哪一个是重点呢?“引子”与“小试身手”显然不是重点,那么真正的重点是“课堂活动”还是“工具箱”呢?假如重点是“工具箱”部分,那么教学程序可能是这样的: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工具箱”知识,熟悉其知识体系和知识要点。
  其次,讨论“工具箱”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和巩固“工具箱”中的知识条目。
  最后,利用“工具箱”知识的相关知识,开展拓展性综合性的课堂实践活动。
  这样做,虽然有“课堂活动”的参与,但却过分夸大了“工具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虽然也可能进行积极而充分的活动,思维可能也会调动起来,掌握的知识可能也很准确,但却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这是因为这种教学程序反映出来的是“知识——运用”的教学设计思路,走的是一条“演绎”的认识路线,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体现的是一种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教材中的重点到底是那一部分呢?那就是“课堂活动”。因为《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试图变过去的“告诉式”的讲课为“参与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方面的综合素养。
  确立了重点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课堂活动”与“工具箱”的关系。既然“参与式”的“课堂活动”是重点,是核心,是重中之重,那么“工具箱”又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两者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
  1.活动与工具的关系
  所谓活动与工具的关系,指的是用“工具箱”的知识来支持、援助、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就好比开展义务修理家用电器活动一样,活动者总得要准备老虎钳、螺丝刀、电笔等工具,以帮助活动的进行。在这种情形下,“工具箱”的知识就起到了支援活动的作用。比如教学《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工具箱”中的汉字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等知识,就对 “看‘图’识字”这个“课堂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工具箱”的知识,就难以顺利地开展“课堂活动”。这种安排并非颠覆了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而是一种常态的辅助关系类型,类似于天子与宰相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天子需要宰相的智力支持,而“课堂活动”需要“工具箱”的知识支持。
  2.活动与结论的关系
  所谓活动与结论的关系,就是说“工具箱”知识是“课堂活动”的结论。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避免走“演绎”的路线,而应勇于体现“归纳”的路线。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步骤:对语言文字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和假设——验证假设——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归纳”的认识路线,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发现”、“探究”、“创新”等理念是相吻合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发现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中的“汉字该怎么简化”为例来说明这种认识路线。教学时不是立即去识记“工具箱”中关于汉字简化的知识,因为“工具箱”中的知识既是陈述性的,又是演绎性的,比如“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如“聲——声,學——学,義——义,懷——怀”。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可以开展这样的“课堂活动”:先出示一些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再说出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然后在繁体字和简化字对应的基础上,想一想汉字简化的方法,最后再总结出汉字简化的规律。这个“课堂活动”走的是“归纳”路线,而且活动的结果就是“工具箱”知识。
  以上就是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附中)
其他文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时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外,我觉得还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真挚而强烈的思想情感,并对作者的思想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因为本文艺术上采用的是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不把历史的背景弄清楚,很难领悟作者的情感。于是,我走进大语文的世界,和学生进行了一番探讨。  一、追溯背景,找出缘由。  由于前面学习过《陈涉世家》,学生对秦朝暴虐的统治已有认识,
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尝试采用“五节十步”作文训练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将此法作一简单介绍,以求教于方家。    一、“五节十步”作文训练模式的操作程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反映师生双向互动,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模式包括五个相关联的环节,十个具
古诗文中有一些喻词经常让人们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现将常见的容易被误解的喻词列举例析,以引起大家注意,并请方家指正。  一、疑李白的两句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很熟,如果有人问“疑”字是什么意思,一般人会毫不思索地回答:“怀疑呗!”其实“疑”应是喻词。游光中先生主编的《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则分别解释为:“犹如”(110
鲁迅的《故乡》是初语中的传统篇目。笔者在以前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注意人物描写和主题把握,今年也是如此。可在教学中分析人物时却遇到了一个以前没有注意的问题。  课文在闰土拖出了躲在背后的水生时写道:“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这其中的“廿”是二十的意思,我们对此产生了疑问。水生多大?  水生多大?这得从闰土的年龄来推断。那么,闰土多大?这又得从前文的数字中来看。前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中提到“其间一个
背黑锅的食品添加劑
期刊
农家书屋建好了,如何加强后续管理和利用?湖南省怀化市通过规范管理,使之真正成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线助力器。  “关怀行动”助村管。芷江县开展“书屋关怀行动”,由扶贫驻村干部、文化辅导员、驻村退休干部、村官或有成就的村民到书屋开展“看听讲演”关怀活动。该县针对妇女、儿童、老年群体,开展阅读指引、健康讲座;针对升学无望、返乡务工的青年,开展人生导航、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致富引导、法律剖析等宣传教育;针对
● 创新整合点  1.多样资源有效整合  电子白板整合了大量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丰富直观的资源素材,不仅提升了课件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而且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分析与推理,拓宽延展了思维空间。  2.多重技术便捷整合  电子白板的手写功能、页面记录功能、捕获界面功能、随机旋转功能以及便捷的数学工具,超越常规媒体的技术优势,都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即时呈现,激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渠清,须有源头活水;语文教学亦然,要想语文教学开花结果,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本人以为语文教学的源头就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就是一根指挥棒,它直接指引着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影响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成败。语文教学课时多效果差的现状要想改变,当务之急是改变评价机制。    一、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1.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观赏自然美景,我们喜欢春日怒放的鲜花,秋夜皎洁的满月。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喜欢匀称和谐的美,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总之,我们喜欢圆满。但现实生活中,缺憾却往往是生活的常态,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学会正视缺憾。  我们喜欢春日怒放的鲜花,但对一株花而言,一年里开放的日子却只有寥寥几天,在孕育花朵和花已凋谢的日子,我们往往会忘记这是一株花,觉得无花的花树给人一种萧条与落寞之感。多愁善感的林黛
中国的教育,自古是谈“情”色变,说“爱”语钝,爱情话题最为忌讳。因为许多生硬的教材太强调知识性、政治性,而缺乏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首次设立“爱情单元”可以表明现在的教材改革重视人性,重视人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本文专门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