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郭璞的游仙诗历来是研究郭璞的关键史料,而最具研究价值的是他流传至今的十首完整诗歌,本文将这十首完整的诗歌为依据,粗略的将其中所写的内容划分为三部分,并适当结合郭璞的人生经历,将其求仙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三大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进退挣扎彷徨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定选择、克服困难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羽化登仙时期。试图梳理出一条郭璞求仙思想变化历程的线索。
关键词 郭璞 游仙诗 归退 求仙
有关郭璞的游仙诗,前人论述颇丰,角度多样。对于这些诗的写作年代,以及写作顺序,由于资料的缺失,至今尚不明确。现存的郭璞游仙诗共十九首,而完整的共有十首,分别是《文选》中的七首,以及《北堂书钞》中的三首。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种假说:如果郭璞的所有游仙诗被完整的流传下来,并且写作时间和写作顺序有明确的记载,那么结合郭璞不长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本身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对郭璞这个人的思想轨迹做一个梳理和推测。事实上,这也仅仅是假说而已,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就残缺不全。但是通过对现存的十首完整诗歌的整体关照,(游仙诗的顺序暂以《文选》和《北堂书钞》为准),还是能够些许的梳理出郭璞的思想发展轨迹。
一、“进”与“退”的思想挣扎
(一)以游仙诗其六和其九的内容为例
十首完整的游仙诗,我们可以发现第六首和第九首有着相似之处:从内容上,它们都体现了神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尽管两首诗都只用一句话写诗人对现实的思考,虽与描写神仙世界的笔墨数量相差甚远,但是仙境和人间的强烈对比,诗人情绪从高昂喜悦到失落彷徨,还是给我们以巨大的冲击力。
1.游仙诗其六:作为旁观者眼中的神仙世界
诗其六一共八句话,前六句描绘了神仙世界的林林总总,各种仙境之事物:蓬莱、金银台以及各路神仙:陵阳子明、容成公等先后出现,将仙境的玄妙和美好描绘的淋漓尽致。但是面对如此美好的神仙世界,作者只是作为一个看客,内心略带欣喜和羡慕,但是仍旧冷静的去看这一切。末句“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迅速将思维拉回现实:现实世界是不尽如人意的,现世的统治者们既“无灵气”也“非仙才”,与自己羡慕的神仙世界相差甚远。
2.游仙诗其九:作为亲历者体验的神仙世界
其九已经不同于其六那样,诗人已经参与其中,“呼吸玉滋液”、“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尽情体验神仙世界的美好。同時,在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对比上我们发现,其六多通过用典、借古代神仙出入之地或神仙本人来勾勒组建仙境,而在其九中,诗人已经抛弃蓬莱等神仙之地,而是融入其中,采药游览名山,也不需要通过外人之力去体验仙境的美好,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末句同其六相同,在仙境的高地山上俯瞰不堪的人间,落差巨大,让人嗟叹不已。
诗歌均为仙境和人间的对比,虽然从内容上看,已经对现实表现出哀叹,对仙境表现出向往,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在两种思维的转换对比中,关照仙境也关照人间,仍能够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挣扎:如果他已经完全摒弃现实,那么对于人间完全可以不着一墨。
(二)以其他游仙诗句内容所体现的双重意义为例
游仙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首全诗式的对比,还有一些零散的诗句本身具有的双重含义也能体现出郭璞在进和退之间的挣扎,下面就以两处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 两处“长揖”,两种“难投”
其一有“长揖谢夷齐”,其七有“长揖当涂人”,我们看到,郭璞“长揖”了两次,第一次“谢夷齐”,第二次揖“当涂人”,一个象征归隐,另一个则为出仕人,这两句诗均在全诗的末尾,无论前面的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末句作者的感慨是可以与之前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的(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两首诗就是这样),因此可以排除断章取义之嫌。诗人两次“长揖”不同的人,可以看出其内心的两种方向的挣扎。
其六中写到“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历来对这句诗的理解为是诗人求仙不成,因没有合适的环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求仙不成缺少合适的现实环境,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想要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却没有机会没有明主的赏识。我们认为后一种解释似乎更为贴切:结合郭璞的人生经历,他的确为王室积极做贡献,尽一己之力为国家奔走。那么,如果回归主题,我们就以清晰地看到郭璞在现实和仙境,在进和退之间的挣扎。
二、 第二境界:进退之间对“退”的选择
(一)选择归退
1. 以游仙诗其一和其七内容为例
其六和其九是全诗整体式的对比,其一和其七则为零散的对比。之所以选择其一和其七的内容,因为我们发现除其六和其九之外,其一和其七两首诗中有比较明显的现实和仙境的对比,且笔墨较多,比十分鲜明。
以其一内容为例,诗歌体现现实和仙境的对比有三句:“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託蓬莱”;“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这首诗尽管有多处对比,对现实的着墨也比较多。我们可以看做是由第一境界到第二境界的过渡阶段,如果说其六和其九的对比是对两个世界的平行关照,其中有爱憎等情绪偏向的表达,但是诗人并没有做更多的流露。而在其一这首诗中,作者爱憎更为明显:“朱门何足荣,未若託蓬莱”,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在进和退之间做出了选择。
同样地,在游仙诗其七中,现世和仙境的对比有两句:“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前一句对比中,诗人对于现实和仙境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这两首诗中现实和仙境的明显对比是现存完整十首诗中为数不多的,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诗人的内心选择。
(二)归退中的种种问题表现
1. 无“蹇脩”之人
游仙诗其二中,灵妃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是不存“蹇脩”,在选择退隐,追随仙境的路途中,诗人是苦闷的,没有牵线之人可以将凡间的我和仙境中的神联系起来,苦心孤立,筚路蓝缕,却没有门路。在游仙诗其二中,作者提到了鬼谷子。许由和灵妃这些得到成仙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羡慕和崇敬,但是对于诗人来说,他们高高在上,无可企及,想得到一些他们的修炼指点是困难的——现实中没有牵线的人,也没有环境和机会,郭璞在求仙之路是坎坷的。 2. 无“修炼”之时
在游仙诗其四末句诗人感慨:“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作者在哀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迈,时日不多,不能像鲁阳公一样左右时间的流逝。全诗尽管也运用了具有神仙仙境色彩的意象,但是在内容表达上,丝毫没有“列仙之趣”,而是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慨叹。而在郭璞之前,孔子已经在川上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郭璞这次的感慨,在诗歌内容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是为什么感慨,有些模糊,但是结合他的处境,我们可以认为他在感慨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修炼,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神仙世界。对于所爱却不能追求,这是一件何其痛苦的事情。
游仙诗其三的末句郭璞也发出了和诗其四相似的感慨:“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如果单独看这一句,似乎也是感慨时光流逝,自己时日不多,但是如果结合整首诗理解,诗其三的感慨要比其四的感慨更深一层。诗其三被认为是最具有“列仙之趣”的诗作,诗人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神仙世界中美丽怡人,容色相鲜的风景,以及冥寂之人抚弄清弦,冥契于自然的和谐美好场景,正是对前文神仙世界的描绘,诗人在结尾的慨叹才更让人心痛:如此美好的仙境,自己却没有时间融入其中,领悟其中妙道。这样的感慨要比游仙诗其四的感慨更加明确清晰。
游仙诗其八的末尾,郭璞再一次感慨:“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纓流”。结合诗歌的内容,我们认为这一次的悲叹是总结式的,是最为深刻全面的。作者不仅哀叹归退修炼时日不多:“陵苕哀素秋”,同时哀叹求仙无门,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时机:“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将自己在求仙归退路上的问题作了总结和归纳。
(三)归退路上的自我鼓励
游仙诗其八中,郭璞在末尾写到:“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希賢宜励德,羡鱼当结网。”尽管有种种问题的存在,但是作者并没有悲观失望,坐以待毙,在困境中仍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境,相信否极泰来,明道若昧,“反者道之动”,积极的鼓励自己,羡鱼当结网。诗其八的开始同样描绘了仙境的景象以及自己陶醉其中,融入仙境的样子。但是我们发现,这首诗中对仙境景象的描绘与之前不同是,这一次的仙境中充满了光明和希望:“朱霞开东山,朝日何晃朗。”诗人仰思举云翼,象征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远大的志向——对于成仙退隐的梦想必定成功的坚信不疑。
三、第三境界:在归退中羽化登仙
(一)以游仙诗其十内容为例
尽管在求仙的路上有种种的挣扎和苦闷,走过黑暗和彷徨,诗人还是实现了成仙之梦。在诗其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作者不仅仅是见到神仙之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神仙的“授度”和点化。置身在自己所仰慕向往许久的神仙世界中,诗人“振髪睎翠霞,解褐礼绛霄。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表达了对仙境的极大尊敬。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永久地生活在璇台帝乡,与琼林碧树为伴,逍遥千载。
(二)以现世中郭璞之死为佐证
郭璞之死,前人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郭璞作为儒士舍生取义,杀生成仁,慷慨赴死的壮举;另一种认为郭璞之死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奔赴死亡,奔赴自己向往已久的仙境之举。近人赵沛霖则认为,郭璞驾鹤仙去,两种观点皆可取之。我们认为,赵沛霖的观点是可取的,郭璞之死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结果,他置身漩涡之中,处境危险,生死玩弄在统治者的股掌之中,而结合郭璞之前曾经为朝廷效力的经历,说明他还是有儒士的浓厚情节。另一方面,郭璞长于卜筮,相信对道教的出世之理也有认同的一方面,这一点在他赴死时的乖谬言行中也可见一斑。尽管郭璞之死有这两方面的因素存在,但是他奔赴死亡,追求羽化登仙的倾向更多一些。我们不妨做一个感性的推测:可能郭璞早已经占卜到自己的死亡,所以在诗歌中写下了自己得道成仙的瑰妙景象吧。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房玄龄等.晋书·郭璞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顾农.论郭璞游仙诗的自序性[J].齐鲁学刊,2001,5:107—112.
[4] 关永利.郭璞诗赋研究综述[J].运城学院学报,2007,25(4):27—30.
[5] 连镇标.郭璞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6]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郭璞 游仙诗 归退 求仙
有关郭璞的游仙诗,前人论述颇丰,角度多样。对于这些诗的写作年代,以及写作顺序,由于资料的缺失,至今尚不明确。现存的郭璞游仙诗共十九首,而完整的共有十首,分别是《文选》中的七首,以及《北堂书钞》中的三首。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种假说:如果郭璞的所有游仙诗被完整的流传下来,并且写作时间和写作顺序有明确的记载,那么结合郭璞不长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本身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对郭璞这个人的思想轨迹做一个梳理和推测。事实上,这也仅仅是假说而已,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就残缺不全。但是通过对现存的十首完整诗歌的整体关照,(游仙诗的顺序暂以《文选》和《北堂书钞》为准),还是能够些许的梳理出郭璞的思想发展轨迹。
一、“进”与“退”的思想挣扎
(一)以游仙诗其六和其九的内容为例
十首完整的游仙诗,我们可以发现第六首和第九首有着相似之处:从内容上,它们都体现了神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尽管两首诗都只用一句话写诗人对现实的思考,虽与描写神仙世界的笔墨数量相差甚远,但是仙境和人间的强烈对比,诗人情绪从高昂喜悦到失落彷徨,还是给我们以巨大的冲击力。
1.游仙诗其六:作为旁观者眼中的神仙世界
诗其六一共八句话,前六句描绘了神仙世界的林林总总,各种仙境之事物:蓬莱、金银台以及各路神仙:陵阳子明、容成公等先后出现,将仙境的玄妙和美好描绘的淋漓尽致。但是面对如此美好的神仙世界,作者只是作为一个看客,内心略带欣喜和羡慕,但是仍旧冷静的去看这一切。末句“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迅速将思维拉回现实:现实世界是不尽如人意的,现世的统治者们既“无灵气”也“非仙才”,与自己羡慕的神仙世界相差甚远。
2.游仙诗其九:作为亲历者体验的神仙世界
其九已经不同于其六那样,诗人已经参与其中,“呼吸玉滋液”、“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尽情体验神仙世界的美好。同時,在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对比上我们发现,其六多通过用典、借古代神仙出入之地或神仙本人来勾勒组建仙境,而在其九中,诗人已经抛弃蓬莱等神仙之地,而是融入其中,采药游览名山,也不需要通过外人之力去体验仙境的美好,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末句同其六相同,在仙境的高地山上俯瞰不堪的人间,落差巨大,让人嗟叹不已。
诗歌均为仙境和人间的对比,虽然从内容上看,已经对现实表现出哀叹,对仙境表现出向往,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在两种思维的转换对比中,关照仙境也关照人间,仍能够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挣扎:如果他已经完全摒弃现实,那么对于人间完全可以不着一墨。
(二)以其他游仙诗句内容所体现的双重意义为例
游仙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首全诗式的对比,还有一些零散的诗句本身具有的双重含义也能体现出郭璞在进和退之间的挣扎,下面就以两处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 两处“长揖”,两种“难投”
其一有“长揖谢夷齐”,其七有“长揖当涂人”,我们看到,郭璞“长揖”了两次,第一次“谢夷齐”,第二次揖“当涂人”,一个象征归隐,另一个则为出仕人,这两句诗均在全诗的末尾,无论前面的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末句作者的感慨是可以与之前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的(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两首诗就是这样),因此可以排除断章取义之嫌。诗人两次“长揖”不同的人,可以看出其内心的两种方向的挣扎。
其六中写到“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历来对这句诗的理解为是诗人求仙不成,因没有合适的环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求仙不成缺少合适的现实环境,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想要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却没有机会没有明主的赏识。我们认为后一种解释似乎更为贴切:结合郭璞的人生经历,他的确为王室积极做贡献,尽一己之力为国家奔走。那么,如果回归主题,我们就以清晰地看到郭璞在现实和仙境,在进和退之间的挣扎。
二、 第二境界:进退之间对“退”的选择
(一)选择归退
1. 以游仙诗其一和其七内容为例
其六和其九是全诗整体式的对比,其一和其七则为零散的对比。之所以选择其一和其七的内容,因为我们发现除其六和其九之外,其一和其七两首诗中有比较明显的现实和仙境的对比,且笔墨较多,比十分鲜明。
以其一内容为例,诗歌体现现实和仙境的对比有三句:“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託蓬莱”;“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这首诗尽管有多处对比,对现实的着墨也比较多。我们可以看做是由第一境界到第二境界的过渡阶段,如果说其六和其九的对比是对两个世界的平行关照,其中有爱憎等情绪偏向的表达,但是诗人并没有做更多的流露。而在其一这首诗中,作者爱憎更为明显:“朱门何足荣,未若託蓬莱”,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在进和退之间做出了选择。
同样地,在游仙诗其七中,现世和仙境的对比有两句:“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前一句对比中,诗人对于现实和仙境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这两首诗中现实和仙境的明显对比是现存完整十首诗中为数不多的,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诗人的内心选择。
(二)归退中的种种问题表现
1. 无“蹇脩”之人
游仙诗其二中,灵妃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是不存“蹇脩”,在选择退隐,追随仙境的路途中,诗人是苦闷的,没有牵线之人可以将凡间的我和仙境中的神联系起来,苦心孤立,筚路蓝缕,却没有门路。在游仙诗其二中,作者提到了鬼谷子。许由和灵妃这些得到成仙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羡慕和崇敬,但是对于诗人来说,他们高高在上,无可企及,想得到一些他们的修炼指点是困难的——现实中没有牵线的人,也没有环境和机会,郭璞在求仙之路是坎坷的。 2. 无“修炼”之时
在游仙诗其四末句诗人感慨:“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作者在哀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迈,时日不多,不能像鲁阳公一样左右时间的流逝。全诗尽管也运用了具有神仙仙境色彩的意象,但是在内容表达上,丝毫没有“列仙之趣”,而是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慨叹。而在郭璞之前,孔子已经在川上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郭璞这次的感慨,在诗歌内容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是为什么感慨,有些模糊,但是结合他的处境,我们可以认为他在感慨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修炼,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神仙世界。对于所爱却不能追求,这是一件何其痛苦的事情。
游仙诗其三的末句郭璞也发出了和诗其四相似的感慨:“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如果单独看这一句,似乎也是感慨时光流逝,自己时日不多,但是如果结合整首诗理解,诗其三的感慨要比其四的感慨更深一层。诗其三被认为是最具有“列仙之趣”的诗作,诗人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神仙世界中美丽怡人,容色相鲜的风景,以及冥寂之人抚弄清弦,冥契于自然的和谐美好场景,正是对前文神仙世界的描绘,诗人在结尾的慨叹才更让人心痛:如此美好的仙境,自己却没有时间融入其中,领悟其中妙道。这样的感慨要比游仙诗其四的感慨更加明确清晰。
游仙诗其八的末尾,郭璞再一次感慨:“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纓流”。结合诗歌的内容,我们认为这一次的悲叹是总结式的,是最为深刻全面的。作者不仅哀叹归退修炼时日不多:“陵苕哀素秋”,同时哀叹求仙无门,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时机:“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将自己在求仙归退路上的问题作了总结和归纳。
(三)归退路上的自我鼓励
游仙诗其八中,郭璞在末尾写到:“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希賢宜励德,羡鱼当结网。”尽管有种种问题的存在,但是作者并没有悲观失望,坐以待毙,在困境中仍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境,相信否极泰来,明道若昧,“反者道之动”,积极的鼓励自己,羡鱼当结网。诗其八的开始同样描绘了仙境的景象以及自己陶醉其中,融入仙境的样子。但是我们发现,这首诗中对仙境景象的描绘与之前不同是,这一次的仙境中充满了光明和希望:“朱霞开东山,朝日何晃朗。”诗人仰思举云翼,象征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远大的志向——对于成仙退隐的梦想必定成功的坚信不疑。
三、第三境界:在归退中羽化登仙
(一)以游仙诗其十内容为例
尽管在求仙的路上有种种的挣扎和苦闷,走过黑暗和彷徨,诗人还是实现了成仙之梦。在诗其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作者不仅仅是见到神仙之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神仙的“授度”和点化。置身在自己所仰慕向往许久的神仙世界中,诗人“振髪睎翠霞,解褐礼绛霄。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表达了对仙境的极大尊敬。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永久地生活在璇台帝乡,与琼林碧树为伴,逍遥千载。
(二)以现世中郭璞之死为佐证
郭璞之死,前人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郭璞作为儒士舍生取义,杀生成仁,慷慨赴死的壮举;另一种认为郭璞之死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奔赴死亡,奔赴自己向往已久的仙境之举。近人赵沛霖则认为,郭璞驾鹤仙去,两种观点皆可取之。我们认为,赵沛霖的观点是可取的,郭璞之死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结果,他置身漩涡之中,处境危险,生死玩弄在统治者的股掌之中,而结合郭璞之前曾经为朝廷效力的经历,说明他还是有儒士的浓厚情节。另一方面,郭璞长于卜筮,相信对道教的出世之理也有认同的一方面,这一点在他赴死时的乖谬言行中也可见一斑。尽管郭璞之死有这两方面的因素存在,但是他奔赴死亡,追求羽化登仙的倾向更多一些。我们不妨做一个感性的推测:可能郭璞早已经占卜到自己的死亡,所以在诗歌中写下了自己得道成仙的瑰妙景象吧。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房玄龄等.晋书·郭璞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顾农.论郭璞游仙诗的自序性[J].齐鲁学刊,2001,5:107—112.
[4] 关永利.郭璞诗赋研究综述[J].运城学院学报,2007,25(4):27—30.
[5] 连镇标.郭璞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6]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