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境美是中国当代散文美学价值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意境在翻译中的迁移问题则是散文英译的难点。本文试根据中国当代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要点,构建一个有自己内在逻辑联系的审美沟通模式,并在有关参照规范的指导下,对译者如何通过译文与读者就意境达成审美沟通做具体英译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当代散文意境迁移审美沟通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当代散文以表现为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写人、叙事和说理来传达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情感性。学者孙艺风认为:“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中,话语信息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所传递出的附属信息似乎更为重要。”而当代散文翻译的主要任务应是让读者感受到原文中的美,并通过言语提供的美学空间,去了解与分享作者的感受,以达到自己的美感体验。事实上,作为美学价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意境美在翻译中的迁移问题一直是中国当代散文英译的难点。
一散文意境的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关于创作和鉴赏的核心概念,是指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生成意境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有“意象”的存在。意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论衡·乱龙》里:“礼贵意象,示取名也。”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现指作家将主观情意投射到客观物态所形成的物我合一的形式。意象通过主体对物象的感发,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如用月亮表达离情别绪,荷花象征着品格高尚的隐者等。
生成意境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能“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源自清人郑绩的画论:“以一幅论,如一处聚密,必间一处放疏,以舒其气,此虚实相生法也。”在创作中,作家将意象符号纷繁叠加,诗化了生活实景和人物形象的美感,使读者头脑中的联想和想象不断产生,从而达到对意境的审美。散文意境就是作品提供的实境和读者想象和联想中的虚境叠加而产生的一种悠远的境界,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形而上的感受,具有无限延伸的特点。
二散文意境迁移的障碍
语言的美学功能是建立在语言的物质形态基础上的,当代散文原文特有的形式特征不可能完全转移到译语中,而奇异玄妙的意境是通过汉语这种特有的语言传达的。事实上,即使译语有足够的手段可以复制出原文中的意境,译文读者也未必会有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体验,这牵涉到不同的美学渊源差异和审美习惯问题。
西方文学着重作品的形式,认为形式是内容的“框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尺度、完满、秩序、一致、均衡等因素的结合关系。而内容仅作为形式的填充材料是短暂的、相对的、无关紧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中的形式是可以转换的。而“意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基础。中国传统美学素有美在神而不在形的审美倾向,既然语言文字难以透彻贴切地状物写意,那么要突破语言的限制就唯有求诸于“言外”,即采用“象”来弥补语言的局限性。“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方式,它的要求是意境美需含而不露,要通过感悟而得知,而非本身直观显豁的呈现。由此可见,意境的内涵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形式本身。试想,当把意境的种种内涵外化为英语的形式和内容之后,读者还能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吗?事实上,许多意境不可译论正是从原文读者的一维视角出发,或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画等号,这是对意境迁移的一种认识局限。
美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审美关系中的,原文的意境美存在于原文与原文读者(译者)的审美关系中,译文的意境美存在于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审美关系中,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如果译文不能进入到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即使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完全对应,意境也是无法迁移的。因此,研究中国当代散文英译中的意境迁移问题,所关涉的不仅仅是静态的、文本内部的审美要素的对应和转换问题,而更应是两套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之间的沟通问题,是作为主体的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问题。
三审美沟通模式的建立
在当代散文英译中,“审美沟通”意味着:译者在尊重现实、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在译文中积极寻求适合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可以接受并欣赏译文,至少是给予译文审美肯定,而不是审美否定。同时,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对译者所感受到的原文的美也能有所领略和体会,有所认识和认同。具体到意境迁移问题,即研究译者如何能够在译文中既传递原文的意境美学特质,又能使译文被读者审美地接受,将研究的重心落到“译者—译文—读者”这一环节。
1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对于再现原文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性对于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尤其重要。意境美的本质是模糊的、非直观可感、无形式可观,译者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模糊的审美体验用另一种语言具体传达出来。译者要冥思苦想,在不可译中寻求可译的途径,在可译中探求美的表达方式。具体来说,译者需要把原文中的意境所激发出的相应的联想和想象等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让读者有所感受,而这些文本非形式系统美学要素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点,需要译者运用自己的内在感官,发挥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对这些言外之意进行揣摩和体会,对它们进行个性化的填充。在传递当代散文中的意境时,译者不该拜倒在原文前,束手无策;也不能抛开原文,随意发挥,而应是在两种语言交汇的有限空间内积极发挥创造性来有所作为。
例1: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
译文:But if you keep walking until you take a turning,you will find it again lying endless and still more quiet.
原文中的“巷陌深深”四字充满了意境美,读至此,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巷,深邃悠远。译者没有照搬原文的字面意思译为“deep alley”,而是发挥创造性,将其灵活地处理为“lying endless”。动词“lying”使巷子具有了动态的延伸的美感,“endless”则恰当地将小巷无限伸展的特点展现出来。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译文读者也能较准确地体会到原文的意境。
2读者的隐性介入
在审美沟通模式中,审美主体译者和读者都同样重要。单纯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忠实对等,不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译文不可能被读者喜欢和接受。但若完全把读者放在中心地位,一味地迎合读者,原文的面貌又会有所失真。这两种情况都与审美沟通模式的文化传播目的相悖。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积极的沟通者,占据主导地位,但读者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干预和影响着译者,并以积极、宽容的态度接受译文。
在当代散文译文阅读活动中,西方读者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期待着能够通过阅读异域文学作品,了解到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和审美背景下的人们的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等等,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精神世界相契合的东西,从而体会到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愉悦感。由此可见,意境层是读者审美的关键层次,而形式要为意境层的传递服务。
例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译文:After a street cleaner has done the sweep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trees,you will discover 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which 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作者用“清闲”“落寞”等词描写扫帚的丝纹,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对故都的情思。深秋的故都有清新的凉意,笼罩着沧桑感,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片充满淡淡愁绪的意境,作者的孤独寂寥感跃然纸上。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了读者审美的需要,采取直译的方法,用“forlornness”充分地表现了作者落寞的情怀,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意境,达到成功的审美沟通。
3译文的审美参照规范
译文是译者与读者进行审美沟通的媒介,译者把他从原文中获得的美感体验移植到译文中,期望读者对自己所体会到的原文的美有所感受。根据审美沟通模式的要求,在进行散文意境迁移之前,译者不仅要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和隐性介入,还要对译文中形象层的审美参照规范有所研究和认识。
意境是形象层的核心问题,它是文本的实境和读者头脑中虚境的结合。意境的营造讲究含蓄、留白,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需要读者积极地参与和思考来“补白”,读者要能透过有限的文字,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意境就在这“言外”的想象中生成。而英语读者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和我们迥异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他们是否能够对含蓄的意境有所理解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
事实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面对散文译文的读者,面对充满启发性的意象,都会产生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他对文本的理解,扩大审美效果。为了帮助读者克服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译者需要对原文中比较含蓄的意境美做适当地阐释、补白和具体化,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显豁明显,以帮助读者理解。
例3:夕阳影里,野花闲草,燕子低飞,寻觅回家。
译文:When the sun is setting,swallows will fly low over wild flowers and grass on their way to their nests.
原文渲染出一幅黄昏时分的美丽图画,夕阳西下,满地芳菲,一群燕子飞来,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四个分句都是四字词组,语言简练,充满着意境美。译文没有采取直译法用四字词组翻译,而采用意译的方法,将词组译为通顺的长句,对原文中含蓄的意境美进行了适当地具体化,帮助读者体会原文美妙的意境。
四结语
从审美沟通视角探究当代散文英译中的意境迁移问题,不是追求审美要素或审美体验上的完全画等号,而是将译者、读者和译本都考虑在内,研究在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中,在语言符号转换之后,译文中的意境如何被读者接受和欣赏,主体间的美感体验如何找到契合点,从而得以沟通的问题。合格的译者是成功实现审美沟通的保证。当代散文的译者尤其需要具备积极的创造性,这是译者在阅读鉴赏阶段和翻译表达阶段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和审美条件。美是主客体关系的产物,译文的意境美产生于译文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读者对译文的隐性介入直接影响译者的审美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制定,因此必须重视对读者的研究。译文是依附于原文的审美构成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美的表现品,译者在进行意境迁移时,需要研究并参照一定的审美规范。从审美沟通角度讲,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不是原文实体美学要素一一对应的问题,而是虚体审美体验的传递和沟通过程。
注:本文系2010年度成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QJ17)。
参考文献:
[1]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3] 赵炎秋:《形象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周红民:《意境能翻译吗?》,《上海翻译》,2010年第2期。
[6] 李慧燕、黄晓艳:《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以〈故都的秋〉为例》,《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舒舟,女,1983—,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散文翻译,工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当代散文意境迁移审美沟通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当代散文以表现为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写人、叙事和说理来传达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情感性。学者孙艺风认为:“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中,话语信息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所传递出的附属信息似乎更为重要。”而当代散文翻译的主要任务应是让读者感受到原文中的美,并通过言语提供的美学空间,去了解与分享作者的感受,以达到自己的美感体验。事实上,作为美学价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意境美在翻译中的迁移问题一直是中国当代散文英译的难点。
一散文意境的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关于创作和鉴赏的核心概念,是指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生成意境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有“意象”的存在。意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论衡·乱龙》里:“礼贵意象,示取名也。”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现指作家将主观情意投射到客观物态所形成的物我合一的形式。意象通过主体对物象的感发,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如用月亮表达离情别绪,荷花象征着品格高尚的隐者等。
生成意境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能“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源自清人郑绩的画论:“以一幅论,如一处聚密,必间一处放疏,以舒其气,此虚实相生法也。”在创作中,作家将意象符号纷繁叠加,诗化了生活实景和人物形象的美感,使读者头脑中的联想和想象不断产生,从而达到对意境的审美。散文意境就是作品提供的实境和读者想象和联想中的虚境叠加而产生的一种悠远的境界,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形而上的感受,具有无限延伸的特点。
二散文意境迁移的障碍
语言的美学功能是建立在语言的物质形态基础上的,当代散文原文特有的形式特征不可能完全转移到译语中,而奇异玄妙的意境是通过汉语这种特有的语言传达的。事实上,即使译语有足够的手段可以复制出原文中的意境,译文读者也未必会有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体验,这牵涉到不同的美学渊源差异和审美习惯问题。
西方文学着重作品的形式,认为形式是内容的“框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尺度、完满、秩序、一致、均衡等因素的结合关系。而内容仅作为形式的填充材料是短暂的、相对的、无关紧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中的形式是可以转换的。而“意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基础。中国传统美学素有美在神而不在形的审美倾向,既然语言文字难以透彻贴切地状物写意,那么要突破语言的限制就唯有求诸于“言外”,即采用“象”来弥补语言的局限性。“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方式,它的要求是意境美需含而不露,要通过感悟而得知,而非本身直观显豁的呈现。由此可见,意境的内涵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形式本身。试想,当把意境的种种内涵外化为英语的形式和内容之后,读者还能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吗?事实上,许多意境不可译论正是从原文读者的一维视角出发,或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画等号,这是对意境迁移的一种认识局限。
美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审美关系中的,原文的意境美存在于原文与原文读者(译者)的审美关系中,译文的意境美存在于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审美关系中,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如果译文不能进入到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即使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完全对应,意境也是无法迁移的。因此,研究中国当代散文英译中的意境迁移问题,所关涉的不仅仅是静态的、文本内部的审美要素的对应和转换问题,而更应是两套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之间的沟通问题,是作为主体的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问题。
三审美沟通模式的建立
在当代散文英译中,“审美沟通”意味着:译者在尊重现实、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在译文中积极寻求适合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可以接受并欣赏译文,至少是给予译文审美肯定,而不是审美否定。同时,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对译者所感受到的原文的美也能有所领略和体会,有所认识和认同。具体到意境迁移问题,即研究译者如何能够在译文中既传递原文的意境美学特质,又能使译文被读者审美地接受,将研究的重心落到“译者—译文—读者”这一环节。
1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对于再现原文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性对于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尤其重要。意境美的本质是模糊的、非直观可感、无形式可观,译者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模糊的审美体验用另一种语言具体传达出来。译者要冥思苦想,在不可译中寻求可译的途径,在可译中探求美的表达方式。具体来说,译者需要把原文中的意境所激发出的相应的联想和想象等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让读者有所感受,而这些文本非形式系统美学要素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点,需要译者运用自己的内在感官,发挥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对这些言外之意进行揣摩和体会,对它们进行个性化的填充。在传递当代散文中的意境时,译者不该拜倒在原文前,束手无策;也不能抛开原文,随意发挥,而应是在两种语言交汇的有限空间内积极发挥创造性来有所作为。
例1: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
译文:But if you keep walking until you take a turning,you will find it again lying endless and still more quiet.
原文中的“巷陌深深”四字充满了意境美,读至此,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巷,深邃悠远。译者没有照搬原文的字面意思译为“deep alley”,而是发挥创造性,将其灵活地处理为“lying endless”。动词“lying”使巷子具有了动态的延伸的美感,“endless”则恰当地将小巷无限伸展的特点展现出来。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译文读者也能较准确地体会到原文的意境。
2读者的隐性介入
在审美沟通模式中,审美主体译者和读者都同样重要。单纯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忠实对等,不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译文不可能被读者喜欢和接受。但若完全把读者放在中心地位,一味地迎合读者,原文的面貌又会有所失真。这两种情况都与审美沟通模式的文化传播目的相悖。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积极的沟通者,占据主导地位,但读者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干预和影响着译者,并以积极、宽容的态度接受译文。
在当代散文译文阅读活动中,西方读者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期待着能够通过阅读异域文学作品,了解到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和审美背景下的人们的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等等,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精神世界相契合的东西,从而体会到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愉悦感。由此可见,意境层是读者审美的关键层次,而形式要为意境层的传递服务。
例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译文:After a street cleaner has done the sweep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trees,you will discover 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which 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作者用“清闲”“落寞”等词描写扫帚的丝纹,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对故都的情思。深秋的故都有清新的凉意,笼罩着沧桑感,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片充满淡淡愁绪的意境,作者的孤独寂寥感跃然纸上。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了读者审美的需要,采取直译的方法,用“forlornness”充分地表现了作者落寞的情怀,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意境,达到成功的审美沟通。
3译文的审美参照规范
译文是译者与读者进行审美沟通的媒介,译者把他从原文中获得的美感体验移植到译文中,期望读者对自己所体会到的原文的美有所感受。根据审美沟通模式的要求,在进行散文意境迁移之前,译者不仅要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和隐性介入,还要对译文中形象层的审美参照规范有所研究和认识。
意境是形象层的核心问题,它是文本的实境和读者头脑中虚境的结合。意境的营造讲究含蓄、留白,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需要读者积极地参与和思考来“补白”,读者要能透过有限的文字,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意境就在这“言外”的想象中生成。而英语读者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和我们迥异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他们是否能够对含蓄的意境有所理解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
事实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面对散文译文的读者,面对充满启发性的意象,都会产生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他对文本的理解,扩大审美效果。为了帮助读者克服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译者需要对原文中比较含蓄的意境美做适当地阐释、补白和具体化,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显豁明显,以帮助读者理解。
例3:夕阳影里,野花闲草,燕子低飞,寻觅回家。
译文:When the sun is setting,swallows will fly low over wild flowers and grass on their way to their nests.
原文渲染出一幅黄昏时分的美丽图画,夕阳西下,满地芳菲,一群燕子飞来,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四个分句都是四字词组,语言简练,充满着意境美。译文没有采取直译法用四字词组翻译,而采用意译的方法,将词组译为通顺的长句,对原文中含蓄的意境美进行了适当地具体化,帮助读者体会原文美妙的意境。
四结语
从审美沟通视角探究当代散文英译中的意境迁移问题,不是追求审美要素或审美体验上的完全画等号,而是将译者、读者和译本都考虑在内,研究在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中,在语言符号转换之后,译文中的意境如何被读者接受和欣赏,主体间的美感体验如何找到契合点,从而得以沟通的问题。合格的译者是成功实现审美沟通的保证。当代散文的译者尤其需要具备积极的创造性,这是译者在阅读鉴赏阶段和翻译表达阶段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和审美条件。美是主客体关系的产物,译文的意境美产生于译文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读者对译文的隐性介入直接影响译者的审美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制定,因此必须重视对读者的研究。译文是依附于原文的审美构成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美的表现品,译者在进行意境迁移时,需要研究并参照一定的审美规范。从审美沟通角度讲,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不是原文实体美学要素一一对应的问题,而是虚体审美体验的传递和沟通过程。
注:本文系2010年度成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QJ17)。
参考文献:
[1]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3] 赵炎秋:《形象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周红民:《意境能翻译吗?》,《上海翻译》,2010年第2期。
[6] 李慧燕、黄晓艳:《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以〈故都的秋〉为例》,《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舒舟,女,1983—,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散文翻译,工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