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联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hem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地方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课标就要求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传统历史课程体系制约了地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师在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上,在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些教师也已经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进了地方历史的某些内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制约,课本作为唯一的考试依据,教材也就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历史教育内容被长期封闭在教科书中。在地方历史的挖掘上,我们的历史教师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不敢深入下去,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地方历史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地方历史课程的育人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正是传统历史课程体系的弊端所在。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使教材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效果。 开展地方历史教学,在我国历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学时间约8课时,在教学中,这些课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教材的有关内容,穿插使用。对于这些地方教材,学生也只是“一目十行”地随便翻翻,更多的同学连看都没看,有的连书也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而是较为普遍。地方历史教学缘何在学校遭遇“寒流”?一些中学历史老师认为:日益加大的升学压力使得学校和考试内容的教学,无暇顾及地方教学。 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初中阶段,孩子们的课业本身就太重,没有必要开设地方历史课程,这些东西等孩子长大毕业后再看也不迟。” 有的历史老师甚至很直白地表示:虽然现在把地方历史纳入到升学考试的要求中去,但地方历史所占分值较少。是否将地方历史教学纳入升学考试及分值比重加大才会让它热起来?我觉得也并不尽然,关键要认识到这方面的内容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热爱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更多地认识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乡,从而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怀。
  历史教师学识不足制约了地方历史教学的开展。我们绝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地方史,只是凭个人兴趣,对其作简单了解。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在编好地方史教材的同时,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好当地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也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知乡爱乡。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悸,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
  搜集整理文字的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凡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地方教育内容的资源都可以划入文字的历史地方课程资源的范畴。走近非文字的历史地方课程资源。非文字的地方课程资源是指以实物或活动的形式运用于历史教育中的地方课程资源。
  建立数字电子化的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建立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数字电子化的历史地方课程资源是指以电子网络为平台为历史教育提供的地方课程资源。如多媒体历史课件、历史资料数据库、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所提供的网站,甚至可以包括一些影视作品等。同时,数字电子化的历史地方课程资源不仅应包括能给历史课程带来信息来源的资源,也包括保证这些信息获取的硬件资源。
  地方历史在中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一片瓦砾,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进而去勾画未来的美好远景。学生在考察中对自己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丰富的地方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开展地方历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历史部分时,完全可以结合地方历史,使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可知、可感。
  地方历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知乡爱国的精神,更能培养孩子的崇高道德情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现行语文课型中存在一些弊病,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这些弊病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课型转换问题就被提上意识课程。本文就现行语文课的弊端、语文课型的种类、语文课型的转换依据,提出个人见解,为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学 语文 课程改革 转换    一、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  教师在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摘要】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去攀登。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无学习兴趣。兴趣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是可塑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摘 要】常规科学习题讲评课是教师的独脚戏,效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激活他们思维的火花,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然而,留心
任何老师都想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有益知识,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的有效刺激物,它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给幼儿以积极的刺激,从而加快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那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该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呢?想浅谈自己的一点实践做法。   一、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
在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课。如果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甚至乐此不疲,学生的进境就不可能限量了,如果我们能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把学生引进门,通过内因而起积极的作用,使他们主动的发挥其学习能量。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应如何去实践呢?  第一、 抓好学校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抓好新学期课堂教学,有些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并不向学生宣传介绍这门课的新鲜内容、有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学过程的整个结构上、环节之间的衔接上、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预先设立,这样做尽管提供给学生很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催生出多姿多彩的思维成果。每一堂课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不参与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那些不参与学生的状态,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当中。打磨细节不是探求理念的创新,而是对教学实践全
【摘 要】课本剧具有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本剧对学生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促进和培养作用; 从课程角度出发来观照,课本剧也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从语文学的角度来看,课本剧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编排课本剧时要对课本剧有基本的认识;要着力指导好学生编好剧本;做好汇演中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保证学生演出的成功。  【关键词】课本剧 功能和意义 编排的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地、有效地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培训精神,本文于2010年暑假参加了高中新课程的集中培训从高一化学在高中化学科中的地位出发,提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一化学教学的三点建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抓好基础,注意能力的培养。    高中三年的化学教学总格局是:高一把好基础关,高二把好素质关,高三把好提高关。高一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抓好基础,引导入门,注意能力的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共同思考与追求。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了。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才能自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快乐,这样他们的成绩也会不断提升。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行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