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语言洗练,文辞优美,内涵丰富。它们以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泉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以优美的词语、贴切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和富有气势的排比,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文章“好词”纷呈,“佳句”迭现,“精段”连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这些特点,深入理解文本,获得自主发展。
一、学习“好词”,打下基础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阅读文章的教学,它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理解文章的能力。词语是文章的组成部分。词语教学是相伴于阅读教学而出现的。所以,学习、理解课文,要从最基本的词句入手。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关键词语理解得越充分,课文理解也越深刻,语文课的性质体现也越充分;反之,就会出现“架空分析”,课文理解就浮浅、模糊,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泉城》中使用了大量的“好词”,准确地理解它们,是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重要基础。如学习“清澈见底”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先分别理解:“清澈”是水非常清的意思;“见底”是说可以看到水底。“清澈见底”的意思就是:水非常清,可以看到水底。在课文中是指珍珠泉的水非常清,可以看到泉池的水底。理解了这个词,学生就很容易把握珍珠泉泉水清澈的特点了。
二、理解“佳句”,把握特点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材料,从阅读的角度讲,只有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只有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认识句子的表达功能,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而对“佳句”的理解则是重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关乎到学生对课文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佳句”即是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诗文。
“佳句”叠现是《泉城》一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为了形象地描写济南四大名泉的特点,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一个个精彩的“佳句”,展示了这些名泉各具特色的景象,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细细品读,回味无穷。如:“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水面上来”具体地写出了珍珠泉的“清澈见底”;“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则生动地写出了黑虎泉的“水声喧腾”、“昼夜不息”;而“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的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则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趵突泉泉水喷涌、气象万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以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描写自己参加课间活动或阳光体育活动的情景。通过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品读“精段”,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建立这样的对应关系,必须以学生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为基础——这里的理解,既包括他们对文本基本意思的掌握,也包括他们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真切体验与感受。而他们对重点段落、精彩段落的理解和掌握又显得尤其重要——这对他们理解全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泉城》一课有多个精彩段落,尤其是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真可谓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这一段中的一组排比句,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泉城济南的泉的不同意境:“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写出了泉水波浪的翻腾;“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表现了泉水的晶莹闪亮;“有的声音洪亮,听起来如虎啸狮吼”突出了泉水的如虹气势;“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则展现了泉水的细水绵绵。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通过指导学生以高低错落、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其不仅感受到泉城济南的迷人风光,还能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笔触之间所饱含的赞美泉城济南、赞美自然风光、赞美祖国美景的无限深情,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深入钻研课文特点的基础上,从学习“好词”、理解“佳句”、品读“精段”入手,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强化体验,熏陶情感,启迪思维,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泉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以优美的词语、贴切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和富有气势的排比,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文章“好词”纷呈,“佳句”迭现,“精段”连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这些特点,深入理解文本,获得自主发展。
一、学习“好词”,打下基础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阅读文章的教学,它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理解文章的能力。词语是文章的组成部分。词语教学是相伴于阅读教学而出现的。所以,学习、理解课文,要从最基本的词句入手。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关键词语理解得越充分,课文理解也越深刻,语文课的性质体现也越充分;反之,就会出现“架空分析”,课文理解就浮浅、模糊,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泉城》中使用了大量的“好词”,准确地理解它们,是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重要基础。如学习“清澈见底”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先分别理解:“清澈”是水非常清的意思;“见底”是说可以看到水底。“清澈见底”的意思就是:水非常清,可以看到水底。在课文中是指珍珠泉的水非常清,可以看到泉池的水底。理解了这个词,学生就很容易把握珍珠泉泉水清澈的特点了。
二、理解“佳句”,把握特点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材料,从阅读的角度讲,只有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只有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认识句子的表达功能,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而对“佳句”的理解则是重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关乎到学生对课文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佳句”即是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诗文。
“佳句”叠现是《泉城》一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为了形象地描写济南四大名泉的特点,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一个个精彩的“佳句”,展示了这些名泉各具特色的景象,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细细品读,回味无穷。如:“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水面上来”具体地写出了珍珠泉的“清澈见底”;“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则生动地写出了黑虎泉的“水声喧腾”、“昼夜不息”;而“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的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则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趵突泉泉水喷涌、气象万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以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描写自己参加课间活动或阳光体育活动的情景。通过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品读“精段”,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建立这样的对应关系,必须以学生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为基础——这里的理解,既包括他们对文本基本意思的掌握,也包括他们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真切体验与感受。而他们对重点段落、精彩段落的理解和掌握又显得尤其重要——这对他们理解全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泉城》一课有多个精彩段落,尤其是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真可谓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这一段中的一组排比句,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泉城济南的泉的不同意境:“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写出了泉水波浪的翻腾;“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表现了泉水的晶莹闪亮;“有的声音洪亮,听起来如虎啸狮吼”突出了泉水的如虹气势;“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则展现了泉水的细水绵绵。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通过指导学生以高低错落、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其不仅感受到泉城济南的迷人风光,还能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笔触之间所饱含的赞美泉城济南、赞美自然风光、赞美祖国美景的无限深情,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深入钻研课文特点的基础上,从学习“好词”、理解“佳句”、品读“精段”入手,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强化体验,熏陶情感,启迪思维,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