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我校2008版教学大纲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着手,体现“在常规环境工程专业共性培养的基础上突出环保设备特色,巩固石油石化行业优势”专业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专业特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拥有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是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环境工程系目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在开办之初即确立了“在常规环境工程专业共性培养的基础上突出环保设备特色,巩固石油石化行业优势”的专业办学理念。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根据我校立足石化行业的学科优势,在遵循环境工程专业统一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突出设备的特色。比较中外环境工程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不难发现: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也谈不上生命力。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内容多,学科综合性强,既有理论性很强的大气扩散模型等内容,又有工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各类净化装置。为体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切实实现2008版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在强化环保设备培养特色和工程实践培养理念的同时,使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衔接更加紧密,从而有利于使理论教学与各实践环节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有机融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程的建设改革。
1 理论教学环节的改革,把理论教学和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起来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既有其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一面,又有与其他学科或课程交叉渗透的一面,因此在2008版新大纲开设环境工程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删繁就简,有机整合,精炼教学内容,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课时调整为40课时。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要根据讲课内容与工程实际的切合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对于描述性的或概念性的内容,易于理解、掌握且能查到很多相关资料的章节,如概论、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等部分,可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法,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看书、收集相关资料后撰写报告,让学生在课堂讲述以参与到教学中来,避免发生教师讲之无趣,学生听之无味的现象。
(2)对于当前的大气污染热点话题,采用拓展式教学法。如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这部分内容,可扩展到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会议、清洁发展机制(CDM)等热点问题,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也可进一步了解国际社会对此所做出的努力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3)除尘装置、脱硫、脱硝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等与工程实际及学生今后工作相关较多的部分,其中传质系数、传质单元等重要的计算公式,坚持“弱化推导,强调应用”的原则,在课堂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学会应用;对于较难讲明白的污染净化设备工作原理和设备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借助于动画、录像和计算机仿真动画演示,增强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把具体的工程实例引入课堂中,通过这些工程案例从设计到土建、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管理整个过程的讲解分析,把相关知识点融入相关单元中,使学生对整个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此外,许多大气污染问题是一个既有颗粒物污染,又有气态污染物污染,还涉及污染排放的综合性问题,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连接和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2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和改革,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由理论到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主动正确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将为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高教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4个环节。
2.1 实验
实验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核心环节,我们把部分常规验证型基础实验改成了综合设计型实验,并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增设了创新型实验,而且后两种类型实验的比例逐年增加。
例如,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开设了光催化净化VOCs的创新型实验。首先我们把实验目的、流程和所用到的检测仪器等给学生做简要讲解,然后列出此次实验所包含的内容,如光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分析、光催化剂的改性实验、实验条件对光催化净化VOCs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学生自己分组并根据所选内容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在和教师商讨修改后从准备化学试剂和搭建实验装置开始,直至最终完成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同时,根据自愿的原则,让部分学生把所有组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后上交科技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习
我们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我们新增加了华北电力大学实训基地、燕山石化热电厂和储运厂等实习单位。在学生进入车间前,邀请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实习过程中涉及的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设备布置图、处理量、净化效率和能耗等运行概况先做一番讲解;参观过程中,一方面由教师和现场工程师进一步讲解工艺的流程和运行参数,另一方面让学生比较不同实习单位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异同,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的综合性重要环节,使学生受到工程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知识的能力,我们把原有的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改为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分别开设水污控、大气污控两个方向的课程设计。在大气污控方向课程设计过程中,紧扣环保设备的办学特色,把工艺设计和设备计算结合起来,侧重于具体设备如吸收塔、除尘设备等的设计计算,还包括材料选用及校核、绘图和编程等方面,使学生受到工程基本技能的训练。
此外,我们还开设了环保设备拆装课程设计,通过对除尘器、吸收塔等设备的拆装,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零件组成和构造,为今后净化设备的设计奠定基础。
2.4 毕业设计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即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相比,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应用面和就业选择不宽,所以学生选择其作为毕业设计的不多。因此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两个环节所选择的范围不能重复;另一方面增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题目量,教师要多加引导,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前,邀请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的工艺或设备设计人员、现场项目管理工程师等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就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引导学生选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题目。此外,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把毕设课题与在实习单位所承担的项目结合起来,在教师和单位工程人员的指导下,不仅按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尽早地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
3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一类涉及面广、内容多的专业课,更具有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课程建设的过程必须以办学思想、专业特点为依托。我们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会随着课程教学的进行,对教学手段和内容不断充实;另一方面,对实践环节进行整合、改进、完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曾光明,刘云国,袁兴中,等.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8~11
[3]梁存珍,朱玲,陈家庆,等.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18~119
[4]王绵森.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6,5:20~22
[5]施云芬,朴海燕.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教学中突出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9,2:73~74
[6]柳丽芬,全燮,杨凤林.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与环境工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6:91~91
关键词:专业特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拥有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是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环境工程系目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在开办之初即确立了“在常规环境工程专业共性培养的基础上突出环保设备特色,巩固石油石化行业优势”的专业办学理念。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根据我校立足石化行业的学科优势,在遵循环境工程专业统一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突出设备的特色。比较中外环境工程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不难发现: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也谈不上生命力。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内容多,学科综合性强,既有理论性很强的大气扩散模型等内容,又有工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各类净化装置。为体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切实实现2008版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在强化环保设备培养特色和工程实践培养理念的同时,使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衔接更加紧密,从而有利于使理论教学与各实践环节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有机融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程的建设改革。
1 理论教学环节的改革,把理论教学和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起来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既有其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一面,又有与其他学科或课程交叉渗透的一面,因此在2008版新大纲开设环境工程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删繁就简,有机整合,精炼教学内容,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课时调整为40课时。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要根据讲课内容与工程实际的切合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对于描述性的或概念性的内容,易于理解、掌握且能查到很多相关资料的章节,如概论、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等部分,可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法,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看书、收集相关资料后撰写报告,让学生在课堂讲述以参与到教学中来,避免发生教师讲之无趣,学生听之无味的现象。
(2)对于当前的大气污染热点话题,采用拓展式教学法。如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这部分内容,可扩展到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会议、清洁发展机制(CDM)等热点问题,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也可进一步了解国际社会对此所做出的努力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3)除尘装置、脱硫、脱硝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等与工程实际及学生今后工作相关较多的部分,其中传质系数、传质单元等重要的计算公式,坚持“弱化推导,强调应用”的原则,在课堂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学会应用;对于较难讲明白的污染净化设备工作原理和设备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借助于动画、录像和计算机仿真动画演示,增强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把具体的工程实例引入课堂中,通过这些工程案例从设计到土建、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管理整个过程的讲解分析,把相关知识点融入相关单元中,使学生对整个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此外,许多大气污染问题是一个既有颗粒物污染,又有气态污染物污染,还涉及污染排放的综合性问题,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连接和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2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和改革,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由理论到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主动正确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将为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高教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4个环节。
2.1 实验
实验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核心环节,我们把部分常规验证型基础实验改成了综合设计型实验,并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增设了创新型实验,而且后两种类型实验的比例逐年增加。
例如,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开设了光催化净化VOCs的创新型实验。首先我们把实验目的、流程和所用到的检测仪器等给学生做简要讲解,然后列出此次实验所包含的内容,如光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分析、光催化剂的改性实验、实验条件对光催化净化VOCs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学生自己分组并根据所选内容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在和教师商讨修改后从准备化学试剂和搭建实验装置开始,直至最终完成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同时,根据自愿的原则,让部分学生把所有组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后上交科技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习
我们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我们新增加了华北电力大学实训基地、燕山石化热电厂和储运厂等实习单位。在学生进入车间前,邀请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实习过程中涉及的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设备布置图、处理量、净化效率和能耗等运行概况先做一番讲解;参观过程中,一方面由教师和现场工程师进一步讲解工艺的流程和运行参数,另一方面让学生比较不同实习单位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异同,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的综合性重要环节,使学生受到工程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知识的能力,我们把原有的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改为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分别开设水污控、大气污控两个方向的课程设计。在大气污控方向课程设计过程中,紧扣环保设备的办学特色,把工艺设计和设备计算结合起来,侧重于具体设备如吸收塔、除尘设备等的设计计算,还包括材料选用及校核、绘图和编程等方面,使学生受到工程基本技能的训练。
此外,我们还开设了环保设备拆装课程设计,通过对除尘器、吸收塔等设备的拆装,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零件组成和构造,为今后净化设备的设计奠定基础。
2.4 毕业设计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即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相比,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应用面和就业选择不宽,所以学生选择其作为毕业设计的不多。因此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两个环节所选择的范围不能重复;另一方面增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题目量,教师要多加引导,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前,邀请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的工艺或设备设计人员、现场项目管理工程师等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就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引导学生选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题目。此外,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把毕设课题与在实习单位所承担的项目结合起来,在教师和单位工程人员的指导下,不仅按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尽早地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
3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一类涉及面广、内容多的专业课,更具有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课程建设的过程必须以办学思想、专业特点为依托。我们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会随着课程教学的进行,对教学手段和内容不断充实;另一方面,对实践环节进行整合、改进、完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曾光明,刘云国,袁兴中,等.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8~11
[3]梁存珍,朱玲,陈家庆,等.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18~119
[4]王绵森.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6,5:20~22
[5]施云芬,朴海燕.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教学中突出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9,2:73~74
[6]柳丽芬,全燮,杨凤林.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与环境工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6: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