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种智能素质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螺旋式渐进的过程,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呢?
一、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通过观察,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现代心理学把观察力视为智能的门户和源泉。据研究,人的大脑获得的信息,来自视觉的占85%,来自听觉的占11%,来自触觉和嗅觉的占4%。可见,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1.语言文字的观察。如观察字词的读音含义、用法、句式的特点等。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全文仅130个字,但如果不了解这百十来个词的含义,特别是“知、愠、罔、殆、谓、耻、下、识、焉、善”等古今词义不同的含义,就没办法了解这十则语录的中心。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最容易读错的就是通假字的读音和停顿。如《论语十则》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知也”的“知”字,应读“zhì”而不读“zhī”;在《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学生在朗读时总容易想当然地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前一句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地坐在前面”,而后句则意为“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面”。两种读法,词义理解却大相径庭。讲《桃花源记》,讲“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就要求学生掌握“妻子”和“绝境”两个古今异义词;讲《陋室铭》中对“何陋之有”一句,就要求学生掌握“之”字的用法和认识宾语前置句的格式。学习《湖心亭看雪》时,遇到“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的理解,就可以联系《口技》中“群响毕绝”的“绝”,《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绝”,这几处都当“消失”讲。通过归纳整理,学生就能把零散的知识“珠子”化为牢固的知识“网络”。这样,指导学生悉心观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就能让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洞察力。
2.章法的观察。如观察文章的前后照应、线索脉络、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的情况。就线索来说,记叙文可观察其人物线索、景物线索、事件发展线索、时间发展线索、地点变化线索等,议论文可观察其论证过程等。还可指导学生找出文章中显示段落层次的各种语言标志来,找出段落层次间衔接的词句来。
如《故乡》,就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以“我”回故乡为线索,按照“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顺序,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山市》一文,则以时间为序,层次井然地描写了山市由生到灭的美丽景色,构成一个多层面的山市变幻过程。教学时,可抓住山市出现的过程这一脉络进行观察理解:(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出现。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抓住标志性时间的词语及山市的出现过程进行讲析,就把文章的重点难点弄清楚了。
3.课文内容的观察。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所写的事物当成客观存在的事物来进行观察,如对记叙文、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的观察、景物的观察、事件发展情况的观察等。说明文中所说明的现象、器具、物品的观察等。观察人物的如讲《故乡》中的闰土,可提示学生观察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裂开,像是松树皮”),让学生透过感性认识去意会闰土生活的变化。教学《范进中举》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语言、态度的变化,让学生透过纸背去认识胡屠户前倨后恭,判若两人的市侩嘴脸的本质。总之,要启发学生,使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课文中所写的各种人物,使自己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语言文字、章法结构、课文内容,实质上是带领学生读懂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阅读时的书面观察力,并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打下智力基础。
二、培养记忆力
现代心理学把记忆力比喻为智能的仓库。记忆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人智能水平高低的基础条件。培养记忆力可从四方面进行。
1.抓住空间的发展顺序、地点的转换进行记忆。例如《故宫博物院》就可抓住“从天安门往里走……就是午门的前面”——“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后三宫)”——“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神武门……景山”等这些发展变化的地点,理解课文是怎样逐一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及布局的。
2.抓住事情的发展线索进行记忆。如《皇帝的新装》就可按故事的引子——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的线索进行记忆。记住了这些要素,就记住了这篇童话的故事梗概。
3.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标志性词语进行记忆。如《山市》中的“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构成了一条经线,贯穿全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了这些标志时间的词语,就理解了山市由出现到变化以至消失的变幻过程。
4.记住人物、地点。当出现一个人物或一个地点时,可提醒学生注意看看这个人物有哪些活动,看看地点有没有变化。经常这么练,学生的记忆力就会逐渐增强。
三、培养思维力
1.创设情境,培养思维力。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智能的核心,人们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智能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如,教学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和体会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意境美呢?除了让学生多读,多体会语言美以外,我觉得还应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首先,我启发学生对冰封雪飘的冬景进行联想和描绘,进而以配乐的形式,富有激情地朗读了课文,目的是为学习课文创设美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1)老舍是北京人,他为什么喜欢“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为什么那么强烈地吸引了老舍?(2)老舍怎样向我们介绍“济南的冬天”呢?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围绕着济南冬天“温晴”特点,很快地把握住了文中以山、水为主所描绘的济南的“全景图”、“雪后图”和“水色图”三幅画面。然后我又启发他们:“三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一个什么意境?”学生讨论后认为是“明丽、恬静、舒适、清新、美好”。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要求他们与作者进行心理换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三幅画面合为一幅大画面,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扩展画面。结果,学生情绪非常高涨,思维也活跃起来。济南的城、山、水被学生赋予更美妙的色彩,更深远的意境。
2.以读促写,训练思维力。初中语文课本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就是结合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题。如七年级的《在山的那一边》后面的第三题是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八年级《喂——出来》一文里有一道续写小说结尾的训练题,《音乐的巨人贝多芬》有一道仿写题。像这种结合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题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教师如能把这些训练题灵活地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学生无活可说的尴尬,大大的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与兴趣。
四、培养想象力
现代心理学把想象力比喻为智力的翅膀。人们通过想象力的发挥,创造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想象力的强弱,是一个人智能水平高低的区分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可从两个方面去进行。
1.通过朗读诱发学生的想象。如教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通过声音的描绘,读出富有春天特色景物的色彩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读出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的质感来(“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照着”)读出春天的气息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读出春天的声音来(鸟鸣声、轻风流水声、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读出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闹的气氛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先启发学生想象,而后朗读,又通过朗读诱发学生更进一步地想象。不单要在脑里出现有色彩的景物的表像,而且要想象出那种气息、味儿、音乐、气氛等,如像亲见其景,亲闻其味,亲聆其声,置身于春天的氛围中,并在想象中产生欣喜而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2.通过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教古代诗词,单靠字面语言的朗读还不易激发起学生的想象,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进行启发性描述,诱发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并尽可能地进入其境界。如教《天净沙
一、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通过观察,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现代心理学把观察力视为智能的门户和源泉。据研究,人的大脑获得的信息,来自视觉的占85%,来自听觉的占11%,来自触觉和嗅觉的占4%。可见,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1.语言文字的观察。如观察字词的读音含义、用法、句式的特点等。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全文仅130个字,但如果不了解这百十来个词的含义,特别是“知、愠、罔、殆、谓、耻、下、识、焉、善”等古今词义不同的含义,就没办法了解这十则语录的中心。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最容易读错的就是通假字的读音和停顿。如《论语十则》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知也”的“知”字,应读“zhì”而不读“zhī”;在《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学生在朗读时总容易想当然地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前一句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地坐在前面”,而后句则意为“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面”。两种读法,词义理解却大相径庭。讲《桃花源记》,讲“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就要求学生掌握“妻子”和“绝境”两个古今异义词;讲《陋室铭》中对“何陋之有”一句,就要求学生掌握“之”字的用法和认识宾语前置句的格式。学习《湖心亭看雪》时,遇到“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的理解,就可以联系《口技》中“群响毕绝”的“绝”,《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绝”,这几处都当“消失”讲。通过归纳整理,学生就能把零散的知识“珠子”化为牢固的知识“网络”。这样,指导学生悉心观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就能让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洞察力。
2.章法的观察。如观察文章的前后照应、线索脉络、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的情况。就线索来说,记叙文可观察其人物线索、景物线索、事件发展线索、时间发展线索、地点变化线索等,议论文可观察其论证过程等。还可指导学生找出文章中显示段落层次的各种语言标志来,找出段落层次间衔接的词句来。
如《故乡》,就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以“我”回故乡为线索,按照“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顺序,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山市》一文,则以时间为序,层次井然地描写了山市由生到灭的美丽景色,构成一个多层面的山市变幻过程。教学时,可抓住山市出现的过程这一脉络进行观察理解:(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出现。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抓住标志性时间的词语及山市的出现过程进行讲析,就把文章的重点难点弄清楚了。
3.课文内容的观察。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所写的事物当成客观存在的事物来进行观察,如对记叙文、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的观察、景物的观察、事件发展情况的观察等。说明文中所说明的现象、器具、物品的观察等。观察人物的如讲《故乡》中的闰土,可提示学生观察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裂开,像是松树皮”),让学生透过感性认识去意会闰土生活的变化。教学《范进中举》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语言、态度的变化,让学生透过纸背去认识胡屠户前倨后恭,判若两人的市侩嘴脸的本质。总之,要启发学生,使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课文中所写的各种人物,使自己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语言文字、章法结构、课文内容,实质上是带领学生读懂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阅读时的书面观察力,并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打下智力基础。
二、培养记忆力
现代心理学把记忆力比喻为智能的仓库。记忆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人智能水平高低的基础条件。培养记忆力可从四方面进行。
1.抓住空间的发展顺序、地点的转换进行记忆。例如《故宫博物院》就可抓住“从天安门往里走……就是午门的前面”——“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后三宫)”——“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神武门……景山”等这些发展变化的地点,理解课文是怎样逐一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及布局的。
2.抓住事情的发展线索进行记忆。如《皇帝的新装》就可按故事的引子——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的线索进行记忆。记住了这些要素,就记住了这篇童话的故事梗概。
3.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标志性词语进行记忆。如《山市》中的“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构成了一条经线,贯穿全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了这些标志时间的词语,就理解了山市由出现到变化以至消失的变幻过程。
4.记住人物、地点。当出现一个人物或一个地点时,可提醒学生注意看看这个人物有哪些活动,看看地点有没有变化。经常这么练,学生的记忆力就会逐渐增强。
三、培养思维力
1.创设情境,培养思维力。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智能的核心,人们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智能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如,教学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和体会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意境美呢?除了让学生多读,多体会语言美以外,我觉得还应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首先,我启发学生对冰封雪飘的冬景进行联想和描绘,进而以配乐的形式,富有激情地朗读了课文,目的是为学习课文创设美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1)老舍是北京人,他为什么喜欢“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为什么那么强烈地吸引了老舍?(2)老舍怎样向我们介绍“济南的冬天”呢?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围绕着济南冬天“温晴”特点,很快地把握住了文中以山、水为主所描绘的济南的“全景图”、“雪后图”和“水色图”三幅画面。然后我又启发他们:“三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一个什么意境?”学生讨论后认为是“明丽、恬静、舒适、清新、美好”。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要求他们与作者进行心理换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三幅画面合为一幅大画面,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扩展画面。结果,学生情绪非常高涨,思维也活跃起来。济南的城、山、水被学生赋予更美妙的色彩,更深远的意境。
2.以读促写,训练思维力。初中语文课本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就是结合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题。如七年级的《在山的那一边》后面的第三题是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八年级《喂——出来》一文里有一道续写小说结尾的训练题,《音乐的巨人贝多芬》有一道仿写题。像这种结合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题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教师如能把这些训练题灵活地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学生无活可说的尴尬,大大的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与兴趣。
四、培养想象力
现代心理学把想象力比喻为智力的翅膀。人们通过想象力的发挥,创造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想象力的强弱,是一个人智能水平高低的区分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可从两个方面去进行。
1.通过朗读诱发学生的想象。如教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通过声音的描绘,读出富有春天特色景物的色彩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读出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的质感来(“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照着”)读出春天的气息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读出春天的声音来(鸟鸣声、轻风流水声、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读出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闹的气氛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先启发学生想象,而后朗读,又通过朗读诱发学生更进一步地想象。不单要在脑里出现有色彩的景物的表像,而且要想象出那种气息、味儿、音乐、气氛等,如像亲见其景,亲闻其味,亲聆其声,置身于春天的氛围中,并在想象中产生欣喜而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2.通过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教古代诗词,单靠字面语言的朗读还不易激发起学生的想象,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进行启发性描述,诱发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并尽可能地进入其境界。如教《天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