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它既有认知的参加,又有情感的参加,更伴随着紧张的思维活动。特别是现代文阅读理解是语文测试研究的一个热点,更是高中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从激发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置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和“长文短教”,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及结合课外阅读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效率。
关键词: 高中现代文 阅读教学 教学效率
当前的高中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现代文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饶有兴趣。因为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高中以后,文艺性的作品尽管仍然需要加强阅读,但是在教材和一些阅读测试训练中增加了不少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对这类文章,一般的高中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但这些文章恰恰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鉴于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效率。
一、培养高中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
张志公先生说:“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和他人知识,它还影响到人类社会现状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非常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精心设计,认真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设“关”置疑,给予学生觉悟的机会和成功的快乐。同时,要不断相机诱导,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研究、探索和创造,毕竟,“教”的最终目的是“不教”。主要应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培养兴趣的方法。例如:比赛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采取各种读书竞赛,可以分排读书,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健康阅读的主动性。各年级不能盲目雷同,比赛内容要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有所“升格”。使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指导中多做鼓励性评语,即使学生个别地方说得不尽准确,也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横加指责,对学生要求过高。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从整体来看应该是“连续”的,这将有效克服语文教学的无序性和缺乏系统的弊病。如果把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起,应是“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教学的渐进性,可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可以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语文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另外,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还要克服其“模糊性”,“虽然目标在陈述方式上可能不同,但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那就是学习者应当知道,应当会做或应当体会到的东西”。也就是说,目标的设计应力求具体明晰,不要太空泛,那样的目标等同没有,因为它不能落实,不具有可操作性。设计者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前,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三、在把握全文主题的基础上长文短教
“长文”主要是指篇幅长、容量大的课文,可以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大胆取舍教学。因为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形成的能力也有很多,我们要明白,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全部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一教学目标。要把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起比照,然后审时度势,抓住最适合学生的目标探究,大胆舍弃其他的。如《祝福》是一篇很长的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如祥林嫂、鲁四老爷的性格,环境描写的作用,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以及小说的故事情节等,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则需要一周的课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需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解决就可以了。
四、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阅读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以积累法为主,谈谈在语文阅读中如何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要确定长远目标。不仅让学生读的书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方法得当,就等于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可以使学生抓住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开展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教学应成为语文课堂的对外延伸,将语文学习由课堂引领至一个更广阔的领域。爱好阅读的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课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外书籍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获得精神享受和情感陶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局限,四十五分钟课堂知识的传授,篇幅有限的教材、读本,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课外阅读便成为学生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根据需要,安排学生阅读了不少与课文有关的书籍。在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把学生带到阅览室,看《科学知识》杂志,读科技小品文;讲授鲁迅的小说《祝福》,让学生看鲁迅的其他小说;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让学生读《文化苦旅》全书;学习节选内容的课文如《边城》,让学生找全篇阅读,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参考文献:
[1]项剑佩.人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8).
[2]鲁德民.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教学园地,2012(06).
关键词: 高中现代文 阅读教学 教学效率
当前的高中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现代文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饶有兴趣。因为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高中以后,文艺性的作品尽管仍然需要加强阅读,但是在教材和一些阅读测试训练中增加了不少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对这类文章,一般的高中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但这些文章恰恰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鉴于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效率。
一、培养高中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
张志公先生说:“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和他人知识,它还影响到人类社会现状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非常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精心设计,认真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设“关”置疑,给予学生觉悟的机会和成功的快乐。同时,要不断相机诱导,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研究、探索和创造,毕竟,“教”的最终目的是“不教”。主要应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培养兴趣的方法。例如:比赛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采取各种读书竞赛,可以分排读书,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健康阅读的主动性。各年级不能盲目雷同,比赛内容要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有所“升格”。使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指导中多做鼓励性评语,即使学生个别地方说得不尽准确,也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横加指责,对学生要求过高。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从整体来看应该是“连续”的,这将有效克服语文教学的无序性和缺乏系统的弊病。如果把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起,应是“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教学的渐进性,可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可以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语文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另外,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还要克服其“模糊性”,“虽然目标在陈述方式上可能不同,但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那就是学习者应当知道,应当会做或应当体会到的东西”。也就是说,目标的设计应力求具体明晰,不要太空泛,那样的目标等同没有,因为它不能落实,不具有可操作性。设计者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前,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三、在把握全文主题的基础上长文短教
“长文”主要是指篇幅长、容量大的课文,可以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大胆取舍教学。因为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形成的能力也有很多,我们要明白,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全部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一教学目标。要把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起比照,然后审时度势,抓住最适合学生的目标探究,大胆舍弃其他的。如《祝福》是一篇很长的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如祥林嫂、鲁四老爷的性格,环境描写的作用,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以及小说的故事情节等,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则需要一周的课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需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解决就可以了。
四、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阅读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以积累法为主,谈谈在语文阅读中如何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要确定长远目标。不仅让学生读的书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方法得当,就等于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可以使学生抓住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开展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教学应成为语文课堂的对外延伸,将语文学习由课堂引领至一个更广阔的领域。爱好阅读的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课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外书籍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获得精神享受和情感陶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局限,四十五分钟课堂知识的传授,篇幅有限的教材、读本,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课外阅读便成为学生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根据需要,安排学生阅读了不少与课文有关的书籍。在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把学生带到阅览室,看《科学知识》杂志,读科技小品文;讲授鲁迅的小说《祝福》,让学生看鲁迅的其他小说;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让学生读《文化苦旅》全书;学习节选内容的课文如《边城》,让学生找全篇阅读,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参考文献:
[1]项剑佩.人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8).
[2]鲁德民.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教学园地,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