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对教学进行宏观架构,让教学有“形”;同时,还要归纳提炼教学的立意,赋予教学思想和灵魂,让教学有“神”。从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到课堂的微观演绎,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选择施教策略,做到教学有“法”,从而让教学“形神兼备”。
关键词:教学设计;宏观架构;微观演绎;道德与法治
要上好一堂课,得先有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教学设计既要确定课堂的“形”,还要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形成课堂的“神”,即教学立意。基于教学设计的“形”与“神”,教师應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精彩导入新课、精心创设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开展有效活动、实施师生对话等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笔者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谈谈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与微观演绎。
一、目中有“形”——深读文本,板块架构
进行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首先一定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文本研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于文本,于把握本意中架构。教师要整体把握文本,读懂教材到底说了些什么,从而理解教材文本的原始本意,重点理清脉络,在教学设计时清楚应该教些什么,这是教材文本本身的“形”。第二个层次是整合文本,于提升价值中架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还要看看文本前后知识内容是不是可以进行整合或者调整,看看文本是不是还可以进行归纳或者提炼,而整合、调整和归纳、提炼后的教学设计会更好,这是教材整合的“形”。第三个层次是超越文本,于别出新意中架构。要上出优质的课,就需要我们有时候具备超越现有文本的勇气,敢于去发掘文本的新意,赋予文本以全新的解读,实现课堂的教育价值,这是超越教材文本的“形”。
“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由“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两目组成,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课时,是整个七年级上册比较难上的一堂课。它主要是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让学生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对生命问题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基于对文本的研读,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笔者对文本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取舍,对教学素材的选择进行了补充,并进行了如下宏观架构。
教学用“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学过程采用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探问生命。这一板块笔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带着问题看视频《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活了多少岁》,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对话互动教学和探究与分享活动。
第二板块:感恩生命。这一板块笔者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了带着问题看视频《人为什么要活着》,根据视频内容设置问题,开展对话互动教学及学生话题辩论活动。
第三板块:传承生命。这一板块笔者超越教材,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家训家风教育活动,根据课前的布置,设计了“寻家训、传家风”探究与分享活动。
笔者采取的是板块教学架构,分为三个明显的、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探问生命—感恩生命—传承生命”,由此构成了这一堂课的“形”。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这三个板块开展教学活动,每一板块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活动,有序延展。也可以说这三个板块是教学内容的推进,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每一个板块解决一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所以,在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上,板块教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的架构可以给学生或者听课者有一种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严谨的感觉,教师在课堂教学演绎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层层推进。
二、心中有“神”——立意提炼,价值引领
叶澜教授认为:“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深读文本,板块架构,课堂已有“形”,但是课堂光有“形”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神”。课堂的“神”就是一堂课的教学立意和价值引领,这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学中教师的微观演绎也须根据教学立意的需要来确定。价值引领就是教学立意的传递,是一堂课的“神”之所在,即这一堂课的每一个板块要传递给学生的思想、理念、灵魂和育人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引领,体现一堂课的价值高度。
“生命可以永恒吗”这堂课的教学立意在哪里?那就是要让学生在珍爱和感恩生命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勇于承担生命接续的责任。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进入了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他们已经尝试着探问“生命”,开始思考“人生”了。但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成熟,还不够理智,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说本课有一个重难点“人总是要死的,为什么要活着?”对于这个问题,你要十三四岁的孩子来回答,真的非常难。如果教师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点拨与解决,就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生命认识出现重大偏差,甚至会出现漠视生命的现象,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基于此,笔者对这一堂课教学的每一个板块进行了教学立意的归纳提炼。
第一板块:探问生命——“在探问中懂得生命的珍贵”。这一板块是基于教材的提炼,主要引导学生对生命特性的理解及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的理解。
第二板块: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板块将教材两目内容“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进行了有机整合,引发学生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学生感恩生命、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正确引领。 第三板块:传承生命——“在传承中铸就生命的永恒”。这一板块主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家训、家风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寻家训、传家风”探究与分享活动,理解生命有接续,引导学生审视个人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培养学生在人类生命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意提炼,价值引领,不同于传统重知识、轻体验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旨在通过教师精心提炼教学立意,精心选择教学策略,精心实施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在课堂中的生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语言的运用、课堂的把控等,将价值引领落实到教学设计的每个板块之中。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更多地关注教学的“形”和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立意的传递和价值的引领,这样也就忽略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真正的育人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形”的架构,还要落实“神”的传递,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手中有“法”——创境设疑,诱思探知
有了宏观架构的“形”和价值引领的“神”,还需要有课堂演绎的“法”。好的方法彰显教学智慧,不好的方法则会掣肘教学。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教学方法。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堂课的课堂演绎中,笔者运用了下列方法,以期达到教学的“形神兼备”。
1.创情境之“法”:生活再现,在事理交融中感知价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著名思想家、诗人朱熹的一首《观书有感》。他告诉我们常有活水注入,池塘才会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道德与法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或者精选生活化的案例,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断注入活水,用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材料来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感悟生活。
如在教学“探问生命”这一板块时,笔者以自身的真实经历创设了教学情境:“1978年8月,那年7岁,我偷偷到村里小河学游泳,差点溺水;2009年9月,那年38岁,在去培训途中,我们乘坐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货车,万幸只受了点伤。——这两次经历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然后设问:上面真实的经历中,“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的原因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听说过谁有这样的经历吗?从中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认识?
基于笔者创设的情境,学生纷纷对教师曾经的遭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生命的认识。也许是教师的亲身经历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同学们积极踊跃、真情实感地谈了自己的经历,令笔者深受感动。这种源于生活的经历,让学生有话说,也有所感,从而引导学生在事理交融中感知价值,实现了这一板块的价值引领“在探问中懂得生命的珍贵”。
2.启思维之“法”:问题导引,在观点碰撞中明辨价值
好的教学设计,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好的课堂演绎,问题的导引决定成败。教师一定要在分析学情、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巧设问题,精导妙引;同时,教师还要抓住课堂中预设外的生成进行不断追问,做到疑起疑落,让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观点碰撞中明辨价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中,笔者首先用生命的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引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在板块教学中使用了视频教学、探究活动,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在“探问生命”板块教学时,笔者出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活了多少岁》视频,设置问题:视频中最长寿的人是谁?无论你多长寿,和人类历史长河比较,是怎样的?人可以长生不老、生命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在“感恩生命”板块教学时,笔者出示了《人为什么要活着》视频,设置问题:这些老人面临的现状是什么?他们即将面临的结局是什么?视频中这几位老人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对视频中老人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或者父母说些什么?
在“传承生命”板块教学时,开展“寻家训、传家风”活动,设置问题:家训、家风是什么?为什么要寻家训、传家风?怎样传家训、家风?在“寻家训、传家风”活动中你有何感受?
上述每个板块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笔者在课堂演绎中坚持问题导引,通过设疑、析疑、破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教学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解决课堂疑惑,在观点碰撞中明辨价值。尤其是在“感恩生命”这一教学板块,在《人为什么要活着》视频中,平均年龄81岁的五个台湾老人环岛骑行的事迹深深感染和震撼了学生,看完视频,有的学生热泪盈眶,有的学生若有所思,他们纷纷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认为应该珍爱生命,感恩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无限的人生精彩。这个环节的教学,很好地突破了“人总是要死的,为什么要活着”这一教学重难点,实现了“在感恩中实现生命的价值”的价值引领。
3.借活动之“法”:互动体验,在心灵激荡中践行价值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中使用活动教学。一方面,活动教学符合“学为中心”的理念和新课程的要求;另一方面,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情感的体验、心靈的激荡和能力的提升。
如在“探问生命”板块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探究与分享的活动:张开你的手掌,关注自己的指纹,你知道它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吗?相互看看,同学之间有没有相同的指纹?笔者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比较,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是独特的,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精彩而独特的人生。
在“传承生命”板块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开展“寻家训、传家风”探究与分享活动,通过课前布置,让学生听老人讲家训、家风的故事,寻找自己的家训、家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接续的意义,明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承载着传承与接续生命的责任,增强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在传承中铸就生命的永恒”这一价值引领。
在课堂演绎中笔者结合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和价值引领,采取视频播放、问题导引、情境创设、生活再现、活动体验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得法,都可以达到殊途同归之效。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教师的创作过程,从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到课堂教学的微观演绎,教师要从学情分析、教材把握、教法选择等多个要素作出很多的努力。因此,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教师有前沿的视野、厚实的功底、深刻的思想和积极的情感,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只有做到了“厚积”,才能实现“薄发”。
关键词:教学设计;宏观架构;微观演绎;道德与法治
要上好一堂课,得先有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教学设计既要确定课堂的“形”,还要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形成课堂的“神”,即教学立意。基于教学设计的“形”与“神”,教师應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精彩导入新课、精心创设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开展有效活动、实施师生对话等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笔者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谈谈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与微观演绎。
一、目中有“形”——深读文本,板块架构
进行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首先一定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文本研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于文本,于把握本意中架构。教师要整体把握文本,读懂教材到底说了些什么,从而理解教材文本的原始本意,重点理清脉络,在教学设计时清楚应该教些什么,这是教材文本本身的“形”。第二个层次是整合文本,于提升价值中架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还要看看文本前后知识内容是不是可以进行整合或者调整,看看文本是不是还可以进行归纳或者提炼,而整合、调整和归纳、提炼后的教学设计会更好,这是教材整合的“形”。第三个层次是超越文本,于别出新意中架构。要上出优质的课,就需要我们有时候具备超越现有文本的勇气,敢于去发掘文本的新意,赋予文本以全新的解读,实现课堂的教育价值,这是超越教材文本的“形”。
“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由“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两目组成,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课时,是整个七年级上册比较难上的一堂课。它主要是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让学生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对生命问题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基于对文本的研读,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笔者对文本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取舍,对教学素材的选择进行了补充,并进行了如下宏观架构。
教学用“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学过程采用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探问生命。这一板块笔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带着问题看视频《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活了多少岁》,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对话互动教学和探究与分享活动。
第二板块:感恩生命。这一板块笔者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了带着问题看视频《人为什么要活着》,根据视频内容设置问题,开展对话互动教学及学生话题辩论活动。
第三板块:传承生命。这一板块笔者超越教材,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家训家风教育活动,根据课前的布置,设计了“寻家训、传家风”探究与分享活动。
笔者采取的是板块教学架构,分为三个明显的、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探问生命—感恩生命—传承生命”,由此构成了这一堂课的“形”。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这三个板块开展教学活动,每一板块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活动,有序延展。也可以说这三个板块是教学内容的推进,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每一个板块解决一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所以,在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上,板块教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的架构可以给学生或者听课者有一种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严谨的感觉,教师在课堂教学演绎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层层推进。
二、心中有“神”——立意提炼,价值引领
叶澜教授认为:“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深读文本,板块架构,课堂已有“形”,但是课堂光有“形”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神”。课堂的“神”就是一堂课的教学立意和价值引领,这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学中教师的微观演绎也须根据教学立意的需要来确定。价值引领就是教学立意的传递,是一堂课的“神”之所在,即这一堂课的每一个板块要传递给学生的思想、理念、灵魂和育人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引领,体现一堂课的价值高度。
“生命可以永恒吗”这堂课的教学立意在哪里?那就是要让学生在珍爱和感恩生命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勇于承担生命接续的责任。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进入了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他们已经尝试着探问“生命”,开始思考“人生”了。但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成熟,还不够理智,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说本课有一个重难点“人总是要死的,为什么要活着?”对于这个问题,你要十三四岁的孩子来回答,真的非常难。如果教师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点拨与解决,就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生命认识出现重大偏差,甚至会出现漠视生命的现象,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基于此,笔者对这一堂课教学的每一个板块进行了教学立意的归纳提炼。
第一板块:探问生命——“在探问中懂得生命的珍贵”。这一板块是基于教材的提炼,主要引导学生对生命特性的理解及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的理解。
第二板块: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板块将教材两目内容“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进行了有机整合,引发学生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学生感恩生命、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正确引领。 第三板块:传承生命——“在传承中铸就生命的永恒”。这一板块主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家训、家风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寻家训、传家风”探究与分享活动,理解生命有接续,引导学生审视个人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培养学生在人类生命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意提炼,价值引领,不同于传统重知识、轻体验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旨在通过教师精心提炼教学立意,精心选择教学策略,精心实施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在课堂中的生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语言的运用、课堂的把控等,将价值引领落实到教学设计的每个板块之中。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更多地关注教学的“形”和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立意的传递和价值的引领,这样也就忽略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真正的育人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形”的架构,还要落实“神”的传递,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手中有“法”——创境设疑,诱思探知
有了宏观架构的“形”和价值引领的“神”,还需要有课堂演绎的“法”。好的方法彰显教学智慧,不好的方法则会掣肘教学。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教学方法。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堂课的课堂演绎中,笔者运用了下列方法,以期达到教学的“形神兼备”。
1.创情境之“法”:生活再现,在事理交融中感知价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著名思想家、诗人朱熹的一首《观书有感》。他告诉我们常有活水注入,池塘才会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道德与法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或者精选生活化的案例,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断注入活水,用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材料来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感悟生活。
如在教学“探问生命”这一板块时,笔者以自身的真实经历创设了教学情境:“1978年8月,那年7岁,我偷偷到村里小河学游泳,差点溺水;2009年9月,那年38岁,在去培训途中,我们乘坐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货车,万幸只受了点伤。——这两次经历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然后设问:上面真实的经历中,“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的原因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听说过谁有这样的经历吗?从中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认识?
基于笔者创设的情境,学生纷纷对教师曾经的遭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生命的认识。也许是教师的亲身经历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同学们积极踊跃、真情实感地谈了自己的经历,令笔者深受感动。这种源于生活的经历,让学生有话说,也有所感,从而引导学生在事理交融中感知价值,实现了这一板块的价值引领“在探问中懂得生命的珍贵”。
2.启思维之“法”:问题导引,在观点碰撞中明辨价值
好的教学设计,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好的课堂演绎,问题的导引决定成败。教师一定要在分析学情、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巧设问题,精导妙引;同时,教师还要抓住课堂中预设外的生成进行不断追问,做到疑起疑落,让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观点碰撞中明辨价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中,笔者首先用生命的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引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在板块教学中使用了视频教学、探究活动,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在“探问生命”板块教学时,笔者出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活了多少岁》视频,设置问题:视频中最长寿的人是谁?无论你多长寿,和人类历史长河比较,是怎样的?人可以长生不老、生命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在“感恩生命”板块教学时,笔者出示了《人为什么要活着》视频,设置问题:这些老人面临的现状是什么?他们即将面临的结局是什么?视频中这几位老人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对视频中老人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或者父母说些什么?
在“传承生命”板块教学时,开展“寻家训、传家风”活动,设置问题:家训、家风是什么?为什么要寻家训、传家风?怎样传家训、家风?在“寻家训、传家风”活动中你有何感受?
上述每个板块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笔者在课堂演绎中坚持问题导引,通过设疑、析疑、破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教学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解决课堂疑惑,在观点碰撞中明辨价值。尤其是在“感恩生命”这一教学板块,在《人为什么要活着》视频中,平均年龄81岁的五个台湾老人环岛骑行的事迹深深感染和震撼了学生,看完视频,有的学生热泪盈眶,有的学生若有所思,他们纷纷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认为应该珍爱生命,感恩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无限的人生精彩。这个环节的教学,很好地突破了“人总是要死的,为什么要活着”这一教学重难点,实现了“在感恩中实现生命的价值”的价值引领。
3.借活动之“法”:互动体验,在心灵激荡中践行价值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中使用活动教学。一方面,活动教学符合“学为中心”的理念和新课程的要求;另一方面,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情感的体验、心靈的激荡和能力的提升。
如在“探问生命”板块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探究与分享的活动:张开你的手掌,关注自己的指纹,你知道它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吗?相互看看,同学之间有没有相同的指纹?笔者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比较,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是独特的,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精彩而独特的人生。
在“传承生命”板块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开展“寻家训、传家风”探究与分享活动,通过课前布置,让学生听老人讲家训、家风的故事,寻找自己的家训、家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接续的意义,明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承载着传承与接续生命的责任,增强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在传承中铸就生命的永恒”这一价值引领。
在课堂演绎中笔者结合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和价值引领,采取视频播放、问题导引、情境创设、生活再现、活动体验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得法,都可以达到殊途同归之效。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教师的创作过程,从教学设计的宏观架构到课堂教学的微观演绎,教师要从学情分析、教材把握、教法选择等多个要素作出很多的努力。因此,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教师有前沿的视野、厚实的功底、深刻的思想和积极的情感,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只有做到了“厚积”,才能实现“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