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浸润校园的尝试与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校园,现今艺术课专用的教室层出不穷。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得每一堵墙都说话。”有不少老师主张通过艺术橱窗、名人字画、书画走廊、艺术化的视昕环境等营造美的环境氛围。然而,有时这些布置物仅仅起到了“装饰”“丰富”的作用。校园的环境还离不开孩子创造力的发挥、艺术创意的表达,我们应探究如何设置“新型艺术空间”,真正把美与创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一、敲钟:创新型艺术空间在现今小学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
  纵观当代,资讯科技、经济金融、文化艺术等领域都高速发展。其中,从事广告、建筑、时装设计、电影、音乐等行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升。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指出:“在当代社会,知识、创意及人力资本正在替代传统自然资源和有形劳动,成为城市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而人才,尤其是创意人才的集聚则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可见,创意人才是现代社会急需的人力资源。
  与此同时,现今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反应能力快,渴望表达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美术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二、插旗:创新文化浸润持续可发展的校园美术空间
  艺术空间应是以创新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一种美术空间。将孩子创造力表现的过程、多形式的作品直接运用到艺术空间的展示区域,将原有专业教室深入建构,使其建立一种与艺术教育互生、互补、交叉融合、和谐、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遐想:创新美术空间的能量无穷
  1.孩子自己创造的校园环境彰显“家”的思考
  以往的校园等艺术教育环境的设计力求把校园的人文、历史、景观和审美结合。如浮雕长廊、精心修剪的花草等,然而忽视了“艺术空间”的生命力,即艺术教育的核心——孩子的创造力。如果能把孩子创造性的过程和作品展示成校园一角,更能彰显孩子们对于“家”和“美的生活”的思考,融入美育思想。
  2.学生原创作品的主题展厅融合艺术韵味
  国内已有很多艺术空间、艺术展览馆收藏了大师的书画墨宝等以供欣赏。在校园中的艺术空间如果能更多展示孩子们的原创作品以及创作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创新力,同时不仅避免了静置的作品多是挂在墙上,少有光顾的情况,同时也给予孩子们美的创造平台,去欣赏、交流同龄人的作品。
  3.在艺术空间的搭建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行动力
  这种艺术空间创设区别于传统,从创设规划、实施过程、健全完善各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观察思考、创新设计、实践动手、制作完善、独立思考、合作分工、引发联想、以新视角看待平常
  事、尝试换位思考、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培养质疑能力、尝试新的事物,对于学生的创新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通过孩子们的双手,运用新型材料,甚至是废弃材料布置,也为艺术空间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原动力。
  四、小试:艺术空间在校园内的创设
  1.平面创新作品在艺术空间中的展示
  倡导让学生自己動手,运用多元表现材料、尝试综合表现技法,将平面创新作品以多样的表现形式构建艺术空间。如,进行主题绘画、利用废彩纸、彩布拼贴的“彩色玻璃窗”、模仿大师克里姆特运用层叠画法、装饰贴画完成的壁画。经过重新组合形成艺术空间的一部分,如,形成一面壁画墙、形成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经典——一扇彩色玻璃窗等,从而,艺术空间展示更有形式感,视知觉的感官体验更强烈,孩子们稚拙的作品使艺术空间的气息更为质朴。
  2.立体创新作品在艺术空间中的展示
  倡导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多元表现材料、尝试综合表现技法,以多样的表现形式自主动手,“堆砌”出艺术空间。其中,材料多为废弃纸板、废弃纸筒等,材料的多元性也考验“设计师们”打破思维定势,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发散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一场“头脑风暴”。创新、独特的表现手法往往令人眼前一亮。如,利用废旧KT板上2人一组创作“自画像纸牌”,表现材料有废纸巾、版画刀、丙烯和水粉颜料、木胶等,表现技法有画、刻、搓、揉等,最后形成大幅牌面在艺术空间中形成装置,构建了艺术的空间;设置数字艺术空间,形成艺术空间中的互动区域——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为一体,结合电脑绘画、手绘板等现代美术形式。
  五、思考:艺术空间的完善健全
  1.倡导“就地重组”的创新理念
  在培养新世纪创意人才的要求下,许多新的材料、新的表现手法也能走进艺术课堂:砖块、石头、水泥、废旧垃圾等等,有许多东西通过再利用,通过学生们的想象、设计能让它们重新“活过来”,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即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从而构建重组的艺术空间,同时也更新了感官体验。其中,不同的材料在同样的作品制作中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材料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制作兴趣。
  2.倡导“装置堆砌”的现代艺术
  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从而进一步丰富艺术空间,形成“自然的、发展的、创造的、新型的、感官的、多维的”体验空间。
  同时,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装置堆砌的现代艺术对于孩子们的创造力实践培养更具直接性和趣味性。
  3.倡导“以生为本”的设计思路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包含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种形式。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各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聚合性思维是指通过逻辑分析,按问题解决的要求筛选出一种最优化解决方案的思维。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应包括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个方面。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建议和成果,尊重其对于艺术空间中创设事物的表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设计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展示。
  4.倡导“感官体验”的空间构想
  多感官空间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觉,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有助于学生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六、展望:艺术空间在今后发展中的完善
  环境是创新的媒介载体,视知觉生态空间具有“自然与发展”“装置与艺术”“创新与思考”“重组和构成”“感官与思维”等几大特性。决定了在艺术教育中,为学生的创新氛围的铺陈、创新能力的锻炼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发展中,空间分组规划、空间利用范围、空间可持续调整等都是需要空间管理者,也就是艺术空间在设置时要统筹布局和安排。
其他文献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艺术除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外,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出简单便捷的特点。工具单一,材料轻便易取,制作方法简单易行,这些先在条件都为在幼儿园开设特色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三年来的剪纸课程开设,可以看出剪纸这项特色课程蕴藏着多重教育价值,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的精细动作发展,而且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课程内容的选择从重视教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安全教育实践,首先探讨了借助绘本资源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其次结合具体实例对借助绘本资源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让绘本资源助力幼儿安全教育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绘本资源;安全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19-0175-02  一、借助绘本资源向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
视唱和练耳是音乐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两种技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目前小学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视唱与练耳的结合做一些探究。  一、小学音乐课堂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研究当前通用的小学音乐教材可以发现,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材中视唱技能训练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练耳技能训练部分占得很少。实际教学也反映教师在授课时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即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这便是我们开展幼儿园野趣活动最基本的理论来源。  一、基于乡土资源的幼儿园野趣活动的意义  幼儿园野趣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活动材料简便丰富;活动环境多样,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和空间有趣味又富有开放性,幼儿的运动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一些生态的运动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一、材料准备——有效探究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科学课来说,“米”
近年来,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和公办幼儿园却有着较大的距离,缺乏园本教研的文化氛围是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大家也都了解,教师流动性大、教师年轻化、本专业教师占的比例较少都是民办幼儿园所面临的困难。我园作为一个民办的年轻幼儿园,同样有许多民办园的共性问题需要面对,教研意识的缺乏,教师群体的流动性、年轻化、非专业化等。针对这些,我园在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做了
巴甫洛夫曾说过:“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成。”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联想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联想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放开想象,深化联想  联想是发散式的思维,运用联想,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以增强记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1.“见一想几”,深化联想  例如在教学:红
森林里,小猴子坐在一棵野藤上荡秋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阳西古为百越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基础教育成果喜人    阳西县多渠道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不断加强教
如何将课堂中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的悄然来到,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综合实践就是要积极开发这样的资源,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锻炼、探索、成长。  一、拓展课堂空间,创设实践情境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