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使人高雅,使人明智。阅读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并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延伸出的有效方法,符合现在教学的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可以得到真、善、美的全方位精神陶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态,促进学生养成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一、创设阅读情境,培养个性化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营造各种情境。教师根据所教课程的内容进行情境预设,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自觉调整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感受,感染学生心境,创造出个性化的阅读条件,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对情景教学多加重视。在教学中我会创造好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文本内涵,学生会自觉寻找文中相关知识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学生还没有正式阅读文章之前,在学生预习环节,我会提醒学生看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并且,根据看到的视频情况,三言两语地写写自己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引導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走进文本,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字词,感悟文本。如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体会人们对钱塘江大潮的喜爱。抓住重点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体会作者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
通过对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感受祖国汉字的无限魅力。涨潮的自然现象,相关知识有些学生知道,有些学生不了解。预习的时候,我先让有兴趣的学生,查查这个现象如何产生的,并搜集相关资料。课堂教学时,请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涨潮的信息,学生讲完之后,如果不够请准确,我会进行适当补充,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文章涨潮背景知识。
针对于涨潮的自然现象,学生肯定会很好奇,利用这一点,我会及时追问:“谁还知道其他类似的自然现象呢?”由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运用好情景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也能补充学生课外知识。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运用现代技术,提高个性化阅读效率
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让教学声、音、画等相结合,形象生动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
先进技术教学方法会让课堂教学节省很多时间,提升教学的便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主动运用相关技术手段,让个性化阅读变得更有趣味性。现代技术对个性化阅读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个性化阅读提供更多的便利。
例如:《题西林壁》这篇诗文讲述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诗意。这首诗的表面意思是形容庐山山峰秀丽,山脉连绵不绝,变化多姿的面貌。实质内涵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要整体,不应该片面得出结论。通过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诗人意境难以理解。诗句生涩拗口以及诗本身意境给学生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相关的环境需要身临其境才能更加印象深刻,明白其中的含义。
这时候我会播放一些庐山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庐山的境况。学生观看结束以后,我再次提示学生思考同样的问题,学生的思路明显清晰很多。这样学生便能切实感受到其中诗文的含义。体会诗中的内涵,要看待事情从理性角度出发,不要片面。
由此可见,现代技术的应用,让教学变得简化,效率得到提升。教师讲述抽象的课程时,可以根据情况,准备相关的课件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阅读评价,促进个性化阅读发展
教师要创设条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教师的有效评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以后阅读学习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阅读之后及时有效给予评价很有必要。教师要成为个性化阅读的组织人和引导者,要学会认真完善评价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得到有效修正。
阅读评价的完善,教师评价不要过于单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给予学生综合意见。评价的主体要参考教师本身、所针对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占有主导作用,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其他学生的评价更能对评价内容补充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会让学生从整体了解自己,对学生个性化阅读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评价表,根据日常教学内容,列举出相关的评价内容。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朗读是否流利、是否投入感情、是否喜欢阅读、是否喜欢背诵、提出自己的疑问等。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并在交流中更多发现自身不足,久而久之能独立阅读,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四、发挥阅读想象,提高个性化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需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阅读的内容理解更有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用可以看到得方式将学生思维认知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性,并能主动参与进来,也能够梳理学生思路,完善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效率。很多文章的阅读方式需要投入感情才能明白作者的内涵。学生如果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便不能身临其境,感受文章的语境。
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多多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课文学习的时候,让学生表达一些个人想法。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发挥好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阅读。个性化阅读尤其要让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引导,对学生自己的观点如果正确要多加鼓励,对想象力稍弱或者偏差太大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不要失去阅读兴趣,在对学生有问题的部分,进行细心指导。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因此,教师要完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个性化阅读自主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安排与设计,把学生引入提前预设好的教学活动中。
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知识全面地灌输给学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是出于被动的状态,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限制了个性化发展。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阅读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从而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建立。
实现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给予充分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们的阅读自由。这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快乐阅读有重要作用。
学生们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独到的見解,进而使自身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兴趣爱上都各有不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以尊重,不可采取划一的模式进行整体教学,而是要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中感到愉悦,享受整个过程。
比如在对《桂林山水》进行阅读教学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桂林山水真的非常美丽,那么你最喜欢桂林的哪里呢?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结束阅读后,有的学生回答喜欢桂林的山,有的喜欢漓江的水,于是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喜欢桂林的山的同学们,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喜欢漓江水的同学们,漓江水为什么能吸引你们呢?”通过一些列的提问与引导,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同时也使教学质量实现明显的提高。
六、重视阅读质疑,强化个性化阅读质量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而《学记》亦有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精细阅读。大量的小学阅读教学实践表明,质疑问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有位教师在对《詹天佑》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自信、大声、有感情地对文章进行了朗读,然而有一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中部凿井法”提出了质疑:“既然中部凿井法能够拓宽工作面,减少施工时间,那么詹天佑为什么不多打一些竖井呢?”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见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在《詹天佑》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否定学生的质疑,而是给予充分尊重,并要求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对课文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强化了个性化阅读的质量,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和升华。
实现个性化阅读离不开对文本的大量广泛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独立阅读、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点拨,让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体验文章,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独属自己的见解,因而阅读活动本身就具有个性化特征。原因在于每一名学生的阅读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阅读习惯、生活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个人读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学生们虽然学习着同样的课程,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差异,他们对阅读的期待截然不同。
有的学生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的预想结果加以印证;有的阅读面非常广泛,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的则是简单涉猎,侧重点在于能否获取新颖奇特的信息。对于学生不同的阅读倾向,教师应当予以理解和肯定,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的学习之中,并且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在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下,学生可以明白阅读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于提高审美情趣,在于实现全面发展,并非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满足猎奇心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优美的、喜欢的片段和文章,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与体会。
七、结语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要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教师要学会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个性化阅读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师也要学会善于总结归纳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教师通过对学生合理引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打造充满生机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责编 张 欣)
一、创设阅读情境,培养个性化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营造各种情境。教师根据所教课程的内容进行情境预设,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自觉调整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感受,感染学生心境,创造出个性化的阅读条件,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对情景教学多加重视。在教学中我会创造好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文本内涵,学生会自觉寻找文中相关知识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学生还没有正式阅读文章之前,在学生预习环节,我会提醒学生看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并且,根据看到的视频情况,三言两语地写写自己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引導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走进文本,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字词,感悟文本。如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体会人们对钱塘江大潮的喜爱。抓住重点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体会作者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
通过对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感受祖国汉字的无限魅力。涨潮的自然现象,相关知识有些学生知道,有些学生不了解。预习的时候,我先让有兴趣的学生,查查这个现象如何产生的,并搜集相关资料。课堂教学时,请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涨潮的信息,学生讲完之后,如果不够请准确,我会进行适当补充,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文章涨潮背景知识。
针对于涨潮的自然现象,学生肯定会很好奇,利用这一点,我会及时追问:“谁还知道其他类似的自然现象呢?”由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运用好情景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也能补充学生课外知识。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运用现代技术,提高个性化阅读效率
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让教学声、音、画等相结合,形象生动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
先进技术教学方法会让课堂教学节省很多时间,提升教学的便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主动运用相关技术手段,让个性化阅读变得更有趣味性。现代技术对个性化阅读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个性化阅读提供更多的便利。
例如:《题西林壁》这篇诗文讲述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诗意。这首诗的表面意思是形容庐山山峰秀丽,山脉连绵不绝,变化多姿的面貌。实质内涵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要整体,不应该片面得出结论。通过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诗人意境难以理解。诗句生涩拗口以及诗本身意境给学生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相关的环境需要身临其境才能更加印象深刻,明白其中的含义。
这时候我会播放一些庐山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庐山的境况。学生观看结束以后,我再次提示学生思考同样的问题,学生的思路明显清晰很多。这样学生便能切实感受到其中诗文的含义。体会诗中的内涵,要看待事情从理性角度出发,不要片面。
由此可见,现代技术的应用,让教学变得简化,效率得到提升。教师讲述抽象的课程时,可以根据情况,准备相关的课件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阅读评价,促进个性化阅读发展
教师要创设条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教师的有效评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以后阅读学习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阅读之后及时有效给予评价很有必要。教师要成为个性化阅读的组织人和引导者,要学会认真完善评价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得到有效修正。
阅读评价的完善,教师评价不要过于单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给予学生综合意见。评价的主体要参考教师本身、所针对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占有主导作用,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其他学生的评价更能对评价内容补充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会让学生从整体了解自己,对学生个性化阅读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评价表,根据日常教学内容,列举出相关的评价内容。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朗读是否流利、是否投入感情、是否喜欢阅读、是否喜欢背诵、提出自己的疑问等。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并在交流中更多发现自身不足,久而久之能独立阅读,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四、发挥阅读想象,提高个性化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需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阅读的内容理解更有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用可以看到得方式将学生思维认知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性,并能主动参与进来,也能够梳理学生思路,完善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效率。很多文章的阅读方式需要投入感情才能明白作者的内涵。学生如果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便不能身临其境,感受文章的语境。
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多多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课文学习的时候,让学生表达一些个人想法。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发挥好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阅读。个性化阅读尤其要让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引导,对学生自己的观点如果正确要多加鼓励,对想象力稍弱或者偏差太大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不要失去阅读兴趣,在对学生有问题的部分,进行细心指导。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因此,教师要完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个性化阅读自主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安排与设计,把学生引入提前预设好的教学活动中。
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知识全面地灌输给学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是出于被动的状态,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限制了个性化发展。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阅读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从而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建立。
实现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给予充分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们的阅读自由。这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快乐阅读有重要作用。
学生们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独到的見解,进而使自身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兴趣爱上都各有不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以尊重,不可采取划一的模式进行整体教学,而是要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中感到愉悦,享受整个过程。
比如在对《桂林山水》进行阅读教学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桂林山水真的非常美丽,那么你最喜欢桂林的哪里呢?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结束阅读后,有的学生回答喜欢桂林的山,有的喜欢漓江的水,于是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喜欢桂林的山的同学们,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喜欢漓江水的同学们,漓江水为什么能吸引你们呢?”通过一些列的提问与引导,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同时也使教学质量实现明显的提高。
六、重视阅读质疑,强化个性化阅读质量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而《学记》亦有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精细阅读。大量的小学阅读教学实践表明,质疑问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有位教师在对《詹天佑》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自信、大声、有感情地对文章进行了朗读,然而有一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中部凿井法”提出了质疑:“既然中部凿井法能够拓宽工作面,减少施工时间,那么詹天佑为什么不多打一些竖井呢?”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见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在《詹天佑》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否定学生的质疑,而是给予充分尊重,并要求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对课文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强化了个性化阅读的质量,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和升华。
实现个性化阅读离不开对文本的大量广泛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独立阅读、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点拨,让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体验文章,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独属自己的见解,因而阅读活动本身就具有个性化特征。原因在于每一名学生的阅读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阅读习惯、生活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个人读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学生们虽然学习着同样的课程,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差异,他们对阅读的期待截然不同。
有的学生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的预想结果加以印证;有的阅读面非常广泛,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的则是简单涉猎,侧重点在于能否获取新颖奇特的信息。对于学生不同的阅读倾向,教师应当予以理解和肯定,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的学习之中,并且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在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下,学生可以明白阅读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于提高审美情趣,在于实现全面发展,并非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满足猎奇心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优美的、喜欢的片段和文章,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与体会。
七、结语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要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教师要学会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个性化阅读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师也要学会善于总结归纳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教师通过对学生合理引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打造充满生机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