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锦16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为保证其化学驱油效果,开展了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精细地质研究。细致地描述了试验区构造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的规律,形成了新井挖潜的相关技术,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化学驱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锦16块 化学驱 非目的层 剩余油
1前言
锦16块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经进入双高开发期,剩余油分布零散,井况逐年变差,依靠水驱开发难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此2007年在分采区主力部位进行了化学驱井网部署,共46口新井已经全部完钻。新井电测资料表明,部分井区仍有加大潜力,尤其是三层系受井网控制程度低影响在断块北部构造高部位剩余油较为富集。鉴于化学驱目的层为兴隆台兴Ⅱ7~Ⅱ8,挖潜的层位为兴Ⅲ油组,位于化学驱目的层之下,当化学驱投产之后,可封堵该层位,不会对化学驱的层位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挖掘新井的潜力,提高新井利用率,为此对新井进行了深入的地质研究。
2精细地质特征研究
2.1构造特征
锦16块总体构造形态为北东-南西向长条状分布的南倾断鼻构造油藏,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倾角5-7?,闭合高度200m。断块内沿北部边界断层向西依次发育三个局部高点,分别为锦2-丙6-135、欢气5、锦2-9-117构造高点。锦2-丙6-135井处于断鼻的最高点,隆起面积大,油层发育厚,油气的控制储量高,为全块的最高点;再向西发育二个次高点,即欢气5、锦2-9-117局部次高点。以上这些构造高点部位的油层厚度大,储量高,为油气高产部位。从各小层的平面形态上看,具有继承性,同时受沉积影响,在三大构造高点控制下,每个小层都发育有一些微高点存在,对剩余油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1储层特征
该区储层砂体厚度最大194.4m,最小为15.6m,单井砂体厚度平均为100.2m。
受古地形及沉积物源控制,兴隆台油层油层组的各个砂岩组及小层储层砂体无论在垂向上的发育程度,还是在平面分布范围及形态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平面上砂体迭加大面积连片分布,无明显的方向性。
该区沙一、二储层是辽河裂谷的收缩期即湖退期形成的一套退积型,以中粗碎屑为主。当时古地形坡度较陡,一般为3-9?,古大凌河从西北部的山系发源,季节性高能洪流携带碎屑物质进入古湖盆,快速堆积,在河口环境下形成一套巨厚的扇三角洲砂体,即西八千砂体。而锦16兴隆台油层则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为主的沉积,其平面上位于扇三角洲前端内侧。
根据本套储层的岩电特征、沉积特征、厚度变化情况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将该区兴隆台油层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分为辫状分流河道微相、河道间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前缘薄层砂微相四个微相。
该区储层物性属高孔、高中渗透储层,油层有效孔隙度29.1%,有效渗透率为0.75μm2。储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大部分单砂层层内储层性质属中等-强非均质性储层。平面上各微相储层性质差异较小,属中-强非均质储层,平面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影响了剩余油的分布。
3精细剩余油研究
通过精细地质研究,综合测井二次解释、生产动态、密闭取芯、室内试验等资料,运用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和地质综合等技术,对锦16块剩余油分布的地质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合近年侧钻及新井投产特点,对平面上、纵向上、层内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的研究,得出锦16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剩余油分布特征:
(1)南北块的电测解释表明试验区的剩余可采储量的主要分布在北区
(2)构造及微构造高点、断层遮挡及油藏边角部剩余油相对富集
(3)注采井网欠完善,易形成滞流区,分流区,有利于剩余油富集
(4)处于河道间和坝间微相带的中薄层砂剩余油相对富集
(5)厚油层顶部为剩余油富集区
4化学试验区新井挖潜实例
化学驱新井陆续完钻,根据剩余油研究规律优选部分油井在非化学驱目的层挖潜获得较好效果,共分三批实施。
第一批以电测解释为油层、弱水淹层为主的井实施6口。优选各层顶部射孔,6口井共射开19.6米/11层,平均单井射开3.3米/1.8层,初期日产油83.1t/d,最高日产油166.7t/d。
第二批优选薄差层的井,主要以弱水淹、中水淹为主共实施8口。优选各层顶部射孔,共射开29.2米/18层,平均单井射开3.6米/2.2层,初期日产油74.5t/d,最高日产油130.8t/d。
第三批在利用化学驱新井投产薄差层、弱水淹、油层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优选5口井分2批实施中水淹厚层挖潜,该类层电测解释厚度在4米以上,其顶部电阻值稍高底部,中间夹层不发育,在射开设计中优选顶部1-2米实施射孔。5口井共射开8.7米/7层,平均单井射开1.7米/1.4层,初期日产油32.6t/d,最高日产油66.8t/d。
19口非化学驱新井投產初期最高日产油31.9吨/天,含水仅20.3%,平均日产7.1吨/天,平均含水76.6%,已累计产油44900吨,创效9193.16万元效果显著。
5结论及下步打算
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将完钻后的化学驱新井投产非目的层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仅提高了油井利用率,而且加深了锦16块剩余油认识,从侧面为老区调整指出新方向。
根据锦16块剩余油纵向厚层内顶部富集且平面分布零散特点,为了挖掘剩余油潜力,在兼顾多潜力层区域,建议部署侧钻井2口。
参考文献:
[1]肖武.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1):58~60.
[2]杨世刚.高含水期水淹层剩余油测井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5~16.
作者简介:
师小敏(1972-),女,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石油地质专业,现从事油田开发静态研究工作.
关键词:锦16块 化学驱 非目的层 剩余油
1前言
锦16块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经进入双高开发期,剩余油分布零散,井况逐年变差,依靠水驱开发难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此2007年在分采区主力部位进行了化学驱井网部署,共46口新井已经全部完钻。新井电测资料表明,部分井区仍有加大潜力,尤其是三层系受井网控制程度低影响在断块北部构造高部位剩余油较为富集。鉴于化学驱目的层为兴隆台兴Ⅱ7~Ⅱ8,挖潜的层位为兴Ⅲ油组,位于化学驱目的层之下,当化学驱投产之后,可封堵该层位,不会对化学驱的层位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挖掘新井的潜力,提高新井利用率,为此对新井进行了深入的地质研究。
2精细地质特征研究
2.1构造特征
锦16块总体构造形态为北东-南西向长条状分布的南倾断鼻构造油藏,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倾角5-7?,闭合高度200m。断块内沿北部边界断层向西依次发育三个局部高点,分别为锦2-丙6-135、欢气5、锦2-9-117构造高点。锦2-丙6-135井处于断鼻的最高点,隆起面积大,油层发育厚,油气的控制储量高,为全块的最高点;再向西发育二个次高点,即欢气5、锦2-9-117局部次高点。以上这些构造高点部位的油层厚度大,储量高,为油气高产部位。从各小层的平面形态上看,具有继承性,同时受沉积影响,在三大构造高点控制下,每个小层都发育有一些微高点存在,对剩余油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1储层特征
该区储层砂体厚度最大194.4m,最小为15.6m,单井砂体厚度平均为100.2m。
受古地形及沉积物源控制,兴隆台油层油层组的各个砂岩组及小层储层砂体无论在垂向上的发育程度,还是在平面分布范围及形态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平面上砂体迭加大面积连片分布,无明显的方向性。
该区沙一、二储层是辽河裂谷的收缩期即湖退期形成的一套退积型,以中粗碎屑为主。当时古地形坡度较陡,一般为3-9?,古大凌河从西北部的山系发源,季节性高能洪流携带碎屑物质进入古湖盆,快速堆积,在河口环境下形成一套巨厚的扇三角洲砂体,即西八千砂体。而锦16兴隆台油层则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为主的沉积,其平面上位于扇三角洲前端内侧。
根据本套储层的岩电特征、沉积特征、厚度变化情况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将该区兴隆台油层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分为辫状分流河道微相、河道间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前缘薄层砂微相四个微相。
该区储层物性属高孔、高中渗透储层,油层有效孔隙度29.1%,有效渗透率为0.75μm2。储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大部分单砂层层内储层性质属中等-强非均质性储层。平面上各微相储层性质差异较小,属中-强非均质储层,平面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影响了剩余油的分布。
3精细剩余油研究
通过精细地质研究,综合测井二次解释、生产动态、密闭取芯、室内试验等资料,运用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和地质综合等技术,对锦16块剩余油分布的地质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合近年侧钻及新井投产特点,对平面上、纵向上、层内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的研究,得出锦16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剩余油分布特征:
(1)南北块的电测解释表明试验区的剩余可采储量的主要分布在北区
(2)构造及微构造高点、断层遮挡及油藏边角部剩余油相对富集
(3)注采井网欠完善,易形成滞流区,分流区,有利于剩余油富集
(4)处于河道间和坝间微相带的中薄层砂剩余油相对富集
(5)厚油层顶部为剩余油富集区
4化学试验区新井挖潜实例
化学驱新井陆续完钻,根据剩余油研究规律优选部分油井在非化学驱目的层挖潜获得较好效果,共分三批实施。
第一批以电测解释为油层、弱水淹层为主的井实施6口。优选各层顶部射孔,6口井共射开19.6米/11层,平均单井射开3.3米/1.8层,初期日产油83.1t/d,最高日产油166.7t/d。
第二批优选薄差层的井,主要以弱水淹、中水淹为主共实施8口。优选各层顶部射孔,共射开29.2米/18层,平均单井射开3.6米/2.2层,初期日产油74.5t/d,最高日产油130.8t/d。
第三批在利用化学驱新井投产薄差层、弱水淹、油层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优选5口井分2批实施中水淹厚层挖潜,该类层电测解释厚度在4米以上,其顶部电阻值稍高底部,中间夹层不发育,在射开设计中优选顶部1-2米实施射孔。5口井共射开8.7米/7层,平均单井射开1.7米/1.4层,初期日产油32.6t/d,最高日产油66.8t/d。
19口非化学驱新井投產初期最高日产油31.9吨/天,含水仅20.3%,平均日产7.1吨/天,平均含水76.6%,已累计产油44900吨,创效9193.16万元效果显著。
5结论及下步打算
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将完钻后的化学驱新井投产非目的层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仅提高了油井利用率,而且加深了锦16块剩余油认识,从侧面为老区调整指出新方向。
根据锦16块剩余油纵向厚层内顶部富集且平面分布零散特点,为了挖掘剩余油潜力,在兼顾多潜力层区域,建议部署侧钻井2口。
参考文献:
[1]肖武.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1):58~60.
[2]杨世刚.高含水期水淹层剩余油测井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5~16.
作者简介:
师小敏(1972-),女,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石油地质专业,现从事油田开发静态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