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的。作者认为,教师要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就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转变教师角色,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 师生沟通 教师角色 反思 教学效能
一、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标要求教师要逐渐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独白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心声,就像你希望学生倾听你的意见与心声那样”。优秀的教师都是耐心的倾听者。许多老师喜欢独占课堂,滔滔不绝地讲,将话语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很少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其实专注于倾听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反应。新课程背景下,要求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课标要求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管理者,而不仅仅是知识讲授者,知识的搬运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素质。可见,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间的交流,能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确实是很难做到的,这种能力是需要锻炼的。
二、善于总结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实现与学生沟通顺畅既要讲究策略,又要树立一种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渗透平时的教学中去,并且通过反思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中的成功与失误,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反思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教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教师需要反思什么呢?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导,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当做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水平,从而可以使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直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从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呢?教师要形成科學的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补充并发展这些知识。教师要发挥群体的作用,发挥合理的效能,不断向他人学习,通过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课例、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提升教学技能。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同仁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例如: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学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生做完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分组实验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将实验桌子安培表拿去并同时放上一定值电阻R及几根导线,能否再次测得导体电阻呢?如果拿去伏特表呢?这样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进一步沟通,增进和学生的感情。多媒体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助手。比如我讲解凸透镜成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Flash软件,将凸透镜成像跟物体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获得知识。例如我在设计密度计算的实验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有如下器材,量筒、天平、密度计、盐水、弹簧秤、金属块、细线,以及一定量的水,从中选取合适器材,要求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法测定盐水密度。通过这个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归纳创新能力。
学生当然需要学习知识,但是学生并不仅仅要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学习最基本的涵义是学会生活。要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要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课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参考文献:
[1]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叶澜主编.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六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李方著.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铁军主编.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6]顾春主编.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出版社,1998.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 师生沟通 教师角色 反思 教学效能
一、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标要求教师要逐渐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独白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心声,就像你希望学生倾听你的意见与心声那样”。优秀的教师都是耐心的倾听者。许多老师喜欢独占课堂,滔滔不绝地讲,将话语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很少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其实专注于倾听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反应。新课程背景下,要求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课标要求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管理者,而不仅仅是知识讲授者,知识的搬运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素质。可见,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间的交流,能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确实是很难做到的,这种能力是需要锻炼的。
二、善于总结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实现与学生沟通顺畅既要讲究策略,又要树立一种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渗透平时的教学中去,并且通过反思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中的成功与失误,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反思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教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教师需要反思什么呢?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导,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当做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水平,从而可以使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直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从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呢?教师要形成科學的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补充并发展这些知识。教师要发挥群体的作用,发挥合理的效能,不断向他人学习,通过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课例、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提升教学技能。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同仁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例如: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学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生做完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分组实验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将实验桌子安培表拿去并同时放上一定值电阻R及几根导线,能否再次测得导体电阻呢?如果拿去伏特表呢?这样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进一步沟通,增进和学生的感情。多媒体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助手。比如我讲解凸透镜成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Flash软件,将凸透镜成像跟物体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获得知识。例如我在设计密度计算的实验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有如下器材,量筒、天平、密度计、盐水、弹簧秤、金属块、细线,以及一定量的水,从中选取合适器材,要求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法测定盐水密度。通过这个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归纳创新能力。
学生当然需要学习知识,但是学生并不仅仅要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学习最基本的涵义是学会生活。要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要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课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参考文献:
[1]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叶澜主编.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六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李方著.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铁军主编.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6]顾春主编.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