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3日,话剧《苏东坡》登上了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为更好地凸显地域性,话剧在舞台呈现上创造性地加入了川剧中的帮腔、司鼓以及曲艺舞台上的串场人的角色。代表中国国画高峰的宋画为剧目提供了表意性极强的诗意空间;四川方言的穿插也为该剧增添了幽默感和人文风情。与其他话剧不同的是,苏东坡留下的那些为后世传颂的诗句在剧中串联起了他的仕途经历与情感生活,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三年六易其稿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一生所著诗文无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作为国家大剧院在2018年策划的“全国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邀请展”西南地区惟一的邀请剧目,话剧《苏东坡》也由此开启了全国巡演的首演。
话剧《苏东坡》从乌台诗案案发写起,追溯了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美食家苏东坡从44岁到66岁逝世期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这20余年间,他经历着北宋政局的风云变幻,他两番被贬谪,一度被起用。身居高位时距相位仅一步之遥,落魄时被贬之地远至天涯海角。无论境遇如何,苏东坡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在巨大的人生转折中成就了他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成就,他在被贬谪之地仍努力为当地民众谋福祉,留下的都是有口皆碑的民生工程。四川人艺的话剧《苏东坡》,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平民情怀的苏东坡,来赋予这个形象以当代性和现实意义。
话剧《苏东坡》的导演查丽芳表示,该话剧历时三年之久,六易其稿,主创团队多次深入眉山采风,去三苏祠走东坡先生走过的路,访问东坡故里的学者、乡人,多次座谈讨论、征求意见。只有穿越千年,去感受苏东坡历史的生活场景,才能对人物的内心有更深刻的把握。
凸显地域特色
苏东坡是四川省眉山人,因此四川人艺版的话剧《苏东坡》,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凸显地域元素,试图从中把四川人艺追求的“巴蜀人文风格”展现出来。话剧《苏东坡》的编剧姚远指出,他在创作《苏东坡》时加入了很多四川元素。乡音里有乡愁,乡音里也有喜乐。“乡”的融入,让这部剧的许多台词一出口,便引来观众的会心一笑。而对于这种由衷的笑,姚远感到的是由衷的欣慰。这种欣慰,似乎也同样跨越了时空。
据四川人艺董事长罗鸿亮介绍,《苏东坡》创造性地融入了川劇的“帮腔”、司鼓以及曲艺舞台上的串场人的角色,使戏剧与戏曲完美融合,造成新奇的舞台效果。剧中一边上演古人古事,一边穿插着今人今论,戏剧内容和评述相结合,既强调了地域特色,又确定了这部剧叙事体的体裁,并传承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道路”。舞台呈现以写意化为追求,配合整体艺术风格,比如话剧《苏东坡》在舞台上呈现的代表中国国画高峰的宋画,便为苏东坡的人生历程提供了表意性极强的诗意空间。与此同时,剧中还有主人公故乡眉山的方言俚语,饶有趣味且平易近人,彰显了巴蜀地区的人情风貌。
诗文引发共鸣
姚远表示,在写苏东坡之前,他总以为苏东坡潇洒倜傥,一代才子,风光无限。但等到真正要写时才发现,苏东坡不仅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也有“心似已灰之木”的绝望,还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凉。对于苏东坡后半生的经历,姚远觉得,“他把生命中的苦涩消化成了诗意,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的艺术已经屏蔽了他的厄难,变成了一道彩霞,绚丽于历史的地平线之上。”
话剧的导演查丽芳则表示,在排练《苏东坡》的过程中,解读苏词、苏文、苏诗给全剧组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和快意。这些喜悦、快意,犹如水到渠成的铺陈,让她对苏轼的内心有了更深刻与精准的把握,也赋予了话剧《苏东坡》更为流畅的起承转合。“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而是利用戏剧的‘假定性’创作出的一部诗意戏剧,通过苏东坡一生的气象和诗意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罗鸿亮指出, “通过苏轼的仕途串起他的诗文成就、情感生活,以此立起一个具有艺术典范性的四川历史名人形象。”话剧《苏东坡》中诗文引发的共鸣,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目所传达的内涵与情感。
三年六易其稿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一生所著诗文无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作为国家大剧院在2018年策划的“全国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邀请展”西南地区惟一的邀请剧目,话剧《苏东坡》也由此开启了全国巡演的首演。
话剧《苏东坡》从乌台诗案案发写起,追溯了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美食家苏东坡从44岁到66岁逝世期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这20余年间,他经历着北宋政局的风云变幻,他两番被贬谪,一度被起用。身居高位时距相位仅一步之遥,落魄时被贬之地远至天涯海角。无论境遇如何,苏东坡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在巨大的人生转折中成就了他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成就,他在被贬谪之地仍努力为当地民众谋福祉,留下的都是有口皆碑的民生工程。四川人艺的话剧《苏东坡》,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平民情怀的苏东坡,来赋予这个形象以当代性和现实意义。
话剧《苏东坡》的导演查丽芳表示,该话剧历时三年之久,六易其稿,主创团队多次深入眉山采风,去三苏祠走东坡先生走过的路,访问东坡故里的学者、乡人,多次座谈讨论、征求意见。只有穿越千年,去感受苏东坡历史的生活场景,才能对人物的内心有更深刻的把握。
凸显地域特色
苏东坡是四川省眉山人,因此四川人艺版的话剧《苏东坡》,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凸显地域元素,试图从中把四川人艺追求的“巴蜀人文风格”展现出来。话剧《苏东坡》的编剧姚远指出,他在创作《苏东坡》时加入了很多四川元素。乡音里有乡愁,乡音里也有喜乐。“乡”的融入,让这部剧的许多台词一出口,便引来观众的会心一笑。而对于这种由衷的笑,姚远感到的是由衷的欣慰。这种欣慰,似乎也同样跨越了时空。
据四川人艺董事长罗鸿亮介绍,《苏东坡》创造性地融入了川劇的“帮腔”、司鼓以及曲艺舞台上的串场人的角色,使戏剧与戏曲完美融合,造成新奇的舞台效果。剧中一边上演古人古事,一边穿插着今人今论,戏剧内容和评述相结合,既强调了地域特色,又确定了这部剧叙事体的体裁,并传承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道路”。舞台呈现以写意化为追求,配合整体艺术风格,比如话剧《苏东坡》在舞台上呈现的代表中国国画高峰的宋画,便为苏东坡的人生历程提供了表意性极强的诗意空间。与此同时,剧中还有主人公故乡眉山的方言俚语,饶有趣味且平易近人,彰显了巴蜀地区的人情风貌。
诗文引发共鸣
姚远表示,在写苏东坡之前,他总以为苏东坡潇洒倜傥,一代才子,风光无限。但等到真正要写时才发现,苏东坡不仅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也有“心似已灰之木”的绝望,还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凉。对于苏东坡后半生的经历,姚远觉得,“他把生命中的苦涩消化成了诗意,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的艺术已经屏蔽了他的厄难,变成了一道彩霞,绚丽于历史的地平线之上。”
话剧的导演查丽芳则表示,在排练《苏东坡》的过程中,解读苏词、苏文、苏诗给全剧组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和快意。这些喜悦、快意,犹如水到渠成的铺陈,让她对苏轼的内心有了更深刻与精准的把握,也赋予了话剧《苏东坡》更为流畅的起承转合。“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而是利用戏剧的‘假定性’创作出的一部诗意戏剧,通过苏东坡一生的气象和诗意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罗鸿亮指出, “通过苏轼的仕途串起他的诗文成就、情感生活,以此立起一个具有艺术典范性的四川历史名人形象。”话剧《苏东坡》中诗文引发的共鸣,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目所传达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