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得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人们都在追求促使小学生身心实现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通过体育学习,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体能水平,优化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器官发育,还能在体育锻炼中学习诸多体育精神,如不抛弃、不放弃、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更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但是,要想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必须要落实因材施教。本文将从丰富体育运动项目、调整体育运动强度、开展拓展体育训练三个角度分析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
小学体育 高年级 因材施教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145-01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積累了一定的体育运动经验,掌握了基本的运动能力。这就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育情况、体能水平与运动能力使得每个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产生了明显差异。如果忽视了这种学生差异,依然对高年级小学生提出统一的运动要求,那么就会出现运动不均衡的问题。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教给小学生规范的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只是体育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将这些运动技能内化为小学生自己的运动能力才是体育教学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实现因材施教,保证体育课程面向每一个小学生,兼顾每一个小学生的运动需求。
1.丰富体育运动项目
丰富的运动活动是实现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因为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明确知道了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打比方说,如果小学生十分排斥长跑练习,那么便会下意识地避免一切与长跑运动有关的项目。如果强制要求小学生参与长跑练习,则会让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更大的排斥心理。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根据学生需求确定具体的体育项目,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就比方本班有一部分比较早熟的小学生已经有了爱美、塑造体形的意识,希望自己可以长高一些。针对这部分小学生,笔者会鼓励他们参与篮球训练,因为篮球运动属于有氧活动,能够综合锻炼小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能够加速小学生的新陈代谢,对塑造体形、长个等都有积极作用。而且,篮球运动属于一项团体类竞技性运动,符合小学生爱热闹、爱竞争的成长心理,更易于激发出小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有一部分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大量跑跳,只能接受一些运动强度较小的有氧训练。针对这部分小学生,我会教给他们一些随时可以展开的拉伸动作,如开合跳、登山跑等,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拉伸与基本有氧活动放松自己的身体。
2.调整体育运动强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体育运动强度是教师在因材施教教学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每个小学生的身体负荷程度是一定的,超出这个负荷程度的运动项目只能损伤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不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灵活调整体育运动的强度,稳步提升小学生的体能水平,切忌操之过急。
就如在“双手抛实心球”一课教学中,笔者法相我们班有一少部分学生的力气很小,如果让他们把实心球举过头顶,很容易便会损伤小学生的手臂关节,所以笔者为学生选择了其他轻重量的球类,降低投掷实心球的运动强度。这些小学生只需学习抛实心球的规范动作即可,笔者不会对抛实心球的距离提出过多要求。同时,这些小学生的手臂力量发育不足,所以如果抛掷实心球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小学生的手臂酸软无力,影响小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所以,笔者允许小学生按照个人手臂的酸痛程度及时终止抛实心球的运动练习。待抛实心球运动结束之后,笔者还帮助小学生放松了自己的手部肌肉,保护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3.开展拓展体育训练
体育拓展训练指的是有个性化学习需求与体育专业发展欲望的小学生而言的,能够有效丰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组织方式,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小学生很有运动天赋,这些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愿意为了某项运动技能付出艰辛的训练,还能快速内化每一个运动技能。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拓展体育训练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他们的体能水平。
比如,我们班有一部分耐力很好的小学生希望可以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梦想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对于这部分小学生来说,我会与其他教师一同从全校范围内挑选校足球队运动员,以足球兴趣班的形式每天组织这些学生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教给他们更多的足球技能与作战方法。当然,有其余运动兴趣的学生也可以组成运动兴趣班,以拓展训练优化自己的运动素养。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提出的,这一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秉承先人的智慧,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有机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沈绚丽.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21):26-27.
[2]朱媛媛.小学高年级学段体育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7):8.
小学体育 高年级 因材施教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145-01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積累了一定的体育运动经验,掌握了基本的运动能力。这就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育情况、体能水平与运动能力使得每个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产生了明显差异。如果忽视了这种学生差异,依然对高年级小学生提出统一的运动要求,那么就会出现运动不均衡的问题。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教给小学生规范的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只是体育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将这些运动技能内化为小学生自己的运动能力才是体育教学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实现因材施教,保证体育课程面向每一个小学生,兼顾每一个小学生的运动需求。
1.丰富体育运动项目
丰富的运动活动是实现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因为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明确知道了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打比方说,如果小学生十分排斥长跑练习,那么便会下意识地避免一切与长跑运动有关的项目。如果强制要求小学生参与长跑练习,则会让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更大的排斥心理。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根据学生需求确定具体的体育项目,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就比方本班有一部分比较早熟的小学生已经有了爱美、塑造体形的意识,希望自己可以长高一些。针对这部分小学生,笔者会鼓励他们参与篮球训练,因为篮球运动属于有氧活动,能够综合锻炼小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能够加速小学生的新陈代谢,对塑造体形、长个等都有积极作用。而且,篮球运动属于一项团体类竞技性运动,符合小学生爱热闹、爱竞争的成长心理,更易于激发出小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有一部分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大量跑跳,只能接受一些运动强度较小的有氧训练。针对这部分小学生,我会教给他们一些随时可以展开的拉伸动作,如开合跳、登山跑等,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拉伸与基本有氧活动放松自己的身体。
2.调整体育运动强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体育运动强度是教师在因材施教教学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每个小学生的身体负荷程度是一定的,超出这个负荷程度的运动项目只能损伤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不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灵活调整体育运动的强度,稳步提升小学生的体能水平,切忌操之过急。
就如在“双手抛实心球”一课教学中,笔者法相我们班有一少部分学生的力气很小,如果让他们把实心球举过头顶,很容易便会损伤小学生的手臂关节,所以笔者为学生选择了其他轻重量的球类,降低投掷实心球的运动强度。这些小学生只需学习抛实心球的规范动作即可,笔者不会对抛实心球的距离提出过多要求。同时,这些小学生的手臂力量发育不足,所以如果抛掷实心球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小学生的手臂酸软无力,影响小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所以,笔者允许小学生按照个人手臂的酸痛程度及时终止抛实心球的运动练习。待抛实心球运动结束之后,笔者还帮助小学生放松了自己的手部肌肉,保护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3.开展拓展体育训练
体育拓展训练指的是有个性化学习需求与体育专业发展欲望的小学生而言的,能够有效丰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组织方式,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小学生很有运动天赋,这些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愿意为了某项运动技能付出艰辛的训练,还能快速内化每一个运动技能。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拓展体育训练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他们的体能水平。
比如,我们班有一部分耐力很好的小学生希望可以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梦想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对于这部分小学生来说,我会与其他教师一同从全校范围内挑选校足球队运动员,以足球兴趣班的形式每天组织这些学生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教给他们更多的足球技能与作战方法。当然,有其余运动兴趣的学生也可以组成运动兴趣班,以拓展训练优化自己的运动素养。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提出的,这一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秉承先人的智慧,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有机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沈绚丽.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21):26-27.
[2]朱媛媛.小学高年级学段体育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