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基本特点”的语文课并不多见。按理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专家们在寻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人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而当前,语文课离这样的境界似乎还很遥远。下面先列举一些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亟待解决的现象,并由此谈谈相应的对策。
一、无序剖析,思维零碎散乱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少教师对其精神实质并不了然于心,以致在实践中走上了的歧路。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流行语常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上:在初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所谓的研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在解决问题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这些流行语之后,课堂常常举手如林,但学生往往是只顾自己读,只顾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完,至于别人读的哪一句,至于别人对同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都成了因“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再加上,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整体感知,就匆匆进入领悟文章语句的内在含蕴,学生的理解也就注定不可能完全到位。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层次性、严密性。
二、浮于表面,认识浅尝辄止
上文所列现象普遍存在,尽管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学生发言的面也很广泛,还美其名曰“实施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丧失,隐藏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在含蕴理解的不到位,隐藏的是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停滞不前。
另一种“浮于表面”的现象则是“串讲串问”,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在肆意泛滥。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答,教学过程很是顺当,学生思维没有阻隔,学生成了答问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人担心的是,学生读书一旦没有了教师的提问,学生自主阅读将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平状态?
三、远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不管是哪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区域特点,致使客观上缺少现代媒体的学校教师“照本宣科”,这似乎还情有可原。但有的课文与身边的人、事、景、物有联系,不少教师也视而不见,课堂上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这就是教师的主观问题。
四、空洞说教,心灵缺少震撼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这一误区。如:北师大版第十册教材《我也是普通一兵》,写刘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参加抢险,并果断要求抢救遇险船民的事,赞扬了刘少奇同志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伟大精神。一些教师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就问学生:“我们要学习刘少奇的什么精神?你怎样用实际行动学习这种精神?”整堂课成了具有浓重色彩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学生的心灵因缺少震撼,又没有做大干部的经历,当然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其实效是低微的。有的教师教学时,给文中人物“乱贴标签”,过分追求人物的“崇高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神”的形象,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像这样,语文课没有上好,思想品德教育也没有成效的课并不少见。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语文教学的怪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在质疑与解疑的点拨中彰显自主性
要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就要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生探究是要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关键的是“问题”从何而来。是老师提供,还是由学生自主产生?我的观点是: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因为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做起来往往就更主动,效率就更高些。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筛选出“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分工协作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我也是普通一兵》,就可以引导学生由题目质疑,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说了以后怎样呢?”这样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主导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危急”情景,在语言文字的体验与品味中,感受“刘少奇形象”,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二)在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品味多元化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家因生活经历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即使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抒发的情怀也决不会完全相同。如果将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文章组合成一个学习单元,一同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读读,品品,体会其中的或异曲同工,或情感迥然,感受作家的个性风格,品评作品的多元色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高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女士在这方面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赞赏,她把这种方法归纳为“主题教学法”。她曾以“朋友”为主题,将《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皮斯阿斯和达蒙》组合在一起,采取“粗线勾勒”和“工笔细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三)在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中追求体验式
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倡导“文道统一”,这不应该摒弃而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但关键的是方法要得当,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文”与“道”应是相辅相成的“鱼水关系”,而不该是不相容的“水火关系”,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训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应该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境界。
一、无序剖析,思维零碎散乱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少教师对其精神实质并不了然于心,以致在实践中走上了的歧路。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流行语常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上:在初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所谓的研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在解决问题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这些流行语之后,课堂常常举手如林,但学生往往是只顾自己读,只顾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完,至于别人读的哪一句,至于别人对同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都成了因“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再加上,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整体感知,就匆匆进入领悟文章语句的内在含蕴,学生的理解也就注定不可能完全到位。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层次性、严密性。
二、浮于表面,认识浅尝辄止
上文所列现象普遍存在,尽管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学生发言的面也很广泛,还美其名曰“实施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丧失,隐藏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在含蕴理解的不到位,隐藏的是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停滞不前。
另一种“浮于表面”的现象则是“串讲串问”,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在肆意泛滥。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答,教学过程很是顺当,学生思维没有阻隔,学生成了答问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人担心的是,学生读书一旦没有了教师的提问,学生自主阅读将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平状态?
三、远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不管是哪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区域特点,致使客观上缺少现代媒体的学校教师“照本宣科”,这似乎还情有可原。但有的课文与身边的人、事、景、物有联系,不少教师也视而不见,课堂上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这就是教师的主观问题。
四、空洞说教,心灵缺少震撼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这一误区。如:北师大版第十册教材《我也是普通一兵》,写刘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参加抢险,并果断要求抢救遇险船民的事,赞扬了刘少奇同志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伟大精神。一些教师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就问学生:“我们要学习刘少奇的什么精神?你怎样用实际行动学习这种精神?”整堂课成了具有浓重色彩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学生的心灵因缺少震撼,又没有做大干部的经历,当然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其实效是低微的。有的教师教学时,给文中人物“乱贴标签”,过分追求人物的“崇高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神”的形象,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像这样,语文课没有上好,思想品德教育也没有成效的课并不少见。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语文教学的怪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在质疑与解疑的点拨中彰显自主性
要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就要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生探究是要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关键的是“问题”从何而来。是老师提供,还是由学生自主产生?我的观点是: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因为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做起来往往就更主动,效率就更高些。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筛选出“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分工协作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我也是普通一兵》,就可以引导学生由题目质疑,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说了以后怎样呢?”这样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主导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危急”情景,在语言文字的体验与品味中,感受“刘少奇形象”,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二)在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品味多元化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家因生活经历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即使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抒发的情怀也决不会完全相同。如果将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文章组合成一个学习单元,一同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读读,品品,体会其中的或异曲同工,或情感迥然,感受作家的个性风格,品评作品的多元色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高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女士在这方面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赞赏,她把这种方法归纳为“主题教学法”。她曾以“朋友”为主题,将《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皮斯阿斯和达蒙》组合在一起,采取“粗线勾勒”和“工笔细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三)在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中追求体验式
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倡导“文道统一”,这不应该摒弃而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但关键的是方法要得当,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文”与“道”应是相辅相成的“鱼水关系”,而不该是不相容的“水火关系”,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训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应该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