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命题教学渗透微型探究学习实践初探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渗透微型探究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意义建构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命题教学;微型探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因为数学命题反映了数学的重要规律与方法,是前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凝练而成的,因此大多数数学命题都适合渗透微型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去经历、感受、探索和发现,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命题教学设计中渗透微型探究学习,浅谈自身的做法与体会,供参考.
  创设新鲜、有趣等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最高昂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探究中来.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的情境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文化背景、数学故事或数学史及数学知识内部结构等实现.
  案例1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1课时)的引入
  教师: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说:“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1+2+3+…+100等于多少?”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1+2+3+…+100=5050.” 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05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内部配对思想”.
  教师:接着请大家求解以下问题:考查如图的一堆钢管,共5层,最上面一层钢管数为5,最下面一层钢管数为9,且下一层比上一层多一根,问一共有多少根钢管?如果你选择用高斯的方法,会出现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学生讨论结果:
  学生1:若选用高斯法,如果所求的是奇数个数相加,则需要找出“中间数”.
  学生2:可以在这堆钢管旁边倒放着同样一堆钢管,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层都是5+9=14根,共5层,所以钢管总数是=35根.
  教师:我们把这样的配对方法称为“外部配对思想”,转化为数学书写格式为:
  教师:以上两式相加,每个竖直框内的和相等且都等于14,从而解出S. 此法称为倒序相加法,请大家用此法推导等差数列求前n项和的公式.
  以上公式推导的引入设计以高斯的故事(内部配对思想)及钢管问题(外部配对思想)作为情境,顺理成章地引出倒序相加法,属于发现式的引入方式. 学生被小故事中的“数”吸引的同时,又被钢管问题展示的“形”吸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如此的引入设计,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命题的生成与论证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开展微型探究学习在促进学生理解与认识命题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技能. 因此,命题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并生成,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学习心理,以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命题的生成与证明,参与讨论,相互启发,从而掌握命题及该命题蕴涵的鲜活的思想方法.
  案例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生成与证明.
  教师提出学习的课题:已知任意角α,β的三角函数值,推导三组公式:
  探究问题1:这三组公式是否有关系?从哪一组公式开始研究?有哪些思想方法?
  探究问题2:在公式(1)中,和角公式应先推导哪一个?
  探究问题3:接下来请各小组再结合向量的数量积这一工具,就和角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展开讨论,探求解决方法.
  教师:请大家共同比较完成的小组展示的两种方法,并总结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公式推导过程中,都用到了建立坐标系(数形结合思想)、方程的思想、坐标法、向量法.
  以上探究过程中,学生以三组公式为载体,要求学生自主分析并确定研究思路和方向,共同讨论和角的余弦公式的推导.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提高思维水平的同时,深刻领悟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在命题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在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并在其中渗透微型探究,从而使学生灵活、巧妙地运用所学知识,极大地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灵活与敏捷的同时,发展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案例3 苏教版必修4《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习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探究问题如下:
  问题1:在物理学中,雨水为什么会下落?
  问题2:雨水从屋顶上流下的路程用哪些量表示出来?
  问题3:通过什么思想方法可以找到时间与倾斜角α的关系式?
  以上案例是以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为背景,结合了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性问题,设计的引导性的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究,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思维方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挖掘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及科学发展的联系,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探究,如:函数知识用于解决手机话费问题;数列用于解决利率、分期付款等问题;线性规划用于解决材料或时间最优化问题等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体现了数学应用的重要性,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命题教学需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命题,逐步建立相应的认知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数学基本能力. 在知识整合中渗透微型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命题的形成、变式及延伸中,形成命题的“同化”与“顺应”,进而将命题的共同点提取出来,并将之运用到问题解决中来,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案例4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教师创设面面平行的情境后,提出判定定理的背景材料供学生探究.
  1. 形成假说.
  教师:前面证明“线面平行”时,用定义很难证明,所以我们寻求了用于证明的判定定理. 现在我们需要寻求判定“面面平行”的条件,从“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条件与结论出发,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1:“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体现了降维的思想,由“线线平行”可证得“线面平行”,我们能否寻求条件由“线面平行”证得“面面平行”?
  教师:那么寻求一个平面内几条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呢?
  学生2:一个平面内一条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 (假说1)
  学生3:一个平面内两条平行线与另一平面平行. (假说2)
  学生4: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线与另一平面平行. (假说3)
  教师:以上同学提出的3个假说,我们来逐一检验. (师生共同利用模型检验)
  2. 形成命题: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师生共同证明略)
  3. 变式延伸:判定“面面平行”的条件是否可以是“线线平行”?
  学生在以上“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建构过程中,从“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条件与结论的内部联系出发,共同讨论与交流,自主发现、检验与论证定理的形成与发展. 如此的微型探究学习,学生从直觉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新知识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拓展思维并发展认知结构.
  总之,数学命题中的微型探究设计,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命题的发现、生成、论证、应用及整合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数学命题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命题教学的微型探究学习,从而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有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分析论证的能力,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由于室内实际环境中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信号易受折射、多径、障碍物、散射等不稳定因素的影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能力;创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探究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共拥有12艘大型战列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大和”号和“武藏”号。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太平洋战争中,为日本海军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列舰却不是它们,而是4艘舰龄均在25年以上的“金刚”级战列舰。这种老掉牙的战列舰,或作为机动部队的一员,或作为夜战部队的主力,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耀武扬威,让美国人伤透了脑筋。    “神奇”的金刚舰    1913年11月5日,第一艘“金刚
根据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育提出的要求,可知当代物理课堂需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将自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
摘 要:错解是一种资源,它最能暴露出学习中的薄弱地方,改正它能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反思它能深化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教学中通过对错解订正、审视和反思,可以深化、完善习题的教育功能,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错解资源;剖析反思;教学启示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功能是多方面的,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解、练习一些习题,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
猴子生性机灵聪敏,因其谐音为“侯”,由此衍生出封侯拜相等广为传颂的吉祥语,具有升官晋爵之意.同时,猴是十二生肖中活泼好动的属相,象征聪明敏锐.而猴子富于感情,与人类友好
摘 要:无论是从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来看,还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利用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都应该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思维力;提高  根据公认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的智力一般可分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这四个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力对于数学知识的构建、认知结构的形成以及数学思维的培
传统的评价方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新的评价方式应呈现多样化,使教师能从多个层面对学生有所激励,使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的种种陋习和对教学的片面认识,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真正地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教学反思;以人为本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时常听见学生说“数学太难了,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数学上,可收效甚微”、“数学学习是在折磨中进步”、“因为学习数学,失去了对读书的兴趣,进而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学习数学,除应付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