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8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新增的一门课程,但作为一门副科,加之中考不考地理以及初中课程多等原因,地理课往往不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如何让学生认真学习地理,在长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我有以下思考。
  一、上好第一节地理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生活中往往渗透着很多地理知识。在第一堂课中,可以引入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讲到常见的地理问题时,我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个地方一年为什么会经历春、夏、秋、冬四季,世界上有些地方为什么会发生火山、地震呢?为什么全球的人们都在关注环境问题呢?在讲到地理与日常生活时,我让学生思考,本地的窑洞有什么优点,房屋的朝向为什么大都是朝南?讲到地理与生产建设时,以我们陕北的红枣为例,让学生联系本地的气候加以解答。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识到地理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也从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从而点燃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并为日后主动学习地理埋下了良好的种子。
  二、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课前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课堂高效的质量。备课不只是简单的了解课本的主要教学内容,更要深入教材、剖析教材。每一节课,讲什么,怎么讲?这些都要求老师提前准备,如果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上课时自然不会生动,更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兴趣,使课堂教学失去作用。
  另外,备课不仅是上好课的前提,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备课不是“背课”,教师应深入钻研,了解每一块知识在本节课以及整个课本的地位,弄清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安排好每个知识点的衔接,有目的的进行教学。教师要将课本与实际紧密联系,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不会显得空洞、不切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地理现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课改最重要的理念。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育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久而久之,会厌恶学习。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既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增长,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活动充满生机,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培养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
  地理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看地图。应用好地图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初中生看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所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从而把地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用语言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怎样才能让学生准确的表达地图所反映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要看标题 ,先要明白地图所反映的内容。这样就不会张冠李戴,可以直奔主题。第二要看图例和注记,了解地图中地理事物的表达方法和量值变化,从而准确的找出所需的地理事物。第三要将地图信息准确的用语言表达,也就是“说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图的了解。
  另外,画图也是促进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让学生把已知的地理事物转化在平面图上,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例如绘制世界地图的简图,这样学生就会深刻的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总之,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的能力,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耐心讲解和渗透,需要学生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注重多媒体教学和游戏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优势。第一,鲜活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中有很多事物和现象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补充学生的这部分空白,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从而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多媒体能声、图、文并茂,使学生立体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让知识鲜活起来,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也可以引入适量的游戏,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地理课堂是鲜活多样,而不是死气沉闷。例如,在讲到中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时,我让学生猜谜语:千里戈壁(长沙),萤火虫(昆明),久雨初晴(贵阳)等。学生积极性很高,也很快的记住了省级行政中心,有些同学还自编谜面,使原本枯燥的识记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如果喜欢一堂课,就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思路开阔,解答问题速度快,师生教学配合好;反之,若学生情绪低沉,精神不振,思路不畅,解答问题就迟钝,师生教学配合差,效果自然也就不好。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呢?  一、要让学生喜欢生物课堂,先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老师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ovascular spasm,DCVS)是SAH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AH的治疗关键在于避免再出血及防治
目前CRRT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仍有争议,它并不是标准血液透析的一种单纯简单的改良,对重危患者的治疗也不同于一般肾脏疾病,前者病情往往危重,需要平稳渐进性治疗.另外,重症
摘要:英语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快乐学英语”,才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激情,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教学方式;快乐英语;成功喜悦  多数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是快乐的,在中学阶段学习英语是痛苦的。因为小学英语具有娱乐性,没有知识性;中学英语淡化了娱乐性,强化了知识性。所以,到中学以后,多数中学生根本不适应中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是枯
目的 探讨了趋化因子即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DF-1)在脐血AC133+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跨膜迁移(Transwell)实验来确定SDF-1最佳趋化浓度,并评价SDF-1最佳趋化浓度条件下细胞迁移率.结果 随着SDF-1浓度增加,新鲜脐血AC133+细胞迁移率升高,但SDF-1浓度达到150 ng/ml时迁移率趋于平稳;当CXCR4阻断型抗体作用后,迁移率与未加SDF-1组无差异.结论
危重病患者容易并发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是重症监护病室(ICU)的常规治疗内容,部分病例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望改善预后[1~5].另一方面,营养支持不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
近几年来,河南省永城市茴村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菜农摸索总结出莴笋—番茄—大白菜周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莴笋、番茄、大白菜都在蔬菜淡季上市,价格平稳,风险性小
我院于1993~1998年采用腹水透析浓缩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肝硬变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并肝肾综合征,男10例,女2例
摘要: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画是孩子的共性。在儿童绘画中,让孩子观察 认识事物,用真情实感去学习美术,感受到它的精神气质的存在,产生表现、创造它的愿望,去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寻找自我心灵的闪光。  关键词: 引导 ;低年级; 表达绘画感受  对于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很多人都说:“这个学科简单,只要说几分钟,让小孩子自己画就行了。”其实,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问,特别是指导低年级学生的绘画创作,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