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式”教学法是在宽松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对自身体验的省思来进行学习并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论述了体验教学的内涵、策略、过程及构建该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体验式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27-02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和参与,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满足不了新课标对教育的要求。而体验式教学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创新,通过构建出的情境加深学生们的参与度,能够使得他们主动的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思考中,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物的学习,对于生物教学的全面开展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的一种教学形态,其核心是体验学习理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亲身体验”与“自我反思”,即通过“亲历”与“反思”,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到学生主体的知识体系与情感体系之中,使“体验”成为学生有意识的自我认识活动。
二、体验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与情感体验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激发动机是体验式教学的启动阶段,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具有活力、指向、选择、维持、强化的功能。那么,情境如何创设呢?利用生活实际设计情境。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乏味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体验。①来源于日常生活类情境。学习渗透作用的情境材料,如“腌咸菜”或“凉拌黄瓜”等;②生产实践类情境。学习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境材料,如“北海暑期休渔及捕渔期”。可设计模拟情境。模拟情境就是让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感悟。
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微观和生理方面的知识没有办法在生活中找到适合的情境,这时需要设计模拟情境。如科学实验类情境:学习生物膜系统功能的情境材料“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有太多的现实情境。考虑到高中生的生活经历已比较丰富,对文字、图表等也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高中课程情境教学的情境材料应以文字、图表和影视的形式为主,并尽可能再现类似真实的情境。
(二)过程与实践
体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这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我们觉得应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情景中、放在现实中,因为感知、活动、生活是形成体验的直接途径。对于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模仿提問,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情境提问,还可以是在讨论中发现问题。
例如,对剧烈运动体验进行思考:为什么运动加快时会上气不接下气、心跳特别快,运动时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与pH是怎样变化的,ATP的产生途径有哪些,运动结束为何常腰酸腿疼等?“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围绕“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能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觉地为解决问题而充分体验情境,并指导学生体验的途径和方法,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形成体悟
我们知道,在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实践对知识进行充分体验后,必然会对所学知识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对知识产生领悟,进而生成意义,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但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后所获得领悟是否有助于认知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让学生间先进行交流,然后再借助对问题的分析来促成学生的领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个人的认知与发现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提倡民主、友好的合作学习,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协作、交流的氛围和条件,让学习者彼此间就各自的发现、体验进行交流,让他们在这两方面进行相互启发与借鉴,有利于它们更全面深入地体验。
(四)共享体验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是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内化为自身观念的过程。合作是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交流是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合作与交流中能促进学生的体验内化,加深理解,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创设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师生间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让学生在对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领悟之后大胆质疑,勇于求异;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学习生物,对同学的领悟发表不同见解,在他人的言论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观点,在互动、合作中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同学、师生间能相互释疑,敢于辩论,敢于“挑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联想与归纳,从而在互相交流中巩固认知,解决问题,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五)成就体验
评价问题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诊断的作用。评价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措施和方法,决定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是体验的“结果”。反馈外化应贯穿于整个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反馈的结果适时调整教学,最后再引导拓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会学习。以上教学策略有的是可以循环往复的。因而在具体应用时,还需加以创造性转化,即要根据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教学,而不是机械地搬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和主宰一切的知识权威,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娟.基于行程式评估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探析——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改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09):77-78.
[2]张倩.构建体验式教学的路径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6,(04):216-217.
[3]孟丽,唐玲萍,杨颖.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培训,2015,(20):72-7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体验式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27-02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和参与,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满足不了新课标对教育的要求。而体验式教学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创新,通过构建出的情境加深学生们的参与度,能够使得他们主动的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思考中,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物的学习,对于生物教学的全面开展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的一种教学形态,其核心是体验学习理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亲身体验”与“自我反思”,即通过“亲历”与“反思”,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到学生主体的知识体系与情感体系之中,使“体验”成为学生有意识的自我认识活动。
二、体验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与情感体验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激发动机是体验式教学的启动阶段,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具有活力、指向、选择、维持、强化的功能。那么,情境如何创设呢?利用生活实际设计情境。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乏味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体验。①来源于日常生活类情境。学习渗透作用的情境材料,如“腌咸菜”或“凉拌黄瓜”等;②生产实践类情境。学习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境材料,如“北海暑期休渔及捕渔期”。可设计模拟情境。模拟情境就是让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感悟。
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微观和生理方面的知识没有办法在生活中找到适合的情境,这时需要设计模拟情境。如科学实验类情境:学习生物膜系统功能的情境材料“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有太多的现实情境。考虑到高中生的生活经历已比较丰富,对文字、图表等也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高中课程情境教学的情境材料应以文字、图表和影视的形式为主,并尽可能再现类似真实的情境。
(二)过程与实践
体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这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我们觉得应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情景中、放在现实中,因为感知、活动、生活是形成体验的直接途径。对于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模仿提問,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情境提问,还可以是在讨论中发现问题。
例如,对剧烈运动体验进行思考:为什么运动加快时会上气不接下气、心跳特别快,运动时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与pH是怎样变化的,ATP的产生途径有哪些,运动结束为何常腰酸腿疼等?“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围绕“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能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觉地为解决问题而充分体验情境,并指导学生体验的途径和方法,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形成体悟
我们知道,在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实践对知识进行充分体验后,必然会对所学知识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对知识产生领悟,进而生成意义,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但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后所获得领悟是否有助于认知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让学生间先进行交流,然后再借助对问题的分析来促成学生的领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个人的认知与发现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提倡民主、友好的合作学习,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协作、交流的氛围和条件,让学习者彼此间就各自的发现、体验进行交流,让他们在这两方面进行相互启发与借鉴,有利于它们更全面深入地体验。
(四)共享体验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是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内化为自身观念的过程。合作是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交流是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合作与交流中能促进学生的体验内化,加深理解,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创设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师生间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让学生在对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领悟之后大胆质疑,勇于求异;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学习生物,对同学的领悟发表不同见解,在他人的言论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观点,在互动、合作中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同学、师生间能相互释疑,敢于辩论,敢于“挑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联想与归纳,从而在互相交流中巩固认知,解决问题,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五)成就体验
评价问题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诊断的作用。评价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措施和方法,决定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是体验的“结果”。反馈外化应贯穿于整个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反馈的结果适时调整教学,最后再引导拓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会学习。以上教学策略有的是可以循环往复的。因而在具体应用时,还需加以创造性转化,即要根据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教学,而不是机械地搬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和主宰一切的知识权威,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娟.基于行程式评估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探析——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改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09):77-78.
[2]张倩.构建体验式教学的路径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6,(04):216-217.
[3]孟丽,唐玲萍,杨颖.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培训,2015,(2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