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剪纸教学作为学校一个特色课程,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剪纸;民间剪纸;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方面的影响,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它有不少题材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如“上坡”、“耕种”、“收获”、“饲养”、“挑水”等。还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及鸟、兽、虫、鱼等等。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由此看来,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广大美术教育者,要运用好这一学科知识,把握好这一学科特点。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进行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剪纸的伟大,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啟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现在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关键词】 剪纸;民间剪纸;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方面的影响,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它有不少题材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如“上坡”、“耕种”、“收获”、“饲养”、“挑水”等。还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及鸟、兽、虫、鱼等等。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由此看来,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广大美术教育者,要运用好这一学科知识,把握好这一学科特点。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进行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剪纸的伟大,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啟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现在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