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d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方法:对30例临床初诊病理确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观察分析。结果:30例临床初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与病理诊断全部符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24例,治愈率80%;有效5例,总有效率约97%。结论: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催产素加固崩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功血病 中西医治疗 临床病理
  
  我院于2003年5月~2004年4月选取30例临床初诊病理确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采用催产素加固本汤的中西医结合措施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年龄20~56岁,其中20~30岁者16例(53%),31~40岁者8例(27%),41岁以上者6例,(20%),平均年龄31.9岁。职业中以农民为主,共25例(83%),居民4例(13%),干部1例(3%)。病程6个月~2年,平均1.25年。合并卵巢囊肿2例,慢性盆腔炎3例,均按功血病予以治疗。
  妇科检查:全部患者皆以阴道流血为主诉来院就诊,部分病例子宫略增大微软,有时伴有一侧或双侧卵巢轻度囊性增大,多有程度不等的贫血外貌,血色素最低90g/L,最高105g/L,其中不规则出血者20例(67%),月经过频3例(7%),月经过多4例(13%),月经中间出血2例(7%),绝经后出血1例(3%)。出血时皆无腹部疼痛,合并慢性盆腔炎者下腹部压痛阳性。
  病理检查: 全组患者均在诊断性刮宫的基础上作了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流产、炎症、肿瘤、结核等导致的出血,并进一步明确病情程度及分型。其中单纯型增生18例(60%),复杂型增生12例,(40%),未见非典型增生类型。单纯型增生过去称为轻度增生及囊性增生,无细胞异形性,镜下可见局部或弥漫的腺体结构不规则,腺体扩张并稍显拥挤,腺体多于间质,腺上皮为单层或假复层。复杂型包括过去的中度增生及腺瘤型增生,亦无细胞异型性,镜下可见腺体外形不规则,结构复杂,腺上皮突向腺腔,腺体拥挤,腺体之间的间质稀少。
  西医治疗:刮宫既为病理学检查的取材手段,又是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每位患者刮宫后常规加用抗菌优0.96g/次,2次/日;甲硝唑0.2g/次,3次/日口服,共3天以预防感染;催产素10U/次肌注,共1次。
  中医治疗:除以上措施外,全组均采用固崩汤[1]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炙黄芪、炒白术、生地(或熟地)、 阿胶(蒲黄炒),山茱萸各15g,龙骨(炒后醋淬),牡蛎(煅后醋淬),仙鹤草各30g,乌贼骨12g,茜草6g,升麻5g。水煎服,5天为1个疗程,最多不超3个疗程。气虚加人参;血热加白芍;有积热,加黄芩;气滞,加青皮。柴胡;瘀血内阻,加桃仁、大黄炭;腰痛,加续断;心悸不眠,加酸枣仁、茯神。
  疗效判定:①以用药1~3个疗程后出血停止,症状消失为治愈;②以出血减少,症状转轻为有效;③以用药后出血依旧,症状无丝毫改善为无效。
  
  结果:
  
  痊愈24例(80%),有效5例,(17%),无效1例,(3%),总有效率约为97%。
  不良反应:出现轻度皮疹1例,系磺胺过敏所致,加用抗组胺药物后消失;胃部不适2例,经用吗丁啉后好转,均未停药,坚持用药至疗程结束。
  随访:除1例无效者外,29例有效者在治疗后半年,1年之中进行了2次回访,痊愈者均未再犯,有效者未再加重,亦未去他处治疗,全部坚持家务劳动。
  
  讨 论
  
  病因及发病机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此两时期卵巢功能不稳定,多属无排卵巢性出血,患者常先有一段时间的闭经,然后发生子宫出血。有时开始为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而后转为不规则或持续性子宫出血,有时流血可历时十数日或更长,体格检查无明显的盆腔病变,月经期间出血多以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暂时下降导致;绝经后功血是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量虽减少,但由于肾上腺可以分泌少量雌激素,逐渐积蓄,亦可造成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出血,亦有滥用雌孕激素导致,流血量多或时久者有轻重不等的贫血症状,贫血又引起凝血功能失常,进一步加重了子宫出血,从而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辨证施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祖国医学属于崩漏范畴,经血暴下称为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有时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崩漏辨证各有虚证实证,但漏证虚多实少,崩证适相反。虚证有脾气虚、肾气虚,心脾气血两虚;实证有气血瘀滞、肝气郁结及血热,其中以血热、气虚多见。治宜健脾养血,调理脾肾,用固崩汤加减。方中黄芪补气,阿胶补血,仙鹤草止血,诸药合用,共收补气摄血,凉血止血功效。
  西药作用:甲硝唑、抗菌优预防感染,催产素收缩子宫平滑肌快速止血,在本组病例的治疗中均作为辅助措施使用。因该病的本质是内分泌失调,该组病例未使用女性激素,主要还是依靠作用缓和而持久的中药调理。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妇产科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献指出,单纯型增生约有10%,复杂型增生约有3%可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2],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优秀遗产,在社区医疗中为广大患者提供简便高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该法疗效确切,无激素治疗之不良反应,虽病例尚少,但系前人的经验之方,可在社区医疗单位进一步临床验证的基础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教研组编.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第1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75,354
  2 杨光华,主编.病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1~282
其他文献
1988年6月~2005年6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静滴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46例均系住院患者,并符合1992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1]的诊断标准,都具备大量蛋白尿(3.5g/24小时)及低蛋白血症(<30g/L)二项必备条件。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3~45岁,平均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10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7例,女53例,年龄1 3~78岁,其中20岁以内,6例占6%,40岁以内24例(24%),60岁以内45例(45%),61岁以上,25例(25%),病程最短 3 天,最长半个月。  发病部位:上部(头面项部)11例(11%),中部(胸肋部及腰腹部)59例(59%),下部(臂部以下)30例(30%)。  治疗方法:龙胆草15g,生山栀15g,柴胡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自拟痛安汤辅助经皮穿刺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10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110例,采用自拟痛安汤治疗辅助CT引导下注射臭氧的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53.6%,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6%,82%。经X2验证(X2=9
期刊
乌鸡白凤丸是由乌鸡、人参、白芍、丹参、香附(醋炙)、当归、牡蛎(煅)、鹿角、’桑螵蛸、甘草、青蒿、天冬、熟地黄、地黄、川芎、黄芪、银柴胡、芡实(炒)、山药等组成。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作用。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膝酸软,产后虚弱等症。也是妇女治疗和滋补良药。  慢性肝炎的病症是指病程在半年以上的肝脏慢性炎症疾病。慢性肝炎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肝区疼痛、腹胀、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患儿,男,5个月,因“腹泻伴面色苍白2个月”以“小儿腹泻病、贫血”收入院。患儿于2个月前添加辅食后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稀便,日5~6次,无脓血,不发热,无咳嗽,偶有呕吐,口服思密达、小儿止泻散等药物治疗,效差,患儿面色渐苍白,并呈进行性加重,遂来诊。查体:神志清,精神欠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及口唇色淡,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
期刊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妈咪爱 菌陈蒿汤    我院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吗咪爱、思密达联合中药菌陈蒿汤治疗母乳性黄疸5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1]:①完全母乳喂养,生后4~7天出现黄疸,并持续2周。②黄疸以轻~中度为主,极少重度。③生长发育基本正常,肝脾无肿大,肝功正常,HBsAg(-) 。④停喂母乳2~4天黄疸明显减轻,再次哺乳后又加
期刊
摘 要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6例,痊愈32例,占33%;显效42例,占44%;有效18例,占19%,无效4例,占4%,总有效率96%。推拿治疗能缓解梨状肌痉挛, 剥离粘连,疏通经络,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疗效满意。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推拿手法 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以拇指弹拨法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6例,疗效可靠,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期刊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由于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笔者从1994年8月  ~2005年11月先后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1 3例,女9例,年龄26~77岁,平均48.3岁。  原发病与损伤部位: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 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6例,胆总管结石6例,其中3例伴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损伤部位
期刊
患者,女,38岁。因发热1年,伴关节酸痛,僵硬6个月于2005年12月1日入院。1年前受凉后咽痛、发热,体温39℃,伴畏寒、寒战,6个月前四肢关节游走性酸痛。发热无规律,体温波动于37.8~39℃,无头痛、呕吐。当地县医院查骨髓涂片、培养,血培养,疟原虫,咽拭子,肝功能均正常。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治疗,效果欠佳,且波及小关节,伴僵硬,活动受限。经常应用安乃近,复方阿司匹林控
期刊
患者,女,53岁,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经常头晕,头痛,四肢乏力,长期口服降压药物(药物不详)血压维持在(20~140 )/(70~90)mmHg,近5~6年因劳累或气候寒冷多次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气喘。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具体日期不详)。1年前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II级”,无药物过敏史。此次因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来我院就诊,静滴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注射液250ml60滴/分,1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