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歌唱教学模式,使原本毫无章法的歌唱活动中的音准训练环节变得和谐自然,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当然,歌唱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学生在教师的“拨动”和“激励”下,在有效策略的引领下,进入音乐的最佳表现状态;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由中表现。
山区音乐教学开展困难
笔者带着憧憬来到这所依山傍水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在教初中的同时,还承担了五、六年级的音乐课。然而,第一堂五年级音乐课,学生的表现让笔者大吃一惊:首先是孩子们不会识谱,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乐谱啃下来了;但是,在演唱时,完全没有音准,一首歌下来,基本不在一个调上,教室里喊唱声一片。这样的状况如何能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呢?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有原因的。
一是城乡孩子音乐素养存在差别。对于城区学校的孩子,音乐素养不仅仅从音乐课堂中获得,家长们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音乐培训班,幼儿园、小学就开设音乐兴趣小组,所以很多孩子都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中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歌唱环节时,只需要稍稍把握音准教学即可,而更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和情感处理。而山区的家长不重视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也没有这个条件,更不会想着让孩子参加声乐、乐器的培训班,孩子们对音乐的接触就是电视、电脑。歌曲泛滥,孩子们模仿的积极性高,往往是一首歌还没完全掌握,紧接着又开始另一首歌的模仿,感觉就像是街头小商品——粗制滥造。
多数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不想唱也唱不好。即便是唱课外的自己喜欢的歌,大部分学生往往也是无法顺利地进行,随意跑调,部分学生跑调了竟然浑然不自知,还是继续自我陶醉在异样的演唱中,直接影响了学生表演能力的提高和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甚至一部分学生在整个歌曲演唱中毫无旋律感,唱歌成了念歌。
音准训练策略
音准测试,正确定位 以歌唱教学为主的公开课之所以不被教师看好,主要是学生缺乏音准的自我判断能力,十人十调 ,甚至不成调,整体效果极不和谐。以至于前面教师深入浅出的教学过程功亏一篑。这样就不得不深入地分析不同学生的音准问题。通过6个班的多轮音准测试,笔者发现,音准有问题学生竟达到85%左右,试想这样的音乐课堂怎能发出和谐之音?在沮丧之后,笔者大量地查阅资料,了解了专业人士对人声音准问题做出的归类:缺乏训练型:(占40%左右);暂时失控型:(占20%左右);生理病态型:(占10%左右)。也就是说;所谓的天生的“五音不全”者并不多,他们往往是缺乏最基本的音准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强调、练习,都会有了很大的起色,使其克服音准问题。笔者开始有了挑战的欲望,计划在脑海中层层浮现。
立足音准重视训练
第一,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建立音高概念。上课前用5分钟的音准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是笔者在歌唱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对音的高低形成音高概念,能把握好基本音高关系,是唱好一首歌的基本素养,也是整体提高班级演唱水平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笔者把音准的常规训练放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训练,如:柯伊达手势教学、音阶练习采用直观音阶图、听辨音的高低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员参与,在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枯燥的音准训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学环节。
第二,加强演唱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对于演唱技巧的灌输,不光是前面分析到的占20%比例的音准暂时失控型的学生有必要,也是全体学生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歌唱跑调同样受演唱技巧的影响,如:歌唱气息支撑不够、声音发虚、漏气、歌唱位置不够、换声点没有充分准备等,都很容易导致声音位置下移、跑调,对于这些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来表现学生良好的心态,从而进入歌曲演唱的最佳状态。再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做好呼吸动作,笔者要求学生右手叉在腰部,左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要感觉到腰部周围像球充气一样鼓起来,然后保持这种状态,不能一下松掉,要有控制地、缓慢地放松张开两肋,这样练习对有支持的呼气和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很好的作用。除了专业的一些方法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以便他们在歌唱中能更灵活地运用好气息。
第三,重视歌谱视唱,做到持之以恒。视唱是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性、情感等技能的综合训练,其中以音准节奏训练最为重要。但在歌唱视谱教学中,这两方面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如:音高不准、节奏不稳等。有些教师嫌麻烦,干脆舍弃这一教学,结果造成学生永远依赖教师的范唱,或者是难点部分一直不能解决。而如果有了持之以恒的歌谱视唱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自学歌曲还不易跑调的能力。所以,教师对歌谱视唱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歌谱视唱教学时,应遵循“持之以恒”“以熟带生”“先易后难”的原则,否则会弄巧成拙。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五泄镇校)
山区音乐教学开展困难
笔者带着憧憬来到这所依山傍水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在教初中的同时,还承担了五、六年级的音乐课。然而,第一堂五年级音乐课,学生的表现让笔者大吃一惊:首先是孩子们不会识谱,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乐谱啃下来了;但是,在演唱时,完全没有音准,一首歌下来,基本不在一个调上,教室里喊唱声一片。这样的状况如何能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呢?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有原因的。
一是城乡孩子音乐素养存在差别。对于城区学校的孩子,音乐素养不仅仅从音乐课堂中获得,家长们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音乐培训班,幼儿园、小学就开设音乐兴趣小组,所以很多孩子都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中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歌唱环节时,只需要稍稍把握音准教学即可,而更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和情感处理。而山区的家长不重视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也没有这个条件,更不会想着让孩子参加声乐、乐器的培训班,孩子们对音乐的接触就是电视、电脑。歌曲泛滥,孩子们模仿的积极性高,往往是一首歌还没完全掌握,紧接着又开始另一首歌的模仿,感觉就像是街头小商品——粗制滥造。
多数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不想唱也唱不好。即便是唱课外的自己喜欢的歌,大部分学生往往也是无法顺利地进行,随意跑调,部分学生跑调了竟然浑然不自知,还是继续自我陶醉在异样的演唱中,直接影响了学生表演能力的提高和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甚至一部分学生在整个歌曲演唱中毫无旋律感,唱歌成了念歌。
音准训练策略
音准测试,正确定位 以歌唱教学为主的公开课之所以不被教师看好,主要是学生缺乏音准的自我判断能力,十人十调 ,甚至不成调,整体效果极不和谐。以至于前面教师深入浅出的教学过程功亏一篑。这样就不得不深入地分析不同学生的音准问题。通过6个班的多轮音准测试,笔者发现,音准有问题学生竟达到85%左右,试想这样的音乐课堂怎能发出和谐之音?在沮丧之后,笔者大量地查阅资料,了解了专业人士对人声音准问题做出的归类:缺乏训练型:(占40%左右);暂时失控型:(占20%左右);生理病态型:(占10%左右)。也就是说;所谓的天生的“五音不全”者并不多,他们往往是缺乏最基本的音准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强调、练习,都会有了很大的起色,使其克服音准问题。笔者开始有了挑战的欲望,计划在脑海中层层浮现。
立足音准重视训练
第一,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建立音高概念。上课前用5分钟的音准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是笔者在歌唱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对音的高低形成音高概念,能把握好基本音高关系,是唱好一首歌的基本素养,也是整体提高班级演唱水平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笔者把音准的常规训练放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训练,如:柯伊达手势教学、音阶练习采用直观音阶图、听辨音的高低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员参与,在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枯燥的音准训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学环节。
第二,加强演唱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对于演唱技巧的灌输,不光是前面分析到的占20%比例的音准暂时失控型的学生有必要,也是全体学生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歌唱跑调同样受演唱技巧的影响,如:歌唱气息支撑不够、声音发虚、漏气、歌唱位置不够、换声点没有充分准备等,都很容易导致声音位置下移、跑调,对于这些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来表现学生良好的心态,从而进入歌曲演唱的最佳状态。再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做好呼吸动作,笔者要求学生右手叉在腰部,左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要感觉到腰部周围像球充气一样鼓起来,然后保持这种状态,不能一下松掉,要有控制地、缓慢地放松张开两肋,这样练习对有支持的呼气和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很好的作用。除了专业的一些方法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以便他们在歌唱中能更灵活地运用好气息。
第三,重视歌谱视唱,做到持之以恒。视唱是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性、情感等技能的综合训练,其中以音准节奏训练最为重要。但在歌唱视谱教学中,这两方面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如:音高不准、节奏不稳等。有些教师嫌麻烦,干脆舍弃这一教学,结果造成学生永远依赖教师的范唱,或者是难点部分一直不能解决。而如果有了持之以恒的歌谱视唱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自学歌曲还不易跑调的能力。所以,教师对歌谱视唱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歌谱视唱教学时,应遵循“持之以恒”“以熟带生”“先易后难”的原则,否则会弄巧成拙。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五泄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