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6年10月,我组织本镇四所学校参加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担任子课题《那耀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为搞好课题研究工作,2007年,我们在全镇组织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调研,我深入课堂一共听了二十多节数学课,有低、中、高各个年级段。从本次调研来看,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研究意识浓厚,教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发现,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实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一些误区,出现了盲目追求“时髦”的做法,这些重形式而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课堂上任何问题都需要让学生探究吗?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却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生硬灌输,学生死记硬背。为了扭转这一倾向,《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把探究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把“探究”视为医治百病的良药,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比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师在学生自主拼摆图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你摆几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个一个累加的,有把几个相同加数合并成一个较大加数后再连加的,有直接用乘法计算的……如只看这一教学片断,应该说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究空间,学生的探究是自主的,学习也是富有成效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并不是让学生探索怎样算出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而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并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两种方法的直接对比中,感受当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用乘法算较简便,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而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随意组织学生探究,浪费时间,也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探究乘法意义的时间相对不足,以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落实,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没有得到保障,学生的数学探究还有什么意义?有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的疑难处、问题的关键处、知识的转换处组织学生探究。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课堂上这样的情境创设有价值吗?
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学生的思维会随之活跃起来。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一味地追求教学情境的创设,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是绞尽脑汁去创设情境。这些为了情境而情境的课堂教学不但掩盖了主题,还使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的味道。调研中我们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统计”的一节课,他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老师要给我们班小朋友播放动画片,老师该选择播放哪部动画片呢?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播放《小叮当》、《蓝猫》等动画片的片段,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开课近10分钟才从动画片中引进“统计”内容,问:“你们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然后让全班学生收集数据进行人数统计。不难看出,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费了较长时间去创设播放动画片这情境,但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仅占用了课始最佳的10分钟,还与教师课前的预设有较大的差距。创设情境如果仅仅以情境吸引学生,而不是以知识本身的思考性、开放性吸引学生,那就只是迎合了时尚,没有真正体现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起点,使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
三、课堂上开展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实效性吗?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学习。但由于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还不深入,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我听了一位老师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课,教师呈现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送给王老师,花店里标着:康乃馨2支8元,菊花3支15元,百合花5支30元。请你设计一种买花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师:自由组成小组,开始合作。(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
(过了一分钟左右)
师:请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这种在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的合作,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得出的结果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搭配上也不合理。
那么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该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管是什么情况下的合作学习,都应注重个体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学生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没有独立思考作为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就没有生命力,合作学习也就成了优秀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中下等学生因此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日趋严重。
2.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时机: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二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个人无法解决的时候;三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四、课堂上开展这样的数学活动收到实效了吗?
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教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后,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三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练习本等。十多分钟过去了,同学们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形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本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目标设计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内容。
强调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本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
一、课堂上任何问题都需要让学生探究吗?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却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生硬灌输,学生死记硬背。为了扭转这一倾向,《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把探究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把“探究”视为医治百病的良药,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比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师在学生自主拼摆图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你摆几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个一个累加的,有把几个相同加数合并成一个较大加数后再连加的,有直接用乘法计算的……如只看这一教学片断,应该说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究空间,学生的探究是自主的,学习也是富有成效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并不是让学生探索怎样算出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而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并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两种方法的直接对比中,感受当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用乘法算较简便,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而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随意组织学生探究,浪费时间,也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探究乘法意义的时间相对不足,以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落实,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没有得到保障,学生的数学探究还有什么意义?有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的疑难处、问题的关键处、知识的转换处组织学生探究。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课堂上这样的情境创设有价值吗?
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学生的思维会随之活跃起来。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一味地追求教学情境的创设,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是绞尽脑汁去创设情境。这些为了情境而情境的课堂教学不但掩盖了主题,还使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的味道。调研中我们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统计”的一节课,他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老师要给我们班小朋友播放动画片,老师该选择播放哪部动画片呢?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播放《小叮当》、《蓝猫》等动画片的片段,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开课近10分钟才从动画片中引进“统计”内容,问:“你们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然后让全班学生收集数据进行人数统计。不难看出,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费了较长时间去创设播放动画片这情境,但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仅占用了课始最佳的10分钟,还与教师课前的预设有较大的差距。创设情境如果仅仅以情境吸引学生,而不是以知识本身的思考性、开放性吸引学生,那就只是迎合了时尚,没有真正体现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起点,使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
三、课堂上开展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实效性吗?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学习。但由于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还不深入,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我听了一位老师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课,教师呈现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送给王老师,花店里标着:康乃馨2支8元,菊花3支15元,百合花5支30元。请你设计一种买花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师:自由组成小组,开始合作。(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
(过了一分钟左右)
师:请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这种在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的合作,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得出的结果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搭配上也不合理。
那么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该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管是什么情况下的合作学习,都应注重个体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学生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没有独立思考作为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就没有生命力,合作学习也就成了优秀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中下等学生因此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日趋严重。
2.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时机: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二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个人无法解决的时候;三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四、课堂上开展这样的数学活动收到实效了吗?
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教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后,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三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练习本等。十多分钟过去了,同学们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形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本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目标设计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内容。
强调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本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