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懂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这一首小诗其实道出了体验教育的真谛:体验让人深刻,体验使人刻骨铭心。因此,积极实施体验性教学,探索体验教育的一些基本课型也就成为笔者近年来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实施体验性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个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情趣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围绕这些原则,本人探索了实施体验性教学的一些基本课型。
一、问题探究体验课型
在此类课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其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反思升华。
课例:
学习内容:《磨砺意志,做生活强者》
教学设计:
(1)针对教材内容,课前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全班同学的意志力情况,并由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把调查结果绘成柱状图;另一组为材料组,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资源,搜集自觉磨砺意志的典型人物、事例及名言警句。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师生搜集的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例如,请调查组同学汇报班级调查结果,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我们的意志力需要增强。又如,通过中日小朋友夏令营中的较量说明:顽强的意志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年轻一代意志磨砺的教育。
(3)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自身的不良习惯,制定自觉磨砺意志的计划,提出建议,开展同学之间的赠言活动等。
二、交流互动体验课型
在此类课型中,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激励参与的情境,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的氛围,不把预先设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达成知识建构、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与人格的目的。其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体验、交流、融入、感受—总结内化。
课例:
学习内容:《高雅的生活情趣装扮美好的人生》
教学设计:
(1)教师设计问卷,了解学生生活情趣状况。尤其要关注学生当中高雅生活情趣的表现,搜集有特长的学生的资料。
(2)教师与学生一同把学生的生活情趣表现按照表演类、琴棋书画类、收藏类、养殖类等进行分类统计。选取两名学生主持人,设计课堂活动的环节为:现场采访—特长展示—拥抱自然—收藏爱好者之履—音乐爱好者之音—说句心里话。
(3)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畅谈人生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如何处理学习与培养正当兴趣的关系?这些问题就在活动中、在分享中予以解决,在活动中激发起学生向往高雅、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角色扮演体验课型
此类课型是让学生扮演、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某个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使其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知识内化。其课型基本结构为:改编教学内容—确定角色—角色表演—思考领悟。
课例:
学习内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本课主要学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教师选择典型案例“买烤鸭风波”,其大意是:王女士怀孕近两个月,胃口不佳,想去吃麻油烤鸭换换口味,结果被营业员调了包,带回家的是变质的烤鸭,吃了以后,引起胃肠感染……其丈夫出差回家以后,砸了烤鸭店,双方对簿公堂……
(3)学生事先被分成:消费者代表组、经营者代表组、调节组、观众组。在课堂上由学生按角色分工分阶段表演出案例的进展情况,在课堂上适时穿插分析与讨论,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提升与感悟。
四、课题研究体验课型
在此类课型教师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课题,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手段,搜集大量事实资料,展开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其基本结构是: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成果展示—总结评定。
课例:
学习内容:《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我国近年来有关人口普查的相关结果和耕地、水资源、粮食的人均占有量等数据,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课题:我国与世界人口的现状、我国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人口问题、社区的人口状况与再就业、人口增长与社会保障……
(2)教师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报刊、文献、社区考察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
(3)教师与学生一起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形成分析我国人口现状、我国人口所面临的问题、解决人口问题对策、社区人口状况与再就业等问题的报告。通过课题研究引发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以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层思考。
除了上述介绍的四种课型以外,经验分享体验课型、社会参与体验课型也是思想品德课程常用的课型,本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实施体验性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体验性学习是一个过程。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给体验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可记忆的事件。”所谓“度过一段时间”,就是指体验它是一个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的过程要包括四个阶段:个体亲历的阶段;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再反思,产生新经验的阶段。由此可见,体验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教育者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2.个体体验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关系。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同的个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体验是多样的但并非一定都是合理的。我们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把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与同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体验与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比较,并自觉地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葺。在体验性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验,但不能放弃教育者应该承担的价值引导的责任。事实上,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也就谈不上有真正的教育。
3.体验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是知识教育,强调知性、理性,走进了科学主义、工具主义,丢弃了学习的主体,远离了生活与实践,冷漠了情感,闭锁了心智。新课程改革倡导体验性学习,通过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倡导体验性学习,并不等于依靠体验性学习就可以包打天下。体验重在实践、亲历,重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重在感性,而接受性学习重在知识接受、知识建构、信息加工,重在理性。事实上,人的学习既需要实践,也需要接受,既需要实践的经验,也需要间接的知识,既需要感性的丰富,也需要理性的概括与提升。因此,体验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两者需要合作,需要平衡。而实际上,并不是任何知识都可以、都必须进行体验性学习。
张健,任教于无锡市后宅中学,学校人事秘书,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教学能手。
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负初中、高中各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他潜心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与艺术,积极参与学校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笔耕不辍,先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大参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并有20余篇论文在省、市论文大赛中获奖。其依据课堂实录撰写的课型课例被辑录于“新课程改革”丛书。
在课堂上,他追求轻松、活泼而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秉承“让学生爱学,让学生上有意义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理念,努力向着在教育对话中实现育人与育己的目标而不懈攀登。
实施体验性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个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情趣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围绕这些原则,本人探索了实施体验性教学的一些基本课型。
一、问题探究体验课型
在此类课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其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反思升华。
课例:
学习内容:《磨砺意志,做生活强者》
教学设计:
(1)针对教材内容,课前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全班同学的意志力情况,并由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把调查结果绘成柱状图;另一组为材料组,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资源,搜集自觉磨砺意志的典型人物、事例及名言警句。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师生搜集的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例如,请调查组同学汇报班级调查结果,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我们的意志力需要增强。又如,通过中日小朋友夏令营中的较量说明:顽强的意志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年轻一代意志磨砺的教育。
(3)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自身的不良习惯,制定自觉磨砺意志的计划,提出建议,开展同学之间的赠言活动等。
二、交流互动体验课型
在此类课型中,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激励参与的情境,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的氛围,不把预先设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达成知识建构、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与人格的目的。其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体验、交流、融入、感受—总结内化。
课例:
学习内容:《高雅的生活情趣装扮美好的人生》
教学设计:
(1)教师设计问卷,了解学生生活情趣状况。尤其要关注学生当中高雅生活情趣的表现,搜集有特长的学生的资料。
(2)教师与学生一同把学生的生活情趣表现按照表演类、琴棋书画类、收藏类、养殖类等进行分类统计。选取两名学生主持人,设计课堂活动的环节为:现场采访—特长展示—拥抱自然—收藏爱好者之履—音乐爱好者之音—说句心里话。
(3)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畅谈人生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如何处理学习与培养正当兴趣的关系?这些问题就在活动中、在分享中予以解决,在活动中激发起学生向往高雅、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角色扮演体验课型
此类课型是让学生扮演、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某个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使其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知识内化。其课型基本结构为:改编教学内容—确定角色—角色表演—思考领悟。
课例:
学习内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本课主要学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教师选择典型案例“买烤鸭风波”,其大意是:王女士怀孕近两个月,胃口不佳,想去吃麻油烤鸭换换口味,结果被营业员调了包,带回家的是变质的烤鸭,吃了以后,引起胃肠感染……其丈夫出差回家以后,砸了烤鸭店,双方对簿公堂……
(3)学生事先被分成:消费者代表组、经营者代表组、调节组、观众组。在课堂上由学生按角色分工分阶段表演出案例的进展情况,在课堂上适时穿插分析与讨论,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提升与感悟。
四、课题研究体验课型
在此类课型教师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课题,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手段,搜集大量事实资料,展开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其基本结构是: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成果展示—总结评定。
课例:
学习内容:《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我国近年来有关人口普查的相关结果和耕地、水资源、粮食的人均占有量等数据,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课题:我国与世界人口的现状、我国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人口问题、社区的人口状况与再就业、人口增长与社会保障……
(2)教师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报刊、文献、社区考察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
(3)教师与学生一起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形成分析我国人口现状、我国人口所面临的问题、解决人口问题对策、社区人口状况与再就业等问题的报告。通过课题研究引发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以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层思考。
除了上述介绍的四种课型以外,经验分享体验课型、社会参与体验课型也是思想品德课程常用的课型,本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实施体验性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体验性学习是一个过程。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给体验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可记忆的事件。”所谓“度过一段时间”,就是指体验它是一个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的过程要包括四个阶段:个体亲历的阶段;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再反思,产生新经验的阶段。由此可见,体验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教育者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2.个体体验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关系。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同的个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体验是多样的但并非一定都是合理的。我们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把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与同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体验与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比较,并自觉地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葺。在体验性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验,但不能放弃教育者应该承担的价值引导的责任。事实上,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也就谈不上有真正的教育。
3.体验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是知识教育,强调知性、理性,走进了科学主义、工具主义,丢弃了学习的主体,远离了生活与实践,冷漠了情感,闭锁了心智。新课程改革倡导体验性学习,通过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倡导体验性学习,并不等于依靠体验性学习就可以包打天下。体验重在实践、亲历,重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重在感性,而接受性学习重在知识接受、知识建构、信息加工,重在理性。事实上,人的学习既需要实践,也需要接受,既需要实践的经验,也需要间接的知识,既需要感性的丰富,也需要理性的概括与提升。因此,体验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两者需要合作,需要平衡。而实际上,并不是任何知识都可以、都必须进行体验性学习。
张健,任教于无锡市后宅中学,学校人事秘书,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教学能手。
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负初中、高中各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他潜心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与艺术,积极参与学校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笔耕不辍,先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大参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并有20余篇论文在省、市论文大赛中获奖。其依据课堂实录撰写的课型课例被辑录于“新课程改革”丛书。
在课堂上,他追求轻松、活泼而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秉承“让学生爱学,让学生上有意义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理念,努力向着在教育对话中实现育人与育己的目标而不懈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