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是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敏捷性,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和严谨学习态度的有效载体与重要手段。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且要做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抓不屑。但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落实基础
  1、直观操作理解算理,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其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活跃思维,萌发创造的火花,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9加4”时,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结果是“13”,但却说不出算理。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我先出示有10个格的盒子,盒子里面有9个乒乓球,盒子外面有4个乒乓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乒乓球,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乒乓球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3个,即把4分为1和3。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4=13。同样,教学“9+7”、“9+8”、“9+3”、“9+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摆一摆、说一说”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操作活动的特点,突破了难点,又理解了算理,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2、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法
  计算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的计算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而笔算的错误,大部分是由于“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以上基础没有熟练掌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所以,为了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必须加强练习。在刚开始练习时,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在算理明、思路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题量,加快练习的速度。
  二、充分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学生的计算,一般来说,都是从口算开始。所谓的口算,实质就是心算。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口算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如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都是运用的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学会了口算,才能顺利地学会笔算,如:计算35+47,笔算时,每位上的数相加,都用的是口算。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希望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口算,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口算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新课标对第一学段口算的具体目标是: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直要进行口算方面的训练。现在,有的教师在低年级重视口算,而到了高年级,就淡化了口算,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低年级有低年级的口算要求,高年级有高年级的口算要求,口算不只是低年级的教学任务,要把口算贯穿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口算的训练,一般是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认真加以落实。只有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坚持口算练习
  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同时它也是估算、简算与笔算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感到口算也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每天安排3至5分钟,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看到算式就能较快地说出得数,将算式与得数直接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口算准确熟练。
  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为了能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经常采用“视算与听算”两种形式的练习。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引发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例如:练习10的组成时,老师打手势“4”,学生打手势“6”,表示4和6组成的;老师打手势“8”,学生打手势“2”……。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时,老师说“9+6”,学生答“15”;老师说“8+5”,学生答“13”等等,要求学生脱口而出。经常这样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推动笔算能力的提高,为我们的基本计算教学以及整个数学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感受。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理念新感受  一、教学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  任何改革必需先进行观念革新,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有行为的转变。没有观念的变革,即使是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高考英语考试中越来越侧重对阅读能力的考察,具体表现在考试中阅读题量的增加,难度增大以及对综合性试题的逐渐增多等方面。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好阅读也将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正确理解新课标和高考对于阅读的要求标准,有助于帮助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英语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将围绕新课标和高考对高中英语阅读有着怎
现在的语文考试越来越灵活多变,靠死记硬背根本无法有效提高语文水平和成绩。因此更应该从灵活机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进行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当成学生提高语文功底的一个整体来推动,来促进,而不是为了做好几个题,完成几个学习任务来处理,这是提高不了语文水平的,或者提高不大,后劲不足。当然,也不是完全回归以前的私塾教学,而是取其潜移默化的精髓,去其耗时耗力的糟粕,用现代语文的形式,体现其精髓,促进学生整个语文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纵深推进,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山区小学中,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欠佳。他们在一开始的学习中感到新奇,慢慢的又觉得英语学习似乎没有太大用途。因缺乏有效引导,导致其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单一,逐渐的沦为了后进生。基于此,本文展开对山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探析。  ◆关键词:山区小学;小学英语;后进生转化  一、简析山区小学英语后进生的特点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  纵观我们的课堂,师生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乐此不疲。但低效重复式
期刊
◆摘 要: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高考作文一直是一道难关。如何通过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成为了高中生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跟其阅读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高中生这个阶段,其写作水平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将自己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本文通过论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探讨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联系的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写作教学;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