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艺术影像展的销售似乎很是火热,有的画廊甚至报出70%的作品已成交的喜人结果。这大概又会成为诸多艺术媒体为总结“上海艺术圈热度远超北京”而选择的成功例子吧。
被冠以中国首个国际摄影博览会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担任本次展会总监的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贝瑞是著名策展人、摄影专家、前伦敦佳士得摄影部总监,此次艺术影像展选址的上海展览中心,乃各类博览会钟爱的展馆。展馆外的广场水池旁一字排开数台豪车玛莎拉蒂,是因为该品牌与上海艺术影像展共同设立了“海神杯摄影大奖”,并在入场处专设了以“手”为主题的获奖作品展区。其他展览赞助商也在展厅入口占据了醒目位置。
门票50元的艺术影像展不算便宜,不过前来观展的参观人群,用摩肩接踵一词形容其拥挤程度毫不夸张。他们大多手持专业照相机,时不时停下脚步对着作品或展厅猛按快门,很是呼应展览主题。在有些作品前面,观众犹如苍蝇般“叮”在作品上,久久不见挪动,好不容易散开一群,又有一群“轰”地从后面围拢上来。来得晚的人能绕道而行,或者见缝插针,踮脚瞟上一两眼。
在艺术影像展上有一块单独的区域专门展示“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灵光与后灵光”,此展和艺术影像展有复杂关联:它的完整展览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又属于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当我写下这句话时,依然不确定是否表述准确。为什么要在一个展会上推介另一个展会,而且二者都是摄影类的,着实让我在“灵光与后灵光”的宣传视频前迷糊了一会儿。在这个小型展览上,张冰的作品《鸟瞰——介质的袭击:北京》成为诸多参观者首件驻足良久、评头品足的作品。它用电子集成电路还原了故宫平面图,但仔细看才会发现“建筑屋顶”不过是一块块电板。观众们的心情从随便看看到仔细端详,发现精彩之处时大多忍不住在画面上指指点点,这里是太和殿那里是皇后寝宫,似乎摄影作品不过是喷绘打印件,摸上几把不成问题。
在经过以粉色朦胧的梦露照片(伯特·斯特恩作品)为惊艳开场的SIPA画廊时,我听到了年轻人的窃窃私语,显然5位数的价格让小伙子们觉得,梦露依旧是高攀不起的女神,就连照片也是如此!在别的展位上也能看到玛丽莲·梦露的昔日美照,趋同的展品选择,暗示了国外展商的参展思路:一定要选择中国老百姓熟悉的图像,才有可能卖得出、卖得好。莫不有种投石问路的试探心理,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展会上有诸多著名摄影作品出现。这种趋势让不熟悉摄影史的人,也能在看到展品时内心呼喊:这张作品我见过!带着这样的作品参展,确实不用担心观众和藏家能否接受。
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还有重视画面趣味性的作品。奥古斯特·桑德尔和姜健共同展出的一组作品,很好地体现出这种趣味性,他们把有着相似构图、主题,甚至尺幅一致的照片,组合成一整面展墙,画面里中西方文化的迥异和人性的普遍性所形成的趣味感,让不少观众边看边乐。全摄影画廊带来的张博钧《我们13》,是一件让人眼花缭乱的作品,他把俯视角度下行走的人群,拼接成一幅美丽图案,远看时衣服颜色相近的人就变成了作品中的色块和线条。
同样在全摄影画廊展出的马康作品《不确定时代·天安门城楼》,用模糊晃动的手法表现天安门城楼,城楼被数不清的白色和黄色的线条,也就是城楼的轮廓线所模糊,或是重新建构。恰巧旁边来自哥本哈根的画廊In the gallery也展出了一组有着相似的“面孔”的作品——被模糊的、并同时用自身线条重新组成的巴黎铁塔和伦敦电话亭。为了确认是否为同一系列的作品,我还特意来回看了两遍,说不定两家联手做个打包出售,会很有销路呢!
伊斯坦布尔的C.A.M画廊带来的艺术家穆拉特·杰尔曼的作品,把城镇景象重构为艺术家想象中的世界,摩天大楼被扭曲成上粗下细,低矮的平房填充了高楼之间的空隙,严重剥夺了观众观看作品时的空间感。同样的,一件名为《巴别塔》的摄影作品,摄影师埃里克·德·维勒把巴黎街头风格统一的建筑堆叠成传说中通天塔的模样。看过这些作品之后,我不禁感慨,这年头不会玩Photoshop的人,真不敢称自己是摄影师。
艺术影像展上纪实类的展品,以Breese Little画廊展出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老照片最为夺人眼球。该系列作品于今年在伦敦展出时就已大受好评,100余件作品让观众回顾了人类在1964~1983年间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照片尺寸统一且小巧,用透明PS板和金色钉子固定在展墙上,其中一张宇航员撑开美国旗帜的画面,清晰地显示出旗杆上方有一根横杆用于固定旗帜,可谓对月球上有空气流动传言的不攻自破。这种“有图有真相,谣言被粉碎”的欢欣愉悦,让我觉得这次摄影博览会果然不虚此行。
此外我还注意到,相同画面的作品会出现在不同的展位上。例如作为此次展会亮点之一的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就在好几个展位上展出,甚至同一件作品还有不同尺寸的版本。瑞士摄影师勒内·布里的《北京昆明湖》起码在3家展位上出现,尺幅不一。这个现象除了说明经典作品容易为人接受,有助于提升成交额之外,还体现了摄影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后者有唯一性,而前者有复制性。难怪有观众自带强光手电筒,在作品前照了又照,唯恐高价买到廉价复制品,直让旁边的人连接感叹,真是专业啊!想象一下,同样的摄影作品,出现在富人家的客厅白墙上时,也可能刊登在3块钱一本的通俗刊物中,然后被人撕下来贴在墙上做装饰,甚至剪下来镶入镜框,复制成本的高低一眼可见。
即便是同一版洗印的作品,也会因为是否有摄影者签名而价格迥异。正是在彼得·费特曼收藏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展位上,我瞥见了一位明星收藏家的身影,也无意间听到了他和展商关于签名版本和无签名版本价格高低的讨论。没错,摄影作品有无签名决定了价格高低,且不论尺幅大小。有摄影师签名,就代表了作品原版冲印的真实性无可置疑。这枚签名就是一份保真的“鉴定证书”,甚至让可以复制的摄影作品带上了“原作”的光晕。
由此可以推想,在博览会上被观众用各种高中低端照相机随意拍摄的摄影作品,就成了“复制的复制品”,如今的数码照相技术,足以真实还原画面原貌。回到家中,不论是把数码照片放入电子相框,还是电脑文件夹,都会让拍摄者有一种“捡到便宜”或“又拍了好多照片”的快意满足感。但这在销售摄影作品的人看来,他们只是“电子收藏夹式的收藏家”。怎样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作品消费,开摄影画廊和办摄影展会的人,还要多为潜在购买者普及摄影知识。好在上海艺术影像展的销售似乎很是火热,有的画廊甚至报出70%的作品已成交的喜人结果。这大概又会成为诸多艺术媒体为总结“上海艺术圈热度远超北京”而选择的成功例子吧。
被冠以中国首个国际摄影博览会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担任本次展会总监的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贝瑞是著名策展人、摄影专家、前伦敦佳士得摄影部总监,此次艺术影像展选址的上海展览中心,乃各类博览会钟爱的展馆。展馆外的广场水池旁一字排开数台豪车玛莎拉蒂,是因为该品牌与上海艺术影像展共同设立了“海神杯摄影大奖”,并在入场处专设了以“手”为主题的获奖作品展区。其他展览赞助商也在展厅入口占据了醒目位置。
门票50元的艺术影像展不算便宜,不过前来观展的参观人群,用摩肩接踵一词形容其拥挤程度毫不夸张。他们大多手持专业照相机,时不时停下脚步对着作品或展厅猛按快门,很是呼应展览主题。在有些作品前面,观众犹如苍蝇般“叮”在作品上,久久不见挪动,好不容易散开一群,又有一群“轰”地从后面围拢上来。来得晚的人能绕道而行,或者见缝插针,踮脚瞟上一两眼。
在艺术影像展上有一块单独的区域专门展示“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灵光与后灵光”,此展和艺术影像展有复杂关联:它的完整展览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又属于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当我写下这句话时,依然不确定是否表述准确。为什么要在一个展会上推介另一个展会,而且二者都是摄影类的,着实让我在“灵光与后灵光”的宣传视频前迷糊了一会儿。在这个小型展览上,张冰的作品《鸟瞰——介质的袭击:北京》成为诸多参观者首件驻足良久、评头品足的作品。它用电子集成电路还原了故宫平面图,但仔细看才会发现“建筑屋顶”不过是一块块电板。观众们的心情从随便看看到仔细端详,发现精彩之处时大多忍不住在画面上指指点点,这里是太和殿那里是皇后寝宫,似乎摄影作品不过是喷绘打印件,摸上几把不成问题。
在经过以粉色朦胧的梦露照片(伯特·斯特恩作品)为惊艳开场的SIPA画廊时,我听到了年轻人的窃窃私语,显然5位数的价格让小伙子们觉得,梦露依旧是高攀不起的女神,就连照片也是如此!在别的展位上也能看到玛丽莲·梦露的昔日美照,趋同的展品选择,暗示了国外展商的参展思路:一定要选择中国老百姓熟悉的图像,才有可能卖得出、卖得好。莫不有种投石问路的试探心理,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展会上有诸多著名摄影作品出现。这种趋势让不熟悉摄影史的人,也能在看到展品时内心呼喊:这张作品我见过!带着这样的作品参展,确实不用担心观众和藏家能否接受。
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还有重视画面趣味性的作品。奥古斯特·桑德尔和姜健共同展出的一组作品,很好地体现出这种趣味性,他们把有着相似构图、主题,甚至尺幅一致的照片,组合成一整面展墙,画面里中西方文化的迥异和人性的普遍性所形成的趣味感,让不少观众边看边乐。全摄影画廊带来的张博钧《我们13》,是一件让人眼花缭乱的作品,他把俯视角度下行走的人群,拼接成一幅美丽图案,远看时衣服颜色相近的人就变成了作品中的色块和线条。
同样在全摄影画廊展出的马康作品《不确定时代·天安门城楼》,用模糊晃动的手法表现天安门城楼,城楼被数不清的白色和黄色的线条,也就是城楼的轮廓线所模糊,或是重新建构。恰巧旁边来自哥本哈根的画廊In the gallery也展出了一组有着相似的“面孔”的作品——被模糊的、并同时用自身线条重新组成的巴黎铁塔和伦敦电话亭。为了确认是否为同一系列的作品,我还特意来回看了两遍,说不定两家联手做个打包出售,会很有销路呢!
伊斯坦布尔的C.A.M画廊带来的艺术家穆拉特·杰尔曼的作品,把城镇景象重构为艺术家想象中的世界,摩天大楼被扭曲成上粗下细,低矮的平房填充了高楼之间的空隙,严重剥夺了观众观看作品时的空间感。同样的,一件名为《巴别塔》的摄影作品,摄影师埃里克·德·维勒把巴黎街头风格统一的建筑堆叠成传说中通天塔的模样。看过这些作品之后,我不禁感慨,这年头不会玩Photoshop的人,真不敢称自己是摄影师。
艺术影像展上纪实类的展品,以Breese Little画廊展出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老照片最为夺人眼球。该系列作品于今年在伦敦展出时就已大受好评,100余件作品让观众回顾了人类在1964~1983年间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照片尺寸统一且小巧,用透明PS板和金色钉子固定在展墙上,其中一张宇航员撑开美国旗帜的画面,清晰地显示出旗杆上方有一根横杆用于固定旗帜,可谓对月球上有空气流动传言的不攻自破。这种“有图有真相,谣言被粉碎”的欢欣愉悦,让我觉得这次摄影博览会果然不虚此行。
此外我还注意到,相同画面的作品会出现在不同的展位上。例如作为此次展会亮点之一的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就在好几个展位上展出,甚至同一件作品还有不同尺寸的版本。瑞士摄影师勒内·布里的《北京昆明湖》起码在3家展位上出现,尺幅不一。这个现象除了说明经典作品容易为人接受,有助于提升成交额之外,还体现了摄影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后者有唯一性,而前者有复制性。难怪有观众自带强光手电筒,在作品前照了又照,唯恐高价买到廉价复制品,直让旁边的人连接感叹,真是专业啊!想象一下,同样的摄影作品,出现在富人家的客厅白墙上时,也可能刊登在3块钱一本的通俗刊物中,然后被人撕下来贴在墙上做装饰,甚至剪下来镶入镜框,复制成本的高低一眼可见。
即便是同一版洗印的作品,也会因为是否有摄影者签名而价格迥异。正是在彼得·费特曼收藏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展位上,我瞥见了一位明星收藏家的身影,也无意间听到了他和展商关于签名版本和无签名版本价格高低的讨论。没错,摄影作品有无签名决定了价格高低,且不论尺幅大小。有摄影师签名,就代表了作品原版冲印的真实性无可置疑。这枚签名就是一份保真的“鉴定证书”,甚至让可以复制的摄影作品带上了“原作”的光晕。
由此可以推想,在博览会上被观众用各种高中低端照相机随意拍摄的摄影作品,就成了“复制的复制品”,如今的数码照相技术,足以真实还原画面原貌。回到家中,不论是把数码照片放入电子相框,还是电脑文件夹,都会让拍摄者有一种“捡到便宜”或“又拍了好多照片”的快意满足感。但这在销售摄影作品的人看来,他们只是“电子收藏夹式的收藏家”。怎样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作品消费,开摄影画廊和办摄影展会的人,还要多为潜在购买者普及摄影知识。好在上海艺术影像展的销售似乎很是火热,有的画廊甚至报出70%的作品已成交的喜人结果。这大概又会成为诸多艺术媒体为总结“上海艺术圈热度远超北京”而选择的成功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